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藏传因明学通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藏传因明学通论

  • 作者:祁顺来
  • 出版社:青海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42012234
  •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01日
  • 页数:399
  • 定价:¥24.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自 序

    因明肇源于印度,传人我国己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内地,唐初曲三藏法师玄奘译出《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等论著,并宣讲因明,在文化思想界产生一定影响。由于历史变迁,法相宗衰落,因明学说随之沉没。这一**的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步履维艰,几成绝学。20世纪80年代,国内有识之士,意识到我国因明濒临灭绝,于是疾呼“抢救因明”。经诸多学者的努力,因明研究才得以复兴,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和专著相继问世。然而,内地所传因明,局限于印度陈那时期的因明思想,难以涉猎印度因明的整体理论,尤其是法称思想和他的且理学说。
    在我国藏区,自俄·罗丹喜饶译师翻译经论,开讲因明以来,因明学说像一团烈火,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愈燃愈旺,相继蔓延到其它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之中。
    藏传因明,在全面继承法称因明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藏族文化需求,改进并发展了印度因明,将因明学说完全融化于藏民族文化之中,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因明理论体系。千百年来,藏族先辈孜孜不息,探求因明,论师辈出,论著无数,并世代相传,直至今天Q当今世界,研习因明,其学者之众,论著之多,研究之精,莫过于藏传因明。
    因明虽源于印度,但于印
    目录
    目 录
    **编 因明的产生与发展

    **章 印度因明…………………………………(3)
    **节 古因明………………………………………(3)
    第二节 陈那的新因明思想…………………………(10)
    第三节 法称因明思想及传承………………………(19)
    第二章 藏传因明……………………………………(30)
    **节 因明在藏区的继承与传播…………………(30)
    第二节 因明在藏区的改进和发展………………(36)

    第二编 摄类学

    第三章 《摄类学》概述……………………………(49)
    第四章 《摄类学》的哲学思想……………………(53)
    **节 小理路……………………………………(53)
    第二节 因与果……………………………………(60)
    第三节 中理路……………………………………(65)
    第四节 大理路……………………………(74)
    第五章 《摄类学》的逻辑思想…………………(92)
    **节 概念间的关系和定义……………………(92)
    第二节 判断………………………………(103)
    第三节 应成驳论式与承许规则…………………(108)

    第三编 学认识论

    第六章 识的性相与分类……………………………(119)
    **节 识的性相与自证论………………………(119)
    第二节 识的分类…………………………………(123)
    第七章 识的二分法………………………………(130)
    **节 量识与非量识……………………………(130)
    第二节 了识与不了识……………………………(147)
    第三节 错乱识与不错乱识……………………(152)
    第四节 分别识与无分别识……………………(156)
    第八章 识的其它分类法…………………………(170)
    **节 识的三分法………………………………(170)
    第二节 识的七分法………………………………(172)

    第四编 因明推理论
    第九章 为自比量…………………………………(201)
    **节 比量与正因……………………………(201)
    第二节 因三相与三段论………………………(212)
    第三节 二支论式与三段论……………………(217)
    第四节 二支论式与其它演绎法………………(226)
    第十章 正因的分类……………………………(233)
    **节 果因……………………………………(233)
    第二节 自性因…………………………………(241)
    第三节 不可得因………………………………(244)
    第四节 正因从其它法门分类…………………(262)
    第十一章 论式宗因喻的功能与过失…………(279)
    第十二章 似因………………………………(286)
    **节 不成因………………………………(286)

    第二节 不定因…………………………………(295)
    第三节 相违因…………………………………(302)
    第五编 为他比量
    第十三章 为他比量推论语………………………(311)
    **节 为他比量之性相………………………(311)
    第二节 推论语的种类………………………(314)
    第三节 推论语与三段论………………………(319)
    第四节 推论语的形式结构与过失……………(323)
    第五节 辩论规则……………………………(329)
    第十四章 为他比量应成驳论式………………(338)
    **节 应成式的性相与特点…………………(338)
    第二节 应成式的反驳形式…………………(347)
    第三节 应成式的种类………………………(367)
    第四节 应成式辩论形式与规则……………(380)
    后 记…………………………………………(398)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