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对阮成如此,山涛还**许多出身寒门的才子,也提拔过不少不受重视被埋没的人才,他在选择官员的时候能够做到扬长避短、知人善用,成为当时西晋初期极为重要的官员。
人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然有优点也有缺点。如果丝毫不能容忍他人的缺陷,就会在无形中失掉很多“珍木”。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才干,并不在于他有无缺点,而是在于他在某一方面有无突出的才干。
毕竟人无完人,学会包容他人的小是小非,才能够使每个人都人尽其才,取得突出的成绩。
清朝雍正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人才,他们各展所长,才使得雍正王朝不论是在政治、经济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名臣之所以能够各展其长,主要在于雍正帝能察贤辨才,不求全责备。他对李卫的大胆任用,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李卫并非科举出身,而是捐资入仕的。这样的身世背景,对于当时极看重出身的年代来说,是不大受人重视的。然而,雍正帝却看上了李卫身上那种敢作敢为,办事一向以国事为重,雷厉风行的劲头。
李卫上任户部郎中的时候,正值康熙末年,盐务废弛,百弊丛生。他一上任就严肃法纪,毫不留情地弹劾和罢免了很多不法官吏,为盐务整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此外,李卫还负责钱粮入库等事。当时,管理户部的还有一位亲王,指令每收钱粮一千两则加收平余十两。李卫觉得此举十分不妥,便大胆劝阻。
但是,没有被亲王采纳。于是,为了阻止亲王继续将此举进行下去,李卫便准备了一个大箱子,内蓄其钱,并在柜子上写着“某王存余”,然后将箱子放于户部东廊下,使其贪赃行径暴露于众。结果把那个亲王弄得十分难堪,才停止了加收。
这几件事都被雍正帝记在心上,他十分佩服李卫的胆量和作风,因此,即位之后就对他委以重任。
实践证明,雍正帝用李卫是正确的,只要是他所到之地,所管之事都能顿见成效。
然而,李卫虽然才能出众,但也并非没有缺点。他生性骄纵,对管理者粗鲁无礼,对人才又十分刻薄。因此,与上下关系都比较紧张,经常有人在雍正面前告他的状。但是,雍正帝并没有求全责备,他曾评价李卫说:“李卫之粗率狂纵,人所共知者,何必介意。朕取其操守廉洁,勇敢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视国政如膜外之颓风耳。除此他无足称。”
古人常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无多苛求。”李卫受到雍正帝的重用,不是因为他没有缺点,而是因为雍正帝能避其短、用其长,才使他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事实上,一个人的短处是相对存在的,只要善于激活他某一方面的长处,那么他就可能修正自我,爆发出惊人的工作潜能。
正所谓:“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攘者自冗。”
用人的大忌就是吹毛求疵。很多管理者认为要求苛刻一些,能够优化自己的企业结构,对人产生激励作用,实际上这不是行之有效的用人之道。用人如果仅从人的弱点上着眼,就是对人力的错用和浪费。
想要让他人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助力,就要先有容人的雅量。管理者应当重视和发掘人才的潜力,不要总是和员工的短处过不去,而忽视了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