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心理学
说起心理学,总是让人觉得神秘莫测。很多人认为心理学看不见、摸不着,离生活特别遥远,甚至会想到许多诡异的东西,试图勾勒心理学的轮廓。
“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说我现在在想什么?”当周围的人知道你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时候,他们立刻就会问这样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心理学家能够了解人的一切,就像算命先生能掐指算命一样。
“心理学”源于古希腊语,意即“灵魂之科学”。国人习惯性地认为思想和感情来源于“心”。心理学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虽然心理学看起来神秘,却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从恋爱结婚到执手偕老,从学习、工作到生活,无不受到心理学的影响,它改变着我们的人生。
生活中许多现象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心理学道理,只不过我们往往忽略或者不了解而已。无论我们要做出一个怎样的决定,或有一些怎样的习惯,很大程度上都是受我们的心理支配的。
小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大到工作中的为人处世,都是单个人或多个人心理作用的结果。电影之所以能够震撼人心、打动观众,是因为编剧、导演、演员、美工、音乐等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策划与研究;教师的课若想引人人胜,让同学们能够轻松地掌握知识,老师必须深谙学生的内心;商家要认真地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顾客也想弄清商家的营销心理,只有能吸引顾客眼球的东西,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钱。
可以说,在人类的生活中,在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学现象无处不在。
即使是一个3岁的小孩,也懂得揣摩别人的心思。当妈妈生气的时候,他能够从妈妈的话语和表情中判断出来,从而表现得比较乖巧。而一旦发现妈妈的心情不错,他便提出小要求,让妈妈给他买一些喜欢的零食和玩具。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关注自身的健康与发展,也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人的内心世界。然而,快节奏的生活、强烈的竞争意识、嘈杂的噪音、拥挤的环境,让我们的心理负担日益加重。物质生活的富足与精神生活的贫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人们在成功的同时仍感到若有所失。人际关系中由于利益关系的冲突,让我们尽管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
面对生活,我们不得不与别人交往:在家与家人相处,在办公室与同事共事。学习、生活、工作,这些都是我们每天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相同的事情却有着不同的境遇。有些人活得春风得意、潇潇洒洒;有些人却到处碰壁、心灰意冷;有的人富可敌国,有的人却一贫如洗;有的人整天无所事事,有的人却忙忙碌碌……
即使同样的帮助,不同的人也会让我们有不同的感受。当有困难遇到亲朋好友的帮助时,我们不觉得奇怪,认为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帮助我们。我们更是将家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视为一种责任与义务。然而,当遭遇困难遇到陌生人的援助时,我们却��分感激,认为他真是一位好人。同样的事情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必须学点心理学,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解释身边的各种现象,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享受生活。
心理学的范围十分广泛。人的身体功能、大脑机制、神经结构以及人的记忆、思维、决策等,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日常人际交往,还是求职应聘,抑或是婚姻家庭,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我们必须学习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美满。
心理学的真“面目”
很多人对心理学还比较陌生,而且觉得它略带有一点神秘色彩。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了解一下心理学。
在心理学上,有些事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而心理学能了解大家认为不可知的“心”。这让许多人觉得心理学很神秘,也因此对心理学产生了种种误解。排除对心理学的误解是学好心理学的前提,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误解都是什么。
误解1: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学,这也是一种误解。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从而更幸福地生活下去。心理咨询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通常,心理咨询是面向所有人的,咨询者虽然有各种心理困扰,但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就要交给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处理了。
误解2:心理学家知道我内心想什么
很多人觉得心理学家和算命先生差不多,能够看透一个人的内心。他们认为“研究心理”就是揣摩别人的所思所想。
其实,心理活动并不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它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外显行为和情绪表现等来研究人的心理的,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或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心世界,但再高明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一眼就看穿你的内心。
误解3: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是变态的人
很多人都说他们走进心理咨询室需要很大勇气,可能还有过思想斗争,“去还是不去?人家会不会认为我有精神病?朋友知道了会怎么看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对心理学的误解:进行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心理有问题就是变态;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所以与心理学有关系的非专业人士都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