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全球化的基本矛盾与中国道路
**节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
一 全球化不能不包括军事自卫手段的全球化
真正的中美利益矛盾是在中国经济进入市场经济,从而中国的**利益日益融入世界,中国政治日益向现代民主政治转变的时候,而不是在这之前出现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美关系虽吵得厉害,但由于中国经济尚处于自然经济阶段,中国对海外利益并没有多少追求,自从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其发展已日益依赖于世界。目前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80%左右1,即通过对外贸易所创造的价值已经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2强;因经济发展而产生的资源需求也越来越严重地依赖外部进口。这样,中国就不可能不对世界,从而对自己的海上**即中国海权问题有所关注。这里所说的中国海权,指的是建立在外层空间卫星监控技术引导下的导弹远距离**打击和准确拦截能力之上的海上自卫权利而非美国式的霸权。海权是任何**,特别是南方**更应该平等享有的**权力。美国是霸权**,其军事上的重要表现首先是对海权的排他性垄断。这样中国的**利益,尤其是海权利益,就不可避免地要与霸权,尤其是海上霸权发生冲突。霸权并不是**应有的权利,它只是根据强权原则建立的在世界利益问题上的排他性的权力。这样,中国要求走向世界并寻求在这个进程中的**保障,而美国则不允许中国为其海外利益保驾护航的军事力量走向世界。1这样,中国与美国的利益,尤其是集中在南中国海及台湾地区的海权利益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矛盾。
资本全球化和资本多极化及其对立统一运动是现代战争产生的总根源。在资本**国的资本扩张中,资本必然流向可产生高额利润的外围区域。只有从海外不断获得大量的资源和利润,资本**国的再生产和社会活动才能正常运行。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继而市场经济的出现确实解放了生产力。但生产力的解放、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资源来支撑。发展市场经济犹如养虎,在幼虎���,养虎人感觉尚好。但当虎长大从而胃口越来越大时,养虎人若得不到更多的食物来源,就会感到恐怖了。对一个走上市场经济的**而言,当**生产力在资本的推动下发展起来并使生产对资源有越来越大的需求的时候,发展,若没有滋养这种发展的资源支撑,就会变异为一种破坏自身的力量,**经济继而国内社会就会发生危机,严重的还会发生带有暴力性质的社会动乱。这是任何已走上市场经济的**不可免而**中国正在试图回避的经历。
目前,中国经济在发展,市场在扩大,消耗资源的胃口也在扩大。像石油资源,中国过去是出口,现在不够用了就必须依赖大量进口。这样我们就必须走向世界。当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时,就免不了与世界霸权**产生矛盾。开始是意识形态层面的矛盾,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快地增长,中国就与霸权**发生了贸易层面的矛盾,意识形态的矛盾退居二线,意识形态是服从于**利益的。接着是政治层面的矛盾,当这种矛盾达到政治层面并日益逼近中国**利益的底线时,从近现代史所有大国崛起的经历看,军事层面的直接或间接的冲突似乎是很难避免的。
维护一国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的前提必然是要对海上资源运输线路进行自卫性的控制。1所以说全球化不能不包括军事自卫手段的全球化,因为**的利益已经融入世界。而在国际政治中,**观念是随着**利益而扩大,而不完全是随领土而扩大。“领土**”与“****”是有联系但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美国的国务院与我们的国务院不同,它是管世界的。美国为什么到处插手,因为到处都有它的商人;它的利益已经遍布世界,因此世界的事在他们看来就是**的事。美国靠如此丰富的世界资源来滋养其庞大的生产力,所以它才有其较高的民主发展程度。以世界财富滋养着的美国,几乎没有外敌侵入境内的战争(它可以运用其强大的海上力量,将战争萌芽早早地消灭于遥远的海外);它也不会有其他**的飞机飞到它边境上去侦察的事。它既**,又很有钱,既体面又民主,但它的钱是靠其世界霸权地位和**垄断世界资源实现的。美国外交具有很强的虚伪性:它鼓励南方**发展市场经济并建立民主体制,但当苏联建立起议会民主体制后,它却推动并促成了苏联的解体;当中国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它又将战略**移向中国,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事实上,是美国而非中国及其他南方**才是世界走向民主与自由的*大障碍。
