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中国版《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比《lie to me》更有效的本能识谎术、赤裸读心术)
QQ咨询:
有路璐璐:

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中国版《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比《lie to me》更有效的本能识谎术、赤裸读心术)

  • 作者:姜振宇
  •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 ISBN:9787550602779
  •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01日
  • 页数:239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50602779
    • 作者
    • 页数
      239
    •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01日
    • 定价
      ¥26.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强本能识谎术,让谎言装不成、藏不住 微反应是每个人在遇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产生的瞬间反应,它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再能“装”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后的**瞬间也会出现微反应,他的“装”只能出现在微反应之后。因此,微反应是个人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准确线索。
    本书作者经过5年研究,与8家司法科研机构合作,积累了10000条微反应测试数据,在国内*先开启了应激微反应研究的先河。全面分析了*常见?8种微反应类型(冻结反应,安慰反应,逃离反应,仰视反应,爱恨反应,领地反应,战斗反应,胜败反应),适用于恋爱交友、工作升职、团队管理、业务谈判、面试访谈等人际关系各个领域,能够从根上助你认清谎言,撕破假面,还原真相,打造属于你的防欺骗保护伞,进而看透他人,掌控局面。
    文章节选
    恋爱交友、工作升职、团队管理、业务谈判、面试访谈等
    人际交往自我保护良药 这套书对我有用吗?
    我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形,则这套书提供的知识和技术能提供巨大的帮助。 ★ 你与亲人相隔遥远,你很担心他们是否过得健康安好。每次打电话的时候,他们都会告诉你一切顺利,没有什么不好的。你很想知道他们是否真的过得好,还是只是为了怕你担心而对你“报喜不报忧”。
    ★ 认识新朋友的时候,对方是个什么类型的人,和你说话的时候是否真诚?对方在侃侃而谈或沉默不语的时候,内心究竟在想什么?义愤填膺的同仇敌忾是否真实,开心大笑的时候是否在故作轻松?
    ★ 你和恋人相处良久,感情不像原来那么炽热,你不知道他(她)是否还深爱着你。虽然每次问起来,他(她)都信誓旦?地说非你不娶(嫁),但是你依旧不放心,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隐隐的不安和怀疑,你想知道对方说的是真心话,还是只是应付你而随口一说。
    ★ 你是某公司的招聘官,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不错的应聘者,你想知道他的叙述是否真实,他到公司的实际追求是否就是他所说,他所作的承诺是否可信,哪些是他真正关注的因素?
    ★ 你的上司说很器重你,觉得你值得栽培。你想知道他是真的要栽培你,还是只是这么说说笼络你,目的是让你死心塌地地做事情,甚至是要你替他抗雷做替死鬼。
    ★ 你的团队成员造成了损失,甚至可能出现内鬼,究竟是谁把事情搞砸了,有没有人对别人栽赃陷害、造谣生事,甚至频施暗箭,把搞砸事情的责任扣在他人的头上?
    ★ 你和客户进行商务谈判,客户说自己的条件已经是*优惠的了,已经到了底线了,甚至当场做出即使谈判破裂也在所不惜的样子。你想知道客户是真的不想合作,还是只是做做样子,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回报。
    …… 如果你认真阅读这套丛书,掌握了书中提供的知识和方法,那么,身处上述具体情境中的时候,你将可以作出很好的判断。通过对声音、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的观察和对比,你可以瞬间判定,对方是否在讲述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对方动作、表情和语言不一致,则很可能说明他(她)说谎了。面对可能潜在的危险,识别谎言可以立刻引起警觉,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被他人的表面说法蒙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如果你还希望进一步探寻真相,则可能获得更大收益。能够尽可能掌握到真相,你就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甚至可以引导对方,在双方交往中占据主动。
    也许你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你还会承担朋友、恋人、上司、下属、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社会角色,只要你处于人际关系当中,就需要与他人打交道,只要你有了解他人真实心理状态的需要,你就都应该懂一点微反应的知识和技术。
    与其他所谓的“读心”类书不同,本套丛书给你的,是那些作为人就无法逃避的微反应线索。
    一个人,可能因为知识、阅历、能力的原因,能够在内心波涛汹涌的时候做到面不改色,明明很讨厌别人却可以表现出很喜欢。他(她)也许很会演戏,会掩盖,会“装”,但是,他(她)无法控制自己的微反应。也就是说,微反应是“装”不出来的。因为微反应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经过长期进化而遗传、继承下来的,是人类实现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反应。为了自我保护和优质繁衍,微反应不受个人思想的控制,因此它*能够?现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再能“装”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后的**瞬间也会出现微反应,他(她)的“装”也只能在那之后。因此,微反应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意图的*准确线索。如果你观察到了真实的微反应,接着又看到了试图掩饰和造作的表演,那么真相已经摆在你的面前。
    除了微反应的动作之外,微表情和微语义也是我们研究的**。微反应主要讲的是细微的身体小动作,微表情主要针对脸部的细微表情变化,微语义则是探寻只言片语后的真实意思。它们帮助我们构建了一个判定他人说法与想法是否一致的立体框架,从而使得我们的判断更加准确?效。
    我们之所以无法有效影响和改变他人,是因为不知道他人内心的真实想法,被他人的语言,以及各种“装”出来的表情和行为所欺骗。观察和分析微反应恰恰让我们握有读懂他人内心的核武器,让我们可以看透他人伪装,发现他人的真实心理,保护自己,准确出击,*终赢得**且精彩的生活。
