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企业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企业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

  • 作者:刘兰兮 刘兰兮 丛书 陈支平
  •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51434
  •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01日
  • 页数:423
  • 定价:¥3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近代企业史的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经济学、历史学科研单位和大学院系,开始有计划地发掘、整理各类大型企业的档案资料,工商行业的契约文书,以及有关人员的口述记录,着手研究企业、行业的历史。惜受十年“文化大革命”干扰,到80年代才陆续完成,出版有企业、行业、工商团体和人物的历史、史料书五六十种。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为今后企业史的研究奠立了基础。90年代,本学科的研究向企业管理学和经营学方面发展,并由微观到宏观,特别在资本组织、集团化、市场营销、价格政策以及经营战略方面,成绩斐然。近年来,本学科的研究颇受新制度学派的厂商理论和经济史学说影响。新制度学派认为,一国经济的兴衰受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制约,也受新的制度思想的诱导。这在近代中国,就集中表现在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换上。为此,学者对我国传统企业的组织和运作进行深入探讨,重新评价它在向现代化过渡中的作用,又对不同历史时期新旧制度的交替和过渡的中间模式作了比较研究,总结其利弊得失,并由正式制度(法令、规章)的研究向非正式制度(伦理、习惯、价值观)发展,注意到人文因素和企业文化。这就大大扩充了企业史的研究领域,
    文章节选
    近代北京传统银钱组织的变迁
    北京是六朝古都,有六百余年的建都历史。朝廷所在,权贵官僚麇集,商贾荟萃,产生了巨大的货币周转需求,孕育了传统银钱组织,造就了银钱业的一度辉煌。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北京在全国金融中的地位下降,银钱业组织也受到不小的冲击。另外,19世纪晚期新式银行兴起,使银钱组织在金融市场上遭遇劲敌。在与新式银行的竞争中,传统银钱组织日渐式微。但他们中的部分有志者,不甘于自动消亡,顺应社会要求而革新图存。民国时期,传统银钱组织经历了机构变迁与制度变迁,顽强地存活下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传统银钱组织才寿终正寝,*终退出历史舞台。
    一、传统银钱机构的变迁
    北京银钱业组织的产生可追溯到明代。16世纪北京已有“钱市”的记载,17世纪出现了兑钱铺。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组织出版“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是一件有多方面意义的举措。我们,作为中国经济史研究者之一,闻之无不倍感鼓舞。经济史学既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历史学的基础学科,所以经济史学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学和历史学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史曾是国人关注的研究领域。在确定中国社会性质的中国社会史论战和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经济史的研究成果就曾起过重要作用。多少仁人志士在寻找救国道路时曾受到这些研究成果的启发,而站得更高,并在观察革命的根本问题时,能从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角度去反思、去剖析,准确地把握国情,科学地作出判断。所以,要知道中国何去何从,就离不开中国经济史研究,过去如此,今后也是如此,事之必然也。
    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需要,某些经济史领域,如中国古代史分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等课题,在一些重大的学术讨论中获得****的成就。虽然这些学术问题的理论思维受到当时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但仍不能否认其振聋发聩的作用,令学术界“悟诸未悟者”。
    目录

    朱荫贵:试论近代中国**资本股份制企业的三种类型
    --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
    张忠民:略论抗战时期内地省区企业公司的制度特征
    戴一峰:传统与现代:近代中国企业制度变迁的再思考
    --以侨批局与银行关系为**
    李玉:中国近代合伙股份产权变更方式管窥
    --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报刊广告为视域
    黄汉民:荣氏家族企业的公司制度变革
    潘必胜:中国近代企业的组织结构
    杨在军:官督商办公司治理机制
    宋美云:试论近代天津企业规模化发展路径
    陆兴龙:近代上海商业企业的发展和制度演进
    李一翔:银行的“钱庄化”与钱庄的“银行化”
    --近代中国金融企业发展模式探析
    刘兰兮:近代北京传统银钱组织的变迁
    林刚:简析大隆机器厂的“铁棉联营”
    王小嘉:近代中国企业包工制度新探
    杜恂诚:儒家伦理与中国近代企业制度
    王玉茹、刘卓君:非正式制度约束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企业经营理念
    徐建生:民国政府的经济法规与近代企业发展
    张忠民、朱婷:1927-1937:南京政府国有经济政策述论
    毛小敏、赵津: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的成长
    --以久大精盐公司为例
    高超群:民生精神的意义及其实践
    魏明孔:中国前近代(企业)手工业发展演变述论
    徐卫国:中国近代邮政的经营管理述论(1896-1936)
    袁为鹏:聚集与扩散: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地理分布初探(1890-1936)
    纪辛:1927-1937年**资本主义在矿业中的恢复
    --以煤矿业为例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