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女王回到城堡/我最爱读的微型小说
QQ咨询:
有路璐璐:

女王回到城堡/我最爱读的微型小说

  • 作者:(马来西亚)黎紫书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9939773
  •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01日
  • 页数:180
  • 定价:¥23.8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黎紫书,本名林宝玲。197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曾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十
    余年,2006年至2009年间到中国大陆游历,现居英国。
    《女王回到城堡》作品包括黎紫书多年的佳作。《女王回到城堡》内容
    有《简写》、《花开》、《春晓》、《山云》等名篇,供读者阅读。
    失去的童年
    错体
    日复一日
    消失的后巷
    阳光淡淡
    唇语
    惩罚
    哭与烙印
    梦境与现实
    人寰
    雨天
    圣手
    再一次送行
    在镜头下
    鸣冤录
    后来
    这一生
    双城?鸟
    忌辰
    菊花
    父亲的遗产
    养鸟
    阿爷的木瓜树
    女王回到城堡

    红色的声音
    女佣
    人瑞
    死了一个理发师
    隔膜
    涟漪
    嫦娥应悔

    车祸
    这乡这镇这城
    窗 帘
    遗失
    归 路
    春满乾坤
    看守员老Q
    暗巷
    今天不是周三
    守望
    失踪
    街景
    道别
    回 家
    同居者
    只应天上有
    无从
    迁徙
    春 日
    同一个春日
    众?人
    老毕的进行曲
    一致
    我?待领
    童年的*后**
    幸福时光
    消失的赵露
    眼 泪
    够了
    倒装
    大师的杰作
    命运
    交易
    窃形记
    残缺
    我是曾三好
    错乱
    文章节选
    黎紫书,本名林宝玲。197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曾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十
    余年,2006年至2009年间到中国大陆游历,现居英国。
    《女王回到城堡》作品包括黎紫书多年的佳作。《女王回到城堡》内容
    有《简写》、《花开》、《春晓》、《山云》等名篇,供读者阅读。
    失去的童年
    错体
    日复一日
    消失的后巷
    阳光淡淡
    唇语
    惩罚
    哭与烙印
    梦境与现实
    人寰
    雨天
    圣手
    再一次送行
    在镜头下
    鸣冤录
    后来
    这一生
    双城?鸟
    忌辰
    菊花
    父亲的遗产
    养鸟
    阿爷的木瓜树
    女王回到城堡

    红色的声音
    女佣
    人瑞
    死了一个理发师
    隔膜
    涟漪
    嫦娥应悔

    车祸
    这乡这镇这城
    窗 帘
    遗失
    归 路
    春满乾坤
    看守员老Q
    暗巷
    今天不是周三
    守望
    失踪
    街景
    道别
    回 家
    同居者
    只应天上有
    无从
    迁徙
    春 日
    同一个春日
    众?人
    老毕的进行曲
    一致
    我?待领
    童年的*后**
    幸福时光
    消失的赵露
    眼 泪
    够了
    倒装
    大师的杰作
    命运
    交易
    窃形记
    残缺
    我是曾三好
    错乱
    不觉
    既然你问起
    送别
    胜利者
    苍老

