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商贾智慧
QQ咨询:
有路璐璐:

商贾智慧

  • 作者:李晓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9503506
  •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01日
  • 页数:257
  • 定价:¥29.8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商贾智慧》:透析商人智慧,叩问商业道德,改编自百家讲坛节目
    《商贾传奇》!
    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短时间内从一贫如洗
    到富甲一方?如何培养接班人不为富二代的问题苦恼?如何知进知退从容
    驾驭自己的人生?《商贾智慧》讲述的是古代商业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
    用古代商人智慧商场谋略给你新的人生启示。商圣范蠡的高深智慧,儒商
    子贡的富而好礼,商祖白圭的经营哲学,司马相如的促销秘密……比胡雪
    岩、巴菲特的故事更值得参考!本书作者是2011年度百家讲坛隆重推出的
    新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李晓。
    前言 纠结的中国人
    **章 商人出世
    第二章 贩夫治国
    第三章 管鲍之交
    第四章 儒商贡
    第五章 致富宝典
    第六章 陶朱教子
    第七章 商祖白圭
    第八章 啼笑姻缘
    第九章 卜式捐资
    第十章 盐铁官营

    后记
    现如今的中国人,过得是相当的纠结。 单说吃的吧。过去穷,所以吃饭是头等大事,见了面,都要问一声“ 吃了吗”?现在肚子倒是吃饱了,但是你的心,吃得踏实吗? 下馆子,菜可能是用“地沟油”炒
    文章节选
    《商贾智慧》:透析商人智慧,叩问商业道德,改编自百家讲坛节目
    《商贾传奇》!
    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短时间内从一贫如洗
    到富甲一方?如何培养接班人不为富二代的问题苦恼?如何知进知退从容
    驾驭自己的人生?《商贾智慧》讲述的是古代商业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
    用古代商人智慧商场谋略给你新的人生启示。商圣范蠡的高深智慧,儒商
    子贡的富而好礼,商祖白圭的经营哲学,司马相如的促销秘密……比胡雪
    岩、巴菲特的故事更值得参考!本书作者是2011年度百家讲坛隆重推出的
    新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李晓。
    前言 纠结的中国人
    **章 商人出世
    第二章 贩夫治国
    第三章 管鲍之交
    第四章 儒商贡
    第五章 致富宝典
    第六章 陶朱教子
    第七章 商祖白圭
    第八章 啼笑姻缘
    第九章 卜式捐资
    第十章 盐铁官营

    后记
    现如今的中国人,过得是相当的纠结。 单说吃的吧。过去穷,所以吃饭是头等大事,见了面,都要问一声“ 吃了吗”?现在肚子倒是吃饱了,但是你的心,吃得踏实吗? 下馆子,菜可能是用“地沟油”炒的。地沟油这东西,就是从饭馆、 酒楼回收的厨房垃圾,“华丽转身”而来的。据说,餐桌上吃剩下的那些 厨房垃圾,先是被送到养猪场,加热之后喂猪,但是里面的一些油脂,猪 是不吃的。养猪的人就把这些油脂收集起来,卖给制造地沟油的专业人士 。经过过滤、加热、沉淀、分离等程序,还要添加上脱色剂、香精等化学 材料,只需要一个晚上,垃圾就摇身一变,成了晶莹透亮、香气扑鼻的“ 食用油”,低价卖给饭馆、酒楼,回到了我们的餐桌上。地沟油的可怕之 处,不在于它曾经是连猪都不吃的东西,而在于里面含有一种叫做黄曲霉 素的致癌物质,而黄曲霉素的毒性,比砒霜还要高一百多倍! 不下馆子,在自己家里吃饭就保险了吗? 在家里喝牛奶,可能有三聚氰胺。可能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 ;在家里面吃米饭,有可能遇上毒大米。所谓毒大米,就是把发霉变质陈 米、或者农药含量严重超标的有害大米,经过去皮、漂白、抛光等工序, 再掺进工业原料白蜡油搅拌混合而成。这种乔装打扮过的毒大米,色泽透 明,卖相好。人吃了毒大米之后,会引起乏力、恶心、头晕、头疼、肺水 肿、昏迷等症状。如果是孕妇吃了,可能引起流产、胎儿畸形。 吃咸鸭蛋、辣椒酱,可能会遇上“苏丹红”;��白糖、冰糖、粉丝、 米粉、面粉、腐竹,有可能遇上“吊白块”(一种工业漂白剂);吃猪肉, 有可能碰上“瘦肉精”;吃韭菜,可能会碰上剧毒农药3911;吃蛋糕,可 能会吃进去反式脂肪酸;吃蘑菇,可能会吃进去荧光增白剂;吃鸡,可能 会“被”激素;吃鱼,可能会“被”避孕…… 这些食品**事件,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在挑战着人们的想象能 力,无一不在考验着人们的身体承受能力,让人们在照顾肚子的同时,心 惊肉跳,心惊胆战!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种食品**事故会接二连三、层出不穷呢? 当然,人们*有理由诘问:那些假冒伪劣的制造者,你们为什么这样 干?! 假冒伪劣,无论花样多么千奇百怪,也不管手法怎样丧心病狂,骨子 里的东西都只有一个,无非是利用欺诈,降低成本,多赚些钱。 正当我写作这段文字的时候,电视上接连报道了家乐福、沃尔玛等超 市在上海、沈阳、长春、昆明、南宁等城市的连锁店存在虚构原价、低价 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不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价格标示等欺诈行为的新闻 。2011年1月26日,**发改委宣布已责成相关地方价格主管部门依法责令 这些超市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 家乐福、沃尔玛这些名列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在其本国市场很少听 到有价格欺诈等行为。为什么到了中国就变坏了?难道说,真的应了那句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的古语,世界上单单中国这块土地 特产假冒伪劣吗? 不是的! 如果我们放眼人类商业史,将会发现假冒伪劣的欺诈行为不止当下存 在、更非中国所独有,而是贯穿商品生产与交换之古今、遍布东方与西洋 之各国的顽症痼疾。 “只要商业资本是对不发达的共同体的产品交换起中介作用,商业利 润就不仅表现为侵占和欺诈,而且大部分是从侵占和欺诈中产生的。”― ―这是马克思对于欧洲早期市场经济的论断。 在咸黄油上涂一层新鲜黄油当做新鲜黄油出售;将制作肥皂时剩下的 废弃物掺和上别的东西当糖卖;把黏土捣得很细,再用羊油搓过,掺和到 可可粉里卖;茶叶里则掺上黄荆树叶,或者掺上泡过的茶叶,当做好茶叶 卖――这些景象也不是出现于现在的中国,而是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的英 国。恩格斯的《英国工人**状况》将它们记录下来。 