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抓战略、放战术,方向对才是*重要的
以事实为战略制订之准绳
务必找准企业的角色定位
把顾客的需求当成指挥棒
直面现实,决定放鸡蛋的篮子
战略急刹车是非常必要的
战略**不能“鹦鹉学舌”
关注风吹草动,跟紧市场步伐
长远发展才是*应该看重的
战略借鉴要进行“本土化”
第二章 抓目标、放过程,目标是过程的体现
找准核心力,再确定目标
随时随地把目标进行量化
做好长短期目标的搭配
目标要和计划方案配合
具备准确的目标价值定位
以结果导向来影响员工
在危机来临前及时转向
明确公司目标,并告诉员工
要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
第三章 抓计划、放计策,计划清晰才能计策明确
一知半解无法制订好计划
制订计划要避免急功近利
计划要周详,防止忙而乱
制订计划必须具备改变意识
计划,往往从梦想中产生
要着重提高自身统筹力
工作的安排要巧妙合理
计划制订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制订计划要以落实为准则
第四章 抓决策、放权力,成为赢家的关键一步
搞清楚什么是关键问题
好的决策要坚持,不可��途而废
当机立断才能抓住机遇
决策谨慎不代表保守行事
让员工也参与决策
有效授权,管理可以更简单
可做万事通,不可万事抓
充分授权,还要有效控制
权倾有才之人,而非亲近者
第五章 抓执行、放琐事,领导不是“管家婆"
辩证地区分大事和小事
执行之人,宁缺毋滥
打造**的专业执行团队
为企业找到执行的理念文化
让执行与组织紧密相连
建立有效的执行流程
执行,要以到位为标准
在执行中引进“鲶鱼”式人物
营造有挑战性的执行环境
第六章 抓经营、放规模,保持企业“血脉”畅通
经营你的人心
选择时机比选择产品更重要
一个有效的方案是必需的
价格,有时是把“封喉剑”
利用信息,做好经营文章
双赢,是*好的经营状态
千万不要小觑诚信的力量
更好的产品,更好的经营
走得够快,也要走得够稳
第七章 抓团队、放个人,英雄往往都是失败者
人才团队的组建一定要专业
整合团队资源,寻求利益*大化
引导团队关注市场动向
要留住团队的精兵强将
以大局为重,处理团队冲突
利用良性冲突,提高团队成效
***要当好团队的教练
建立团队所需要的沟通机制
放弃害群马,哪怕再有才
第八章 抓文化、放规则,有文化的企业才有灵魂
用价值观来缔造企业文化
使命感是企业文化的源头
用企业信念增加凝聚力
共同的目标缔造企业文化
好的制度也能形成企业文化
要努力适应企业文化的变革
企业文化也需要一种规范
把绩效当成企业文化的导向
企业文化,关键员工要认同
第九章 抓应变、放教条,**的不变就是一直在变
心有危机,才能发现危机
迎接危机,把它当成舞台
“杞人忧天”是有必要的
谨慎面对企业的“成长危机”
承担责任以消除危机
解决危机,不要害怕代价
让危机拐个弯成宣传契机
别让自己别无选择
太相信经验,本身就是危机
第十章 抓激励、放错误,有士气才会有状态
批评一定要和肯定同行
把员工优点和岗位**搭配
别因错误而损害员工潜力
给予发展空间是*好的鼓励
要给予鼓励,不要指责
信任你的员工并放手让他去做
***自身要做好楷模和表率
让员工觉得付出和回报成正比
用晋升的方法来激励员工
第十一章 抓人才、放缺点,唯才是用便是好
明确对方的用武之地
恰到好处地利用“怪才”
不同风格的人,配合使用
利用人才,更要培养人才
“掏出”对方的心窝子
收买人才要以攻心为上
真心地欣赏、赞美对方
无预告式奖励和提拔
让员工知道你的期待
领导,做自己该做的事。 企业领导是企业的领路人和管理者,往往也是企业利益的受益人,两 种身份的叠加使得他们难以准确界定自己的身份,也使得他们无法分清自 己到底应该做些什么、该如何做。相反,有的企业领导却非常清楚自己应 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所以,他们不仅活得逍遥自在,企业的发展 也很迅速、稳定。 中国台湾奇美公司以生产石化产品ABS而闻名全球,董事长许文龙 对于企业内部的事情,始终是全部授权,从不作任何书面指令,除非遇到 一些大事情,才来公司指挥。即使每月例行和主管们开会,也只是聊聊 天、谈谈家常、了解了解情况而已。很多时候,他根本不知道他的图章放 在哪里。更奇怪的是,他连一间专门的办公室都没有。因为没有办公室, 他只好经常开车到处去钓鱼。有一次遇到大雨,他想去公司看一看,但是 当员工看到他时,竟然惊讶地问道:“董事长,没有事你来干什么?”他 想了想,说:“对呀,没有事来干什么?”于是,他一溜烟地开车离开了 。 领导是一门艺术,这句话一点都不假。真正成功的领导,只抓大事, 不拘小节。那么对于一个企业领导来说,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节呢?这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领导是企业的领头 羊,企业的兴衰系于其一身,责任重大。然而,现实很残酷,领导时间有 限、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很多事情,也无法做好很多事情。**能做的就 是把这些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重要、*紧急的事情上,而不是“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领导是企业的舵手,他掌握的只能是方向,除此无他 。 事必躬亲对于企业的发展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比如说会导致以下几种情 况的发生: 管理体系混乱,权责不分; 领导干预,让员工不知所措; 授权不够,无法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施展空间不够,招贤纳士成为空话。. 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都是企业发展不可跨越的鸿沟,是企业组织 的 “癌症”,而这一切的源头却是企业***的“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纵 观那 些已经溃败或者正在溃败的企业,十之八九都是出于此因,悲哉!