    拖鞋
    赢家
    内容
    旧 患
    青花与竹刻

    无花

    夜游

    钥匙扣
    余生
    我妻
    明信片
    街角
    近年,中国大陆的微型小说出版呈现了一个令人鼓舞的势头,接连出版 了《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中国当代小小 说大系》《21世纪微型小说排行榜》等一系列有分量且权威的选本,并且微 型小说个人集子的出版也出现井喷的态势,2009年5月《青少年素质读本? 中国小小说50强》在江西高校出版社推出;2010年5月始,《中国小小说名 家档案》(100本)在吉林出版集团与光明日报出版社陆续推出;2010年7月在 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青少年必读的当代小小说丛书》;据了解,另一套 《中国微型小说作家档案书系》(100本)也在出版之中。这样密集的出版, 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微型小说、小小说有读者市场;二、微型小说、小 小说有出版价值。 2010年2月份时,中国作家协会通过决议,把小小说、微型小说纳入鲁 迅文学奖的评选范畴。众所周知,鲁迅文学奖是目前中国文学的*高奖,这 标志着微型小说、小小说从民间进入官方视野,踏入了中国文学神圣的** ,这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使人们对微型小说、小小说有了新的认识与新的 评价,客观上也促进了微型小说、小小说的出版。 但事情有一利必有一弊,一窝蜂出版对微型小说、小小说到底是利大于 弊,是一次大规模的普及与推广,还是资源的一次性挖掘,这可能是把“双 刃剑”。但微型小说正在走向红火,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0年2月初,江苏省第7次作家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文友马季与我聊 起,说北京有家公司准备投资出版一套微型小说选本,有意与我合作。不久 ,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编辑蔡晓妮来找我,说北京金色少年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准备投资出版一套微型小说丛书,邀我出任主编,我没有问是否与马季说的 是一回事,对我来说,只要是微型小说的事,我都会积极参与,于是欣然答 应。 蔡晓妮是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我收到过她寄赠的《香港微型小说选 》,她是责任编辑,书出得很大气、精美,她还参与了多次微型小说界的活 动,并且自己也写微型小说,应该讲,她对微型小说是有感情的,所以我信 任蔡晓妮,相信我们的合作会很愉快。 北京金色少年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很有魄力,准备大手笔出版100本适合 青少年阅读的微型小说集子,我与蔡晓妮商量后,觉得我们应该扬长避短, 发挥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就是我们与海外华文微型小说作家广 泛而深厚的人脉关系。 只要梳理一下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国出版界的出版情况,就可以看 出,这20年来,我国翻译、出版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集子,但海外的微型 小说作家的个人集子在我国出版还属起步阶段,海外的微型小说选本出版过 多本,海外作家的个人微型小说集子,在我记忆中,唯20世纪80年代翻译、 出版过日本星?新一与日本川端康成的集子,中间有很长的一段空白带,直 到2008年12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新加坡黄孟文、泰国司马攻、马来西亚 朵拉的三本海外作家的个人微型小说集子,还是我策划与组稿的。 多年来,我一直在为推进海内外微型小说界的双向交流作努力,一直在 寻找一出版平台,以便让更多的中国读者读到海外微型小说作家的作品,让 海外的读者读到中国大陆微型小说作家的作品。机遇来自于缘分。江苏文艺 出版社愿意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我与蔡晓妮达成一个共识:我们这套丛书,以出版海外微型小说作家的 集子为主,这样,既避免了与国内同行的选题撞车与无序竞争,又发挥了我 们的优势,还给国内的读者推介了他们以前较为陌生的作品,有一种阅读的 新鲜感,*重要的是,我们为海内外双向交流做了实事。 说起来我认识的海外微型小说作家是比较多的,但在组稿过程中,发现 海外作家的创作量往往不能与中国大陆作家相比,在中国大陆,创作过100 篇以上微型小说的作家可以找出几百个,但海外微型小说创作超过50篇的就 凤毛麟角了。近年,中国大陆出版的微型小说个人集子,一般都超过20万字 ,要收80~100篇作品,按这标准,海外能拿得出20万字微型小说的作家不 多,更麻烦的是不少海外老作家因年龄关系,至今不会电脑,无法提供电子 版。为了整套书的统一,我们按目前出版界较为流行的一辑16本的做法,先 组了16本,先集中推出,以飨读者。 这16位作家,吕顺是澳大利亚籍华人,他20世纪90年代移民到墨尔本, 多年来出任澳洲多家中文报纸副刊与杂志的主编,并任澳洲维州华文作协秘 书长、澳洲华人作协会会长、名誉会会长等,他的中短篇小说、散文几管齐 下,其作品在澳洲、中国的内地和台湾等地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近年对微 型小说创作情有独钟,写澳洲移民的境遇与心路历程,给中国读者打开了另 一扇窗户。 现居住于英国的黎紫书,原本是马来西亚的女作家,其微型小说作品是 *早介绍到中国大陆的海外作家之一,评论家对她的作品无不赞誉叠加。黎 紫书的微型小说作品有自己的美学特质,那种人道主义精神,那种悲天悯人 的情愫都渗透于其作品中。 马来西亚的女作家朵拉是海外作家中写微型小说作品*多的一位,也是 在中国大陆发表微型小说作品*多的一位海外华人作家,我曾给她的集子写 过序,也给她的作品写过评论,她的观察力,她的想象力,她的以小见大, 她的敏感细腻,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泰国的郑若瑟,我认识他有十五六年了,是个生意成功的珠宝商,偏爱 好爬格子,永远是那样神定气闲,写得不急不躁,作品源源不断,如今已是 泰国华文作家协会的副会长,他是泰国写微型小说*多的一位,儒商的微型 小说作品,不可不读。 泰国的女作家梦凌,我先认识他先生子帆,我给梦凌写评论时还不知她 是女作家。其诗人丈夫子帆英年早逝后,梦凌接替子帆编起了泰国《中华日 报》的副刊,一编好多年。梦凌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也是位有个性的作家 ――认识一个作家,读她的作品是*佳捷径。 新加坡的修祥明,原本是山东青岛市湛山疗养院的特一级厨师,乃中国 作家协会会员,后来去了新加坡生活,据说活得很滋润。他的《天上有只鹰 》《小站歌声》等曾收人过几十种选本,给他带来很大的知名度。当他有了 国内生活与海外生活的比较后,有了中国大陆与外国的不同价值观、不同视 角后,他的作品也就有别于中国作家与纯粹的海外作家,读他的作品,会有 意想不到的收益。 