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怀疑态度。保持开放的头脑。政治家和广告商都在试图说服你。你自己的有些态度和信念是否肤浅或毫无根据?在未看到真凭实据之前,不接受任何所谓的事实。
2.坚持证据。一种观点无论是“古已有之”,还是出现在出版物或互联网上,抑或是某某医生或律师所说,都不足以令人相信。拿证据来!
3.检查术语的定义。一个术语界定的方式不同,同样一句陈述的含义可能会截然相反。比如,“早期教育提高了儿童的智商”。这句话是否正确,关键要看如何界定“智商”(在本书第八章中你会看到智商与智力并不是一回事)。
4.分析论点的前提或假设。比如有这样一句话,“人们不能用动物研究的结果来解释人类的心理与行为”。这句话的前提是“人并非动物”。显然,我们是动物��
5.从证据中得出结论需谨慎。一直以来,研究都表明绝大多数接受了心理**的来访者有所改善。因此,我们通常假定心理**者有效。然而,心理学家HansEyseyick指出,绝大多数遭受心理困扰的人没有接受心理**者也有所改善。问题就出来了:是否接受心理**者都比没有接受**的人更有可能有所改善。目前的研究开始仔细比较心理**技术带来的益处与其他技术乃至压根儿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带来的益处。对道听途说尤其要保持怀疑!当你听到“我认识一个人”时,问问自己关于此人的传闻是否靠得住。
6.考虑证据是否存在其他解释。酒精导致攻击吗?本章稍后会介绍一些酒精与攻击之间存在明确关联或相关的证据。譬如,许多暴力犯罪行为都与饮酒有关。但是,有证据表明饮酒导致了攻击吗?有没有可能是诸如性别、年龄或冒险性等因素,同时解释了饮酒和攻击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