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刑事法评论(2002年第10卷)
QQ咨询:
有路璐璐:

刑事法评论(2002年第10卷)

  • 作者:陈兴良
  •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20387
  • 出版日期:2002年03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卷是《刑事法评论》的第10卷。中国人从来都对数字十分敏感,无疑,10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因此,第10卷是值得纪念的一卷,表明《刑事法评论》已经逐渐成熟。 在刑事违法研究栏目中,编发了4篇论文,展示了在这个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在以往我国刑法理论中,由于受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影响,对于刑事违法性是不够重视的=相对于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内容丰富的刑事违法性理论,它们不能不承认对刑事违法性研究的薄弱。在罪刑法定原则被刑法确认以后,社会危害性理论受到质疑,其**地位开始动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刑事违法性开始受到重视。因此,在刑事违法性研究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涉及社会危害性问题。我在“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的论文中,向社会危害性理论发难,说了一些狠话,引发了某些争议,我想在适当的时候,对这个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探讨+本卷发表的这4 篇论文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的观点的回应,无论是对我的观点的深化抑或是商榷,我都感到十分高兴。毕竟,学术的生命在于争鸣:米传勇的“刑事违法论——违法性双层次审查结构之提倡”一文提出了对违法性进行双层次审查的构想,即形式违法的审查与实质违法的审查,从而避免因驱逐社会危害性而
    目录
    主编絮语
    [刑事违法研究]
    刑事违法论——违法性双层次审查结构之提倡
    一、违法性序说:以违法性审查的机能为考察点
    二、违法性形式审查之机能
    三、违法性实质评价之机能
    四、形式违法与实质违法的关系及二者矛盾之解决
    五、对我国刑事违法理论之反思
    六、我国刑事违法理论之丰满:建构双层次违法性审查机制
    刑事领域违法性的冲突及其救济——以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检讨与反思为切入
    一、社会危害性理论:问题的提出与学界的反思
    二、刑事领域违法性的双面冲突
    三、违法性概念的界分与法益理论的导出——冲突救济机制的理论前提
    四、犯罪构成模式之重塑和罪刑法定原则之正名——冲突救济机制的理论支撑
    五、陪审制度的完善和刑法领域违宪审查之提倡——违法性冲突救济机制的操作实践
    六、结语
    可罚的违法性论——兼论我国犯罪概念中的但书规定
    一、可罚的违法性的理论基础
    二、可罚的违法性的学说概略
    三、可罚的违法性论的批判
    四、可罚的违法性的判断基准
    五、我国犯罪概念但书规定对可罚的违法性论的借鉴
    纠缠于法益与社会危害性之间
    一、序说:理论的需求
    二、从法益概念出发
    三、回归目的:法益功能
    四、余论:重读社会危害性
    [理论前沿]
    刑事视域中的“人”
    前言
    一、现代理性治理方式的产生
    二、理性治理方式和抽象人的诞生
    三、抽象人与惩罚权力的理性化
    四、治理策略的变化和抽象人的具体化
    五、抽象人的两难困境
    结语
    二元社会秩序规则
    一、理性主义与权力制衡——刑法一元立法体制的理论基础
    二、非正式渊源的浮现——刑法一元立法体制的开裂
    三、经验主义——二元社会秩序规则的理论支撑
    四、颠覆一元体制
    五、司法制度:扭曲二元社会秩序规则
    六、非正式渊源的弊端
    七、一种选择出路
    八、余论
    [劳动教养制度研究]
    劳动教养制度:一个文本的研究
    ……
    [刑法社会学研究]
    惩罚与法治:中国刑事实践的法社会学分析(1976-1982)[下篇]
    ��专题研究]
    非犯罪化思想研究
    刑事替代责任制度比较研究
    证据规则的正义理念
    关于中国引渡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建言
    婚内有好的法理探究
    猥亵罪之比较研究
    论网络空间的刑事法——兼评欧盟《反网络犯罪条约(草案)》
    论监狱行刑权力资源的分配
    张君及其犯罪集团中女性成员访谈实录
    征稿启事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