这**辑中,收录了陶然、东瑞、秀实和钟子美4位中国香港作家的集 子。陶然是《香港文学》的主编,他出生于印尼,20世纪70年代移居香港。 他出版的集子多种多样,光微型小说集我就收到过他赠送的《表错情》与《 美人关》。陶然的作品题材面宽,可读性强,哲理性深,还有探索性,读他 的微型小说,必有收获。 东瑞与陶然一样原本也是印尼华裔,如今是中国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 公司的董事长。他出版的个人集子竟有116种之多,尽管有交错,有再版, 但东瑞的勤奋可见一斑。东瑞的作品以学生题材为主,中国的内地与香港的 学生、校园有何异同,细心的读者自**较。有比较才有鉴别,好好读一读 吧。 秀实属于中国香港作家,写诗,写散文,写小说,也编诗刊,编小说刊 物,出版过诗集,出版过散文集,也出版过微型小说集,还常常受邀去学校 讲课,去出任评委,我主编的微型小说集子选过他的作品。他以诗人的多愁 善感,散文家的真情实感,小说集的虚构能力,经营着他的微型小说作品, 自有特色。 钟子美是我的老朋友,认识他时,他还在泰国主编《新中原报》副刊。 他的微型小说我给他四字评价“独树一帜”,他是目前华人文学界极个别以 写科普微型小说为主的作家,我很欣赏他的作品,佩服他匪夷所思的想象力 ,可惜像这样的微型小说作家太少太少了。读钟子美的作品,你会惊叹微型 小说还有这样的题材与写法。 这**辑,中国大陆有6本,除本人的集子外,有白小易、陈武、韩英 、陈永林与秦德龙,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白小易是我国出道*早的微型 小说作家,他的《客厅里的爆炸》,至今脍炙人口,成为微型小说作品的经 典。白小易是微型小说界的隐士,几乎不参加微型小说界的任何活动,有点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味道,颇带几分神秘感,那么我们还是读他的作品吧。 陈武在小说界知名度很高,其作品经常在《人民文学》《钟山》《花城 》《当代》《十月》《作家》《天涯》《长城》等大刊物上发表,其实,他 也出版过微型小说集子,1994年我主编的《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十家精品集》 就有陈武的一本《六月雪》,读读非微型小说作家写的微型小说作品,别有 风味,应该会受读者欢迎的。 韩英被誉为“从政、写作两栖的作家”,他曾是广东佛山市委副书记、 人大主任,出版过数十本集子,他的不少素材是一般作家难以了解、难以具 备的,作为一个体制内的当官作家的视角,必有其独到之处,我相信读者会 大感兴趣的。 陈永林起步于打工,有过艰辛的回忆.但凭着自己的努力,走向了成功 ,俗话说“英雄莫问出身”,如今他已被任命为《微型小说选刊》副社长了 。陈永林的创作极为勤奋,其作品遍地开花,发稿量在我国的微型小说作家 中数一数二。他擅长写农村题材与情爱小说,据说有无数的“粉丝”。 秦德龙的官场小说曾经在《微型小说选刊》开过专栏,引起过不小的反 响。这几年,秦德龙越写后劲越足,题材面也越写越宽,构思方法也不断变 换,颇有探索精神,大有渐人佳境、得心应手的味道。 16位作家的16本集子,一本一世界,一书一菩提,有海外风光,有异域 情调,有现实社会的人与事,有科幻世界的事与人,有现实主义写法,有浪 漫主义笔调,有黑色幽默,有魔幻手法,多种多样,杂色斑斓,对喜欢写作 的读者来说,是一道丰盛而又营养的大餐。 有人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中国的微型小说要走出**,要走 向世界,但我们也要把海外的微型小说作品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只有双向交 流,才能互促互进,共同提高。双向交流是个大课题,需要有人去做,这套 书就是我们的一次尝试,一次努力。 这套丛书是目前中国大陆**套大型的冠以“世界”的华文微型小说作 家个人作品集丛书,不管这套丛书*后出版多少本,我们认为在世界华文微 型小说史上,在中国出版界都是要记上一笔的。 2010年8月3日于太仓先飞斋 女售货员再一次问他:“先生,你确定要这一套吗?” 他以坚定的眼神回答。当然。心里却暗自嘀咕,这售货员真哕唆, 前后问过三次了:确定吗?确定吗?确定吗?这可不是小孩子来买塑胶 玩具,况且这套东西根本不是一般人负担得起的,没想清楚哪敢买? 进门的时候已经说清楚了,要给孩子买一套*新式的虚拟实景游戏, 就是电视上频频做广告的那一款,据说效果惊人地逼真,还刚拿了今年 度国际*具创意电子产品大奖。那时这售货员还会心一笑,告诉他很多 父亲都来买了,而且所有父亲都像他一样,脸上带着自豪的微笑,都说, 是给孩子买的。 喔,是吗。他有点怀疑,恐怕这女孩是为了促销新产品才这么说的 吧。总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父亲像他一样,有那样聪明出色的孩子。这么想, 他开始觉得这售货员不很老实,便对这人有点厌恶。 真正的厌恶感其实来自后来的叠声追问,确定吗确定吗确定吗。他 气得几乎想要将儿子的事告诉对方。那孩子才十二岁,已经是公认的电 脑奇才,这都因为他八年来的努力栽培啊!八年了,孩子四岁开始碰电 脑键盘,从此所有的玩具与书本都跟电脑有关;七岁开始连续五年在“全 国电脑儿童大赛”赢得**,现在还有跨国大集团找上门来,要跟这孩 子签约买版权。 他的良苦用心有了回报,那喜悦不知该从何说起。这区区一个年轻 售货员当然不懂,所有的成就与光荣背后必得付出代价。他这做父亲的 既自豪又心虚,其实心里清楚,那八年是以儿子的童年作抵押,而这是 他狠心代儿子所做的选择。 因为这样,他才会想到要买这一套这一款。虚拟实景不是什么新花 样,新奇的是这一款叫“失去的童年”,据说可以让玩者“回到”那捉 蟋蟀打野架的年代,还可以玩弹珠放风筝,到溪涧游泳到人家的果园摘 果子……那些都是他经常向儿子描述的游戏。 儿子自懂事以来便有意无意地追问,爸爸告诉我童年是怎么回事, 告诉我你的童年怎么过。爸爸爸爸告诉我。他凝视着孩子无邪的眼神, 真感到抱歉。喔孩子你真无辜。他牵着孩子的手一一细说,你爸爸小时 候才坏蛋呢,打野雀捉蟋蟀玩弹珠放风筝……多可惜啊这些你都不能享 有了,多可惜你只能幻想和虚构。 女售货员亲切地笑着,把货品交到他手上。她说真奇怪喔怎么每个 父亲都挑“失去的童年”这一款,可是先生你真想不到,后来这些父亲 比他们的孩子玩得更沉迷。 他闻言愣了一下。喔,是吗。说着随手翻一翻手上的货品,瞥见包 装盒上印了一个他熟悉的称呼。就“概念提供”那一栏,印的是“五届 电脑儿童大赛**”。 P1-2
    目录
    黎紫书,本名林宝玲。197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曾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十
    余年,2006年至2009年间到中国大陆游历,现居英国。
    《女王回到城堡》作品包括黎紫书多年的佳作。《女王回到城堡》内容
    有《简写》、《花开》、《春晓》、《山云》等名篇,供读者阅读。
    失去的童年
    错体
    日复一日
    消失的后巷
    阳光淡淡
    唇语
    惩罚
    哭与烙印
    梦境与现实
    人寰
    雨天
    圣手
    再一次送行
    在镜头下
    鸣冤录
    后来
    这一生
    双城?鸟
    忌辰
    菊花
    父亲的遗产
    养鸟
    阿爷的木瓜树
    女王回到城堡

