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行列式的定义
一、排列与逆序
定义1.1.1 由自然数1 ,2 ,3 ,… ,n 组成的有序数组j1 j2 … jn 称为一个n 阶排
列.例如,3214 是一个四阶排列,645213 是一个六阶排列.由1 ,2 ,3 ,4 可组成4 ! =
24 个不同的四阶排列.1 ,2 ,3 ,… ,n 可组成n ! 个不同的n 阶排列.按数字的自然顺
序由小到大的n 阶排列123 … n 称为标准排列.
定义1.1.2 在一个排列中,若一个较大的数排在一个较小的数的前面,称这两个
数构成一个逆序.一个排列中,逆序的总数称为这个排列的逆序数,记为τ( j1 j2 … jn ) .
逆序数是奇数的排列称为奇排列;逆序数是偶数的排列称为偶排列.
例1.1.1 求排列362514 与n( n - 1) … 321 的逆序数.
解 排列362514 中,3 在1 和2 前面,6 在1 ,2 ,4 和5 前面,2 在1 前面,5 在1
和4 前面,共有9 个逆序,即τ(362514) = 2 + 4 + 1 + 2 + 0 + 0 = 9 ,为奇排列;
τ( n( n - 1) … 321) = ( n - 1) + ( n - 2) + … + 2 + 1 + 0 = n( n - 1)
2 ,当n 等于4 k 和
4 k + 1 时为偶排列,当n 等于4 k + 2 和4 k + 3 时为奇排列.
把一个排列中的两个数的位置互换,其余的数不动,就得到一个新的排列,这样
的变换称为排列的一个对换.
例如,将362514 中的6 和1 对换,得到新的排列312564 ,它的逆序数τ(312564) =
4 ,为偶排列.可见,经过一次对换后,排列的奇偶性发生了改变.
定理1.1.1 每一个对换都改变排列的奇偶性.
证 分两种情况讨论.
(1) 相邻两个数对换的情况.
设排列为
Ai j B , (1.1)
经过i 与j 的对换变为排列
A j iB , (1.2)
其中A ,B 表示除i ,j 两个数外的其余数.比较排列(1.1)与排列(1.2)中的逆序,A ,
B 中数的次序没有改变,i ,j 与A ,B 中数的次序也没有改变,仅仅改变了i 与j 的次
序,因此排列(1.2)仅比排列(1.1)增加了一个逆序(当i < j 时) ,或减少了一个逆序
(当i > j 时) ,所以它们的奇偶性相反.
(2) 一般对换的情况.
设排列为
Aik1 k2 … ks j B , (1.3)
经过i 与j 的对换变为排列
A j k1 k2 … ks iB , (1.4)
将排列(1.3)中数i 依次与k1 ,k2 ,… ,ks ,j 作s + 1 次相邻对换,变为
Ak1 k2 … ks j iB , (1.5)
再将排列(1.5)中的j 依次与ks ,ks - 1 ,… ,k1 作s 次相邻对换,得到排列(1.4) ,即排
列(1.4)可由排列(1.3)经过2 s + 1 次相邻对换得到.由情况(1)可知,它改变了奇数
次奇偶性,所以排列(1.4)与排列(1.3)的奇偶性相反.□
推论1.1.1 奇排列变成标准排列的对换次数为奇数,偶排列变成标准排列的
对换次数为偶数.
证明留给读者.
二、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设二元线性方程组为
a11 x1 + a12 x2 = b1 ,
a21 x1 + a22 x2 = b2 .
(1.6)
用消元法解此方程组,得
( a11 a22 - a12 a21 ) x1 = b1 a22 - a12 b2 , ( a11 a22 - a1 2 a21 ) x2 = a11 b2 - b1 a21 .
当a11 a22 - a12 a21 ≠ 0 时,方程组(1.6)有**解
x1 = b1 a22 - a12 b2
a11 a22 - a12 a21
,
x2 = a11 b2 - b1 a21
a11 a22 - a12 a21
.
(1.7)
为了便于记忆,引入记号
D =
a11 a12
a21 a22
, 并规定
a11 a12
a21 a22
= a11 a22 - a12 a21 . (1.8)
称D 为二阶行列式.D 中横写的称为行,竖写的称为列.数ai j ( i = 1 ,2 ;j = 1 ,2)称为
行列式D 的元素.元素ai j 的**个下标i 称为行标,表明该元素位于第i 行;第二个
下标j 称为列标,表明该元素位于第j 列.