    什么是微反应 “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它是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如果要为“微反应”这个心理学领域的新词找个外国前辈词汇来对应的话,那它的英文?文应该是“Micro-expressions”(通常译为“微表情”)。
    随着美国电视剧《别对我说谎》的迅速普及,“Micro-expressions”一词已被很多国人所熟知。这个词并不是电视剧生造出来的,在美国保罗?埃克曼教授的若干著作,如《情绪的解析》《说谎》等书中就已得到广泛应用。根据上下文,埃克曼教授确实用它来指面部微表情(时间非常短的或不充分的面部表情),用于判断被测试人的真实情绪,可用于测谎。
    但是,通过查词典可知,“expression”一词的中文意思不仅仅指表情,而是涵盖了表达、表现、词句等多种意义。而分析一个人的真实心理状态,也不应当仅**于面部表情,应当通过观察并分析表情、肢体动作、语言意义等被测试人的表现,才能全面判断。因此,我们在这里使用“Micro-expressions”一词,其内涵就不仅**于面部的微表情,此处的“expression”一词更适合于翻译为“表现”。
    表现就不能是故意的吗?凭什么用来判断心理状态,甚至还能用来测谎?
    研究表明,大部分人体的动作表现都是可以进行主观控制的,当然也有极少数例外(如瞳孔)。但是,因为人的动物性,在受到刺激的时候所作出的**反应(各种表现)却不太容易作假。在刺激有效的情况下,被测试人的*初瞬间反应绝大多数都是不受思维控制的,真实可靠。当然,这些反应很快就都被控制和修正了,且动作幅度很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着重研究微小瞬间反应的原因。
    因此,要想让被测试人表现出真实的心理状态,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有效的刺激。鉴于针对“有效刺激”的研究与针对“表现”的研究同等重要,不可缺少,我们*终决定用“反应”一词来涵盖“刺激—表现”这个完整的过程,并把全部的内容提炼成一个词,中文叫做 “微反应”,英文叫做“Micro-expressions”。
    严格来讲,“微反应”是个广义的“大词”,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微表情”,属于“面孔微反应”;二是除了表情以外的,其他能够映射心理状态的身体动作,也就是常说的“小动作” ,可以别扭地称为“微动作”,属于“身体微反应”;三是语言信息本身,包括使用的词汇、语法以及声音特征,称为“微语义”,属于“语言微反应”。
    但同时,“微反应”在通常汉语语境下,又会让人直接联想到身体的动作反应,即前面列举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微动作”。所以,“微反应”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作为一个狭义的“小词”,以便更贴近普通人的理解。
    这本书中致力探讨的,是“身体微反应”,简称“微反应”(狭义)。关于微表情和微语义的内容,将会陆续专门撰写书稿探讨。
    人具有的8种微反应 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为你解读人所具有的各种微反应,其中:
    冻结反应(第3 章),是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时的**反应。突如其来的刺激,会让人瞬间出现短暂的停顿,用来看清状况,判断对策。如果在一个问题后,对方出现瞬间的行为停滞,说明这个问题让对方感到意外,意外的刺激是打破对方心理防线的有效手段;
    安慰反应(第4 章),是人受到负面刺激(批评、压力、否定等)后可能?现的反应。安慰反应在说谎的时候尤其常见且明显,因为说谎是迫于某种压力而进行的行为。如果对话的情境可以确定存在某种压力,那么安慰反应可以映射出此人当时的内心状态——不舒适;
    逃离反应(第5 章),是人感受到厌恶或恐惧的时候会产生的反应。如果面对的刺激具有威胁性(可能伤害到自己),而自己又没有改变局面的信心,则会出现逃离反应。远古时代的逃离是跑,现代社会的逃离则多数比较隐晦。出现逃离反应,可以判断出行为人内心对刺激源所持的负面心态,厌恶或恐惧;
    仰视反应(第6 章),是对自己能力高低、地位差异?胜败预测、优劣定位进行判断后的反应。进化积累的本能,使得人会仰视比自己高大的对象,蔑视比自己矮小的对象;反之,人也会本能地尽量抬高自己的身体以期建立优势,也会在认怂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体放低。所以,观察一个人的体态高低,可以判断其内心的自我定位;
    爱恨反应(第7 章),是人际之间心理距离的两个**——爱和恨所主导产生的反应。爱的时候会希望对方也能爱,会担心对方不爱;恨的时候会主动拉开距离,会咬牙切齿地质问“为什么不爱我”,还会干出更疯狂的举动。身体间的距离,可以体现出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的某?行为,也可以体现出其内心的喜爱与厌恶;
    领地反应(第8 章),是人在自己的“领地”中所表现出来的领导风范。自己的地盘里,人会表现得放松、自在、威严,还可以丝毫不费力地指挥。如果有人敢于挑战自己的领地范围,则会引起强烈的警觉和反击。观察人的姿态和动作,可以判断出其内心是否具有**感,而挑战对方心中设定的领地范围,可以激起强烈的愤怒,这些可以帮助建立心理测试中的有效刺激;
    战斗反应(第9 章),是愤怒的*强体现。引发愤怒和战斗的原因,无论多么具体,都可以归结为生存和繁衍中遇到的威胁,比如“同行?冤家”可以溯源到对生存的威胁,“冲冠一怒为红颜”则可以溯源到对繁衍的威胁。一旦战斗反应出现,除了可以逆推出愤怒情绪之外,还可以预见到“不会轻易放弃”的行为趋势;
    胜败反应(第10 章),是战斗结束之后的表现。胜利的人趾高气昂,失败的人垂头丧气。如果经过战斗之后,观察到被测试人的胜败反应,则可以用来分析此人心态,还可以用来预测事情未来的走向。
    了解了各种微反应,就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下对他人的情绪和心理作出准确的判断。而准确把握了他人的心意,也就可以相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扑朔迷离的谎言 微反应研究*神奇的地方,也是它*高端的价值,是能够分析他人是否说谎。也就是说,可以判明对方所说的是否就是其所想的,从而为自己的应对找到依据,采取相应的措施。
    心理学家们在心理学研究范畴中对谎言作出过很多种定义,每种定义都各具其合理性,而且,为了寻求学术上的缜密,专家们对定义的表述又都相对复杂或晦涩。有的论证到**的时候,竟然发现表演魔术完全符合说谎的定义,还要特别把它作为例外剔除。
    学术的严谨其实很多时候是怕被同行挑错,其实说谎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所以我在这?书里不求****的严谨,只是简单地定义为,说谎就是故意把假的信息传达给别人。根据说谎者的需求,谎言的表达形式有很多,从一言不发到滔滔不绝,从一个眼神到连篇累牍的满纸文字,都可以是谎言。 说谎从形式上分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否认真实的信息,“不知道”或者“不是这样的”,学术上称为“掩藏型说谎”;另一种是编造虚假的信息来代替真实的信息,把黑说成白,或者把黑说成有点黑也有点白,学术上称为“捏造型说谎”。
    说谎的形式非常复杂,但目的却是简单的四个字——趋利避害。说谎,要么就是为了逃避危害(批评、损失甚至惩罚),有个坏东西摆在那,说真话就得倒霉,说假话就有机会规避;要么就是为了获得利益(奖励、收益以及被喜爱),有个好东西摆在那,说真话就肯定没份,说假话就有机会得手。
    趋利和避害都会存在掩藏与捏造的情况。根据我们的测试和实验统计,在趋利中,捏造的情况更多,而且是捏造事实以提高自己的情况居多;在避害中,否认的情况更多些,将对自己不好的信息都掩藏起来或者否认掉,当然,捏造的情况也不少,一般会是捏造与事实不同的信息或者把负面信息的主体更换成别人,进行责任推卸和转移。如图2-1。