那么,为什么在后来西方的市场经济发达**,家乐福、沃尔玛之流 一般不敢搞欺诈行为呢?恩格斯认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 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 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那里 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热狂, 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 经营者之所以不再搞哄骗和欺诈,商业道德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从不 诚信转变为讲诚信,并非良心的发现,也不是出于“伦理的热狂”,而是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健全,法制逐步完善,消费者日益成熟,企业的生 存、发展、获利的巨大压力迫使它不得不如此。 因此,中国当前包括食品**问题在内的众多市场乱象,也无非是市 场竞争机制尚不健全、法制体系尚不完善、消费者尚不成熟、企业欺诈成 本不高、经营者道德水准低下等因素的产物。 要消除那些令人痛感“纠结”的乱象,当然需要法制健全、政府尽责 、媒体监督、消费者擦亮眼睛,但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者们提升道 德水准、加强诚信自律,无疑承担着首要责任。 问题是,究竟怎样提升商业道德、加强诚信自律?途径大概不外三条 : 其一,向自己学。也就是通过自己的摸爬滚打,明白利己先利人、害 人终害己的道理。 其二,向别人学。也就是借鉴周围的人(包括外国人)的经验教训,以 人昏昏,使己昭昭。 其三,向古人学。也就是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当中,汲取 智慧,获得启迪。 实际上,虽然中国古代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比不上今天发达、市场 关系和交易方式不如今天复杂,但是我们的祖先早已对于商品经济的基本 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对于工商业者的经营之道、处世之德、修身之理、 治家之策有过精辟的总结。那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历经数千载 而常青不衰的、完全是中国人创造的、*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的宝贵财富! 作为尚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的确,我们有很多东西需要向西方 学习,但是有很多东西,我们在学习外国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向我们自 己几千年的文化之源求索。对于仁义、真诚、悲悯、和善等人性之美的热 爱和追求,以及“君子爱财,如何取之”?有了财富应该如何处置?如何 破解“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丰赡的且弥足珍 贵的财富。 就根本来说,眼下那些令人纠结的市场乱象,除了法制不健全、政府 未尽责、媒体监督差、消费者欠成熟等因素,正是民族商业文化断裂、传 统商业美德弃失的恶果。 因此,传承民族商业文化,弘扬传统商业美德,应该是我们提升商业 道德水准、加强诚信自律的首要任务。 …… 2009年末的一个下午,**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 兰培胜编导找到我,邀请我录制一个专题讲座节目。经过几 个回合的讨论,*终决定以“商贾传奇”为题,以中国古代 工商业者的故事为线索,既贯穿中国古代工商业经济的“发 展之道”,也阐释中国传统工商业的“经营之道”。计划首 先讲《史记》中的商人,以后再陆续讲明清商帮等。 在聂丛丛老师等《百家讲坛》领导和编导们的支持下, 这个选题得以通过。2010年3月6日,我做了试录。5月6日, 正式开录。此后,每一个月录2集,到9月9日,录完了10 集。现在奉献给读者朋友的这本书,就是在讲稿的基础上增 删润色而成的。 历史上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要讲商人这个话题呢? 我和编导,有两个共同的想法: 其一,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祖先不 仅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而且曾经创造过*发达的 工商业文明。工商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 商业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也为人 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百家讲坛》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纳入传统工商业文化 的内容,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 其二,当下,食品**、产品质量等问题,越来越使广大 消费者感到焦虑、满怀纠结,企业家道德也陡然成了全社会关 注的热点。2010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 企业家要讲道德,和飙涨的房价一起,成了总理与网友热议的 话题。温家宝总理说:“我们的企业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利益, 甚至见利忘义,把自己挣钱建立在别人痛苦甚至生命之上,那 是可悲的,也是法律不允许的。” 温总理的话,说出了我们广大普通消费者的心声。现在, 确实有个别企业家不讲道德,他们把道德和赚钱对立起来,把 赚钱凌驾于道德之上,靠不道德来赚钱。难道说,一旦讲道德 了,就发不了财吗? 让我们看看《史记》中的那些商人故事吧,我们会发现, 讲诚信、讲道德,恰恰就是我国古代商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我们还会发现,在我国古代商人们的身上,有很多非常**的 传统美德,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经营之道,值得我们很好地加 以总结、继承和发扬。 在此背景之下,我和兰编导一致认为,借助大众传媒向人 们(包括企业家们)宣传我国**的传统工商业文化,应该是 颇有现实意义的。 但是,选题确定之后,正式着手准备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条路异常 艰难。 难处之一,是电视讲座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殊要求。 我从事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已逾二十年,虽然中间也 有过多次的电视采访,但是日常工作面对的主要是学习经济 史、经济思想史的大学生、研究生,讲的是理论,用的是专 业性的语言。