图1.1
上述行列式的定义,可用对角线法则(图1.1)来记忆.把行列式中从
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实连线称为主对角线,从右上角到左下角的虚连线称
为次对角线.由式(1.8)可知,二阶行列式的值是主对角线上两元素之积
减去次对角线上两元素之积所得的差.按照这个规则,又有
D1 =
b1 a12
b2 a22
= b1 a22 - a12 b2 , D2 =
a11 b1
a21 b2
= a11 b2 - b1 a21 .
于是,当D ≠ 0 时,二元线性方程组(1.6)的解可写成
x1 = D1
D =
b1 a12
b2 a22
a11 a12
a21 a22
, x2 = D2
D =
a11 b1
a21 b2
a11 a12
a21 a22
.
同理,考虑三元线性方程组
a11 x1 + a12 x2 + a13 x3 = b1 ,
a21 x1 + a22 x2 + a23 x3 = b2 ,
a31 x1 + a32 x2 + a33 x3 = b3 .
(1.9)
用消元法先后消去x2 ,x3 得到
x1 = b1 a22 a33 + a1 2 a23 b3 + a13 b2 a32 - a13 a22 b3 - a12 b2 a33 - b1 a23 a32
a11 a22 a33 + a12 a23 a31 + a13 a21 a32 - a11 a23 a3 2 - a12 a21 a33 - a13 a2 2 a31
.
记
D =
a11 a12 a13
a21 a22 a23
a31 a32 a33
,
并规定
a11 a12 a1 3
a21 a22 a2 3
a31 a32 a3 3
= a11 a22 a33 + a12 a23 a31 + a1 3 a21 a32
- a11 a23 a32 - a12 a21 a3 3 - a13 a22 a31 . (1.10)
由于D 中共有三行三列,称它为三阶行列式.如果D ≠ 0 ,容易解出方程组(1.9)
的**解为
x1 = D1
D , x2 = D2
D , x3 = D3
D ,
其中Dj ( j = 1 ,2 ,3)分别是将D 中的第j 列的元素换成方程组(1.9)右端的常数项
b1 ,b2 ,b3 得到的.
图1.2
上述定义表明三阶行列式含6 项,每项均为不同行
不同列的三个元素的乘积再冠以正负号,其规律遵循图
1.2 所示的对角线法则:图中有三条实线看成是平行于
主对角线的连线,三条虚线看成是平行于次对角线的连
线,实线上的三个元素的乘积冠正号,虚线上的三个元素
的乘积冠负号.
例1.1.2 计算三阶行列式
D =
1 2 3
4 0 5
- 1 0 6
.
解 按对角线法则,有
D = 1 × 0 × 6 + 2 × 5 × ( - 1) + 3 × 4 × 0
- 1 × 5 × 0 - 2 × 4 × 6 - 3 × 0 × ( - 1)
= - 10 - 48 = - 58 .
例1.1.3 求解方程
1 1 1
2 3 x
4 9 x2
= 0 .
解
1 1 1
2 3 x
4 9 x2
= 3 x2 + 4 x + 18 - 9 x - 2 x2 - 12 = x2 - 5 x + 6 .
由x2 - 5 x + 6 = 0 解得x = 2 或x = 3 .
注 对角线法则只适用于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为研究更高阶行列式,下面引出n 阶行列式的概念.
三、n 阶行列式的定义
为了给出n 阶行列式的定义,首先研究三阶行列式的结构.见式(1.10) ,三阶行
列式定义为
D =
a11 a12 a13
a21 a22 a23
a31 a32 a33
= a11 a22 a33 + a12 a23 a31 + a13 a21 a3 2
- a11 a23 a32 - a12 a21 a33 - a13 a22 a31 .
(1) 式(1.10)右边任一项除正负号外可以写成a1 j1 a2 j2 a3 j3 ,三个元素位于不同行
不同列.这里**个下标(行标)排成标准排列123 ,第二个下标(列标)排成j1 j2 j3 ,它
是1 ,2 ,3 三个数的某个排列.这样的排列共有3 ! = 6 种,对应式(1.10)右端共含
6 项.
(2) 各项的正负号与列标的排列对照:
带正号的三项列标排列是:123 ,231 ,312 ;
带负号的三项列标排列是:132 ,213 ,321 .
