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交替而成音乐,俯仰回旋乃为舞蹈。艺术之美,不论是闻于音、成于形、见于色,总须有长短、起伏、刚柔、明暗、迟速、润燥等现象的交替配合,才能悦于耳目,感人心智。这种交替配合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节奏感,节奏是一切艺术共有的美感。书法 艺术中的节奏感,存在于墨彩的浓、淡、枯、润、焦五色之中,见于章法之内。墨彩色度的明暗、浓淡,墨块的大小方圆,章法中的疏密聚散、大小曲直、圆缺参差等,都是产生节奏的因素。书法线条应该有疏有密,有聚有散。但密处不可拥塞,应有所漏透。密处若有隙光一线,便是空穴来风。而疏散处亦不可太疏散,要做到“大疏间小密”,相互接引,彼此呼应,既有集中,又有变化。就结字而言,也要大小、高低、抑扬、曲直各尽其态。白居易琵琶行云:“��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微妙的音节,全在适当的大小配合之下产生。书法似无声的音乐,字的形态也要呈现大小对比、曲直互见的自然态势,这是自然美的体现,也是艺术美的需要。 从章法角度上说,大是合,小是分;大是统一,小是变化。以大抱小,以小破大,并求得统一。一般说来,大而平直之笔,易犯简单平浅的毛病,细碎之笔易犯琐碎零乱的毛病,要适当进行组合归纳,使得某些部分该集结起来的地方一定要合零为整。 曲与直的情况也一样,曲是柔、直是刚,曲是圆、直是方,有曲有直,方圆互映,则刚柔相济;直是正,曲是变,正变互出,奇正相兼,则苍古俊逸。在整体布置上,还应有圆有缺,有参差有错落。尤其是行草书,字群排列如乱石铺路,不要出现过于整齐、平行、机械的排列模式。当然,参差之间也要求变,不能雷同。要注意在整体之中去求 参差,又要在参差之中去求整体。总而言之,在具体形象上,皆要取得圆缺参差之势,这才是耐人寻味的好作品。 书之章法应具开合呼应的效果。作书如作文,谋篇之始,先要一一铺叙情节和人物,故事情节需交叉稳现,*后还要揽纲收目,谓之开合之道。先有所开,继生情节、有起有合,悉具精神,此乃神完意足。作书亦然,下笔之始,先以铺张文字来占据作品空间,展现立意内容,然后渐次充实其层次,修正其形象,因之而见神韵、见意境,这就是作书程序上的开合关系法。草书作品更是这样,从整体上看,笔法必须要放得开,务使上下左右纵横得势。形在字里,气透纸外是开。开到将散便折而向里,如龙回首一般谓之返顾,势聚字中,不至散逸就是合。有合无开,势必拘谨失势;开而不合,又难免涣散而失去凝聚力。因此,开合与呼应,看似不同,实质本同。开合是作品的可视形象,呼应则是心理效果。线条之间的顾盼呼应,正是作品的情感体现和作品的精神基石。由此可见,章法一旦有了开合与呼应,那么作品的意态神情与节奏之美,也就会自然而然地突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