现在,要把在大学里都公认的晦涩难懂、枯燥 乏味的东西,讲得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愿意听,不赶紧拿起遥 控器换台,缺乏故事性和趣味性是万万不行的。 难处之二,恰恰又是故事性的资料少。 《史记》的《货殖列传》、《平准书》等篇章里面,虽然 提到了几十个工商业者,但是每一个人的笔墨都不多,大部分 只是提了提名字而已。波澜曲折、峰回路转、能把人忽悠得死 去活来的故事,就更稀罕了。 虽然自忖很可能会出力不讨好,但是既然已经上路,也只好咬着牙走 到底了。就这样,硬着头皮,做了下来。 幸运的是,在这条路上,我得到了很多热心高手的帮助和鼓励。 兰培胜编导作为在媒体工作多年的专家,*了解观众的 心思。我写出的每一集,他都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审视,帮助 我做出调整。张长虹、李峰等编导也给予了很多帮助。高虹 导演,从我试录的时候起,就提出了很多很中肯也很具体的指 导意见。 节目录制现场的观众,有老有少,都是深爱国学的“铁杆 粉丝”。在别的单位,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百家讲 坛》的录制现场,主讲嘉宾换了一茬又一茬,观众却成了安营 扎寨的将军。他们的鼓励和喝彩,为我增添了无数的力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总编辑刘瑞琳,慨然承接本书的出 版。责任编辑杨晓燕从内容到形式,逐字逐句地推敲,其用心 良苦丝毫不亚于自己的作品…… 我的爱人、女儿,一个中年妇女,一个在校大学生,作 为《百家讲坛》的忠实观众,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我的**读者 和**听众。我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首先经过了她们耐 心、细心的审查。我的女儿亦是我的学生李璇,还特地为本书 写了一篇跋。虽言辞尚稚,思辨未深,然而女儿之殷殷情愫, 弥足珍贵,不忍割爱。 一句话,本节目的播出和本书的出版,凝结着许多亲朋好友的心血。 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本书。 爰志于此,以示感荷! 姜子牙,名叫姜尚,子牙是他的字。又因为他的祖先曾经被分封到一 个叫吕的地方,古人有以地名为姓的,所以又叫吕尚。 一提起姜子牙,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姜太公钓 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姜子牙一出手,就钓到了一条大鱼, 这就是周族部落的首领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从此,姜子 牙就辅佐周文王以及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消灭商朝,建立了 周朝。这是人们知道的一般说法。 但是,姜子牙究竟是怎么结识周文王的?历史上却有不同的说法,司 马迁的《史记》就记载了三种说法。 **种说法,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 钩”的故事。《史记?齐太公世家》说:“吕尚盖尝穷困,年 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意思是说,姜子牙曾经穷困潦倒, 年纪一大把,头发都熬白了,还没有熬出头,就利用钓鱼的机 会,见到了周文王,继而为他所用。 第二种说法是,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就博学多才,曾经在 商朝做过官,甚至还在商纣王身边干过,也算是**干部了。 但姜子牙眼见商纣王宠信妲己,荒淫无耻,暴虐无道,朝政黑 暗,就愤而辞官,流落江湖,周游列国。可是所到之处,一直 也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后就投奔了周文王。 第三种说法是,姜太公原来是平民百姓,隐居在海边。周 文王很能干,也很贤明,引起了商纣王的猜忌,被商纣王抓了 起来,囚禁在一个叫?里的监狱里,一关好几年。有几个江湖 豪杰,认为周文王是天下少有的贤明之人,这样被关下去实在 可惜,就组成了一个民间的营救班子,策划搭救周文王出狱。 这个班子里,就有姜子牙。姜子牙他们搜罗了很多美女财宝, 献给商纣王,商纣王龙颜大悦,就把周文王放了出来。从此以 后,姜子牙也就追随了周文王。 司马迁在写完了这三种说法之后,紧接着说:“言吕尚 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史记?齐太公世 家》)意思是关于姜子牙投奔周文王的说法虽然很多,各种说 法也不一样,但他后来担任了周文王、周武王的师傅却是没有 问题的。 也就是说,在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关于姜子牙是怎 么认识周文王的,至少流传着这样三种说法,究竟哪种说法对 呢?司马迁也拿不准,于是,就把它们都照单记录下来了。 那么,在我们看来,这三种说法,哪种说法比较靠谱呢?我个人还是 愿意相信“钓鱼”的说法。 这不仅仅因为这种说法地球人都知道,司马迁也把这种说 法放在**位,说明司马迁似乎也认为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更大 一些。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说法更加符合姜子牙的经历。 姜子牙究竟有什么经历呢?我们先来看看“姜太公钓鱼” 的故事。我们开篇说到,三千多年前的渭水河边,白发苍苍的 姜子牙,手持特制的直钩钓鱼,引来众多好事者围观。 人们看到此情此景,都觉着很滑稽,纷纷议论道:这个 人啊,不是疯了,就是脑子进水了。老姜搞笑的举止,不胫而 走,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这就好比今天微博的头 条,那传播的力度是相当地强大。很快,这个事情就在渭水一 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渭水一带,是周族部落的地盘。当时周族部落的首领姓 姬,名叫姬昌,后来被尊称为周文王,他是一位非常贤明的领 导人。他见商纣王暴虐无道,就积极发展势力,广招人才,准 备推翻商朝。 周文王广招人才的办法和别人不一样。他不只是大肆 宣传说我广纳人才,有本事的人都到我这里来吧!然后坐 在“办公室”里,等着人才上门。而是主动下基层,深入民 间,寻访人才。 有**,周文王访求贤才,来到了渭水边,听说了直钩钓 鱼的怪事,他认定这位老者不是凡人,就在渔夫们的指点下, 找到了姜子牙。周文王和姜子牙一聊,果然发现姜子牙谈吐不 凡,极有见识。 周文王非常高兴,说:“我听我的祖父讲,‘将来一 定有非凡的圣人到我们这里来,他一来,我们将托他的福 而兴盛’。您老人家大概就是我们天天想、夜夜盼的那个 人吧?”我猜想,这个时候,姜子牙可能会说:“正是在 下!”于是周文王就把姜子牙拜为军师,尊称他为“太公 望”。意思是我们所期望的老人或者说能够给我们带来希望 的老人。后来,人们之所以叫姜子牙为“姜太公”,就是从 “太公望”这个称呼来的。P41-44
    目录
    《商贾智慧》:透析商人智慧,叩问商业道德,改编自百家讲坛节目
    《商贾传奇》!
