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反经与中国式管理
QQ咨询:
有路璐璐:

反经与中国式管理

  • 作者:李雯
  •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802557970
  •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1日
  • 页数:239
  • 定价:¥29.6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反经》选材广泛,整体框架以道德操守、经世谋略、行军布阵为。
    经,先秦两汉、三国南北朝直到隋朝的历史史实为纬,不拘泥于时间和空
    间,但凡主题都有历史佐证,夹叙夹议,更可贵的是现在部分已散失的古
    籍,也被《反经》引用,是后人****的文化财富。李雯编著的《反经
    与中国式管理》侧重节选了其中与现代企业管理息息相关的部分内容,使
    今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精髓。
    上篇 管理者的个人能力
    1.大体:驾驭宏观方向
    2.任长:使人才尽其所能
    3.量才:知道人才本领的大小
    4.知人:懂得人才的心理与个性
    5.察相:透过表面把人看透
    6.论士:网罗人才*重要
    7.政体:建立坚不可摧的制度
    8.君德:个人魅力胜过权威
    9.臣行:**中层干部的重要性
    lO.德表:做大事者心要正
    11.理乱:由乱到治难,从治到乱却很快
    12.反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
    13.是非:对立统一的哲学思维
    14.适变: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15.正论:顺应时势,化解矛盾
    中篇 成功者的权术应变
    16.霸图:打江山的根本道理
    17.七
    文章节选
    《反经》选材广泛,整体框架以道德操守、经世谋略、行军布阵为。
    经,先秦两汉、三国南北朝直到隋朝的历史史实为纬,不拘泥于时间和空
    间,但凡主题都有历史佐证,夹叙夹议,更可贵的是现在部分已散失的古
    籍,也被《反经》引用,是后人****的文化财富。李雯编著的《反经
    与中国式管理》侧重节选了其中与现代企业管理息息相关的部分内容,使
    今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精髓。
    上篇 管��者的个人能力
    1.大体:驾驭宏观方向
    2.任长:使人才尽其所能
    3.量才:知道人才本领的大小
    4.知人:懂得人才的心理与个性
    5.察相:透过表面把人看透
    6.论士:网罗人才*重要
    7.政体:建立坚不可摧的制度
    8.君德:个人魅力胜过权威
    9.臣行:**中层干部的重要性
    lO.德表:做大事者心要正
    11.理乱:由乱到治难,从治到乱却很快
    12.反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
    13.是非:对立统一的哲学思维
    14.适变: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15.正论:顺应时势,化解矛盾
    中篇 成功者的权术应变
    16.霸图:打江山的根本道理
    17.七雄略:竞争才能产生强者
    18.三国权:经商如同治国
    19.惧戒:有危机意识才能长远发展
    20.时宜:把握机遇,随机应变
    21.钓情:察颜观色,抢占先机
    22.诡信:通权达变,活用信用
    23.忠疑:信任你的属下
    24.用无用:化无用为有用
    25.恩生怨:以宽待人的人际关系
    26.诡顺:识别忠臣与奸佞
    27.难必:自身努力先于依靠朋友
    28.运命:命运掌撑在自己手中
    29.大私:等价交换的思维模式
    30.败功:从失败走向成功
    31.昏智:跳出私欲的圈圈
    32.卑政: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
    33.善亡:积小善,避小恶
    34.诡俗: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
    35.息辩:不只看语言,更要看行动