易知前三个排列都是偶排列,后三个排列都是奇排列.因此各项所带正负号可以
表示为( - 1)τ( j1 j2 j3 ) .
于是,三阶行列式可以写成
D =
a11 a12 a13
a21 a22 a23
a31 a32 a33
= Σ j1 j2 j3
( - 1)τ( j1 j2 j3 ) a1 j1 a2 j2 a3 j3 .
推而广之,可以定义n 阶行列式:
定义1.1.3 用n2 个元素ai j ( i ,j = 1 ,2 ,… ,n)排成n 行n 列,称
a1 1 a12 … a1 n
a2 1 a22 … a2 n
? ? ?
an1 an2 … ann
为n 阶行列式,它等于所有取自不同行、不同列的n 个元素的乘积
a1 j1 a2 j2 … anj n
的代数和,其中j1 j2 … jn 是数字1 ,2 ,… ,n 的某个排列,共有n ! 项,每项前面带有符
号( - 1)τ( j1 j2 … j n) ,即
D =
a11 a12 … a1 n
a21 a22 … a2 n
? ? ?
an1 an2 … ann
= Σ j1 j2 … j n
( - 1)τ( j1 j2 … j n) a1 j1 a2 j2 … anj n , (1.11)
其中Σ j1 j2 … j n
表示对1 ,2 ,… ,n 这n 个数组成的所有排列j1 j2 … jn 求和.
n 阶行列式也可简记为D = | ai j | .当n = 1 时,即为一阶行列式,并规定| a| = a .
例1.1.4 计算n 阶行列式
a11 a12 … a1 n
0 a22 … a2 n
? ? ?
0 0 … ann
.
解 由n 阶行列式的定义知,展开式的一般项为a1 j1 a2 j2 … anj n ,n 个元素必须取
自不同的行不同的列.要计算该行列式的值,只需把其中的非零项求出来即可.
第n 行除了ann 外,其余元素都是零,所以jn = n ;在第n - 1 行中,除了an - 1 ,n - 1 ,
an - 1 ,n外,其余元素都是零,而an - 1 ,n ,ann 在同一列,所以只能取jn - 1 = n - 1 ;如此下
去,在**行只能取j1 = 1.因此该行列式展开式中不为零的项只有一项
a11 a22 … ann ,
而该项的列标的排列是标准排列,其逆序数为零,所以取正号,故
a11 a12 … a1 n
0 a22 … a2 n
? ? ?
0 0 … ann
= a11 a22 … ann ,
称上面形式的行列式为上三角形行列式.
用同样的方法可得下三角形行列式
a11 0 … 0
a21 a22 … 0
? ? ?
an1 an2 … ann
= a11 a22 … ann .
特别地,对于对角形行列式,有
a11 0 … 0
0 a22 … 0
? ? ?
0 0 … ann
= a11 a22 … ann .
类似地,可以证明
a11 … a1 ,n- 1 a1 n
a21 … a2 ,n- 1 0
? … ?
an1 0 … 0
=
0 … 0 a1 n
0 … a2 ,n- 1 a2 n
? ? ?
an1 … an ,n- 1 ann
=
0 … 0 a1 n
0 … a2 ,n- 1 0
? ? ?
an1 … 0 0
= ( - 1)n( n- 1)
2 a1 n a2 n- 1 … an1 .
能否在定义1.1.3 中n 个元素的相乘项里把元素的列标按标准排列,而由行标
排列的逆序数决定各项前正负号呢? 下面的定理正面回答了这一问题.
定理1.1.2 n 阶行列式也可定义为
D =
a1 1 a12 … a1 n
a2 1 a22 … a2 n
? ? ?
an1 an2 … ann
= Σ i1 i2 … in
( - 1)τ( i1 i2 … in) ai1 1 ai2 2 … ainn , (1.12)
式中Σ i1 i2 … in
表示对1 ,2 ,… ,n 这n 个数组成的所有排列i1 i2 … in 求和.
证 对于式(1.11)右端的任意一项
( - 1)τ( j1 j2 … j n) a1 j1 a2 j2 … anj n ,
当列标组成的排列j1 j2 … jn 经过s 次对换变成标准排列1 2 … n 时,相应的行标组成
的排列1 2 … n 经过s 次对换变成排列i1 i2 … in ,由乘法的可交换性得
a1 j1 a2 j2 … anj n = ai1 1 ai2 2 … ai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