    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短时间内从一贫如洗
    到富甲一方?如何培养接班人不为富二代的问题苦恼?如何知进知退从容
    驾驭自己的人生?《商贾智慧》讲述的是古代商业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
    用古代商人智慧商场谋略给你新的人生启示。商圣范蠡的高深智慧,儒商
    子贡的富而好礼,商祖白圭的经营哲学,司马相如的促销秘密……比胡雪
    岩、巴菲特的故事更值得参考!本书作者是2011年度百家讲坛隆重推出的
    新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李晓。
    前言 纠结的中国人
    **章 商人出世
    第二章 贩夫治国
    第三章 管鲍之交
    第四章 儒商贡
    第��章 致富宝典
    第六章 陶朱教子
    第七章 商祖白圭
    第八章 啼笑姻缘
    第九章 卜式捐资
    第十章 盐铁官营

    后记
    现如今的中国人,过得是相当的纠结。 单说吃的吧。过去穷,所以吃饭是头等大事,见了面,都要问一声“ 吃了吗”?现在肚子倒是吃饱了,但是你的心,吃得踏实吗? 下馆子,菜可能是用“地沟油”炒的。地沟油这东西,就是从饭馆、 酒楼回收的厨房垃圾,“华丽转身”而来的。据说,餐桌上吃剩下的那些 厨房垃圾,先是被送到养猪场,加热之后喂猪,但是里面的一些油脂,猪 是不吃的。养猪的人就把这些油脂收集起来,卖给制造地沟油的专业人士 。经过过滤、加热、沉淀、分离等程序,还要添加上脱色剂、香精等化学 材料,只需要一个晚上,垃圾就摇身一变,成了晶莹透亮、香气扑鼻的“ 食用油”,低价卖给饭馆、酒楼,回到了我们的餐桌上。地沟油的可怕之 处,不在于它曾经是连猪都不吃的东西,而在于里面含有一种叫做黄曲霉 素的致癌物质,而黄曲霉素的毒性,比砒霜还要高一百多倍! 不下馆子,在自己家里吃饭就保险了吗? 在家里喝牛奶,可能有三聚氰胺。可能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 ;在家里面吃米饭,有可能遇上毒大米。所谓毒大米,就是把发霉变质陈 米、或者农药含量严重超标的有害大米,经过去皮、漂白、抛光等工序, 再掺进工业原料白蜡油搅拌混合而成。这种乔装打扮过的毒大米,色泽透 明,卖相好。人吃了毒大米之后,会引起乏力、恶心、头晕、头疼、肺水 肿、昏迷等症状。如果是孕妇吃了,可能引起流产、胎儿畸形。 吃咸鸭蛋、辣椒酱,可能会遇上“苏丹红”;吃白糖、冰糖、粉丝、 米粉、面粉、腐竹,有可能遇上“吊白块”(一种工业漂白剂);吃猪肉, 有可能碰上“瘦肉精”;吃韭菜,可能会碰上剧毒农药3911;吃蛋糕,可 能会吃进去反式脂肪酸;吃蘑菇,可能会吃进去荧光增白剂;吃鸡,可能 会“被”激素;吃鱼,可能会“被”避孕…… 这些食品**事件,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在挑战着人们的想象能 力,无一不在考验着人们的身体承受能力,让人们在照顾肚子的同时,心 惊肉跳,心惊胆战!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种食品**事故会接二连三、层出不穷呢? 当然,人们*有理由诘问:那些假冒伪劣的制造者,你们为什么这样 干?! 假冒伪劣,无论花样多么千奇百怪,也不管手法怎样丧心病狂,骨子 里的东西都只有一个,无非是利用欺诈,降低成本,多赚些钱。 正当我写作这段文字的时候,电视上接连报道了家乐福、沃尔玛等超 市在上海、沈阳、长春、昆明、南宁等城市的连锁店存在虚构原价、低价 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不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价格标示等欺诈行为的新闻 。2011年1月26日,**发改委宣布已责成相关地方价格主管部门依法责令 这些超市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 家乐福、沃尔玛这些名列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在其本国市场很少听 到有价格欺诈等行为。为什么到了中国就变坏了?难道说,真的应了那句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的古语,世界上单单中国这块土地 特产假冒伪劣吗? 不是的! 如果我们放眼人类商业史,将会发现假冒伪劣的欺诈行为不止当下存 在、更非中国所独有,而是贯穿商品生产与交换之古今、遍布东方与西洋 之各国的顽症痼疾。 “只要商业资本是对不发达的共同体的产品交换起中介作用,商业利 润就不仅表现为侵占和欺诈,而且大部分是从侵占和欺诈中产生的。”― ―这是马克思对于欧洲早期市场经济的论断。 在咸黄油上涂一层新鲜黄油当做新鲜黄油出售;将制作肥皂时剩下的 废弃物掺和上别的东西当糖卖;把黏土捣得很细,再用羊油搓过,掺和到 可可粉里卖;茶叶里则掺上黄荆树叶,或者掺上泡过的茶叶,当做好茶叶 卖――这些景象也不是出现于现在的中国,而是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的英 国。恩格斯的《英国工人**状况》将它们记录下来。 那么,为什么在后来西方的市场经济发达**,家乐福、沃尔玛之流 一般不敢搞欺诈行为呢?恩格斯认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 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 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那里 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热狂, 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 经营者之所以不再搞哄骗和欺诈,商业道德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从不 诚信转变为讲诚信,并非良心的发现,也不是出于“伦理的热狂”,而是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健全,法制逐步完善,消费者日益成熟,企业的生 存、发展、获利的巨大压力迫使它不得不如此。 因此,中国当前包括食品**问题在内的众多市场乱象,也无非是市 场竞争机制尚不健全、法制体系尚不完善、消费者尚不成熟、企业欺诈成 本不高、经营者道德水准低下等因素的产物。 要消除那些令人痛感“纠结”的乱象,当然需要法制健全、政府尽责 、媒体监督、消费者擦亮眼睛,但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者们提升道 德水准、加强诚信自律,无疑承担着首要责任。 问题是,究竟怎样提升商业道德、加强诚信自律?途径大概不外三条 : 其一,向自己学。也就是通过自己的摸爬滚打,明白利己先利人、害 人终害己的道理。 其二,向别人学。也就是借鉴周围的人(包括外国人)的经验教训,以 人昏昏,使己昭昭。 其三,向古人学。也就是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当中,汲取 智慧,获得启迪。 实际上,虽然中国古代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比不上今天发达、市场 关系和交易方式不如今天复杂,但是我们的祖先早已对于商品经济的基本 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对于工商业者的经营之道、处世之德、修身之理、 治家之策有过精辟的总结。那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历经数千载 而常青不衰的、完全是中国人创造的、*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的宝贵财富! 