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评价方法
评价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社会测量法等。本章对这些方法简单加以概述,以便教师或家长在教育实践中参考使用。
**节 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概念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亲眼目睹或借助科技手段,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如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等)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例如,通过对儿童正常活动的观察,可以了解他们的认知与社会发展的特点,为安排教学计划和设计儿童活动内容提供依据。
二、观察法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划分角度,可以将观察法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观察数据是在自然条件下取得的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的,观察法可以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前者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暗示、不加控制的状态下进行;后者则是在人工环境的实验室场所里,在一种控制情形下进行的。
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加所研究的活动,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比如,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以观察他们的行为。非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纯粹扮演观察的角色.,观察者被视为局外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例如,研究者在教室观察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来研究师生关系。
根据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的、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可以将观察法分为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有结构观察中,观察有严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和详细的观察记录。无结构观察中,一般只有一个大致的观察范围和内容,没有详细的有关数据收集的观察计划。
根据观察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叙述观察指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观察对象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资料的一种观察方法。取样观察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或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记录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常见的取样观察有时间取样观察、事件取样观察和行为核查表。评价观察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评价量表对被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并作出评价判断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