    谎言是经过思维和推导之后的复杂反应,归属于大脑中的**功能管理,其逻辑复杂程度非常之高,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问题:你是不是获得过专业比赛的**?(积极信息)
    说谎的回答:是。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属于捏造,目的是趋利。因为这个专业比赛**的头衔,能够带来更多的收益(精神的被崇拜和被喜爱,或者物质的奖励)。
    如果回答“没有”,那么说谎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否认自己拥有这种好的头衔,不能趋利,不能避害,没有说谎动机。 问题:你是不是偷偷挪用过公司的钱给自己消费?(负面信息)
    说谎的回答:没有。 直接否认负面信息,目的是避害,逃避可能面临的惩罚(精神层面的不信任,或者物质层面的处罚、开除)。
    如果回答“是”,那么说谎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承认自己犯过错误,会引起惩罚,或者失去获得利益的机会,没有说谎的动机。
    不过,上面的两个例子,只是一层逻辑的直接判断,如果事件本身的规则就很复杂,或者被测试人有什么宏大的欺骗计划,则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在让我们把上面的两个谎言复杂化一些。我们会发现,当问道**个问题“你是不是获得过专业比赛的**”时,?果对方回答“没有”,那也不一定就是实话。因为可能存在这样的一种规则,只有非职业选手(业余选手)才能参加这项比赛,大家都是业余的,比赛选手在同一水平区间内,比赛胜利了,奖金很丰厚。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专业的选手隐藏自己的履历,以强欺弱,获得好处。趋利!
    而对于第二道问题“你是不是偷偷挪用过公司的钱给自己消费”,如果被测试人回答“是”,也有可能是在说谎。真实情况可能是,钱是朋友(儿子、老婆、女友、上司)挪用的,自己很干净,但是为了保护朋友(朋友**潜伏下去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实现更大的利益,自己?也就认了。传说中老大作案,小弟自己跳出来顶包就是这种情况。这样可以迅速摆平整个事情,不但自己将来能上位,全家老小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安家费),否则的话,自己和家人还可能遭到迫害。这种复杂规则下的说谎,趋利和避害兼具。
    情绪泄露的心理秘密 怎么样才能制造有效刺激呢?
    首先,得把直接危害别人健康甚至生命的行为排除在外,毕竟现在是文明社会,大家都是文明人。
    那怎么办?
    情绪,要抓住情绪。
    情绪是人内心深处的原始反馈,是直接与动物性的生存、繁衍需求相关的神经系统反应。人如果没有情绪,就是机器人;人如果全部都由情绪主导,就是低级动物。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同样一个刺激,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情绪反应(没反应也算一种);另一方面,每个人也都会有关心则乱的刺激源。
    人类常见的情绪有(排名不分先后,也不分简单和复杂):
    平静、满足、得意、高兴;惊讶、轻蔑、厌恶、担忧、恐惧、愤怒、威胁、恨;不悦、委屈、惭愧、为难、尴尬、悲伤、悲痛等。
    情绪是真实的心理反应,刺激有效的前提下,人就会产生情绪。
    但是,有的人即使被刺激了,表面上看起来也会波澜不惊,很难被观察到。
    很难被观察到,并不是观察不到。
    完全没有���应,说明刺激不够有效,应继续加大刺激力度或更改刺激源;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家伙服用了镇静剂或者神经系统有疾病。
    的人属于另外一种情况——快速调整。在受到有效刺激的*初瞬间他们出现的反应非常真实,但随后会很快控制住自己的反应,甚至改变和伪装成另外一种反应,还要故意表现给你看,让你印象深刻。那一点点真实的反应,时间很短、幅度很小,而且因为人人都有,见惯不惊,不足为奇,不以为意,很容易被忽略。但这些微小的反应才是**,通过分析它们才有可能?取真相。
    所以,如何分辨情绪反应以及它们的真假,则成为了新的更**别的问题。
    情绪的作假可从种类和程度两个方面来分析。
    该愤怒的时候却貌似微笑,该恐惧的时候却貌似愤怒,该高兴的时候却貌似悲伤(惋惜),这种情绪种类错位相对容易分辨。
    分析情绪的真假,难在对程度的判断。反应程度太小或者太大,都会让人不太容易确定反应是不是真的。
    那怎么办?
    我们可以遵循情绪和能量匹配原则。
    情绪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与情绪所引发的反应(肌肉运动)需要的能量相比,情绪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大。小?激产生的情绪程度轻,情绪需要的能量小,表现出来的动作幅度就应该小,时间短;大刺激产生的情绪程度重,情绪需要的能量大,动作的幅度就应该大,时间相对长。
    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如果与刺激的程度不匹配,就是在作假。
    隐晦的冻结反应 真正在测试过程中有意义的冻结反应,几乎都是比较隐晦的。 呼吸控制
    呼吸的冻结反应是屏住呼吸或者降低呼吸的幅度和频率,也就是俗话说的“大气都不敢喘”。这是经典的冻结反应之一。
    在微反应研究体系中,呼吸与能量储备直接关联。呼吸动作的频率和幅度增加,意味着能量储备增加,准备有所动作(不光是身体的动作,也包括思考和言语),且动作的难度越大,呼吸的量(频率或者幅度)就越大,二者成正比。
    因此,吃惊的时候本能反应是快速吸一口气,留着备用。但感受到恐惧的时候,尤其是迫于客观条件不能逃跑、不能反抗的时候(比如现代社会的规则、礼仪等),则会出现屏住呼吸或者减弱呼吸的冻结反应。
    我的一位同事有一次负责筹办会议,因为诸事繁杂,居然忘记了派车接某位重要领导莅临会场,还好对方很大度,没有计较,*终的会议也很顺利。不过此事还是搞得自家领导很恼火,晚上在庆功宴的时候,便批评了那位同事几句。虽然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这位老兄因自觉惭愧,还是收敛了刚才还热热闹闹的心情,凝神静气地低头听着领导的话。而在几句话之间的间隔沉默期,屋里的每个人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生怕随后会有暴风骤雨的来临。好在,领导点到为止,命令大家重新斟酒,屋中凝结的空气才又被喧闹打破。
    请注意,为什么感觉空气犹如凝结了一般?这种*常见的修辞语法来自每个人的细微呼吸。
    其实,这种轻微呼吸的远古本质是隐藏,是为了不引起猎手的注意。在被捕猎的过程中,弱势的一方不能战斗(打不?)则只有逃跑,如果跑得也不快,那就只能藏起来了。而隐藏的时候,如果呼吸不加以注意,气流的流动和呼吸的声音则会把自己的位置暴露给捕猎者,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此,长期进化积累的本能是,隐藏自己的时候会减弱甚至停止呼吸。到了现代社会,视觉上的隐藏除了军人、特工和罪犯之外,已经很少有人需要了,*多不过是尴尬的时候“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的心态。但遭到负面压力的时候,心理上还是会希望通过隐藏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主动减弱或者停止呼吸,试图减少对手对自己的关注(虽然客观上不可能)。
    因此,正常状况下,遭遇?面刺激(比如挨批评)的人是会不由自主减弱甚至屏住呼吸的。
    根据这个结论进行推导,如果老板骂人的时候发现,挨骂的家伙居然呼吸剧烈,这是应当留意的反常反应,往往意味着挨批的人有委屈、不服甚至反抗的情绪,需要进一步了解信息。 总之,如果在面临刺激源的时候,被测试人的呼吸开始减弱甚至停止,说明其心理处于一种恐惧状态,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不敢逃跑,不敢反抗,被动等待结果的到来。这样的心态,表示刺激是有效的。也就是说,我们问对问题了,这个事情被测试人很关心,关心则乱。而发现被测试人的关注点,是继续?展有效刺激的前提条件,能够通过这个关注点,测试出对方的情绪,以推导出其真正的心理状态。 手的约束
    你有没有站在一个舞台上,面对着台下数百观众的注视,而觉得很不自在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一般人在这种时候,都会不知道怎么摆放自己的双手?
    其实,不自在是一种担忧状态,潜意识中担忧的是不被观众喜欢或者被观众否定。在哪里*自在?当然是家里,因为不用担心。
    站在舞台上的人,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内在和外在被观众所接受。而这种担忧,则成为了压力的来源。表情可以强颜欢笑(虽然很假,但可以强行挤?来,而且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脊梁可以挺直(当然,这也有很多人做不到),双腿反正负责站立(有事做就暂时不用管它们了),可是手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双手就会不由自主地呈拘束状态,产生冻结反应。
    比如女士常见的动作是将双手拉住置于身前(常被人认为是羞涩可爱状),因为如果不拉住进行相互约束的话,两只手就会跑到身体两边,不知道该怎么摆放了;男士常见的动作是将双手拉住背在身后(常被人认为是成熟或者有秩序感)。如图3-3。