作为尚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的确,我们有很多东西需要向西方 学习,但是有很多东西,我们在学习外国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向我们自 己几千年的文化之源求索。对于仁义、真诚、悲悯、和善等人性之美的热 爱和追求,以及“君子爱财,如何取之”?有了财富应该如何处置?如何 破解“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丰赡的且弥足珍 贵的财富。 就根本来说,眼下那些令人纠结的市场乱象,除了法制不健全、政府 未尽责、媒体监督差、消费者欠成熟等因素,正是民族商业文化断裂、传 统商业美德弃失的恶果。 因此,传承民族商业文化,弘扬传统商业美德,应该是我们提升商业 道德水准、加强诚信自律的首要任务。 …… 2009年末的一个下午,**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 兰培胜编导找到我,邀请我录制一个专题讲座节目。经过几 个回合的讨论,*终决定以“商贾传奇”为题,以中国古代 工商业者的故事为线索,既贯穿中国古代工商业经济的“发 展之道”,也阐释中国传统工商业的“经营之道”。计划首 先讲《史记》中的商人,以后再陆续讲明清商帮等。 在聂丛丛老师等《百家讲坛》领导和编导们的支持下, 这个选题得以通过。2010年3月6日,我做了试录。5月6日, 正式开录。此后,每一个月录2集,到9月9日,录完了10 集。现在奉献给读者朋友的这本书,就是在讲稿的基础上增 删润色而成的。 历史上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要讲商人这个话题呢? 我和编导,有两个共同的想法: 其一,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祖先不 仅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而且曾经创造过*发达的 工商业文明。工商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 商业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也为人 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百家讲坛》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纳入传统工商业文化 的内容,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 其二,当下,食品**、产品质量等问题,越来越使广大 消费者感到焦虑、满怀纠结,企业家道德也陡然成了全社会关 注的热点。2010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 企业家要讲道德,和飙涨的房价一起,成了总理与网友热议的 话题。温家宝总理说:“我们的企业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利益, 甚至见利忘义,把自己挣钱建立在别人痛苦甚至生命之上,那 是可悲的,也是法律不允许的。” 温总理的话,说出了我们广大普通消费者的心声。现在, 确实有个别企业家不讲道德,他们把道德和赚钱对立起来,把 赚钱凌驾于道德之上,靠不道德来赚钱。难道说,一旦讲道德 了,就发不了财吗? 让我们看看《史记》中的那些商人故事吧,我们会发现, 讲诚信、讲道德,恰恰就是我国古代商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我们还会发现,在我国古代商人们的身上,有很多非常**的 传统美德,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经营之道,值得我们很好地加 以总结、继承和发扬。 在此背景之下,我和兰编导一致认为,借助大众传媒向人 们(包括企业家们)宣传我国**的传统工商业文化,应该是 颇有现实意义的。 但是,选题确定之后,正式着手准备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条路异常 艰难。 难处之一,是电视讲座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殊要求。 我从事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已逾二十年,虽然中间也 有过多次的电视采访,但是日常工作面对的主要是学习经济 史、经济思想史的大学生、研究生,讲的是理论,用的是专 业性的语言。现在,要把在大学里都公认的晦涩难懂、枯燥 乏味的东西,讲得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愿意听,不赶紧拿起遥 控器换台,缺乏故事性和趣味性是万万不行的。 难处之二,恰恰又是故事性的资料少。 《史记》的《货殖列传》、《平准书》等篇章里面,虽然 提到了几十个工商业者,但是每一个人的笔墨都不多,大部分 只是提了提名字而已。波澜曲折、峰回路转、能把人忽悠得死 去活来的故事,就更稀罕了。 虽然自忖很可能会出力不讨好,但是既然已经上路,也只好咬着牙走 到底了。就这样,硬着头皮,做了下来。 幸运的是,在这条路上,我得到了很多热心高手的帮助和鼓励。 兰培胜编导作为在媒体工作多年的专家,*了解观众的 心思。我写出的每一集,他都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审视,帮助 我做出调整。张长虹、李峰等编导也给予了很多帮助。高虹 导演,从我试录的时候起,就提出了很多很中肯也很具体的指 导意见。 节目录制现场的观众,有老有少,都是深爱国学的“铁杆 粉丝”。在别的单位,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百家讲 坛》的录制现场,主讲嘉宾换了一茬又一茬,观众却成了安营 扎寨的将军。他们的鼓励和喝彩,为我增添了无数的力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总编辑刘瑞琳,慨然承接本书的出 版。责任编辑杨晓燕从内容到形式,逐字逐句地推敲,其用心 良苦丝毫不亚于自己的作品…… 我的爱人、女儿,一个中年妇女,一个在校大学生,作 为《百家讲坛》的忠实观众,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我的**读者 和**听众。我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首先经过了她们耐 心、细心的审查。我的女儿亦是我的学生李璇,还特地为本书 写了一篇跋。虽言辞尚稚,思辨未深,然而女儿之殷殷情愫, 弥足珍贵,不忍割爱。 一句话,本节目的播出和本书的出版,凝结着许多亲朋好友的心血。 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本书。 爰志于此,以示感荷! 姜子牙,名叫姜尚,子牙是他的字。又因为他的祖先曾经被分封到一 个叫吕的地方,古人有以地名为姓的,所以又叫吕尚。 一提起姜子牙,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姜太公钓 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姜子牙一出手,就钓到了一条大鱼, 这就是周族部落的首领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从此,姜子 牙就辅佐周文王以及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消灭商朝,建立了 周朝。这是人们知道的一般说法。 但是,姜子牙究竟是怎么结识周文王的?历史上却有不同的说法,司 马迁的《史记》就记载了三种说法。 **种说法,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 钩”的故事。《史记?