    红色的声音
    女佣
    人瑞
    死了一个理发师
    隔膜
    涟漪
    嫦娥应悔

    车祸
    这乡这镇这城
    窗 帘
    遗失
    归 路
    春满乾坤
    看守员老Q
    暗巷
    今天不是周三
    守望
    失踪
    街景
    道别
    回 家
    同居者
    只应天上有
    无从
    迁徙
    春 日
    同一个春日
    众?人
    老毕的进行曲
    一致
    我?待领
    童年的*后**
    幸福时光
    消失的赵露
    眼 泪
    够了
    倒装
    大师的杰作
    命运
    交易
    窃形记
    残缺
    我是曾三好
    错乱
    不觉
    既然你问起
    送别
    胜利者
    苍老

    拖鞋
    赢家
    内容
    旧 患
    青花与竹刻

    无花

    夜游

    钥匙扣
    余生
    我妻
    明信片
    街角
    近年,中国大陆的微型小说出版呈现了一个令人鼓舞的势头,接连出版 了《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中国当代小小 说大系》《21世纪微型小说排行榜》等一系列有分量且权威的选本,并且微 型小说个人集子的出版也出现井喷的态势,2009年5月《青少年素质读本? 中国小小说50强》在江西高校出版社推出;2010年5月始,《中国小小说名 家档案》(100本)在吉林出版集团与光明日报出版社陆续推出;2010年7月在 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青少年必读的当代小小说丛书》;据了解,另一套 《中国微型小说作家档案书系》(100本)也在出版之中。这样密集的出版, 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微型小说、小小说有读者市场;二、微型小说、小 小说有出版价值。 2010年2月份时,中国作家协会通过决议,把小小说、微型小说纳入鲁 迅文学奖的评选范畴。众所周知,鲁迅文学奖是目前中国文学的*高奖,这 标志着微型小说、小小说从民间进入官方视野,踏入了中国文学神圣的** ,这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使人们对微型小说、小小说有了新的认识与新的 评价,客观上也促进了微型小说、小小说的出版。 但事情有一利必有一弊,一窝蜂出版对微型小说、小小说到底是利大于 弊,是一次大规模的普及与推广,还是资源的一次性挖掘,这可能是把“双 刃剑”。但微型小说正在走向红火,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0年2月初,江苏省第7次作家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文友马季与我聊 起,说北京有家公司准备投资出版一套微型小说选本,有意与我合作。不久 ,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编辑蔡晓妮来找我,说北京金色少年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准备投资出版一套微型小说丛书,邀我出任主编,我没有问是否与马季说的 是一回事,对我来说,只要是微型小说的事,我都会积极参与,于是欣然答 应。 蔡晓妮是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我收到过她寄赠的《香港微型小说选 》,她是责任编辑,书出得很大气、精美,她还参与了多次微型小说界的活 动,并且自己也写微型小说,应该讲,她对微型小说是有感情的,所以我信 任蔡晓妮,相信我们的合作会很愉快。 北京金色少年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很有魄力,准备大手笔出版100本适合 青少年阅读的微型小说集子,我与蔡晓妮商量后,觉得我们应该扬长避短, 发挥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就是我们与海外华文微型小说作家广 泛而深厚的人脉关系。 只要梳理一下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国出版界的出版情况,就可以看 出,这20年来,我国翻译、出版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集子,但海外的微型 小说作家的个人集子在我国出版还属起步阶段,海外的微型小说选本出版过 多本,海外作家的个人微型小说集子,在我记忆中,唯20世纪80年代翻译、 出版过日本星?新一与日本川端康成的集子,中间有很长的一段空白带,直 到2008年12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新加坡黄孟文、泰国司马攻、马来西亚 朵拉的三本海外作家的个人微型小说集子,还是我策划与组稿的。 多年来,我一直在为推进海内外微型小说界的双向交流作努力,一直在 寻找一出版平台,以便让更多的中国读者读到海外微型小说作家的作品,让 海外的读者读到中国大陆微型小说作家的作品。