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渤海主要化学污染物海洋环境容量
QQ咨询:
有路璐璐:

渤海主要化学污染物海洋环境容量

  • 作者:王修林 李克强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174789
  •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01日
  • 页数:318
  • 定价:¥4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当前普遍关注的渤海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的实际迫切需求,系统论述了海洋环境容量理论基础、渤海海洋环境质量分析、渤海主要化学污染物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等;分析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渤海污染物排海总量及各种污染源组成、海水中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浮游植物生长效应等变化规律;阐述了海洋环境容量计算原理,提出了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的方法体系,计算得到了渤海氮、磷营养盐,COD,石油烃和重金属的基准和极小海洋环境容量;根据污染源分配容量计算原理,针对环渤海黄河、海河、滦河和辽河四大河流流域的实际排海污染物通量,提出了渤海污染物排海总量削减的科学建议。
    本书适用于从事海洋环境保护、治理等的相关科研和管理工作者,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章 渤海主要化学污染物排海总量
    1.1 渤海化学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2 渤海化学污染物排海总量估算方法
    1.3 渤海营养盐排海总量
    1.4 渤海COD污染物排海总量
    1.5 渤海石油烃污染物排海总量
    1.6 渤海重金属污染物排海总量
    1.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渤海主要化学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
    2.1 海水中污染物浓度均值的空间网格离散化计算方法
    2.2 渤海海水中溶解无机态营养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2.3 渤海海水中COD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2.4 渤海海水中石油烃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2.5 渤海海水中重金属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2.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分析
    3.1 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3.2 渤海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特征
    3.3 渤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特征
    3.4 渤海主要环境因子变化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渤海主要化学污染物海洋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4.1 海洋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方法概述
    4.2 渤海石油烃污染物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4.3 渤海重金属污染物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4.4 渤海海水富营养化状况分析
    4.5 渤海有害赤潮发生特点与海水富营养化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4.6 渤海驴驹河口水域赤潮发生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4.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化学污染物海洋环境容量理论
    5.1 基本概念
    5.2 海洋环境容量计算原理
    5.3 可应用于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的数值模型
    5.4 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的方法体系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渤海主要化学污染物水物理迁移环境容量:基于三维对流-扩散输运模型的排海通量*优化法
    6.1 渤海三维水动力模型
    6.2 渤海化学污染物三维对流一扩散输运模型
    6.3 计算条件确定
    6.4 渤海COD极小水物理迁移环境容量计算
    6.5 COD极小水物理迁移环境容量计算结果验证
    6.6 渤海主要化学污染物极小水物理迁移环境容量
    6.7 渤海污染物水物理迁移速率常数
    6.8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渤海氮、磷营养盐基准海洋环境容量:基于营养盐在多介质海洋环境中迁移-转化多箱模型的标准自净容量法
    7.1 渤海氮、磷营养盐在多介质海洋环境中迁移一转化多箱模型构建
    7.2 主要状态变量模拟再现
    7.3 渤海氮、磷营养盐基准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7.4 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结果验证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渤海石油烃���准海洋环境容量:基于石油烃在多介质海洋环境中迁移-转化多箱模型的标准自净容量法
    8.1 渤海石油烃在多介质海洋环境中迁移~转化多箱模型构建
    8.2 主要状态变量模拟再现
    8.3 渤海石油烃基准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8.4 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结果验证
    8.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渤海重金属污染物基准海洋环境容量:基于重金属在多介质海洋环境中迁移-转化多箱模型的标准自净容量法
    9.1 渤海重金属在多介质海洋环境中迁移一转化多箱模型构建
    9.2 主要状态变量模拟再现
    9.3 渤海重金属基准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9.4 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结果验证
    9.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渤海石油烃污染物极小海洋环境容量:基于石油烃主要迁移-转化过程——三维水动力输运耦合模型的排海通量*优化法
    10.1 渤海石油烃主要迁移一转化过程——三维水动力输运耦合模型
    10.2 渤海石油烃浓度分布场模拟
    10.3 渤海石油烃极小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10.4 计算结果验证
    10.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渤海主要化学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建议方案
    11.1 渤海主要化学污染物基准剩余环境容量
    11.2 渤海主要化学污染物极小剩余环境容量
    11.3 渤海四大河流流域的污染物剩余分配容量
    11.4 渤海主要化学污染物排海总量削减方案
    11.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渤海浮游植物和赤潮原因生物种名录
    附录2 符号说明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