齐太公世家》说:“吕尚盖尝穷困,年 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意思是说,姜子牙曾经穷困潦倒, 年纪一大把,头发都熬白了,还没有熬出头,就利用钓鱼的机 会,见到了周文王,继而为他所用。 第二种说法是,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就博学多才,曾经在 商朝做过官,甚至还在商纣王身边干过,也算是**干部了。 但姜子牙眼见商纣王宠信妲己,荒淫无耻,暴虐无道,朝政黑 暗,就愤而辞官,流落江湖,周游列国。可是所到之处,一直 也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后就投奔了周文王。 第三种说法是,姜太公原来是平民百姓,隐居在海边。周 文王很能干,也很贤明,引起了商纣王的猜忌,被商纣王抓了 起来,囚禁在一个叫?里的监狱里,一关好几年。有几个江湖 豪杰,认为周文王是天下少有的贤明之人,这样被关下去实在 可惜,就组成了一个民间的营救班子,策划搭救周文王出狱。 这个班子里,就有姜子牙。姜子牙他们搜罗了很多美女财宝, 献给商纣王,商纣王龙颜大悦,就把周文王放了出来。从此以 后,姜子牙也就追随了周文王。 司马迁在写完了这三种说法之后,紧接着说:“言吕尚 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史记?齐太公世 家》)意思是关于姜子牙投奔周文王的说法虽然很多,各种说 法也不一样,但他后来担任了周文王、周武王的师傅却是没有 问题的。 也就是说,在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关于姜子牙是怎 么认识周文王的,至少流传着这样三种说法,究竟哪种说法对 呢?司马迁也拿不准,于是,就把它们都照单记录下来了。 那么,在我们看来,这三种说法,哪种说法比较靠谱呢?我个人还是 愿意相信“钓鱼”的说法。 这不仅仅因为这种说法地球人都知道,司马迁也把这种说 法放在**位,说明司马迁似乎也认为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更大 一些。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说法更加符合姜子牙的经历。 姜子牙究竟有什么经历呢?我们先来看看“姜太公钓鱼” 的故事。我们开篇说到,三千多年前的渭水河边,白发苍苍的 姜子牙,手持特制的直钩钓鱼,引来众多好事者围观。 人们看到此情此景,都觉着很滑稽,纷纷议论道:这个 人啊,不是疯了,就是脑子进水了。老姜搞笑的举止,不胫而 走,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这就好比今天微博的头 条,那传播的力度是相当地强大。很快,这个事情就在渭水一 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渭水一带,是周族部落的地盘。当时周族部落的首领姓 姬,名叫姬昌,后来被尊称为周文王,他是一位非常贤明的领 导人。他见商纣王暴虐无道,就积极发展势力,广招人才,准 备推翻商朝。 周文王广招人才的办法和别人不一样。他不只是大肆 宣传说我广纳人才,有本事的人都到我这里来吧!然后坐 在“办公室”里,等着人才上门。而是主动下基层,深入民 间,寻访人才。 有**,周文王访求贤才,来到了渭水边,听说了直钩钓 鱼的怪事,他认定这位老者不是凡人,就在渔夫们的指点下, 找到了姜子牙。周文王和姜子牙一聊,果然发现姜子牙谈吐不 凡,极有见识。 周文王非常高兴,说:“我听我的祖父讲,‘将来一 定有非凡的圣人到我们这里来,他一来,我们将托他的福 而兴盛’。您老人家大概就是我们天天想、夜夜盼的那个 人吧?”我猜想,这个时候,姜子牙可能会说:“正是在 下!”于是周文王就把姜子牙拜为军师,尊称他为“太公 望”。意思是我们所期望的老人或者说能够给我们带来希望 的老人。后来,人们之所以叫姜子牙为“姜太公”,就是从 “太公望”这个称呼来的。P41-44
    编辑推荐语
    《商贾智慧》:透析商人智慧,叩问商业道德,改编自百家讲坛节目
    《商贾传奇》!
    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短时间内从一贫如洗
    到富甲一方?如何培养接班人不为富二代的问题苦恼?如何知进知退从容
    驾驭自己的人生?《商贾智慧》讲述的是古代商业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
    用古代商人智慧商场谋略给你新的人生启示。商圣范蠡的高深智慧,儒商
    子贡的富而好礼,商祖白圭的经营哲学,司马相如的促销秘密……比胡雪
    岩、巴菲特的故事更值得参考!本书作者是2011年度百家讲坛隆重推出的
    新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李晓。
    前言 纠结的中国人
    **章 商人出世
    第二章 贩夫治国
    第三章 管鲍之交
    第四章 儒商贡
    第五章 致富宝典
    第六章 陶朱教子
    第七章 商祖白圭
    第八章 啼笑姻缘
    第九章 卜式捐资
    第十章 盐铁官营

    后记
    现如今的中国人,过得是相当的纠结。 单说吃的吧。过去穷,所以吃饭是头等大事,见了面,都要问一声“ 吃了吗”?现在肚子倒是吃饱了,但是你的心,吃得踏实吗? 下馆子,菜可能是用“地沟油”炒的。地沟油这东西,就是从饭馆、 酒楼回收的厨房垃圾,“华丽转身”而来的。据说,餐桌上吃剩下的那些 厨房垃圾,先是被送到养猪场,加热之后喂猪,但是里面的一些油脂,猪 是不吃的。养猪的人就把这些油脂收集起来,卖给制造地沟油的专业人士 。经过过滤、加热、沉淀、分离等程序,还要添加上脱色剂、香精等化学 材料,只需要一个晚上,垃圾就摇身一变,成了晶莹透亮、香气扑鼻的“ 食用油”,低价卖给饭馆、酒楼,回到了我们的餐桌上。地沟油的可怕之 处,不在于它曾经是连猪都不吃的东西,而在于里面含有一种叫做黄曲霉 素的致癌物质,而黄曲霉素的毒性,比砒霜还要高一百多倍! 不下馆子,在自己家里吃饭就保险了吗? 在家里喝牛奶,可能有三聚氰胺。可能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 ;在家里面吃米饭,有可能遇上毒大米。所谓毒大米,就是把发霉变质陈 米、或者农药含量严重超标的有害大米,经过去皮、漂白、抛光等工序, 再掺进工业原料白蜡油搅拌混合而成。这种乔装打扮过的毒大米,色泽透 明,卖相好。人吃了毒大米之后,会引起乏力、恶心、头晕、头疼、肺水 肿、昏迷等症状。如果是孕妇吃了,可能引起流产、胎儿畸形。 吃咸鸭蛋、辣椒酱,可能会遇上“苏丹红”;吃白糖、冰糖、粉丝、 米粉、面粉、腐竹,有可能遇上“吊白块”(一种工业漂白剂);吃猪肉, 有可能碰上“瘦肉精”;吃韭菜,可能会碰上剧毒农药3911;吃蛋糕,可 能会吃进去反式脂肪酸;吃蘑菇,可能会吃进去荧光增白剂;吃鸡,可能 会“被”激素;吃鱼,可能会“被”避孕…… 这些食品**事件,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在挑战着人们的想象能 力,无一不在考验着人们的身体承受能力,让人们在照顾肚子的同时,心 惊肉跳,心惊胆战!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种食品**事故会接二连三、层出不穷呢? 当然,人们*有理由诘问:那些假冒伪劣的制造者,你们为什么这样 干?! 假冒伪劣,无论花样多么千奇百怪,也不管手法怎样丧心病狂,骨子 里的东西都只有一个,无非是利用欺诈,降低成本,多赚些钱。 正当我写作这段文字的时候,电视上接连报道了家乐福、沃尔玛等超 市在上海、沈阳、长春、昆明、南宁等城市的连锁店存在虚构原价、低价 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不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价格标示等欺诈行为的新闻 。