机遇来自于缘分。江苏文艺 出版社愿意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我与蔡晓妮达成一个共识:我们这套丛书,以出版海外微型小说作家的 集子为主,这样,既避免了与国内同行的选题撞车与无序竞争,又发挥了我 们的优势,还给国内的读者推介了他们以前较为陌生的作品,有一种阅读的 新鲜感,*重要的是,我们为海内外双向交流做了实事。 说起来我认识的海外微型小说作家是比较多的,但在组稿过程中,发现 海外作家的创作量往往不能与中国大陆作家相比,在中国大陆,创作过100 篇以上微型小说的作家可以找出几百个,但海外微型小说创作超过50篇的就 凤毛麟角了。近年,中国大陆出版的微型小说个人集子,一般都超过20万字 ,要收80~100篇作品,按这标准,海外能拿得出20万字微型小说的作家不 多,更麻烦的是不少海外老作家因年龄关系,至今不会电脑,无法提供电子 版。为了整套书的统一,我们按目前出版界较为流行的一辑16本的做法,先 组了16本,先集中推出,以飨读者。 这16位作家,吕顺是澳大利亚籍华人,他20世纪90年代移民到墨尔本, 多年来出任澳洲多家中文报纸副刊与杂志的主编,并任澳洲维州华文作协秘 书长、澳洲华人作协会会长、名誉会会长等,他的中短篇小说、散文几管齐 下,其作品在澳洲、中国的内地和台湾等地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近年对微 型小说创作情有独钟,写澳洲移民的境遇与心路历程,给中国读者打开了另 一扇窗户。 现居住于英国的黎紫书,原本是马来西亚的女作家,其微型小说作品是 *早介绍到中国大陆的海外作家之一,评论家对她的作品无不赞誉叠加。黎 紫书的微型小说作品有自己的美学特质,那种人道主义精神,那种悲天悯人 的情愫都渗透于其作品中。 马来西亚的女作家朵拉是海外作家中写微型小说作品*多的一位,也是 在中国大陆发表微型小说作品*多的一位海外华人作家,我曾给她的集子写 过序,也给她的作品写过评论,她的观察力,她的想象力,她的以小见大, 她的敏感细腻,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泰国的郑若瑟,我认识他有十五六年了,是个生意成功的珠宝商,偏爱 好爬格子,永远是那样神定气闲,写得不急不躁,作品源源不断,如今已是 泰国华文作家协会的副会长,他是泰国写微型小说*多的一位,儒商的微型 小说作品,不可不读。 泰国的女作家梦凌,我先认识他先生子帆,我给梦凌写评论时还不知她 是女作家。其诗人丈夫子帆英年早逝后,梦凌接替子帆编起了泰国《中华日 报》的副刊,一编好多年。梦凌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也是位有个性的作家 ――认识一个作家,读她的作品是*佳捷径。 新加坡的修祥明,原本是山东青岛市湛山疗养院的特一级厨师,乃中国 作家协会会员,后来去了新加坡生活,据说活得很滋润。他的《天上有只鹰 》《小站歌声》等曾收人过几十种选本,给他带来很大的知名度。当他有了 国内生活与海外生活的比较后,有了中国大陆与外国的不同价值观、不同视 角后,他的作品也就有别于中国作家与纯粹的海外作家,读他的作品,会有 意想不到的收益。 这**辑中,收录了陶然、东瑞、秀实和钟子美4位中国香港作家的集 子。陶然是《香港文学》的主编,他出生于印尼,20世纪70年代移居香港。 他出版的集子多种多样,光微型小说集我就收到过他赠送的《表错情》与《 美人关》。陶然的作品题材面宽,可读性强,哲理性深,还有探索性,读他 的微型小说,必有收获。 东瑞与陶然一样原本也是印尼华裔,如今是中国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 公司的董事长。他出版的个人集子竟有116种之多,尽管有交错,有再版, 但东瑞的勤奋可见一斑。东瑞的作品以学生题材为主,中国的内地与香港的 学生、校园有何异同,细心的读者自**较。有比较才有鉴别,好好读一读 吧。 秀实属于中国香港作家,写诗,写散文,写小说,也编诗刊,编小说刊 物,出版过诗集,出版过散文集,也出版过微型小说集,还常常受邀去学校 讲课,去出任评委,我主编的微型小说集子选过他的作品。他以诗人的多愁 善感,散文家的真情实感,小说集的虚构能力,经营着他的微型小说作品, 自有特色。 钟子美是我的老朋友,认识他时,他还在泰国主编《新中原报》副刊。 他的微型小说我给他四字评价“独树一帜”,他是目前华人文学界极个别以 写科普微型小说为主的作家,我很欣赏他的作品,佩服他匪夷所思的想象力 ,可惜像这样的微型小说作家太少太少了。读钟子美的作品,你会惊叹微型 小说还有这样的题材与写法。 这**辑,中国大陆有6本,除本人的集子外,有白小易、陈武、韩英 、陈永林与秦德龙,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白小易是我国出道*早的微型 小说作家,他的《客厅里的爆炸》,至今脍炙人口,成为微型小说作品的经 典。白小易是微型小说界的隐士,几乎不参加微型小说界的任何活动,有点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味道,颇带几分神秘感,那么我们还是读他的作品吧。 