    36.势运:不要盲目跟风
    37.定名:分清名与实
    下篇 军事家的战术操作
    38.出军:行动前做好充足准备
    39.结营:步步为营
    40.禁令:严明纪律
    41.教战:组织职业培训
    42.五间:间谋与信息战
    43.将体:***的核心作用
    44.料敌:透过假象看真实
    45.势略:要善于造“势”
    46.攻心:心理战的功效
    47.伐交:分化对手,各个击破
    48.格形:找到对手的要害
    49.蛇势:追求长远利益
    50.先胜:料敌在先,占据主动
    51.围师:在竞争中留有余地
    52.变通:不断调整以维持主动地位
    53.利害:利弊可以相互转化
    54.奇兵:奇正结合,新旧整合
    55.掩发: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56.还师:功成名就,全身而退
    清乾隆年间,有个叫周广业的学者,出于对古代纵横术的浓厚兴 趣,从历代谋略专著中精选出两部,详加校勘付梓,一部是(傀谷 子》,一部就是赵蕤的《反经》。 《反经》,本名《长短经》,“长短”一词,在我国的传统语汇中, 有多重含义,一般泛指是非、得失、长短、优劣等。西汉游说韩信与 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的蒯通,《史记》称他“善为长短说”。人称 “苏秦、张仪之谋,趣彼为短,归此为长”,因此《战国策》这部专讲 纵横谋略的书又有《长短书》之别称。赵蕤《长短经》一书的命名即 由此而来。纪晓岚撰写的《四库全书?提要》说: “此书 辨析事势,其言盖出于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虽因时制变,不 免为事功之学,而大旨主于实用,非策士诡谲之谋,其言固不悖于儒 者。其文格亦颇近苟悦《申鉴》、刘邵《人物志》,犹有魏晋之遗。唐 人著述,世远渐稀。虽佚十分之一,固当全璧视之矣。” 《反经》作者赵蕤,字太宾,唐代梓州盖县(今四川省三台县南) 人。据孙光宪《北梦琐言》载:赵蕤“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妇俱 有隐操,不应辟召。”从《反经》一书来看,赵蕤的出色之处在于: 他能从万物正反相生这一哲学原则出发,从另一角度考察历史上的人 和事,辨析历朝历代的治国安邦之策,强调再好的法令制度,无论它 有多么严密与完善,终究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会有一些反作用;而不 同的时代,不同的局面又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谋略与国策。 由于作者身处唐朝,当时儒学虽是正宗,但理学尚未兴起,所以 思想还是比较活跃的时期,如中国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就出于这 个时代。作者虽然将儒学奉为经典,但在引证问题时并不忌讳别家学 说,甚至还专门撰写了一个独立篇章来介绍各家杂说。同时,作者也 指出不可拘泥于经典学说,特别是强调不同条件下不同论证的实用性 和矛盾性,可说是继承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精髓。 全书选材广泛,整体框架以道德操守、经世谋略、行军布阵为。 经,先秦两汉、三国南北朝直到隋朝的历史史实为纬,不拘泥于时间 和空间,但凡主题都有历史佐证,夹叙夹议,更可贵的是现在部分已 散失的古籍,也被(反经》引用,是后人****的文化财富。 由于《反经》年代久远,内容庞杂宏大,堪称包罗万象,因此本 书侧重节选了其中与现代企业管理息息相关的部分内容,并附以译文 相对照,再用当今的管理经验、管理案例或者相应的典故加以阐述发 散,使今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精髓。 限于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教。 我知道老子说过:“以正道治国,以奇正用兵,以无为取天下,这是 成大事者必须明白的*高法则。”苟子的说法是:“做帝王的,善于管理 别人才算是有才能;普通人,以自己能干为有才能。”西晋哲学家傅玄说 : “能让士大夫忠于职守,服从命令;让诸侯国的君主分到土地并守住它; 让朝廷三公总揽天下大事并参政、议政,那么天子就可以悠哉优哉地坐在 那里统治天下了。”这个秘诀是怎么知道的呢?看看尧、舜怎样坐天下就 明白了。 在尧的时代,舜作司徒,契作司马,禹作司空,后稷管农业,夔管礼 乐,垂管工匠,伯夷管祭祀,皋陶判案,益专门负责驯练用于作战的野 兽。