2011年1月26日,**发改委宣布已责成相关地方价格主管部门依法责令 这些超市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 家乐福、沃尔玛这些名列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在其本国市场很少听 到有价格欺诈等行为。为什么到了中国就变坏了?难道说,真的应了那句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的古语,世界上单单中国这块土地 特产假冒伪劣吗? 不是的! 如果我们放眼人类商业史,将会发现假冒伪劣的欺诈行为不止当下存 在、更非中国所独有,而是贯穿商品生产与交换之古今、遍布东方与西洋 之各国的顽症痼疾。 “只要商业资本是对不发达的共同体的产品交换起中介作用,商业利 润就不仅表现为侵占和欺诈,而且大部分是从侵占和欺诈中产生的。”― ―这是马克思对于欧洲早期市场经济的论断。 在咸黄油上涂一层新鲜黄油当做新鲜黄油出售;将制作肥皂时剩下的 废弃物掺和上别的东西当糖卖;把黏土捣得很细,再用羊油搓过,掺和到 可可粉里卖;茶叶里则掺上黄荆树叶,或者掺上泡过的茶叶,当做好茶叶 卖――这些景象也不是出现于现在的中国,而是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的英 国。恩格斯的《英国工人**状况》将它们记录下来。 那么,为什么在后来西方的市场经济发达**,家乐福、沃尔玛之流 一般不敢搞欺诈行为呢?恩格斯认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 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 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那里 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热狂, 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 经营者之所以不再搞哄骗和欺诈,商业道德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从不 诚信转变为讲诚信,并非良心的发现,也不是出于“伦理的热狂”,而是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健全,法制逐步完善,消费者日益成熟,企业的生 存、发展、获利的巨大压力迫使它不得不如此。 因此,中国当前包括食品**问题在内的众多市场乱象,也无非是市 场竞争机制尚不健全、法制体系尚不完善、消费者尚不成熟、企业欺诈成 本不高、经营者道德水准低下等因素的产物。 要消除那些令人痛感“纠结”的乱象,当然需要法制健全、政府尽责 、媒体监督、消费者擦亮眼睛,但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者们提升道 德水准、加强诚信自律,无疑承担着首要责任。 问题是,究竟怎样提升商业道德、加强诚信自律?途径大概不外三条 : 其一,向自己学。也就是通过自己的摸爬滚打,明白利己先利人、害 人终害己的道理。 其二,向别人学。也就是借鉴周围的人(包括外国人)的经验教训,以 人昏昏,使己昭昭。 其三,向古人学。也就是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当中,汲取 智慧,获得启迪。 实际上,虽然中国古代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比不上今天发达、市场 关系和交易方式不如今天复杂,但是我们的祖先早已对于商品经济的基本 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对于工商业者的经营之道、处世之德、修身之理、 治家之策有过精辟的总结。那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历经数千载 而常青不衰的、完全是中国人创造的、*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的宝贵财富! 作为尚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的确,我们有很多东西需要向西方 学习,但是有很多东西,我们在学习外国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向我们自 己几千年的文化之源求索。对于仁义、真诚、悲悯、和善等人性之美的热 爱和追求,以及“君子爱财,如何取之”?有了财富应该如何处置?如何 破解“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丰赡的且弥足珍 贵的财富。 就根本来说,眼下那些令人纠结的市场乱象,除了法制不健全、政府 未尽责、媒体监督差、消费者欠成熟等因素,正是民族商业文化断裂、传 统商业美德弃失的恶果。 因此,传承民族商业文化,弘扬传统商业美德,应该是我们提升商业 道德水准、加强诚信自律的首要任务。 …… 2009年末的一个下午,**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 兰培胜编导找到我,邀请我录制一个专题讲座节目。经过几 个回合的讨论,*终决定以“商贾传奇”为题,以中国古代 工商业者的故事为线索,既贯穿中国古代工商业经济的“发 展之道”,也阐释中国传统工商业的“经营之道”。计划首 先讲《史记》中的商人,以后再陆续讲明清商帮等。 在聂丛丛老师等《百家讲坛》领导和编导们的支持下, 这个选题得以通过。2010年3月6日,我做了试录。5月6日, 正式开录。此后,每一个月录2集,到9月9日,录完了10 集。现在奉献给读者朋友的这本书,就是在讲稿的基础上增 删润色而成的。 历史上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要讲商人这个话题呢? 我和编导,有两个共同的想法: 其一,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祖先不 仅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而且曾经创造过*发达的 工商业文明。工商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 商业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也为人 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百家讲坛》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纳入传统工商业文化 的内容,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 其二,当下,食品**、产品质量等问题,越来越使广大 消费者感到焦虑、满怀纠结,企业家道德也陡然成了全社会关 注的热点。2010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 企业家要讲道德,和飙涨的房价一起,成了总理与网友热议的 话题。温家宝总理说:“我们的企业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利益, 甚至见利忘义,把自己挣钱建立在别人痛苦甚至生命之上,那 是可悲的,也是法律不允许的。” 温总理的话,说出了我们广大普通消费者的心声。现在, 确实有个别企业家不讲道德,他们把道德和赚钱对立起来,把 赚钱凌驾于道德之上,靠不道德来赚钱。难道说,一旦讲道德 了,就发不了财吗? 让我们看看《史记》中的那些商人故事吧,我们会发现, 讲诚信、讲道德,恰恰就是我国古代商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我们还会发现,在我国古代商人们的身上,有很多非常**的 传统美德,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经营之道,值得我们很好地加 以总结、继承和发扬。 