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该如何看待“占座”现象?
“占座”就是在一次活动开始前,占有活动场地内某个或某些位置在活动期间的使用权,并以放在该位置的物品作为标识或是直接守在那里。“座位”是学校教学生活的重要资源。“占座”就是一种抢占资源的行为。
占座可以说在每一所大学校园里无处不在,渗透在大学生活的每个缝隙,图书馆、自习教室、餐厅等等。用来占座的武器也千奇百怪:钥匙、书包、水壶……当然钱除外。
张强是某大学的新生,素来酷爱读书。领到借书证那天,他特意早早地去阅览室门口排队。他数了数,前面大概有20多人,自己很是高兴,因为座位少说有几百个。可等到他进去的刹那,感觉好似一桶冰水浇到了头上。几百个座位居然几乎都被人占了。占座的方式真是令人眼花缭乱:一条长围巾、一卷展开的卫生纸……
张强不近视,远远地发现*后一排的角落里还有空位,于是兴冲冲地冲了上去。就要接近座位时,发现桌子上已经放了一把钥匙。前排的师姐正对他横眉冷对。好在*后一个座位只放着一块砖头。不像是刻意占座。他把砖头推开时,真是哭笑不得。原来砖头下面还有张纸条,上面写着:“此座已占,下回请早。”
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所谓的“理性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其基本特征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大经济利益。在任何经济活动中,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人。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效用*大化。占座的同学往往不仅为自己占座,还会为自己的朋友占座。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其中包含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的原理。当一位同学提前赶到图书馆,多占个座不过是举手之劳。在这里边际成本几乎不存在,而这一行为将带来怎样的边际收益呢?首先,朋友可能会认为这位同学很体贴,并因此提高对这位同学的评价;其次,即便是这位同学所服务的人不认为这是美德的表现,而将之视为一项投资,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适当的场合下,他(她)也必定会为之付出某种程度的报酬。
“占座”被抢占的资源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是相分离的。使用权归个人,所有权归学校。使用权让渡给使用者时没有明确或者无法明确分配规则,导致使用者采取抢占行为不涉及所有权的问题,因而不是违法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抢占行为产生的基础。其产生的根源是被抢占资源的稀缺或是由质量优劣差异导致的优者的稀缺。稀缺性加上不明确的分配规则,使使用者获利不确定,于是引发了抢占行为。
这类可抢占的资源实质上是共有资源,而且是那些产权难以界定收费难、分配规则无法明确的稀缺的共有资源。在这里可称其为“可占的共有资源”。比如海洋资源、生态资源、市场资源等。这类资源在配置过程中都会遇到抢占问题,而且会由抢占行为在各自系统内形成一个特殊的市场,在这个“抢占市场”上,资源的使用者作为买方形成需求,资源的存在状况构成供给,抢占者支付的抢占成本形成了市场价格。主动权在买方手中,价格在买方的竞争中形成。
对于占座这种“占而不座”的浪费资源的行为,学校作为管理者应该明令禁止。就如同政府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林木的滥伐、环境污染都严加监管,限制类似抢占资源事件发生,否则“占而不座”,将会导致学校的教学秩序、日常生活出现混乱不堪的拥挤现象。
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美国经济学家,货币主义大师,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著作有:《实证经济学论文集》、《消费函数理范》、《资本主义与自由》、《价格理论(初稿)》等。
大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
大学生谈恋爱需要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虽然有风险但也会获得丰厚的收益。
李明历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终于成为某**大学的学生。在环境幽雅、宽松舒适的环境中,高中期间久被压抑的情感瞬间迸发。他用各种方式对一位一见钟情的女生进行了疯狂的爱情轰炸。先是以各种借口请对方吃饭、看电影,接着给对方买鲜花、送礼物。不久,两人坠入爱河。他们两人成双入对,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眼神。可恋爱是需要成本的,不久李明的生活就开始捉襟见肘,一个学期的生活费短短两个月就花光了,只好以各种借口向父母要钱,比如英语、计算机的培训费。
在目前的大学校园中,一对又一对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情侣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呢?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大二男生晓峰(化名)的亲身经历。晓峰和异校的女友约好了晚上见面。为赶时间,晓峰放学后赶紧打车。见面地点安排在一家人来人往的饭店里,吃完饭之后他们选择逛商场,晓峰买给女友一瓶价值不菲的防晒霜,价值260元;一顿丰盛的晚餐又花掉三百元。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花去了一大半。大学里的恋爱相对来说还是稀缺性资源。若想获得恋爱这种稀缺性资源,就必须去主动追求女生,即提高供给曲线,来满足对方的效用。男生为了得到这种稀缺性就要付出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男生追求女生路途艰险,**就是如何搭讪,如何费尽心机索要对方的电话号码,以便约好下次见面;然后接下来就是找机会请吃饭、陪逛街、请看电影、送礼物,从众多追求者中杀出,成为*后的胜利者;再来就是两人终于有情人成眷属,而其中礼物将成为以后*必不可少的情节。尤其女友生日和情人节、圣诞节等“重要节日”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需要花费的显性成本有:
时间成本:以上活动无一不需要时间。
精力成本:男生要竭尽全力展现出自己**的一面,能言善谈,幽默等等。
**成本: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顶多也只是奖学金与兼职的收入,基本上还是靠家里提供生活费。
除花费显性成本外,还要花费隐性成本。
什么是隐性成本呢?如果我们从现代经济学和现代管理学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分析企业成本,就会发现许多成本尚未被管理者重视,如管理层决策失误带来的巨额成本增加、领导的权威失灵造成的上下不一致、信息和指令失真、效率低下等。相对于显性成本来说,这些成本隐蔽性大,难以避免,不易量化,我们把它称为隐性成本。谈恋爱更是要花费隐性成本。需要花费的隐形成本有: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这是为很多学生所忽略的。由于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等等而形成的沉没成本,让学生们往往在生活、学习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放弃在大学里恋爱而能得到的*大收益。如果一名学生不谈恋爱,他的*大收益是学习出类拔萃,组织能力得到锻炼,阅读了大量书籍,考取了不同证书,为自己就业增加了砝码。
当然,恋爱能给男女双方带来巨大的收益。它满足了双方归属和爱的需要。越是真心实意的恋爱,其当事人支付的成本越低,收益越高。收益还有精神激励、自信心的极大满足等等。
爱情的投入产出:两个人一人投入一份感情,就产生了爱情。但两个人的感情投入必须成一定比例,互相之间是不可替代的,不能说一个付出双份的感情,另一个却无动于衷。那往往难以产生爱情,而常常只能产生“单恋”。
当一名男生煞费苦心把心仪已久的女生追求到手后,发现两个人在一起根本不幸福(比如女孩是由于对方苦苦追求才勉强答应等等),但沉没成本的存在会使放手变得不再轻松。大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呢?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切全靠自己来把握。
贝蒂?戈特哈德?俄林(1899~1979)
瑞典**经济学家,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1977年,贝蒂?戈特哈德?俄林因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作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与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爱德华?米德一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著作有:《区际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国际经济重建》、《资本市场和利率政策》、《就业稳定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