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格式塔是什么塔
就在华生等人提出行为心理学的同时,在1912年,德国的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等人也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
“格式塔”是德文单词“Gestalt”的音译,在德语中是“整体”的意思。格式塔心理学主张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Gestalt),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有时中文也会将其翻译为“完形心理学”。
简单的就视觉感官来说,视觉形象首先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
这也是格式塔心理学和构造心理学针锋相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构造心理学在分析你看的一个物体时,会分析它的材质、原料、色彩等一系列组成这个物体的元素。其结论是。你之所以认为它是这样一个物体,是因为它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仅仅是感觉元素的复合物。。
而格式塔心理学则认为,一切都要从整体来观察,我看到的苹果就是苹果,梨子就是梨子。如果看到黄澄澄的梨子时说“我看到了一系列黄色像素的构成”,这个人差不多就是精神病了。
总之,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其中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由此构成的整体,并不决定于其个别的元素,而局部过程却取决于整体的内在特性。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分解为简单的元素,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元素之内���…”
五、弗洛伊德的性
相信即使不熟悉心理学的人士,对弗洛伊德这个名字也早已是如雷贯耳了。《梦的解析》这本书曾一度成为不读不足以化身“有识之士”的标志性读物。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精神分析法,揭示了人类的无意识过程,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这些理论将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所以他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人之所以是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的;中动,而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卑论的压制下,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
弗洛伊德后期思想则认为,除了性本能,人类本身还有着死亡本能。前者是建设性的,后者是破坏性的。后者破坏的目的,直白的说法是为了找死,文雅的说法则是渴望从有机物状态回到无机状态。这两种本能虽然作用相反,但却同时并存,此涨则彼消,此消则彼涨。
尽管同样是争议不断,弗洛伊德对心理学产生的巨大影响却不容置疑的。
六、“闹鬼”的荣格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早年曾师从弗洛伊德,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接班人,但后来终因观点不同而分道扬镳。
在跟随弗洛伊德学习的期间,荣格就常常问及弗洛伊德对。灵学”的看法,弗洛伊德却总以物质主义者的偏见来反驳他,斥为无稽之谈。而对于弗洛伊德的实证主义,荣格有好几次也想提出尖锐的辩解。这也是两人反目的导火索。
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在离开弗洛伊德后,荣格开始了长时间的旅行,并结合古典宗教,甚至是炼金术,对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揭示,然后又进行了**性的解读。
荣格将人类的心理意识划分成两个基本的区域:意识与潜意识。而潜意识又可以进一步地区分为个人潜意识和客体心灵。荣格用“集体潜意识”这个词来指称客体心灵。
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底层的潜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集体潜意识和个人潜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东西。
集体潜意识这个词至今仍然作为荣格的专有标志存在着。但也正是集体潜意识的理论让荣格成为了心理学界的“众矢之的”,至今争议不断,并将继续争议下去。
七、阿德勒的叛逆
阿德勒是现代**的精神分析学家,也是个体心理学的***之一。和荣格相似,阿德勒也曾与弗罗伊德合作过十余年,但*终也是因为观点的不同而反目。
在许多方面,阿德勒的人格理论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完全对立的。弗洛伊德看到的总是陷于与社会或个人相互冲突之中的个体,而阿德勒看到的却是寻找友好、和谐的个体;弗洛伊德忽视了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和未来的理想对人生的作用,而阿德勒却以这些问题作为他理论的核心部分;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看成是由一些常常相互冲突的不同结构部分构成的,而阿德勒却把心理看做是帮助达到个人未来目标的有机整体。
从根本上说,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类的动力是被私欲激发去满足生理的内驱力;他认为每个个人虽然是独特的,但是他们都是以内心的和谐和力求与所有同伴相合作作为其特征的。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渐渐形成一种生活模式,根据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观目标,但每个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个人的主观目标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过程应以每个人的特殊心理经验为对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学被称为“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认为人类可以从整合与完整的观点来了解。此种看法强调人们的行为有其目的性,认为人们的未来远比过去重要。人们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与创造者,并以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个人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创造自己,而不仅受到幼年经验的塑造”。
阿德勒的观点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影响颇大,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在世的时候,在世界心理学界并不算太出名,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他的理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了证明。
八、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金字塔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个年轻的心理学派,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创立。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思潮”。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求。他将其分为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两大类,生理需求、**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需求层次,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形成金字塔形。
马斯洛认为,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求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求。低层次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求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求一经满足,便不能再激发人们的行为,于是被其他需求取而代之。高层次的需求比低层次的需求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求激发的。人的*高需求即自我实现需求就是以*有效和*完整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潜力,只有自我实现需求可以让人产生***的高峰体验。
在马斯洛的理论中,人的五种基本需求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求转变为有意识的需求。
总体而言,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主张**人性的可实现性,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美学;但他的理论却在离开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谈审美体验、审美活动,故有抽象、片面之嫌。同时也未能摆脱自然主义人性论的羁绊,思想中也渗透了过多的个人本位主义精神;而且其理论也缺乏实证性的检验与支持。所以争议也是一直持续不断。
P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