这些具体的事尧一件也不做,悠悠然地只做他的帝王,而这九个人怎 么会心甘情愿做臣子呢?这是因为尧懂得这九个人都各自有什么才能,然 后量才使用,而且让他们个个都成就了一番事业。尧凭借他们成就的功业 而统治了天下。 汉高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定国安 邦、安抚百姓、供应军需、保证粮道畅通,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 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精英。但是我会使 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资本。” 三国时的哲学家刘邵在他写的从物志》中说:“一个官员的责任是 以一味协调五味,一个**的统治者是以无味调和五味。大臣们以自己能 胜任某种工作为有才能;帝王却以会用人为有才能。大臣们以出谋划策、 能言善辩为有才能;帝王以善于听取臣民们的意见为有才能。大臣们以能 身体力行为有才能;帝王以赏罚得当为有才能。*高统治者正是因为不必 事事精通,所以才能统筹众多有才能的人。” 所以说,知人,是君道;知事,是臣道。无形的东西,才是有形之万 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才是世事人情的根本。鼓不干预五音,却 能作五音的统帅。掌握了君道真谛的人,不去做文武百官各自负责的具体 事情,才可以成为**的*高统治者。做帝王的严守他的这一准则,为官 者知道他们自己应当做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正因为做帝王的通晓这一道理,所以他才会把不是他自己的东西当作 自己的一样支配使用。善于这样做的,才算真正懂得了君道。 有评论说:西汉刘安写的《淮南子》做过这样的比l喻:“巧手匠人在 建造宫室时,做圆的东西一定要用圆规,做方的东西一定要用尺矩,做平 直的东西一定要用准绳。东西做成后,人们就不再去理会这些工具了,只 是奖赏那些能工巧匠。宫室造成后,人们再也不会去管那些匠人了,而只 是说,这是某君某王的宫室。” 荀子说:“做帝王的射箭要想做到百发百中,就不如用后羿;驾车要 想做到驰骋万里,就不如用王良;治国要想做到一统天下,就不如任用贤 明正直的能人。这样做省心省力,所成就的功名却极大。”这就是把不属 于自己的东西像自己拥有一样去支配使用的意思。 上面说的是通晓治国、用人大法的*高统治者的做法,而那些不明白 这个道理的统治者就不是这样做了。他们往往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做才放 心,因此不会信任、重用有才德的贤人。不用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就 会讨厌他。其*终结果,只能是功名、事业受损害,**、社会出现危 机。 P4-5
    目录
    《反经》选材广泛,整体框架以道德操守、经世谋略、行军布阵为。
    经,先秦两汉、三国南北朝直到隋朝的历史史实为纬,不拘泥于时间和空
    间,但凡主题都有历史佐证,夹叙夹议,更可贵的是现在部分已散失的古
    籍,也被《反经》引用,是后人****的文化财富。李雯编著的《反经
    与中国式管理》侧重节选了其中与现代企业管理息息相关的部分内容,使
    今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精髓。
    上篇 管理者的个人能力
    1.大体:驾驭宏观方向
    2.任长:使人才尽其所能
    3.量才:知道人才本领的大小
    4.知人:懂得人才的心理与个性
    5.察相:透过表面把人看透
    6.论士:网罗人才*重要
    7.政体:建立坚不可摧的制度
    8.君德:个人魅力胜过权威
    9.臣行:**中层干部的重要性
    lO.德表:做大事者心要正
    11.理乱:由乱到治难,从治到乱却很快
    12.反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
    13.是非:对立统一的哲学思维
    14.适变: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15.正论:顺应时势,化解矛盾
    中篇 成功者的权术应变
    16.霸图:打江山的根本道理
    17.七雄略:竞争才能产生强者
    18.三国权:经商如同治国
    19.惧戒:有危机意识才能长远发展
    20.时宜:把握机遇,随机应变
    21.钓情:察颜观色,抢占先机