    另有几种比较隐晦的动作,看似双手的拘束有着合理的原因,而且可能很酷,比如将双手插入裤兜。类似的变形动作还有新手主持人用一只手拿住麦克风,另外一只手插入裤兜。如图3-4。这种姿态一般只发生在未经世事(没见过大场面)的较青涩男士身上(年龄可以放大到40岁),他们也认为这样好像是挺潇洒的样子。

    不潇洒的也有,比如用袖筒将手拢起来,合理解释是冷。有气温作借口,两只手的拘谨就可以藏得很好(当然也有可能是真冷)。如图3-5。

    其实,这一类的姿态是借助外力拘束双手的运动,这些手的反应在具体的情境中,都可以解释为“不知所措”的冻结反应,映射了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如果你觉得这样判断太勉强,可以回想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时候看到过**领导人在正式场合中双手做插兜状?
    这几种手的冻结反应有着其内在的心理规律。扩张的肢体动作表示积极和扩张的心理状态,多样的肢体动作表示丰富多样的心理状态,而收缩的肢体动作则相应代表了隐藏、示弱的消极心理状态。无论把手放在身前身后或插在兜里,其背后的心理状态都是将自己的肢体面积缩小(军人的背手军姿不在此列),或者是减少肢体动作的多样性和被关注程度,以期达到减少被批评否定的目的。
    反之,对情境很有掌控感的人,比如一档很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就基本不会在节目中出现手插兜的情况,因为他(她)自信(已经被很多人认可了)。
    我们可以想见,老板在自己的地盘里也很有掌控感。当他们训斥下属的时候,是不会把手局限在一个地方或一种姿态的。训练有素的专业演员对表演场地也有掌控感,上台表演或者发言的时候,也不会把手插在裤兜里或者拘束为别的姿态,而是会非常自然地摆放在身体两侧,随着剧情适时运动;手的动作也很优雅,不用担心被诟病。
    即使不是拥有掌控感,而仅仅是对情境有**感,也不会出现冻结反应。比如朋友聚会的时候,真正开心的人也都是谈笑风生、觥筹交错,身体做出轻松随意的姿态和动作,不会拘束在那里。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要有一个人呈现手的拘束冻结反应,就会看起来特别明显,要么是生疏,要么是自卑,非常容易辨认。 在对局面没有掌控感,没有**感,担忧(害怕)被否定,不够自信等心态下,会出现手的冻结反应。*典型的反应是把手拘束起来,或者藏起来,普通人的经验是认为他(她)紧张,但其实质是逃避,希望逃避负面刺激。
    一旦被测试人出现这样的反应,就说明其心理呈弱势定位,没有进攻趋势,甚至连防御心理都很弱,比较容易?施刺激,而且刺激的效果会相对明显。 脚的拘束
    站姿中*常见的脚的冻结反应,是双腿并拢挺直,肌肉紧张。在明知不能逃跑的状况下(如果能逃跑,则会出现在第5章中讨论的准备逃跑的起跑姿态),比如受训或挨批,神经系统受到负面刺激后,不会出现大喇喇的叉开双腿站立的情况,或者完全无所谓的随意站姿,而是紧张地并拢站直,断了自己逃跑的后路,一动不动地承受着接下来的刺激。
    此情此景,不动要比动好,因为不动可以将未知情境中的变化可能降至*低,*容易获取到尽可能多的信息,*容易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如果自?乱动,则无形中将变数和可能出现的负面刺激以几何级数增大,需要处理更多的未知变化,反而增加了自己的负担。这就是为什么高手过招的时候,往往是不轻易出招,一出招便高下立分的原因。
    坐姿中*常见的腿和脚的冻结反应,是把双腿约束成一种不能乱动的状态,*常见的是把双脚拘束在一起,或者别在椅子腿后面。如图3-6。

