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课前准备恰恰是教学工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的质量就高。课前准备又是教师专业发展*为重要的工作,它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制定教学方案等,每一次课前准备都是一次专业成长的磨炼。
教师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次成长期、高原期、第二次成长期。从大学毕业走进学校,熟悉教材与学生,向同伴学习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这一成长期主要靠模仿、积累经验,教学专业水平提高得很快。**次成长期大概持续十至十五年,许多教师开始感觉专业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难,一直在不断重复地做事情,这时候就步入了专业成长的高原期。大部分教师很难从高原期步入第二次成长期,甚至终生没有走出这个时期。
调查研究发现:处在高原期的教师花在作业批改上的时间远多于课前准备的时间,许多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比较多的作业,自己也要批改比较多的作业。批改学生的作业是为了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其实,只要批改一部分不同学力学生的作业,就大致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然而,班级学生有几十个,教师却要一次性地重复批改几十份相同的作业。
处于高原期的教师有一定的经验,往往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教学,相信自己能把握课堂教学。然而,由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的困难没有充分地预设,越来越多的学生没有当堂掌握新知,自然就通过加重学生的负担来弥补,而加重学生的负担自然就会加重教师的负担,教师自然就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改作业上,而不去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轨道。
我的同事王老师是一个“老黄牛”,工作认真负责,一件小事就能让她晚上睡不着觉;她所任教的班级考试成绩在年级各班中名列前茅。她经常给大家介绍教学经验,大家都觉得她的教学经验丰富。
可是,新接的一个班学生给她制造了很多麻烦,弄得她焦头烂额、“名声”扫地。这个班男生占了三分之二,比较好动。遗憾的是,王老师没有改变原来的教学策略。不到一个月,学生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个班就成为学校有名的“乱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