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依据】(一)慢性心力衰竭 1.左心衰竭:分左心室衰竭和左心房衰竭。(l)左心室衰竭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肾炎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脚气病、动静脉瘘等病史。左心房衰竭由严重二尖瓣狭窄所致。(2)常因感染、过度劳累、血压**、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洋地黄过量或不足、妊娠、心肌缺血、容量负荷过重等诱发。(3)劳力性或阵发性呼吸困难,后者多在夜间出现,严重者呈端坐呼吸、咳嗽及咳粉红色泡沫样痰。(4)双肺或双肺底出现湿啰音及哮鸣音;心脏扩大,心率快,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交替脉等。(5)X线检查见心影增大、肺淤血、叶间裂增粗等。(6)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模压均不同程度**。 2.右心衰竭(1)多由左心衰竭引起,单纯右心衰竭多由急性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致。(2)右上腹痛、腹胀、食欲差、恶心、呕吐、少尿等。(3)发绀,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胸水、腹水、全身水肿,心脏扩大,剑突下心脏冲动,三尖瓣区可有舒张期奔马律及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的收缩期杂音。(4)X线检查见心影增大,有时可见上腔静脉扩张及搏动;如为单纯性右心衰竭,则肺野较清晰。(5)静脉压**,血流动力学监测示**静脉压、右房压**,肺源性心脏病病人肺动脉压**,未合并左心衰竭时,肺毛细血管楔压多正常。 3.全心衰竭,左、右心衰竭同时存在。按心脏功能情况,可分4级(纽约心脏病学会,即NYHA分级):I级,有心脏病的客观证据,但一切体力活动不受限,无呼吸困难、心悸、浮肿等症状;Ⅱ级,能胜任一般日常活动,无异常感觉,但稍重体力活动即有心悸、气促等症状(即心力衰竭Ⅰ度 );Ⅲ级,日常活动即有症状,但休息时无任何不适(即心力衰竭Ⅱ度);Ⅳ级,任何活动均可引起明显症状,甚至卧床休息仍有症状(即心力衰竭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