    如果你在放松的状态下,故意去做这两个动作,会发现它们还是挺吃力的。而且时间长了之后会让双腿感觉疲劳和酸痛。但是,人在紧张的时候,则会不由自主地做出类似的动作来拘束双脚,呈现局部冻?反应。和手部的拘束道理相同,收缩的肢体映射了收缩的心态,而且借助外力或凭借本力控制住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动作,从而减少受攻击(批评)的可能性。这种完全消极的等待心态,是实施有效刺激的*佳伴侣。
    招聘面试的时候,是观察冻结反应的*佳时机。来应聘的人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没把握的,这类人很多,而且其中不乏符合招聘条件的,但仍然属于蒙头蒙脑瞎撞,*终给别人当了炮灰;另一类是有把握的,这类人很少,因为要做到有把握,自己满足条件只是*低要求,还要对整个局面有把握,比如单位性质、岗位的定位、招聘官习?等等,当然,有后门的也算。
    心怀仰视和祈求的应聘者,无一例外都会束手束脚、语言滞涩(有的台词可能背得很熟,但不能正常交流);而有把握的人,则会看起来很放松、自然,即使两条腿叉开站立,也并不会让招聘官觉得碍眼。如果换成前面那类人,你让他分开双腿站立,比要了他的命容易不了多少,他会认为这样显得很傻、很不尊重,完全不好!这就是“关乎一心”的差别了。 面容僵化
    呼吸、手和脚的冻结,是天然而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用于判断被测试人身处窘境是比较可靠的。一般情况下,面部的反应要克制很多,也就是掺杂了很多主观控制的表现,比如勉强的笑或者惭愧的笑。但如果负面刺激压力过大,冻结反应也会呈现在脸上,让被测试人失去礼仪和修养的矜持,表现为面部肌肉僵化,表情僵硬,缺少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是*灵活的眼睛也会表现得滞涩,虽然因为需要继续观察和接收信息,还会轻微运动,但总体上是盯着负面刺激源,寻找后续的解决方案。如图3-7。

    我们测试过一个青年男子,测试的问题是他对爱情的忠诚度,为了增加测试情境的压力,他的女朋友也在测试现场。当男子承认他曾经“将自己与××(女朋友姓名)交往的细节告诉过其他人”时,女孩子当场就呆住了,继而表现出巨大的尴尬和克制的愤怒,表现*为明显的就是脸——整张面孔面沉似水,表情僵硬,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局面。
    因此,如果测试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刺激让被测试人面容僵硬,说明刺激充分有效,刺激源中所包含的信息是被测试人非常关心的内容,在随后的测试方案中可以针对这个进行**突破,以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
    用眼睛缓解压力——视觉安慰 传说中,如果婴儿每天睁开眼睛的时候能看到妈妈(爸爸)的笑脸,他(她)将来就会很爱笑,很开心,而且会长得很漂亮。很多妈妈对这一点都深信不疑。
    从科学的角度讲,能不能长得漂亮这个问题,与婴儿能否看到父母笑脸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不过不用失望,因为视觉上的舒适和宽慰,确实能促使一个人的心情好转。小婴儿如果经常能够看到父母的笑容,的确会变得性格开朗,容易开心,爱笑,这些都源于不断积累的**感和自信心。一个人笑着的时候,就会变得比板起面孔漂亮很多。
    当然,长大了之后,眼睛看到的不会每每都是父母温柔的笑容,还会看到很多让自己不高兴的负面的东西。而且,年纪增长之后也不会单一满足于父母的笑容,还会拥有更多的视觉需求,比如美人(包括男和女)、美景、艺术品以及能引发美好幻想的东西(比如钞票)。不过,有两条规律是不会打破的:一是从东西的角度讲,所见之物一定是良莠俱存,本事再大的人也不能掌控;二是从看东西的人的角度讲,一定是喜欢看喜欢的,不喜欢看不喜欢的。
    第二条规律说出了人们*基本的心理偏好,它的深层实质内容是:看喜欢的东西,会让人心情大好,看不喜欢的东西,会让人心情变坏。这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神奇的瞳孔 在测谎实验中,瞳孔实验可以强有力地证明这一点。瞳孔是虹膜(也就是常说的黑眼球,当然,不同人种?虹膜颜色是多样的)中间的一个漏洞,负责把光线透入到视网膜上。其物理功能是光线变强的时候,瞳孔就会缩小,以防过强的光线刺激视神经;光线变弱的时候,瞳孔就会放大,尽量让更多的光线投射到视网膜上,以获得清晰成像。这一切动作都是由控制虹膜的平滑肌来完成的,而平滑肌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无论你怎么努力,也不能进行主观控制。如图4-1。