    22.诡信:通权达变,活用信用
    23.忠疑:信任你的属下
    24.用无用:化无用为有用
    25.恩生怨:以宽待人的人际关系
    26.诡顺:识别忠臣与奸佞
    27.难必:自身努力先于依靠朋友
    28.运命:命运掌撑在自己手中
    29.大私:等价交换的思维模式
    30.败功:从失败走向成功
    31.昏智:跳出私欲的圈圈
    32.卑政: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
    33.善亡:积小善,避小恶
    34.诡俗: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
    35.息辩:不只看语言,更要看行动
    36.势运:不要盲目跟风
    37.定名:分清名与实
    下篇 军事家的战术操作
    38.出军:行动前做好充足准备
    39.结营:步步为营
    40.禁令:严明纪律
    41.教战:组织职业培训
    42.五间:间谋与信息战
    43.将体:***的核心作用
    44.料敌:透过假象看真实
    45.势略:要善于造“势”
    46.攻心:心理战的功效
    47.伐交:分化对手,各个击破
    48.格形:找到对手的要害
    49.蛇势:追求长远利益
    50.先胜:料敌在先,占据主动
    51.围师:在竞争中留有余地
    52.变通:不断调整以维持主动地位
    53.利害:利弊可以相互转化
    54.奇兵:奇正结合,新旧整合
    55.掩发: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56.还师:功成名就,全身而退
    清乾隆年间,有个叫周广业的学者,出于对古代纵横术的浓厚兴 趣,从历代谋略专著中精选出两部,详加校勘付梓,一部是(傀谷 子》,一部就是赵蕤的《反经》。 《反经》,本名《长短经》,“长短”一词,在我国的传统语汇中, 有多重含义,一般泛指是非、得失、长短、优劣等。西汉游说韩信与 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的蒯通,《史记》称他“善为长短说”。人称 “苏秦、张仪之谋,趣彼为短,归此为长”,因此《战国策》这部专讲 纵横谋略的书又有《长短书》之别称。赵蕤《长短经》一书的命名即 由此而来。纪晓岚撰写的《四库全书?提要》说: “此书 辨析事势,其言盖出于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虽因时制变,不 免为事功之学,而大旨主于实用,非策士诡谲之谋,其言固不悖于儒 者。其文格亦颇近苟悦《申鉴》、刘邵《人物志》,犹有魏晋之遗。唐 人著述,世远渐稀。虽佚十分之一,固当全璧视之矣。” 《反经》作者赵蕤,字太宾,唐代梓州盖县(今四川省三台县南) 人。据孙光宪《北梦琐言》载:赵蕤“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妇俱 有隐操,不应辟召。”从《反经》一书来看,赵蕤的出色之处在于: 他能从万物正反相生这一哲学原则出发,从另一角度考察历史上的人 和事,辨析历朝历代的治国安邦之策,强调再好的法令制度,无论它 有多么严密与完善,终究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会有一些反作用;而不 同的时代,不同的局面又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谋略与国策。 由于作者身处唐朝,当时儒学虽是正宗,但理学尚未兴起,所以 思想还是比较活跃的时期,如中国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就出于这 个时代。作者虽然将儒学奉为经典,但在引证问题时并不忌讳别家学 说,甚至还专门撰写了一个独立篇章来介绍各家杂说。同时,作者也 指出不可拘泥于经典学说,特别是强调不同条件下不同论证的实用性 和矛盾性,可说是继承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精髓。 全书选材广泛,整体框架以道德操守、经世谋略、行军布阵为。 经,先秦两汉、三国南北朝直到隋朝的历史史实为纬,不拘泥于时间 和空间,但凡主题都有历史佐证,夹叙夹议,更可贵的是现在部分已 散失的古籍,也被(反经》引用,是后人****的文化财富。 由于《反经》年代久远,内容庞杂宏大,堪称包罗万象,因此本 书侧重节选了其中与现代企业管理息息相关的部分内容,并附以译文 相对照,再用当今的管理经验、管理案例或者相应的典故加以阐述发 散,使今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精髓。 