陈武在小说界知名度很高,其作品经常在《人民文学》《钟山》《花城 》《当代》《十月》《作家》《天涯》《长城》等大刊物上发表,其实,他 也出版过微型小说集子,1994年我主编的《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十家精品集》 就有陈武的一本《六月雪》,读读非微型小说作家写的微型小说作品,别有 风味,应该会受读者欢迎的。 韩英被誉为“从政、写作两栖的作家”,他曾是广东佛山市委副书记、 人大主任,出版过数十本集子,他的不少素材是一般作家难以了解、难以具 备的,作为一个体制内的当官作家的视角,必有其独到之处,我相信读者会 大感兴趣的。 陈永林起步于打工,有过艰辛的回忆.但凭着自己的努力,走向了成功 ,俗话说“英雄莫问出身”,如今他已被任命为《微型小说选刊》副社长了 。陈永林的创作极为勤奋,其作品遍地开花,发稿量在我国的微型小说作家 中数一数二。他擅长写农村题材与情爱小说,据说有无数的“粉丝”。 秦德龙的官场小说曾经在《微型小说选刊》开过专栏,引起过不小的反 响。这几年,秦德龙越写后劲越足,题材面也越写越宽,构思方法也不断变 换,颇有探索精神,大有渐人佳境、得心应手的味道。 16位作家的16本集子,一本一世界,一书一菩提,有海外风光,有异域 情调,有现实社会的人与事,有科幻世界的事与人,有现实主义写法,有浪 漫主义笔调,有黑色幽默,有魔幻手法,多种多样,杂色斑斓,对喜欢写作 的读者来说,是一道丰盛而又营养的大餐。 有人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中国的微型小说要走出**,要走 向世界,但我们也要把海外的微型小说作品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只有双向交 流,才能互促互进,共同提高。双向交流是个大课题,需要有人去做,这套 书就是我们的一次尝试,一次努力。 这套丛书是目前中国大陆**套大型的冠以“世界”的华文微型小说作 家个人作品集丛书,不管这套丛书*后出版多少本,我们认为在世界华文微 型小说史上,在中国出版界都是要记上一笔的。 2010年8月3日于太仓先飞斋 女售货员再一次问他:“先生,你确定要这一套吗?” 他以坚定的眼神回答。当然。心里却暗自嘀咕,这售货员真哕唆, 前后问过三次了:确定吗?确定吗?确定吗?这可不是小孩子来买塑胶 玩具,况且这套东西根本不是一般人负担得起的,没想清楚哪敢买? 进门的时候已经说清楚了,要给孩子买一套*新式的虚拟实景游戏, 就是电视上频频做广告的那一款,据说效果惊人地逼真,还刚拿了今年 度国际*具创意电子产品大奖。那时这售货员还会心一笑,告诉他很多 父亲都来买了,而且所有父亲都像他一样,脸上带着自豪的微笑,都说, 是给孩子买的。 喔,是吗。他有点怀疑,恐怕这女孩是为了促销新产品才这么说的 吧。总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父亲像他一样,有那样聪明出色的孩子。这么想, 他开始觉得这售货员不很老实,便对这人有点厌恶。 真正的厌恶感其实来自后来的叠声追问,确定吗确定吗确定吗。他 气得几乎想要将儿子的事告诉对方。那孩子才十二岁,已经是公认的电 脑奇才,这都因为他八年来的努力栽培啊!八年了,孩子四岁开始碰电 脑键盘,从此所有的玩具与书本都跟电脑有关;七岁开始连续五年在“全 国电脑儿童大赛”赢得**,现在还有跨国大集团找上门来,要跟这孩 子签约买版权。 他的良苦用心有了回报,那喜悦不知该从何说起。这区区一个年轻 售货员当然不懂,所有的成就与光荣背后必得付出代价。他这做父亲的 既自豪又心虚,其实心里清楚,那八年是以儿子的童年作抵押,而这是 他狠心代儿子所做的选择。 因为这样,他才会想到要买这一套这一款。虚拟实景不是什么新花 样,新奇的是这一款叫“失去的童年”,据说可以让玩者“回到”那捉 蟋蟀打野架的年代,还可以玩弹珠放风筝,到溪涧游泳到人家的果园摘 果子……那些都是他经常向儿子描述的游戏。 儿子自懂事以来便有意无意地追问,爸爸告诉我童年是怎么回事, 告诉我你的童年怎么过。爸爸爸爸告诉我。他凝视着孩子无邪的眼神, 真感到抱歉。喔孩子你真无辜。他牵着孩子的手一一细说,你爸爸小时 候才坏蛋呢,打野雀捉蟋蟀玩弹珠放风筝……多可惜啊这些你都不能享 有了,多可惜你只能幻想和虚构。 女售货员亲切地笑着,把货品交到他手上。她说真奇怪喔怎么每个 父亲都挑“失去的童年”这一款,可是先生你真想不到,后来这些父亲 比他们的孩子玩得更沉迷。 他闻言愣了一下。喔,是吗。说着随手翻一翻手上的货品,瞥见包 装盒上印了一个他熟悉的称呼。就“概念提供”那一栏,印的是“五届 电脑儿童大赛**”。 P1-2
    编辑推荐语
    黎紫书,本名林宝玲。197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曾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十
    余年,2006年至2009年间到中国大陆游历,现居英国。
    《女王回到城堡》作品包括黎紫书多年的佳作。《女王回到城堡》内容
    有《简写》、《花开》、《春晓》、《山云》等名篇,供读者阅读。
    失去的童年
    错体
    日复一日
    消失的后巷
    阳光淡淡
    唇语
    惩罚
    哭与烙印
    梦境与现实
    人寰
    雨天
    圣手
    再一次送行
    在镜头下
    鸣冤录
    后来
    这一生
    双城?鸟
    忌辰
    菊花
    父亲的遗产
    养鸟
    阿爷的木瓜树
    女王回到城堡