    有意思的是,随着进化的演进,人的瞳孔反应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实验证明,人在看到喜欢的东西时,瞳孔会放大(比如色男看到性感美女,或者赌徒看到一手好牌),以保证?看一些美好的景象;而看到不喜欢的东西时,瞳孔则会缩小(比如观看血淋淋的外科解剖手术),以尽量避免受到负面刺激。当然,只有瞳孔变化的人,都算是城府很深的高手,即使内心波澜壮阔,外表也不动声色。对于一般人而言,看见美女肯定眼睛睁大,惊叹不已;看见血淋淋的场景,早就紧闭双眼,高声尖叫。
    这就是视觉应激反应的规律之一。 视线转移 测谎的过程中,被测试人也会试图通过眼睛来改变自己的心情。
    当被测试人遇到刺激而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比如愧疚、心虚、尴尬或者恐惧时,往往会下意识将眼睛从提问的人(这个提问的家伙就是*大的负面刺激源)或者其他刺激源(如案发现场照片)上移开,转而看其他地方。因为如果继续观看负面刺激源的话,会造成负面情绪不断积累,让自己更加难受。即使测试环境中没有美女、钞票这样好看的东西,但只要不再看到那些令人憎恶的东西(包括提问人),也会让自己感觉相对好一些。
    这就是视觉安慰反应,因为眼神的逃避,实际上是为了安慰自己的心情。视觉安慰反应的逃避没有一定的规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共同之处是把视线从负面刺激源上移开。因此,这个反应*重要的是一组搭配:负面刺激源+视觉逃避?
    常见的有图4-2 中所示的几种方向。

    视觉安慰*典型的反应不光是逃避,更是要看向能使被测试人感觉舒适的目标。如果测试环境中有这样的目标,比如亲人,那么被测试人在受到负面刺激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望向对方。这样的反应在法庭审判的时候经常发生,被质询的人(不只是嫌疑人)可能会在听到负面质询和审判结果的时候,转头看看自己的律师或者观众席中支持自己的人,寻求心理上的舒适。
    视觉安慰反应的出现,说明负面刺激源有效,体现了被测试人的负面心理状态,常见的有愧疚、恐惧、厌恶等。一旦这样的?应出现,则可以判定当前的刺激源是用于分析其内心真实想法的有效线索。 两个荒谬的传说 1. 人说谎的时候,眼睛会往左看
    这是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除了这种观点之外,还有种更复杂的说法:“如果是回忆事情,大部分人的视线是往右的,如果是编造,视线是往左的。”有人解释道,这是因为左脑负责理智,右脑负责非理智。
    这个结论的原始出处我们查找了很久,现在还是不知道是哪家科研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按照这个结论来判断人是否说谎,会产生大量的错误判断。
    根据眼睛转动方向来判断?否说谎是典型的教条主义,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个结论*多只能是基于统计数据,也就是说有的“研究人员”统计了一些人说谎的表现,这些人说谎的时候多数眼睛向左看。暂且不论这种统计是不是真的(很多是以讹传讹),作为测谎的依据而言,是假的,是伪科学,因为视线的转动方向和左右脑的交叉控制没有关系。往左看,并不是只有左眼动。
    如果说眼神的移动能够帮助抓谎,它的正解是:违背基线反应的异动,是说谎指征。我们通过很多测试,实例证明了传说的荒谬性。
    此处仅举一例。
    有一次测试的时候,测试人员先问了诸如姓名、?龄等客观问题,又让被测试者心算了一道稍微复杂一点的数学题(比如1233/3= ?),这些测试题目正是为了积累被测试人员的基线反应(习惯)数据。
    当时接受测试的小伙子在回答这些需要思考的问题时,每一次都出现了眼睛向左看的自然反应。如果按照传说中的说法,他就是在说谎了。其实不然,这些动作仅仅是他个人的习惯。
    后面问到一些有压力的题目时,他的眼睛就没有出现同类的反应,进一步确认了这个结论。例如,一道关于每个月花销费用的题目问出后,视频回放显示,他的眼睛快速地向右侧瞥了一眼,然后说出了一个数字。测试完成后的分析报告显示,整套测试方案的内在逻辑可以判定他在当时确实说了谎(而不单单是靠着这一个眼神的反应判断)。视觉变化违背了自身基线反应,可以作为判断说谎的线索之一。由此可见,眼睛往哪边看,与是否说谎没有必然的联系。重要的判定标准是违背基线的异动。
    当然,我们尊重前辈科研人员做出的大量统计工作和结论,可能(注意仅仅是可能,因为我们没有看到相关的数据和学术报告)他们所统计的人员中,真的大多数是说谎时眼睛朝左看。不过,这种上来就盖棺定论的方式,是非常不严谨、不科学的。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说谎,一定要首先确立被测试人的基线反应。 2. 说谎的人会不会出现视觉逃避
    一直以来,“说谎的人会不会出现视觉逃避”这个问题也是心理学家们争相验证的一项内容。美国的某位学者还特意通过电视剧将自己研究的结论表达出来,他认为“人说谎的时候并不像传说中那样会出现视觉逃避,而更多地会看着对方,以便观察对方的反应(是否相信了谎言)。”
    实际上,迄今为止,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的结论。而且,如果单就这个问题而言,也根本不可能得到统一的结论,因为这个问题的主语是:人。人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一定是多样性的。
    大多数人在受到意外刺激的时候,都会出现视觉逃避(生理和心理共同决定),符合我们所总结的规律。如图4-3。

    但是,如果被测试人是有备而来呢?他(她)希望看到自己的谎言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希望观察到提问人的反应,进而作出下一步欺骗的努力,甚至在他(她)认为自己得手之后,会乐于见到自己的对手被欺骗时的有趣样子。这类人接受测试的时候,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自己的骗术套路,无论什么问题对他(她)而言都不会意外,进而让提问人逐步走进自己设下的复杂圈套,然后笑眯眯地看着对手被自己搞定。如图4-4。

