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明梦 记第一批庚款留美生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明梦 记第一批庚款留美生

  • 作者:王天骏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80576
  • 出版日期:2012年07月01日
  • 页数:295
  • 定价:¥3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批庚款留美生,出生于科举时代,成长于新旧兼学的潮流中,弱冠之年万里留学,而立之际海外归来,他们崇尚科学,他们博古通今。他们具东方文明的修养又兼有西方文明的人文和博爱精神。他们是新文化运动的弄潮儿,他们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人。
    《文明梦(记**批庚款留美生)》以作者(王天俊)祖父王琎日记中的大量原始资料为线索,回顾了庚款留美的历史、**批庚款留美生成长的道路、他们的海外生活和他们人生奋斗的心路历程。
    在对庚款**批47位同学的事业人生的研究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共性的归纳和个性的分析,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发现。《文明梦(记**批庚款留美生)》也通过一个孙辈对于祖父人生的解读,反思了近代中西文明交融的历史,追思了尚未为世人所真正认识的一代**中华儿女和他们的再造文明梦。 文明梦-记**批庚款留美生_王天骏_清华大学出版社_
    文章节选
    说到这里,读者可能要问,上面这五位同学排名位置不高,但他们的平均分数毕竟都在50分以上。而录取榜上的*后八人的平均分数却仅在45~50分,如果说上面五位同学的“石沉大海”和他们的考试分数不高有关,那又怎么解释排在*后的这八位事业成就斐然的同学呢?这个疑问成了我对录取榜的第二大悬念!
    *后这八位同学(王健、高瑾、张准、王长平、曾昭权、王琎、李进隆、戴修驹)的录取一直是一个历史之谜。他们的成绩已经低到45~50分,却居然也被录取了,无怪当时的舆论中就有一种说法,认为将录取标准降到如此之低,是为了照顾某位名人之后。庚款**批的罗惠侨在1960年的回忆录中指出这位名人之后就是曾国藩的曾孙曾昭权。笔者感觉这种联系太牵强。**,曾国藩早已人亡政息,更何况名人曾孙毕竟不是名人子女,谁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来照顾一位名人的曾孙呢?第二,对于当时的富人来说,只要愿意,送子女自费留学只是举手之劳,根本不必巧立名目,暗度陈仓。那么谁是录取他们的幕后推手呢?其实,这个历史之谜的背后反映的是晚清政坛上的一场路线斗争。
    对于究竟应该派什么样的学生出国留学,学部和外务部之间早就有针锋相对的观点。罗惠侨的回忆录中提道:“**轮的考试,由于学部和外务部站的角度不同,对于考生的合格与否各有自己的标准。双方各自都用自己手上的权力,用分数把自己看不上的考生刷掉。”如果罗惠侨谈到的是历史事实,我相信在是否录取*后这八名考生的问题上,学部和外务部之间一定有过一场针锋相对的争论。
    反对录取上面八位考生的声音一定存在过。但是我猜想,这八位第二轮考试分数低的考生,很可能恰恰是在**轮考试(英文和传统文化)中成绩**的考生,一定是这八位考生**轮考试的**成绩打动了主考官的心。我知道王琏就是属于这种情况。王琎生前曾多次与人谈到他自己在**轮考试中,名列总分第二,但在第二轮考试后,自觉无录取希望,却被意外录取。我相信其他七位同学的考试情况也都和王琎的情况大同小异。
    ……
    目录
    杨叔子序
    许倬云序
    自序
    上篇 庚款岁月回眸与反思
    **章 庚子赔款和庚款留学考试
    1.从爱默生到明恩溥
    2.从《中国人的性格》到庚子赔款教育基金
    3.庚子赔款留学生选拔考试
    4.庚款留美**批录取榜解读
    5.庚款留美**批师生合影
    6.张之洞和中体西用
    第二章 西天取经
    1.中国号邮轮(S.S.China)
    2.科兴学院(Cushing Academy)访问记
    3.王琎日记中的留美���活(1909-1915)
    4.孛可诺松林区(Pocono Pines)的文化碰撞
    5.暑假在康奈尔大学
    6.留美中国学生会
    7.家事、国事、天下事
    8.新旧兼学
    第三章 海外归来
    1.融入大变动的潮流
    2.扎根故土、枝繁叶茂
    3.**现代化的奠基者
    4.《科学》杂志、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救国
    5.庚款留学生王琎的著述目录
    第四章 共性归纳和个性分析
    1.录取榜中的两大悬念和猜想
    2.庚款**批中的三个群体
    3.学贯中西、融古通今
    4.秀才科学家
    5.科学格物、国学修身
    6.天堂的笑声
    7.春风秋月
    第五章 再造文明的理想
    1.早期海归留学生的历史功绩
    2.恢复传统文化的应有地位
    3.比较两段留学史的启示和思考
    4.往事回想:与祖父王琎的*后一次谈话
    5.赛先生们的风采
    6.梦的变迁和展望
    下篇 **批庚款留美生小传
    1.秉志
    2.程义法
    3.程义藻
    4.陈庆尧
    5.陈熀
    6.陈兆贞
    7.戴济
    8.戴修驹
    9.范永增
    lO.方仁裕
    11.高瑾
    12.何杰
    13.胡刚复
    14.贺懋庆
    15.金邦正
    16.金涛
    17.邝煦堃
    18.李进隆
    19.李鸣龢
    20.卢景泰
    21.陆宝淦
    22.罗惠侨
    23.梅贻琦
    24.裘昌运
    25.邱培涵
    26.唐悦良
    27.王长平
    28.王健
    29.王琎
    30.王仁辅
    31.王士杰
    32.魏文彬
    33.吴清度
    34.吴玉麟
    35.谢兆基
    36.邢契莘
    37.徐承宗
    38.徐佩璜
    39.严家驺
    40.杨永言
    41.袁钟铨
    42.张福良
    43.张廷金
    44.张准
    45.曾昭权
    46.朱复
    47.朱维杰
    后记
    一、王琏日记真迹照片
    二、我所联系到的庚款留美**批同学的亲属
    三、关于传记史料
    图片来源说明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语
    本书通过对**批庚款留美生事业人生的回顾,让我们看到了一百年前的中国土地上曾经活跃过一批怎样的中华儿女,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这批人是怎样在新文化运动年代继承和改造着古老的传统文明。早期庚款留学生大都是学习理工科的,回国后大部分都从事科学教育和**现代化方面的实际工作,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从社会的各个方面,从事改造旧文明和建设新文明的事业,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大师和中国近代科学工业的奠基人。他们为什么能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开展如此多的工作,作出如此大的贡献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和**的中西人文素养,他们不仅是一批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也是一代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