情商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普及情商知识的运动主要是在工商界的推动下开展的,因为这些领域的***们都迅速地意识到,如果经理和员工的情商水平比较高,将会带来很多好处。简单地说,员工的情商水平与其工作效率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任何一个企业都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与其他员工开展有效的合作。如果让雇主们列举出*希望员工拥有哪些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肯定赫然在列。虽然技术能力难以掌握,但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难度无疑会更大。
今天,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很多科学研究和统计数据都表明,与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笔下的理想职场比起来,不少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心理学》杂志上曾经刊出一篇文章,指出多达40%的员工流失与压力有关,每天有多达100万名的职场人士因压力导致的问题而请假。据估计,美国经济每年因此而遭受的损失接近2000亿美元。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24%的在职人员报告说他们在工作中长期存在愤怒情绪。由于今天的企业普遍面临着这类现实问题,因此,企业迫切希望能创造更加健康、更加**的工作环境就不足为奇了。
几年以前,人们还认为我们不该带着情绪去工作,在到达工作地点之前就应该把所有的不良情绪留在门外。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将女性排除在外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女性太情绪化,这将降低她们在职场的工作效率。今天,虽然这个观点已经陈旧过时了,但只有在婴儿潮世代出生的女性才大规模地进入职场。如同“吸烟与癌症无关”的论调一样,那种认为“情绪与职场无关”的论调也过时了。然而,很多企业仍然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情绪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并能影响我们所做的一切”这个观点。它们似乎依然认为情绪可以被阻挡在职场的大门之外。在商业上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归根结底是要看我们是否有能力同他人建立起有效的关系。这里的“他人”包括了我们的同事、经理、员工以及客户。如果企业能够促使员工之间形成*和睦的关系,并且同自己的客户、供应商形成*融洽的关系,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成功的企业。
自信
自信是指一个人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有能力维持自我领地的边界,并能够清楚而直接地表达自我需求。自信的表现包括能够宣泄内心情感、提出个人见解,即便这些见解可能会不受欢迎或者违背群体思维,也敢于将其表达出来。自信者必然有所求,但有所求并不意味着总能如愿以偿。在很多社会领域内,自信这个词已经被严重曲解了,往往与盲目自大、侵略挑衅等做法联系在一起。
自信而健康的人虽然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但同时也会尊重他人的权利。他们维持自我领地边界的时候,并不会侵犯他人的边界。自信的人能听进去不同的意见,不会采取打压手段迫使他人屈从自己或迫使他人改弦更张。两个自信的人能够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并维持亲密的友谊。自信的人会尊重他人的维权行为,并对维权人士给予更高的评价。自信的人能接受互利双赢的局面,而自大的人却接受不了。由于自信与自大之间存在一条明显的界限,人们受到尊重之后,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这个界限,并推己及人地将这种尊重传递给其他人。
然而,在盲目自大的人看来,必然有赢家,有输家。自大者不尊重对方的界限,希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他人。虽然盲目自大者凭借侵略挑衅的做法可能会实现短期目标,但这种做法往往会造成一些令人头疼的后患。利益受到侵害的一方通常会觉得自己被欺负了,滋生出憎恨、愤怒的情绪,甚至经常找机会报复侵害自己的人。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侵害他人的人通常会遭到他人憎恨,而且几乎没有真正的朋友。虽然从表面上看来他们是受人尊重的,尤其是当他们掌握权势、身居高位的时候更是如此,但这种尊重其实是非常脆弱的。一旦他们丧失权势,受到压制的人就会站起来反抗他们。
自尊
自尊(自尊感)指的是我们看待自身的方式,是我们对于自身社会角色进行准确评价的结果。这个评价过程既要考虑到自身优点,也要意识到自身缺点。大多数人听到“自尊”一词的时候,都认为它是“自豪”的同义词。然而,巴昂曾经深入详细地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过区分。在过去几十年里,“自豪”一直是人们常用的词汇,缺少自豪感被认为是人出现各种问题的一个内在原因。因此,要提高一个人的自豪感,就是告诉这个人他自身很好,值得他人的尊重。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自豪感提高了,他就能更加**地工作。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人们经常发现,如果人为地提高一个人的自豪感,这个人就会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往往导致其盲目自大。不仅如此,这个人还会觉得自己没必要作出任何改变,从而成为一个不健全的人。这种结果显然是研究自豪感的社会学家始料未及的。在这个过程中缺失的一个部分就是要求这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就,让他通过做一些事情赢得他人的尊重。我们不能违心地、人为地提高其自豪感。
在前面我曾经提到过,人类欺骗自己的能力是无限的,但我们的感觉总是会背叛思维。错误地提高我们的自我价值就属于这种情况。我们内心深处的感觉不会改变,这就使我们表面上过度高大的形象显得那么肤浅。在我回首往事之际,我能找到一些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个论断是真实的。
我们怎么才能判断人们的自尊感是真的健康,还是伪健康呢?我们可能都知道很多这样的人:按照社会上的标准,他们非常成功,但其实他们的内心感觉并不好。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足够聪明,能有效地控制别人为其创造成功的事业。然而,自尊感真正比较高的人会乐于帮助他人实现目标,并且认为没必要去压制任何人。他们支持他人的梦想和目标,并且不会因此而产生受到威胁的感觉。在不断发现新事物、实现新成就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的时候,他们也欢迎其他人一路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