    你觉得这类人会通过视觉逃避来寻求安慰吗?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我们总结的规律并没有错误,还是有效的。这种说谎的高手之所以貌似不符合视觉安慰反应规律,其实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厉害,而是没有不适感,这恰恰是因为对手(测试方法)不够厉害。如果能够分析出被测试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预见到他们可能采取的反测试对策,在测试过程中给予他们有效的意外刺激(也就是比高手再高一些),再高的高手也还是会出现视觉安慰反应的,唯程度不同而已(心理控制能力强大的人可以迅速控制和改变自己的反应)。因为,高手也是人。
    当然,作为一门科学,我们必须承认,视线转移并不能作为判定说谎的必要条件,可能造成视线转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思考或疲劳,有的时候就是单纯的转移,没有什么目的性。视线转移不等于视觉逃避(就算是看美好的东西也有可能歇会儿)。即使可以确定是视觉逃避,也要相应分析刺激源是什么,被测试人是什么类型。
    看解剖手术时出现视觉逃避,就不能认定是说谎的反应,因为刺激源与说不说谎没关系;再者,大多数人这个时候都会出现视觉逃避,但学外科的人不会,因为那些画面对他们而言是专业,并不恐怖。这个例子说明,即使没有视觉逃避,也不能作为被测试人没有说谎的证明。
    因此,观察到视线转移的时候,我们必须再进一步确定,视线转移是不是视觉安慰。如果分析判定视觉逃避的出现是因为受到了负面刺激而寻求安慰,而负面刺激源又与被测试人可能说谎(试图掩盖或者捏造)的内容相关,那么这个线索就很有价值,可以进一步深挖。 一个**案例:女车模与女主持的争锋 因为私人视频流出而成为热点话题人物的女车模(下面简称S),应约参加了一档以女主持人和嘉宾互聊大尺度话题为形式的综艺节目录制,*终因为不能为外人分辨是非的原因而中断。这段实况录像在互联网上曾经热极一时,我们也曾经专门对其中几位焦点人物的微反应进行过分析。
    其中,S 基本上全程保持了职业姿态,面带微笑,双手放在腹前腿上,呈端庄状。上身一开始始终没有向后靠在沙发上,基本保持挺直,双腿在坐姿的时候,保持跷腿姿态。
    从专业技术角度讲,整个过程中比较精彩的,是S 的姿态发生了两次微微的变化,体现了录制过程中三个不同阶段的心态。
    一开始,大家和颜悦色,彼此心照不宣地聊聊时尚、模特、穿衣、吃饭等家常话题,S 的坐姿尽管呈明显职业修养状态(能?出防备和拘谨),但通过交叠在一起的小腿倾斜姿态可以判断,精神相对而言是放松的。这一点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进行辅助判断。
    随后,主持人刻意转入敏感话题,并且提问的方式越来越刻薄(小孩子想证明自己的心态显露得很明显),让S 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变化,除了数次睁大双眼(用大白话讲叫“瞪”)、鼻孔轻微扩张(通过配合胸廓变化可以判断为向外喷气)的经典愤怒表情,以及双臂抬起想要做抱臂动作(但因为要保持仪态的习惯而作罢)外,还有一个微妙的变化就是,一双小腿从倾斜姿态变成几近直立角度了。虽然仍然保持着跷腿的交叠?,但鉴于这是她个人的仪态习惯(几乎全程如此),这个角度的变化,已经属于逃离准备反应(坐姿调整)。
    到*后一个阶段,由于女主持人实在咄咄逼人(自己的地盘会有强势心理),S 已经无法在镜头前保持微笑仪态了,当她的经纪人和现场编导争吵起来后,愤怒的情绪越来越多,很有职业修养的S 居然把身体向后靠在了沙发上(明显逃离)。这一个动作,和前面近半个小时的保持仪态相比较,是*明显的逃离反应,变化的原因肯定不是累,而是强烈的厌恶导致的逃离欲望。果然,没过多久,大家不欢而散。
    如果你对这段视频中几个人的微反?感兴趣,可以自己试着分析一下。鉴于本书的学术立场和技术分析出发点,对事件所涉及的道德观、世界观等高深哲学问题不予讨论。
    反感你,偏离你 现代社会的规则和社交礼仪一方面能够保证大家都做文明人,绝少出现身体受到伤害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从小就教育人什么是不礼貌的行为。
    从孩子两岁左右可以和大人正常交流开始,我和家人总是会提醒他,说“阿姨好”的时候,要看着阿姨说;跟小朋友说“对不起”的时候,要向着小朋友说。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被培养长大的,每天都耳濡目染地学习着社会交往的规则?
    因此,成年后在面对领导训话时,或者与商业客户交流时,绝大多数人也会因为自身礼仪修养,而较少出现眼神逃离或者躯干后仰这类比较明显的反应。
    于是,很多逃离反应逐渐从明显的位移变化演变成了隐晦的角度变化。这样既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主要是大脑的负面情绪),也能照顾到对方的感受和社交规则。
    比较典型的反应有: 双人对话时的转动逃离 倾听对方谈话的时候,把头转向一边,假装在观察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其实什么也没有)。如图5-11。稍后再转回来,听一小段(实际上是看一小段时间,告诉对方我还在听),然后再转开。总之,转开的时间加起来比正面朝向对方的时间还要长。

    聊天的时候,眼神开小差是很常见的情况,这个表征就一定代表了对方的逃离吗?
    你在阐述,对方在倾听。你如果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关注以下几个因素: ★ 你们双方是什么关系(同事、朋友、敌人、爱人……)?
    ★ 你们平常的观点一致程度有多高?
    ★ 你们*近的关系怎么样,有没有矛盾?
    ★ 讨论的这件事情,你们之间是否存在不同意见?
    ★ 讨论的事情本身会牵扯到你们双方的什么利和害?
    ★ 对?是那种可以听得进别人意见的人,还是习惯独立思考,只相信自己的人?
    …… 这些因素如果你都能掌握得八九不离十,那么我相信你根本不需要依据书中所总结的特征,就可以判断对方是否产生了不悦甚至厌恶的情绪。这些背景信息,我们可以简称做“情境”。对一个人的微反应作分析和判断,必须依据具体的情境,这就是我们强调的“情境原则”。
    如果是**次见面的陌生人,双方之前没有过任何接触和信息交流,前面讲到的表征还能作为判断逃离反应的标准吗?
    答案是不能确定。不能确定对方是不是不喜欢你所说的话,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他(她)对你这个人完全不感兴趣,甚至更严重。
    原因很简单。如果对方也是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长大的,接受过正常的社会交往礼仪、规则的熏陶,能够正常地和他人进行交流的话,他(她)不会在**次你们双方单独的交谈过程中,表现得这么不关注。除非他(她)不喜欢你所谈论的话题,或者更有可能的逃离反应原因,是不喜欢你这个人。 多人对话时的转动逃离 躯干的转动比较容易出现在多人对话情境中,也有可能出现在路遇交谈中。当不喜欢对方所谈的内容(或者是不喜欢对方这个人)时,可能会将身体转向另外一个人(如图5-12),或者另外的行进方向(暗示“不好意思,我急着有事要离开”),尽管脸上可能还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但心里想的却是快点结束掉这个对话。

