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文言》说:“元始是众善之首;亨通是事物**的聚合;祥和有益是阴阳调和得宜;正固是处身行事的根本。因此君子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实践至善的仁德,就能成为众人头领;能够使众善聚集一堂,就能够合于礼仪;能够施利万物,才足以使道义达到和谐;能够坚持固守节操,就能主持各类大事。唯有君子才能施行这四种美德,所以体现了乾卦所说的行善是万物创始的伟大根源、亨为合美、祥和有益、贞正坚固。”原文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译文初九的爻辞说:“龙潜伏在水中,暂时不宜于有所作为。”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这是比喻像龙一样有德有才而隐居的人。世俗改变不了他的节操,他也不追逐功名;从世间隐退不会感到闷闷不乐,不被世人承认也不苦闷。能愉快地实现抱负时,便入世行道;感到忧虑时,便出世隐遁。信念坚定,从不动摇,这样君子的所为便是潜龙的德性。”九二的爻辞说:“龙出现在田野,对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世是很有利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这是指有龙一样的德性而行中正之道的人。这种人,他的日常言论说到做到,他的日常行动谨慎小心。防止一切邪念,心存诚实。虽然善行卓着,加惠世人,却不以此夸耀。以伟大广博的道德行为而感化世间一切。《周易》说:‘龙出现在田野,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世。’这是指出现了君主品德的贤人。”九三的爻辞说:“君子整天勤勉不息,提高警觉,即使在夜晚,仍时刻警惕,谨慎行事,如此,则虽有危险,却无灾祸。”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这是在说君子要增进美德、营修功业的道理。忠诚信实,是增进美德的主要基础。斟酌自己的文辞和言行,确立至诚的感情,是营修功业的根基。能把握时机,全力进取的人,可以跟他商讨事物发展的征兆;知道事物发展的结局,并可以以自己行动适应结局的人,可与他共同保存正义。能够做到这些,一个人就能够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处在下位也不忧愁,因而能够勤恳振作,自强不息,随时警惕,小心行事。如此,则虽处于危险之中,也不会有过错。”原文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译文九四爻辞说:“游龙或是潜伏深谷,或是似跃而未跃,都不会有什么灾祸。”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这比喻贤人的上升或下降,居高位或处低位,是常常变化的,这并非出于邪念;他的进取或引退也没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进退并不脱离众人。这说明,君子要想在品德和事业上都有所提高,得到成功。只能是把握时机,随着时势的变化而行动,这样的话就一定‘没有什么过错’了。”九五爻辞说:“龙高飞于天,对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世非常有利。”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这是说同类的声音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彼此吸引而投合;水向低洼潮湿处流,火往干燥之处燃烧;彩云随着龙飞而聚散,谷风随着虎跃而产生;圣贤之兴起使世间万物各显其灵性;因而,以天为本的生物向上发展,依存于地的向下扎根,这就是一切事物各依其类别互相聚合的道理。”上九的爻辞说:“龙飞得过高,超过极限,终将因为有过失而有所悔恨。”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这是比喻高高在上,尊贵而失去拥戴的人君。这种崇高的地位使他脱离了众人,贤士能人都处在下位,因而他得不到他们的辅佐。所以,他在这种状态下稍有举动就会招来悔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