限于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教。 我知道老子说过:“以正道治国,以奇正用兵,以无为取天下,这是 成大事者必须明白的*高法则。”苟子的说法是:“做帝王的,善于管理 别人才算是有才能;普通人,以自己能干为有才能。”西晋哲学家傅玄说 : “能让士大夫忠于职守,服从命令;让诸侯国的君主分到土地并守住它; 让朝廷三公总揽天下大事并参政、议政,那么天子就可以悠哉优哉地坐在 那里统治天下了。”这个秘诀是怎么知道的呢?看看尧、舜怎样坐天下就 明白了。 在尧的时代,舜作司徒,契作司马,禹作司空,后稷管农业,夔管礼 乐,垂管工匠,伯夷管祭祀,皋陶判案,益专门负责驯练用于作战的野 兽。这些具体的事尧一件也不做,悠悠然地只做他的帝王,而这九个人怎 么会心甘情愿做臣子呢?这是因为尧懂得这九个人都各自有什么才能,然 后量才使用,而且让他们个个都成就了一番事业。尧凭借他们成就的功业 而统治了天下。 汉高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定国安 邦、安抚百姓、供应军需、保证粮道畅通,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 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精英。但是我会使 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资本。” 三国时的哲学家刘邵在他写的从物志》中说:“一个官员的责任是 以一味协调五味,一个**的统治者是以无味调和五味。大臣们以自己能 胜任某种工作为有才能;帝王却以会用人为有才能。大臣们以出谋划策、 能言善辩为有才能;帝王以���于听取臣民们的意见为有才能。大臣们以能 身体力行为有才能;帝王以赏罚得当为有才能。*高统治者正是因为不必 事事精通,所以才能统筹众多有才能的人。” 所以说,知人,是君道;知事,是臣道。无形的东西,才是有形之万 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才是世事人情的根本。鼓不干预五音,却 能作五音的统帅。掌握了君道真谛的人,不去做文武百官各自负责的具体 事情,才可以成为**的*高统治者。做帝王的严守他的这一准则,为官 者知道他们自己应当做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正因为做帝王的通晓这一道理,所以他才会把不是他自己的东西当作 自己的一样支配使用。善于这样做的,才算真正懂得了君道。 有评论说:西汉刘安写的《淮南子》做过这样的比l喻:“巧手匠人在 建造宫室时,做圆的东西一定要用圆规,做方的东西一定要用尺矩,做平 直的东西一定要用准绳。东西做成后,人们就不再去理会这些工具了,只 是奖赏那些能工巧匠。宫室造成后,人们再也不会去管那些匠人了,而只 是说,这是某君某王的宫室。” 荀子说:“做帝王的射箭要想做到百发百中,就不如用后羿;驾车要 想做到驰骋万里,就不如用王良;治国要想做到一统天下,就不如任用贤 明正直的能人。这样做省心省力,所成就的功名却极大。”这就是把不属 于自己的东西像自己拥有一样去支配使用的意思。 上面说的是通晓治国、用人大法的*高统治者的做法,而那些不明白 这个道理的统治者就不是这样做了。他们往往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做才放 心,因此不会信任、重用有才德的贤人。不用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就 会讨厌他。其*终结果,只能是功名、事业受损害,**、社会出现危 机。 P4-5
    编辑推荐语
    《反经》选材广泛,整体框架以道德操守、经世谋略、行军布阵为。
    经,先秦两汉、三国南北朝直到隋朝的历史史实为纬,不拘泥于时间和空
    间,但凡主题都有历史佐证,夹叙夹议,更可贵的是现在部分已散失的古
    籍,也被《反经》引用,是后人****的文化财富。李雯编著的《反经
    与中国式管理》侧重节选了其中与现代企业管理息息相关的部分内容,使
    今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精髓。
    上篇 管理者的个人能力
    1.大体:驾驭宏观方向
    2.任长:使人才尽其所能
    3.量才:知道人才本领的大小
    4.知人:懂得人才的心理与个性
    5.察相:透过表面把人看透
    6.论士:网罗人才*重要
    7.政体:建立坚不可摧的制度
    8.君德:个人魅力胜过权威