有人会说,现在中国海外贸易在没有海权的情况下不是发展得挺好吗?但问题是这是没有保障的发展。如果有**,美国像对待南联盟那样,随便给中国找一个莫须有的借口,对中国实行禁运,中国怎么办?现在中国经济1/3,甚至1/2的部分依赖海外市场拉动。一旦遭到禁运,这时已发展起来的巨大的生产力就会反过来成为毁坏我们**的一种力量。强大的生产力一定要有它畅通的吐故纳新的渠道,吐出的是产品,因而它需要国际市场;吸纳的就是资源,因而它必须走向世界。没有这两条,在市场经济中已解放出来的巨大生产力,对**反倒是很危险的事。
……
四 中美终究是朋友,但美国人的朋友是打不败的对手
但是,太平洋战争及冷战时期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太平洋海面上,只有中美联手,才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从长远的战略层面上说,中美关系是亚太任何**都难以取代的战略伙伴和朋友的关系。但在美国人的国际政治词典中,“朋友”的含义,永远只能是打不败的对手。看看目前的七国集团,其中大多数都是打进去的,而不是仅仅凭市场拥有量和平地挤入的。从中国未来大战略考虑,中国永远也不需要彻底打败美国的力量,它只需要在全球范围,至少在其主权范围内拥有有效的自卫的力量。但从美国的角度看,中国只有成为美国人打不败的对手,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朋友。有些人认为顺着美国就是朋友,但美国往往以顺从者比如蒋介石、吴庭艳、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谢瓦尔德纳泽等为*后的牺牲品,而以真正打不败的对手为朋友。
辩证法是历史逻辑的精髓,而**利益则是历史逻辑发生的起点。没有实力的朋友*后为有实力的朋友所抛弃,而有实力的对手却成了朋友,这似乎是霸权政治的行为规律。就像尼克松认识毛泽东时期的中国一样,美国在与当代中国的较量中,如果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中美关系反倒会好转。若从中美对抗*坏的结果看,除非中国自废武功或陷入清末式的内乱,根据20世纪初及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及当代美国自身的**利益分析,彻底和**地肢解中国并不是美国的外交目标因为这意味着日本、俄国和印度将填补这块政治真空。1周边某些**和中国台湾的某些政客却愿意看到中国彻底分裂,李登辉还提出“七块论”,认为中国应当被肢解为以台湾为**的七个部分,中华民族应当为各地区的新人群所替代。1而美国只是要用有限分裂即促使中国国内某些地区实行“高度自治”或“分而不离”的方式瘫痪中国—这是军事“瘫痪战”的政治运用。美国容纳中国发展的限度是中国**不能对它的海上利益形成挑战,同时还要中国有力量帮它牵制住其他亚洲大国的崛起;防止亚洲地区出现一个**可以与美国抗衡的**。美国对欧盟并不那么介意,因为欧盟只能在分而不散中“融合”而不能统一,融合本身就不足以形成挑战美国的力量。所以布热津斯基就认为欧洲不可能强大到挑战美国的地步。如中国被彻底解体,亚洲就可能会出现类似欧洲中世纪曾出现过的大混乱,对世界而言,这将是一场灾难。从地缘力量对比看,美国接受中国崛起的*后底线,是中国更像现代欧洲而不像中世纪和近代欧洲。2中世纪的欧洲是混乱和血腥的,近代的欧洲是压迫美国的,现代欧洲那分而不散的**组织形式使其既不能形成对美国的挑战,又能牵制住俄国再次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3但问题是,目前世界的常规资源总量可能不足以在东方再支撑一个新“欧洲”出现;如中国持续保持快速发展,世界资源不足的矛盾又会加速激化中美或中国内部各类矛盾。对此我们应有一个清醒的估计,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同时,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中美及其他关系,以实现小平同志为我们制定的在21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