可叹! 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是当今企业领导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而且刻 不容缓。基于这一点,本书应运而生,从战略、目标、计划、决策、执 行、经营、团队、文化、应变、激励、人才等11个方面入手,选取了* 重要,也*常见的99条经验,在回答了“领导该做什么事情”这个问题 的同时,也告诉了***“不该做什么事情”。从而明确了一点:一个优 秀的企业领导,**不能是一个管家婆的形象,而应该适当地做一做“甩 手掌柜”。在享受自由人生的同时,也享受成功的乐趣。这就是本书出版 的真正目的所在,希望对各企业的***有所帮助。 所以说,企业***在制订发展战略的时候,一定要站在顾客的立 场,时刻把握顾客的需求脉搏、流行时尚和细微变化,真正使“顾客利益 高于一切”的口号落到实处,不断提高顾客的生活品质。对顾客,要真正 关心他的需求,把顾客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扩大自己的销售和生产,进 而壮大自己。王永庆便是以此作为自己经商的准则,他卖给顾客的不仅仅 是产品,还包括满足顾客需要的服务项目,也一同给予了顾客。 王永庆靠什么立足 早年的王永庆因家境贫寒,读不起书,不得不辍学打工,做小买卖。 1932年,王永庆在嘉义一条偏僻的巷子里租了一间很小的铺面开了一家米 店,当时他仅16岁。那时,嘉义已经有20多家米店,市场竞争非常激 烈。他的米店开办得*晚,规模*小,而且地理位置很不好,没有任何优 势。在新开张的一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很少有人到他的店买米。那 时,周围的大市场都被一些***米店占领了,而王永庆的米店规模小、 资金少,想做大宗买卖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王永庆也曾想过专门搞零售,但是那些地点好的***米店在经营批 发的同时,也做零售,没有人愿意到他这一偏僻的米店买米。为了改变窘 况,王永庆背着米袋挨家挨户去卖,但是收效甚微。 经过一番努力后,王永庆意识到要想让米店在市场上立足,把生意做 起来,就必须占据一定的优势才行。经过细心观察对比之后,王永庆认为 提高米的质量和服务是*有效的方法。当时的台湾,农村还处在手工作业 状态,稻谷收割与加工技术很落后。农民把收割后的稻谷铺放在马路上晒 干,然后脱粒,这样,一些沙子、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就会不可避免地掺杂 在米里面。消费者做米饭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就是挑拣沙子,对这 种现象,买卖双方都已经习以为常。 然而,王永庆却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大米经营的转折点。 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大米 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这样,王永庆卖的米在质 量上就要高出其他米店一个档次,并且深受顾客好评,从此他的米店生意 一改往日的冷清局面,渐渐地红火起来。 王永庆的“质量服务观” 提高米质见效后,王永庆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又在服务上下了不 少工夫。当时,消费者都是自己到米店买米,自己搬运回家。对于年轻人 来说,这些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就非常不方便,当时年轻 人整天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去买米,大多数情况,买米的任务都是由老 年人来承担。王永庆认为这也是扩大生意的有效途径,于是他决定主动送 货上门。这一行为再次受到顾客的普遍欢迎。当时尽管有许多米店,但是 却没有送货上门的,王永庆增加这一服务项目实际上是一项创举。 王永庆的服务是细致周到的,每次给新顾客送米,他都记下这户人家 米缸的容量,家有多少人吃饭,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据此估计该户人家 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 送到用户家里。送米的同时他还帮用户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有旧 米,还要将旧米倒出,擦干净缸,将新米放到下面,旧米放在上层。如此 , 陈米就不会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周到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 方便客户才能留住客户 在送米的过程中,王永庆了解到,当地大多数居民家庭都以打工为 生,生活并不富裕。有时货到却收不上款,大家都很尴尬。为了解决这~ 问题,王永庆采取按时送米,约定到发薪之日再上门收钱的办法,极大地 方便了用户,深受用户的欢迎,而那些接受服务的用户,渐渐地都成了王 永庆的忠实客户。他的米店生意,也随之兴隆起来。王永庆的大米质量上 乘、服务诚实守信,让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 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 由于口碑好,王永庆的生意很快壮大起来。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 客户积累,王永庆有了扩大规模的资本,自己办起了碾米厂。就这样,王 永庆凭借优质、守信的良好品质,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慢慢打开了台湾 首富的大门。P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