    红色的声音
    女佣
    人瑞
    死了一个理发师
    隔膜
    涟漪
    嫦娥应悔

    车祸
    这乡这镇这城
    窗 帘
    遗失
    归 路
    春满乾坤
    看守员老Q
    暗巷
    今天不是周三
    守望
    失踪
    街景
    道别
    回 家
    同居者
    只应天上有
    无从
    迁徙
    春 日
    同一个春日
    众?人
    老毕的进行曲
    一致
    我?待领
    童年的*后**
    幸福时光
    消失的赵露
    ��� 泪
    够了
    倒装
    大师的杰作
    命运
    交易
    窃形记
    残缺
    我是曾三好
    错乱
    不觉
    既然你问起
    送别
    胜利者
    苍老

    拖鞋
    赢家
    内容
    旧 患
    青花与竹刻

    无花

    夜游

    钥匙扣
    余生
    我妻
    明信片
    街角
    近年,中国大陆的微型小说出版呈现了一个令人鼓舞的势头,接连出版 了《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中国当代小小 说大系》《21世纪微型小说排行榜》等一系列有分量且权威的选本,并且微 型小说个人集子的出版也出现井喷的态势,2009年5月《青少年素质读本? 中国小小说50强》在江西高校出版社推出;2010年5月始,《中国小小说名 家档案》(100本)在吉林出版集团与光明日报出版社陆续推出;2010年7月在 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青少年必读的当代小小说丛书》;据了解,另一套 《中国微型小说作家档案书系》(100本)也在出版之中。这样密集的出版, 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微型小说、小小说有读者市场;二、微型小说、小 小说有出版价值。 2010年2月份时,中国作家协会通过决议,把小小说、微型小说纳入鲁 迅文学奖的评选范畴。众所周知,鲁迅文学奖是目前中国文学的*高奖,这 标志着微型小说、小小说从民间进入官方视野,踏入了中国文学神圣的** ,这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使人们对微型小说、小小说有了新的认识与新的 评价,客观上也促进了微型小说、小小说的出版。 但事情有一利必有一弊,一窝蜂出版对微型小说、小小说到底是利大于 弊,是一次大规模的普及与推广,还是资源的一次性挖掘,这可能是把“双 刃剑”。但微型小说正在走向红火,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0年2月初,江苏省第7次作家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文友马季与我聊 起,说北京有家公司准备投资出版一套微型小说选本,有意与我合作。不久 ,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编辑蔡晓妮来找我,说北京金色少年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准备投资出版一套微型小说丛书,邀我出任主编,我没有问是否与马季说的 是一回事,对我来说,只要是微型小说的事,我都会积极参与,于是欣然答 应。 蔡晓妮是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我收到过她寄赠的《香港微型小说选 》,她是责任编辑,书出得很大气、精美,她还参与了多次微型小说界的活 动,并且自己也写微型小说,应该讲,她对微型小说是有感情的,所以我信 任蔡晓妮,相信我们的合作会很愉快。 北京金色少年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很有魄力,准备大手笔出版100本适合 青少年阅读的微型小说集子,我与蔡晓妮商量后,觉得我们应该扬长避短, 发挥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就是我们与海外华文微型小说作家广 泛而深厚的人脉关系。 只要梳理一下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国出版界的出版情况,就可以看 出,这20年来,我国翻译、出版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集子,但海外的微型 小说作家的个人集子在我国出版还属起步阶段,海外的微型小说选本出版过 多本,海外作家的个人微型小说集子,在我记忆中,唯20世纪80年代翻译、 出版过日本星?新一与日本川端康成的集子,中间有很长的一段空白带,直 到2008年12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新加坡黄孟文、泰国司马攻、马来西亚 朵拉的三本海外作家的个人微型小说集子,还是我策划与组稿的。 多年来,我一直在为推进海内外微型小说界的双向交流作努力,一直在 寻找一出版平台,以便让更多的中国读者读到海外微型小说作家的作品,让 海外的读者读到中国大陆微型小说作家的作品。机遇来自于缘分。江苏文艺 出版社愿意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我与蔡晓妮达成一个共识:我们这套丛书,以出版海外微型小说作家的 集子为主,这样,既避免了与国内同行的选题撞车与无序竞争,又发挥了我 们的优势,还给国内的读者推介了他们以前较为陌生的作品,有一种阅读的 新鲜感,*重要的是,我们为海内外双向交流做了实事。 说起来我认识的海外微型小说作家是比较多的,但在组稿过程中,发现 海外作家的创作量往往不能与中国大陆作家相比,在中国大陆,创作过100 篇以上微型小说的作家可以找出几百个,但海外微型小说创作超过50篇的就 凤毛麟角了。近年,中国大陆出版的微型小说个人集子,一般都超过20万字 ,要收80~100篇作品,按这标准,海外能拿得出20万字微型小说的作家不 多,更麻烦的是不少海外老作家因年龄关系,至今不会电脑,无法提供电子 版。为了整套书的统一,我们按目前出版界较为流行的一辑16本的做法,先 组了16本,先集中推出,以飨读者。 这16位作家,吕顺是澳大利亚籍华人,他20世纪90年代移民到墨尔本, 多年来出任澳洲多家中文报纸副刊与杂志的主编,并任澳洲维州华文作协秘 书长、澳洲华人作协会会长、名誉会会长等,他的中短篇小说、散文几管齐 下,其作品在澳洲、中国的内地和台湾等地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近年对微 型小说创作情有独钟,写澳洲移民的境遇与心路历程,给中国读者打开了另 一扇窗户。 现居住于英国的黎紫书,原本是马来西亚的女作家,其微型小说作品是 *早介绍到中国大陆的海外作家之一,评论家对她的作品无不赞誉叠加。黎 紫书的微型小说作品有自己的美学特质,那种人道主义精神,那种悲天悯人 的情愫都渗透于其作品中。 马来西亚的女作家朵拉是海外作家中写微型小说作品*多的一位,也是 在中国大陆发表微型小说作品*多的一位海外华人作家,我曾给她的集子写 过序,也给她的作品写过评论,她的观察力,她的想象力,她的以小见大, 她的敏感细腻,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泰国的郑若瑟,我认识他有十五六年了,是个生意成功的珠宝商,偏爱 好爬格子,永远是那样神定气闲,写得不急不躁,作品源源不断,如今已是 泰国华文作家协会的副会长,他是泰国写微型小说*多的一位,儒商的微型 小说作品,不可不读。 