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架构和关键技术
QQ咨询:
有路璐璐:

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架构和关键技术

  • 作者:霍龙社 王健全 周光涛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98707
  •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 页数:205
  • 定价:¥2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3GPP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PC)的架构、原理和关键技术。全书共分为10章:第1章简要介绍了移动核心网的基本概念和演进历程;第2章介绍了EPC网络的总体架构;第3章介绍了用户开机后首先执行的网络附着过程,以及附着成功之后的会话管理过程;第4章介绍了当用户地理位置发生变化时的移动性管理过程;第5章介绍了EPC中的**域架构和**接入机制;第6章介绍了EPC中的QoS机制和PCC架构;第7章介绍了EPC中的节点选择技术;第8章对3GPP提出的两种主流EPS语音解决方案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比较;第9章针对物联网通信的特定需求介绍了EPC的相应网络增强技术和解决方案;第10章介绍了EPC网络中使用*为广泛且至关重要的GTP和Diameter协议。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包括电信与移动互联网行业从事移动通信相关研究、开发、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本书亦可用作大专院校通信和信息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架构和关键技术_霍龙社,王健全,周光涛 等编_机械工业出版社_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移动核心网
    1.2 EPC之前的移动核心网
    1.2.1 2G时代的移动核心网
    1.2.2 2.5G时代的移动核心网
    1.2.3 3G时代的移动核心网
    1.3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
    1.4小结
    第2章 EPC网络架构
    2.1概述
    2.2支持3GPP接入的EPC架构
    2.2.1网络架构
    2.2.2网元和功能实体
    2.2.3接口协议
    2.3支持non-3GPP接入的EPC网络架构
    2.3.1网络架构
    2.3.2网元和功能实体
    2.3.3接口协议
    2.4小结
    第3章 附着与会话管理
    3.1概述
    3.2基本概念
    3.2.1 PDN连接
    3.2.2 EPS承载
    3.3附着管理
    3.3.1附着
    3.3.2默认承载的建立
    3.3.3去附着
    3.4会话管理
    3.4.1专用承载激活过程
    3.4.2承载级QoS更新引起的承载修改
    3.4.3 P-GW发起的不伴随QoS更新的承载修改
    3.4.4承载去激活
    3.4.5 UE请求的承载资源修改
    3.5小结
    第4章 移动性管理
    4.1概述
    4.2基本概念和特性
    4.2.1跟踪区和跟踪区列表
    4.2.2移动性和连接性管理的状态机模型
    4.2.3相关标识及使用
    4.3空闲状态UE的移动性管理
    4.3.1跟踪区更新
    4.3.2业务请求
    4.3.3闲时信令缩减
    4.4连接状态UE的移动性管理
    4.4.1切换
    4.4.2基于X2的eNodeB间切换
    4.4.3基于S1的eNodeB间切换
    4.5小结
    第5章 EPC**
    5.1概述
    5.2**基本概念
    5.3网络接入**
    5.3.1 E-UTRAN接入**
    5.3.2 GERAN/UTRAN互操作中的接入**
    5.3.3非3GPP接入中的接入**
    5.4网络域**
    5.5用户域**
    5.6小结
    第6章 QoS与PCC
    6.1概述
    6.2 EPC中的QoS架构
    6.2.1 EPS承载的QoS参数体系
    6.2.2基于EPS承载的QoS处理机制
    6.3 EPC中的PCC架构
    6.3.1 PCC总体架构
    6.3.2 PCC基本功能
    6.3.3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
    6.4 EPS中基于PCC的QoS控制机制
    6.4.1 PCC架构下应用级QoS与承载QoS之间的映射与转换
    6.4.2基于PCC的QoS控制流程
    6.5小结
    第7章 EPC中的节点选择
    7.1概述
    7.2移动性管理节点和网关节点选择
    7.2.1选择过程概述
    7.2.2 DNS的使用
    7.2.3 MME选择
    7.2.4 SGSN选择
    7.2.5 S-GW选择
    7.2.6 P-GW选择
    7.3 PCC节点选择
    7.4小结
    第8章 EPS语音解决方案
    8.1概述
    8.2 CSFB
    8.2.1 CSFB应用场景
    8.2.2 CSFB网络架构
    8.2.3 CSFB基本流程
    8.3 SRVCC
    8.3.1 SRVCC应用场景
    8.3.2 SRVCC网络架构
    8.3.3 SRVCC基本流程
    8.4方案比较
    8.5小结
    第9章 支持物联网通信的EPC网络增强
    9.1概述
    9.2 MTC业务特性分析
    9.2.1通用业务特性
    9.2.2特定业务特性
    9.3支持MTC的EPC网络架构
    9.4支持MTC的网络增强与优化技术
    9.4.1标识
    9.4.2寻址
    9.4.3网络拥塞控制
    9.4.4MTC终端设备触发
    9.5小结
    第10章 EPC中的GTP和Diameter协议
    10.1概述
    10.2 GTP
    10.2.1 GTP概述
    10.2.2 GTP隧道
    10.2.3 GTP控制平面
    10.2.4 GTP用户平面
    10.2.5 GTP消息格式
    10.3 Diameter协议
    10.3.1 Diameter协议概述
    10.3.2 Diameter协议结构和消息格式
    10.3.3 Diameter节点
    10.3.4 Diameter连接和会话
    10.3.5 Diameter路由
    10.3.6 Diameter节点发现
    10.4小结
    附录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