    9.臣行:**中层干部的重要性
    lO.德表:做大事者心要正
    11.理乱:由乱到治难,从治到乱却很快
    12.反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
    13.是非:对立统一的哲学思维
    14.适变: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15.正论:顺应时势,化解矛盾
    中篇 成功者的权术应变
    16.霸图:打江山的根本道理
    17.七雄略:竞争才能产生强者
    18.三国权:经商如同治国
    19.惧戒:有危机意识才能长远发展
    20.时宜:把握机遇,随机应变
    21.钓情:察颜观色,抢占先机
    22.诡信:通权达变,活用信用
    23.忠疑:信任你的属下
    24.用无用:化无用为有用
    25.恩生怨:以宽待人的人际关系
    26.诡顺:识别忠臣与奸佞
    27.难必:自身努力先于依靠朋友
    28.运命:命运掌撑在自己手中
    29.大私:等价交换的思维模式
    30.败功:从失败走向成功
    31.昏智:跳出私欲的圈圈
    32.卑政: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
    33.善亡:积小善,避小恶
    34.诡俗: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
    35.息辩:不只看语言,更要看行动
    36.势运:不要盲目跟风
    37.定名:分清名与实
    下篇 军事家的战术操作
    38.出军:行动前做好充足准备
    39.结营:步步为营
    40.禁令:严明纪律
    41.教战:组织职业培训
    42.五间:间谋与信息战
    43.将体:***的核心作用
    44.料敌:透过假象看真实
    45.势略:要善于造“势”
    46.攻心:心理战的功效
    47.伐交:分化对手,各个击破
    48.格形:找到对手的要害
    49.蛇势:追求长远利益
    50.先胜:料敌在先,占据主动
    51.围师:在竞争中留有余地
    52.变通:不断调整以维持主动地位
    53.利害:利弊可以相互转化
    54.奇兵:奇正结合,新旧整合
    55.掩发: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56.还师:功成名就,全身而退
    清乾隆年间,有个叫周广业的学者,出于对古代纵横术的浓厚兴 趣,从历代谋略专著中精选出两部,详加校勘付梓,一部是(傀谷 子》,一部就是赵蕤的《反经》。 《反经》,本名《长短经》,“长短”一词,在我国的传统语汇中, 有多重含义,一般泛指是非、得失、长短、优劣等。西汉游说韩信与 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的蒯通,《史记》称他“善为长短说”。人称 “苏秦、张仪之谋,趣彼为短,归此为长”,因此《战国策》这部专讲 纵横谋略的书又有《长短书》之别称。赵蕤《长短经》一书的命名即 由此而来。纪晓岚撰写的《四库全书?提要》说: “此书 辨析事势,其言盖出于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虽因时制变,不 免为事功之学,而大旨主于实用,非策士诡谲之谋,其言固不悖于儒 者。其文格亦颇近苟悦《申鉴》、刘邵《人物志》,犹有魏晋之遗。唐 人著述,世远渐稀。虽佚十分之一,固当全璧视之矣。” 《反经》作者赵蕤,字太宾,唐代梓州盖县(今四川省三台县南) 人。据孙光宪《北梦琐言》载:赵蕤“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妇俱 有隐操,不应辟召。”从《反经》一书来看,赵蕤的出色之处在于: 他能从万物正反相生这一哲学原则出发,从另一角度考察历史上的人 和事,辨析历朝历代的治国安邦之策,强调再好的法令制度,无论它 有多么严密与完善,终究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会有一些反作用;而不 同的时代,不同的局面又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谋略与国策。 由于作者身处唐朝,当时儒学虽是正宗,但理学尚未兴起,所以 思想还是比较活跃的时期,如中国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就出于这 个时代。作者虽然将儒学奉为经典,但在引证问题时并不忌讳别家学 说,甚至还专门撰写了一个独立篇章来介绍各家杂说。