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争取是生存的关键
倘若你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去努力得到,那么纵然不能实现*后的目标,但是结果也不会太差,因为你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因此,请将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保持下去,将你梦寐以求的东西向生活索取吧。
只要特别想要就一定能得到
“除非你特别想要,否则你就得不到。”这句话是我经常对朋友说的,有的人会对此加以反驳说,这是心理作用吧?对,这就是一种心理作用,倘若你不是对某种东西充满特别的渴望,那就说明它在你的心目中还不足够好,还不是你*想要的,所以你自然不会为了得到它而做好准备。倘若你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去努力得到,那么纵然不能实现*后的目标,但是结果也不会太差,因为你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因此,请将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保持下去,将你梦寐以求的东西向生活索取吧。
这话说起来好像蛮简单,不过众多试过的朋友都会说:“某种积极的、神奇的力量充满在您的建议中。既然可以得到任何东西,那么你就要好好想一想自己究竟想得到什么。”实际上,这个道理相当容易想明白,众多人曾经拥有许多的愿望和理想,遗憾的是,他们不曾为此去争取。其实,倘若一个人敢于追求,不放弃,那么*终一定会获得成功。
如果你想要,你就要努力去争取。这么浅显的道理,就连婴儿都知道。因为深谙此道,他们常常用无休止的哭闹来取得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一旦哭闹起来,大人就会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想尽各种办法,*终无论他们会选择什么,总之他们的目的是达到了。
生活会给人们众多丰厚的回报,既包括精神上的,也包括物质上的,不过它们永远都不可能唾手可得,一方面是因为人们从没有对自己提出过要求,另一方面还因为这个道理太过简单,以至于所有人都将它忽略了。然而,它确实是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偶尔的失败和挫折,怀疑和否定一切的情绪慢慢地在我们的心中扎根。
作为哥伦比亚布罗道演员协会的歌星,珍妮从小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积极争取的典范,她也曾不止一次地说积极行动就是积极求胜的法宝。她曾回忆起自己在密苏里大学求学的一件小事:当时按照校方的规定,学生不能旷课去圣路易斯听歌剧。同时,无论什么人想离开校园,即使是外出探望亲朋好友,也必须事先征得校方的批准。由于珍妮在圣路易斯根本没有朋友,因此她基本上无法实现自己想去听歌剧的愿望。可是,她对歌剧的强烈愿望压倒了一切,在这种渴望的驱使下,她去找了系主任,将自己的愿望如实地说了出来。系主任立刻肯定地告诉她,他不会为了珍妮一个人的愿望而将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不过,系主任还是被珍妮情真意切的请求所打动,决定邀请她作为他和他的太太的贵客,共同去欣赏歌剧。因此珍妮此后一直在说,这件事是她终生难忘的经历。
在别人看来,这或许根本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多就算是一次小小的幸运罢了。可是珍妮却不这么认为。相反,她从这件看歌剧的经历中领悟到了积极生活的力量。从此以后,她开始为了自己想得到的一切努力争取。*后,她做出了一件事情,那件事被别人看做是疯子的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葡萄牙里斯本附近的一次撞机事件中,珍妮身心备受伤害。她特别盼望能回到自己的家中。可是由于当时交通不畅,她感觉好像自己面前的门紧紧地关闭着。无奈之下,她想到了当时的总统罗斯福。于是她提笔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将自己所处的困境在信中具体地描述了一下,然后请求总统帮她解决回家**的问题。珍妮此举在别人看来,纯粹就是瞎折腾。没想到的是,总统竟然亲自下令为她预定飞机,让她如愿回到家中休养!
由于伤势严重,珍妮在家经历了大大小小一系列的手术。等她的身体终于康复后,她又突发奇想—她想买一辆汽车。要知道当时的汽车市场特别火热,成千上万的人为买车在翘首遥望,甚至有人为了买到一辆车甘愿比实际价格多掏几百美元。这种如此艰难的事,她怎么可能做到呢?这可真是一个更为疯狂的想法。不过,对于敢于给总统写信的珍妮来说,这种事情根本难不倒她。于是她靠着那种誓不罢休的精神,几经周折打听到那家汽车生产厂商总裁的名字。她又提笔给这位素昧平生的人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表达了自己渴望拥有一辆他们公司的车的想法,希望总裁先生能给予帮助。结果她又如愿以偿了。她不仅得到了自己相中的那款车,而且还选到了她喜欢的颜色。
这就是珍妮的人生态度:无论面前有多少困难,她都靠着自己主动出击的方式得到自己渴望的东西。“我一定能赢”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她坚持的目标。倘若她是一个自我否定或情绪消极的人,那么她就不可能听成歌剧,不可能得以在重伤的情况下回到家中,更不可能在购车狂潮中得到自己喜欢的轿车。在她所经历的事情中,她不说“我不行”,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努力争取,让自己怀着*大的信心去争取*大的机会。
放手一试,生命如新
如今很多人都渴望借助一些偶然事件将自己的命运改变,渴望自己能由背运转成好运,实际上这些人都忘记了早在梦想之初,他们就为自己想到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而不是悲惨的结局。相比来说,拥有梦想并且能够为之而行动的人才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那些总是将自己的理想封存在箱子里的人,让梦想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就要差很多。因此,我们不能期望自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反之,倘若我们能像那些屡获成功的人一样,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带着放手一试的心态为梦想而奋斗,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就可能会被我们完全地拥有。
在谈到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努力争取上,我认为,相对于其他人,作家奥德的体会要深得多。早在事业刚起步的时候,他就深深地意识到主动争取的重要性。当年,举目无亲的他来到纽约,面对这个陌生的天地,他立下了要出人头地的愿望。他那年迈的父亲一直以他为荣。**,他接到父亲的一封信。在信中,父亲说:“你一定认识大名鼎鼎的考伯吧?我想请考伯在密苏里旅行期间稍作停留,以便我可以和他见上一面。”
考伯是当时的一位幽默大师,奥德与他素昧平生,他怎么可能说动考伯,让自己的父亲和考伯见上一面呢?不过,他鉴于父亲的满心希望,不想让父亲失望,他更不想向父亲坦白并不认识这位考伯先生。为此,他就思考如何让父亲的愿望得以实现。*后,几经考虑,他给考伯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将事情的原委解释清楚。他写道:“考伯先生,倘若您来到密苏里的普兰兹堡作巡回演讲,您能否到我家做客,因为我的父亲一直非常敬仰您的大名,渴望能跟您见上一面。不知您是否能让我的父亲也高兴一回?”
或许有的人认为信写了就写了,如此没有希望的事情,自然无需注意是否得到对方的回复。不过,奥德没有放弃,他一直在等候着考伯先生的回复,在等待的过程中,他又写了第二封信,询问考伯先生的行程,以便和他尽快见面。
经过奥德的不懈努力,*终考伯先生在百忙之中将自己的行程加以改变,专程到普兰兹堡停留。在那里,奥德和朋友们与他面对面交流,听他讲述自己在纽约的生活经历,并为此欢欣鼓舞。奥德此举令父亲博得了普兰兹堡人的欣羡,也为自己开了个好头。此后,奥德和考伯再度见面,两人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
接下来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既然两人成了好朋友,考伯先生在奥德日后的写作事业上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并且给他提供了一个**的机会,使他得以在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是奥德主动出击获得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