在此背景之下,我和兰编导一致认为,借助大众传媒向人 们(包括企业家们)宣传我国**的传统工商业文化,应该是 颇有现实意义的。 但是,选题确定之后,正式着手准备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条路异常 艰难。 难处之一,是电视讲座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殊要求。 我从事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已逾二十年,虽然中间也 有过多次的电视采访,但是日常工作面对的主要是学习经济 史、经济思想史的大学生、研究生,讲的是理论,用的是专 业性的语言。现在,要把在大学里都公认的晦涩难懂、枯燥 乏味的东西,讲得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愿意听,不赶紧拿起遥 控器换台,缺乏故事性和趣味性是万万不行的。 难处之二,恰恰又是故事性的资料少。 《史记》的《货殖列传》、《平准书》等篇章里面,虽然 提到了几十个工商业者,但是每一个人的笔墨都不多,大部分 只是提了提名字而已。波澜曲折、峰回路转、能把人忽悠得死 去活来的故事,就更稀罕了。 虽然自忖很可能会出力不讨好,但是既然已经上路,也只好咬着牙走 到底了。就这样,硬着头皮,做了下来。 幸运的是,在这条路上,我得到了很多热心高手的帮助和鼓励。 兰培胜编导作为在媒体工作多年的专家,*了解观众的 心思。我写出的每一集,他都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审视,帮助 我做出调整。张长虹、李峰等编导也给予了很多帮助。高虹 导演,从我试录的时候起,就提出了很多很中肯也很具体的指 导意见。 节目录制现场的观众,有老有少,都是深爱国学的“铁杆 粉丝”。在别的单位,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百家讲 坛》的录制现场,主讲嘉宾换了一茬又一茬,观众却成了安营 扎寨的将军。他们的鼓励和喝彩,为我增添了无数的力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总编辑刘瑞琳,慨然承接本书的出 版。责任编辑杨晓燕从内容到形式,逐字逐句地推敲,其用心 良苦丝毫不亚于自己的作品…… 我的爱人、女儿,一个中年妇女,一个在校大学生,作 为《百家讲坛》的忠实观众,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我的**读者 和**听众。我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首先经过了她们耐 心、细心的审查。我的女儿亦是我的学生李璇,还特地为本书 写了一篇跋。虽言辞尚稚,思辨未深,然而女儿之殷殷情愫, 弥足珍贵,不忍割爱。 一句话,本节目的播出和本书的出版,凝结着许多亲朋好友的心血。 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本书。 爰志于此,以示感荷! 姜子牙,名叫姜尚,子牙是他的字。又因为他的祖先曾经被分封到一 个叫吕的地方,古人有以地名为姓的,所以又叫吕尚。 一提起姜子牙,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姜太公钓 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姜子牙一出手,就钓到了一条大鱼, 这就是周族部落的首领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从此,姜子 牙就辅佐周文王以及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消灭商朝,建立了 周朝。这是人们知道的一般说法。 但是,姜子牙究竟是怎么结识周文王的?历史上却有不同的说法,司 马迁的《史记》就记载了三种说法。 **种说法,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 钩”的故事。《史记?齐太公世家》说:“吕尚盖尝穷困,年 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意思是说,姜子牙曾经穷困潦倒, 年纪一大把,头发都熬白了,还没有熬出头,就利用钓鱼的机 会,见到了周文王,继而为他所用。 第二种说法是,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就博学多才,曾经在 商朝做过官,甚至还在商纣王身边干过,也算是**干部了。 但姜子牙眼见商纣王宠信妲己,荒淫无耻,暴虐无道,朝政黑 暗,就愤而辞官,流落江湖,周游列国。可是所到之处,一直 也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后就投奔了周文王。 第三种说法是,姜太公原来是平民百姓,隐居在海边。周 文王很能干,也很贤明,引起了商纣王的猜忌,被商纣王抓了 起来,囚禁在一个叫?里的监狱里,一关好几年。有几个江湖 豪杰,认为周文王是天下少有的贤明之人,这样被关下去实在 可惜,就组成了一个民间的营救班子,策划搭救周文王出狱。 这个班子里,就有姜子牙。姜子牙他们搜罗了很多美女财宝, 献给商纣王,商纣王龙颜大悦,就把周文王放了出来。从此以 后,姜子牙也就追随了周文王。 司马迁在写完了这三种说法之后,���接着说:“言吕尚 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史记?齐太公世 家》)意思是关于姜子牙投奔周文王的说法虽然很多,各种说 法也不一样,但他后来担任了周文王、周武王的师傅却是没有 问题的。 也就是说,在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关于姜子牙是怎 么认识周文王的,至少流传着这样三种说法,究竟哪种说法对 呢?司马迁也拿不准,于是,就把它们都照单记录下来了。 那么,在我们看来,这三种说法,哪种说法比较靠谱呢?我个人还是 愿意相信“钓鱼”的说法。 这不仅仅因为这种说法地球人都知道,司马迁也把这种说 法放在**位,说明司马迁似乎也认为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更大 一些。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说法更加符合姜子牙的经历。 姜子牙究竟有什么经历呢?我们先来看看“姜太公钓鱼” 的故事。我们开篇说到,三千多年前的渭水河边,白发苍苍的 姜子牙,手持特制的直钩钓鱼,引来众多好事者围观。 人们看到此情此景,都觉着很滑稽,纷纷议论道:这个 人啊,不是疯了,就是脑子进水了。老姜搞笑的举止,不胫而 走,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这就好比今天微博的头 条,那传播的力度是相当地强大。很快,这个事情就在渭水一 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渭水一带,是周族部落的地盘。当时周族部落的首领姓 姬,名叫姬昌,后来被尊称为周文王,他是一位非常贤明的领 导人。他见商纣王暴虐无道,就积极发展势力,广招人才,准 备推翻商朝。 周文王广招人才的办法和别人不一样。他不只是大肆 宣传说我广纳人才,有本事的人都到我这里来吧!然后坐 在“办公室”里,等着人才上门。而是主动下基层,深入民 间,寻访人才。 有**,周文王访求贤才,来到了渭水边,听说了直钩钓 鱼的怪事,他认定这位老者不是凡人,就在渔夫们的指点下, 找到了姜子牙。周文王和姜子牙一聊,果然发现姜子牙谈吐不 凡,极有见识。 周文王非常高兴,说:“我听我的祖父讲,‘将来一 定有非凡的圣人到我们这里来,他一来,我们将托他的福 而兴盛’。您老人家大概就是我们天天想、夜夜盼的那个 人吧?”我猜想,这个时候,姜子牙可能会说:“正是在 下!”于是周文王就把姜子牙拜为军师,尊称他为“太公 望”。意思是我们所期望的老人或者说能够给我们带来希望 的老人。后来,人们之所以叫姜子牙为“姜太公”,就是从 “太公望”这个称呼来的。P41-4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