同时,作者也 指出不可拘泥于经典学说,特别是强调不同条件下不同论证的实用性 和矛盾性,可说是继承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精髓。 全书选材广泛,整体框架以道德操守、经世谋略、行军布阵为。 经,先秦两汉、三国南北朝直到隋朝的历史史实为纬,不拘泥于时间 和空间,但凡主题都有历史佐证,夹叙夹议,更可贵的是现在部分已 散失的古籍,也被(反经》引用,是后人****的文化财富。 由于《反经》年代久远,内容庞杂宏大,堪称包罗万象,因此本 书侧重节选了其中与现代企业管理息息相关的部分内容,并附以译文 相对照,再用当今的管理经验、管理案例或者相应的典故加以阐述发 散,使今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精髓。 限于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教。 我知道老子说过:“以正道治国,以奇正用兵,以无为取天下,这是 成大事者必须明白的*高法则。”苟子的说法是:“做帝王的,善于管理 别人才算是有才能;普通人,以自己能干为有才能。”西晋哲学家傅玄说 : “能让士大夫忠于职守,服从命令;让诸侯国的君主分到土地并守住它; 让朝廷三公总揽天下大事并参政、议政,那么天子就可以悠哉优哉地坐在 那里统治天下了。”这个秘诀是怎么知道的呢?看看尧、舜怎样坐天下就 明白了。 在尧的时代,舜作司徒,契作司马,禹作司空,后稷管农业,夔管礼 乐,垂管工匠,伯夷管祭祀,皋陶判案,益专门负责驯练用于作战的野 兽。这些具体的事尧一件也不做,悠悠然地只做他的帝王,而这九个人怎 么会心甘情愿做臣子呢?这是因为尧懂得这九个人都各自有什么才能,然 后量才使用,而且让他们个个都成就了一番事业。尧凭借他们成就的功业 而统治了天下。 汉高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定国安 邦、安抚百姓、供应军需、保证粮道畅通,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 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精英。但是我会使 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资本。” 三国时的哲学家刘邵在他写的从物志》中说:“一个官员的责任是 以一味协调五味,一个**的统治者是以无味调和五味。大臣们以自己能 胜任某种工作为有才能;帝王却以会用人为有才能。大臣们以出谋划策、 能言善辩为有才能;帝王以善于听取臣民们的意见为有才能。大臣们以能 身体力行为有才能;帝王以赏罚得当为有才能。*高统治者正是因为不必 事事精通,所以才能统筹众多有才能的人。” 所以说,知人,是君道;知事,是臣道。无形的东西,才是有形之万 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才是世事人情的根本。鼓不干预五音,却 能作五音的统帅。掌握了君道真谛的人,不去做文武百官各自负责的具体 事情,才可以成为**的*高统治者。做帝王的严守他的这一准则,为官 者知道他们自己应当做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正因为做帝王的通晓这一道理,所以他才会把不是他自己的东西当作 自己的一样支配使用。善于这样做的,才算真正懂得了君道。 有评论说:西汉刘安写的《淮南子》做过这样的比l喻:“巧手匠人在 建造宫室时,做圆的东西一定要用圆规,做方的东西一定要用尺矩,做平 直的东西一定要用准绳。东西做成后,人们就不再去理会这些工具了,只 是奖赏那些能工巧匠。宫室造成后,人们再也不会去管那些匠人了,而只 是说,这是某君某王的宫室。” 荀子说:“做帝王的射箭要想做到百发百中,就不如用后羿;驾车要 想做到驰骋万里,就不如用王良;治国要想做到一统天下,就不如任用贤 明正直的能人。这样做省心省力,所成就的功名却极大。”这就是把不属 于自己的东西像自己拥有一样去支配使用的意思。 上面说的是通晓治国、用人大法的*高统治者的做法,而那些不明白 这个道理的统治者就不是这样做了。他们往往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做才放 心,因此不会信任、重用有才德的贤人。不用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就 会讨厌他。其*终结果,只能是功名、事业受损害,**、社会出现危 机。 P4-5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