泰国的女作家梦凌,我先认识他先生子帆,我给梦凌写评论时还不知她 是女作家。其诗人丈夫子帆英年早逝后,梦凌接替子帆编起了泰国《中华日 报》的副刊,一编好多年。梦凌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也是位有个性的作家 ――认识一个作家,读她的作品是*佳捷径。 新加坡的修祥明,原本是山东青岛市湛山疗养院的特一级厨师,乃中国 作家协会会员,后来去了新加坡生活,据说活得很滋润。他的《天上有只鹰 》《小站歌声》等曾收人过几十种选本,给他带来很大的知名度。当他有了 国内生活与海外生活的比较后,有了中国大陆与外国的不同价值观、不同视 角后,他的作品也就有别于中国作家与纯粹的海外作家,读他的作品,会有 意想不到的收益。 这**辑中,收录了陶然、东瑞、秀实和钟子美4位中国香港作家的集 子。陶然是《香港文学》的主编,他出生于印尼,20世纪70年代移居香港。 他出版的集子多种多样,光微型小说集我就收到过他赠送的《表错情》与《 美人关》。陶然的作品题材面宽,可读性强,哲理性深,还有探索性,读他 的微型小说,必有收获。 东瑞与陶然一样原本也是印尼华裔,如今是中国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 公司的董事长。他出版的个人集子竟有116种之多,尽管有交错,有再版, 但东瑞的勤奋可见一斑。东瑞的作品以学生题材为主,中国的内地与香港的 学生、校园有何异同,细心的读者自**较。有比较才有鉴别,好好读一读 吧。 秀实属于中国香港作家,写诗,写散文,写小说,也编诗刊,编小说刊 物,出版过诗集,出版过散文集,也出版过微型小说集,还常常受邀去学校 讲课,去出任评委,我主编的微型小说集子选过他的作品。他以诗人的多愁 善感,散文家的真情实感,小说集的虚构能力,经营着他的微型小说作品, 自有特色。 钟子美是我的老朋友,认识他时,他还在泰国主编《新中原报》副刊。 他的微型小说我给他四字评价“独树一帜”,他是目前华人文学界极个别以 写科普微型小说为主的作家,我很欣赏他的作品,佩服他匪夷所思的想象力 ,可惜像这样的微型小说作家太少太少了。读钟子美的作品,你会惊叹微型 小说还有这样的题材与写法。 这**辑,中国大陆有6本,除本人的集子外,有白小易、陈武、韩英 、陈永林与秦德龙,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白小易是我国出道*早的微型 小说作家,他的《客厅里的爆炸》,至今脍炙人口,成为微型小说作品的经 典。白小易是微型小说界的隐士,几乎不参加微型小说界的任何活动,有点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味道,颇带几分神秘感,那么我们还是读他的作品吧。 陈武在小说界知名度很高,其作品经常在《人民文学》《钟山》《花城 》《当代》《十月》《作家》《天涯》《长城》等大刊物上发表,其实,他 也出版过微型小说集子,1994年我主编的《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十家精品集》 就有陈武的一本《六月雪》,读读非微型小说作家写的微型小说作品,别有 风味,应该会受读者欢迎的。 韩英被誉为“从政、写作两栖的作家”,他曾是广东佛山市委副书记、 人大主任,出版过数十本集子,他的不少素材是一般作家难以了解、难以具 备的,作为一个体制内的当官作家的视角,必有其独到之处,我相信读者会 大感兴趣的。 陈永林起步于打工,有过艰辛的回忆.但凭着自己的努力,走向了成功 ,俗话说“英雄莫问出身”,如今他已被任命为《微型小说选刊》副社长了 。陈永林的创作极为勤奋,其作品遍地开花,发稿量在我国的微型小说作家 中数一数二。他擅长写农村题材与情爱小说,据说有无数的“粉丝”。 秦德龙的官场小说曾经在《微型小说选刊》开过专栏,引起过不小的反 响。这几年,秦德龙越写后劲越足,题材面也越写越宽,构思方法也不断变 换,颇有探索精神,大有渐人佳境、得心应手的味道。 16位作家的16本集子,一本一世界,一书一菩提,有海外风光,有异域 情调,有现实社会的人与事,有科幻世界的事与人,有现实主义写法,有浪 漫主义笔调,有黑色幽默,有魔幻手法,多种多样,杂色斑斓,对喜欢写作 的读者来说,是一道丰盛而又营养的大餐。 有人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中国的微型小说要走出**,要走 向世界,但我们也要把海外的微型小说作品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只有双向交 流,才能互促互进,共同提高。双向交流是个大课题,需要有人去做,这套 书就是我们的一次尝试,一次努力。 这套丛书是目前中国大陆**套大型的冠以“世界”的华文微型小说作 家个人作品集丛书,不管这套丛书*后出版多少本,我们认为在世界华文微 型小说史上,在中国出版界都是要记上一笔的。 2010年8月3日于太仓先飞斋 女售货员再一次问他:“先生,你确定要这一套吗?” 他以坚定的眼神回答。当然。心里却暗自嘀咕,这售货员真哕唆, 前后问过三次了:确定吗?确定吗?确定吗?这可不是小孩子来买塑胶 玩具,况且这套东西根本不是一般人负担得起的,没想清楚哪敢买? 进门的时候已经说清楚了,要给孩子买一套*新式的虚拟实景游戏, 就是电视上频频做广告的那一款,据说效果惊人地逼真,还刚拿了今年 度国际*具创意电子产品大奖。那时这售货员还会心一笑,告诉他很多 父亲都来买了,而且所有父亲都像他一样,脸上带着自豪的微笑,都说, 是给孩子买的。 喔,是吗。他有点怀疑,恐怕这女孩是为了促销新产品才这么说的 吧。总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父亲像他一样,有那样聪明出色的孩子。这么想, 他开始觉得这售货员不很老实,便对这人有点厌恶。 真正的厌恶感其实来自后来的叠声追问,确定吗确定吗确定吗。他 气得几乎想要将儿子的事告诉对方。那孩子才十二岁,已经是公认的电 脑奇才,这都因为他八年来的努力栽培啊!八年了,孩子四岁开始碰电 脑键盘,从此所有的玩具与书本都跟电脑有关;七岁开始连续五年在“全 国电脑儿童大赛”赢得**,现在还有跨国大集团找上门来,要跟这孩 子签约买版权。 他的良苦用心有了回报,那喜悦不知该从何说起。这区区一个年轻 售货员当然不懂,所有的成就与光荣背后必得付出代价。他这做父亲的 既自豪又心虚,其实心里清楚,那八年是以儿子的童年作抵押,而这是 他狠心代儿子所做的选择。 因为这样,他才会想到要买这一套这一款。虚拟实景不是什么新花 样,新奇的是这一款叫“失去的童年”,据说可以让玩者“回到”那捉 蟋蟀打野架的年代,还可以玩弹珠放风筝,到溪涧游泳到人家的果园摘 果子……那些都是他经常向儿子描述的游戏。 儿子自懂事以来便有意无意地追问,爸爸告诉我童年是怎么回事, 告诉我你的童年怎么过。爸爸爸爸告诉我。他凝视着孩子无邪的眼神, 真感到抱歉。喔孩子你真无辜。他牵着孩子的手一一细说,你爸爸小时 候才坏蛋呢,打野雀捉蟋蟀玩弹珠放风筝……多可惜啊这些你都不能享 有了,多可惜你只能幻想和虚构。 女售货员亲切地笑着,把货品交到他手上。她说真奇怪喔怎么每个 父亲都挑“失去的童年”这一款,可是先生你真想不到,后来这些父亲 比他们的孩子玩得更沉迷。 他闻言愣了一下。喔,是吗。说着随手翻一翻手上的货品,瞥见包 装盒上印了一个他熟悉的称呼。就“概念提供”那一栏,印的是“五届 电脑儿童大赛**”。 P1-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