    不过,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我们曾经强调过的情境原则,也就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千万别看完此节就去找人聊天,看到人家转身就认定是不喜欢你,那样的自作聪明*后伤害的只能是你自己。 脚的朝向 头和身体都离**神经系统很近(大脑和脊髓),相对比较容易控制。而腿和脚远离**神经系统。如果被测试人遇到有效的负面刺激,那么更大的破绽会出现在其腿和脚的姿态及动作变化上,这些破绽也更加本能,更加可靠。美国有位前FBI 特工就曾经在书中总结过:“从头到脚,可信度逐渐增强。”
    正常的交流,无论头和躯干的姿态如何,双脚脚尖一定是指向对方的(站姿),或者双腿延伸线形成的扇形区域会把对方涵盖在中间(坐姿)。如图5-13。

    但是在受到负面刺激时,腿和脚会下意识地改变其姿态和动作,通过调整角度来避免和负面刺激源直接相对。
    表现出来的站姿反应可能是转身(其实是脚尖指向逃离方向,腿和躯干被迫跟着改变方向),且呈一前一后状(起跑姿态)?如图5-14。

    坐姿反应是把腿并拢,朝一侧倾斜,这种反应除了用于表现矜持之外,还可能是在刻意逃离刺激源,将刺激源驱赶出自己正常交流的可接受范围。也有可能双脚脚尖都接触地面,保持双腿轻微紧张状态(随时抬腿起身就走)。如图5-15。这两种反应,前者属于比较隐晦的表现,后者属于相对比较明显的表现,可以根据不同的刺激源以及不同的被测试人性格特征来进行判断。
    高高在上的傲慢 虽然经过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人类历史见证了无数以弱胜强、以小博大的事例,不过这并不能?翻人类对高大的仰视规律。反而正是因为这些事例的特殊性和意外性,才得以从更多普通的强胜弱、大赢小的正常事件中脱颖而出,被传唱和颂扬。
    但就个体而言,大家都是普通人,谁能比谁高多少呢?
    潜意识中的高大至上原则,会让人出现傲慢等反应。 傲慢 傲慢是这样一种心态:自认为自己比对方好(强壮、富有、**……),而且还好很多,不能放在一起讨论,继而认为完全没必要与对方交流,潜台词是不屑。
    除了拥有名车大屋、甩手的千金和华丽的服饰之外,一个傲慢的人会有如下的经典反应:这些外在的东西还?够,我还得比你高一点。踮脚尖、穿**鞋太低级,我要高高抬起头,让下巴比平时的自己高,这样就感觉高多了。如图6-1。

    头是身体的指挥官,指挥官自己觉得高于对手了,这个仗才好打。
    乍一看起来,这种想法好像很傻,是吗?你可以随意查找一段吵架的视频,看看这个貌似很傻的反应,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就是长期进化得到的积累,很难有意识地进行控制。平常还能装装有修养,只要情绪一上来,立马显现原形。如图6-2。

    傲慢和不屑是一种情绪的两种外在表现。它们的动作反应非常近似:头向后仰,下巴抬高。因为下巴抬高了,再睁大眼睛看对方会比较吃力(挑衅反应就是这样,会在第9 章“��斗反应”中分析),所以常常是上眼睑顺其自然地遮住一半眼球,做居高临下状(潜台词是“我都不稀罕花力气好好看你”)。当然,还有更过分的,有可能会再配合一些摇头晃脑或者半露犬齿的轻蔑表情。
    图6-3 中是日本黑社会组织山口组二号人物高山清司。他于2010年11 月18 日清晨(日本时间)在家中被警方逮捕。警方指控他涉嫌勒索。有消息称,高山清司在警方闯入家中时,正在沙发上坐着,看到警察,高山清司依然镇定自若。他虽然否认警方的指控,但是没有拒捕,媒体称其态度十分傲慢。

    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单单观察下巴,由于大量颈部脂肪的存在,是没有明显的上抬痕迹的,但是他的头部整体姿态成水平偏上仰角度(从耳朵的垂直线与水平线夹角来判断),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睁着的那只眼睛(右眼为什么闭着不明确,可能有疾病),经典的半睁半闭状态,凸显了他内心中的傲慢。
    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完整的傲慢反应或者不屑反应并非经常发生,更多的是轻微程度的表现。比如对话的过程中,如果一方出现了这种反应,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她)对这个人说的?感到不满意(不是厌烦),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的观点更好更**。我们曾经对话过一个综合格斗俱乐部的教练,当给他观看跆拳道等其他拳术的训练视频时,他就出现了经典的傲慢反应——略微抬起下巴,但嘴上却很客气地讲:“武术没有高低之分,都是为了强身健体。”这是典型的善意说谎。
    下巴还具有指向功能,但这种指向绝不会用在应当体现尊重、仰慕和服从的人际关系之间,因为下巴的指向始终透露着一丝轻蔑和自以为是的高傲。如图6-4。即便是在当今的开放社会,其应用领域也仅扩展到很熟的朋友之间,或者点头之交(暂时不会有利害关系)、初次相识(还没有建立起利害关系)等无所谓的交流情境。当然,其自上而下的指示意图还是一贯存在着的,因为这种小幅度的动作可以让行为人既省力,又感觉到良好的掌控程度(连手都不用抬)。

    如果是对着上级、长辈或者其他应当尊重的人,使用微抬下巴来指向,恐怕*终受损失的那个人是自己。
    如果面孔并非正面朝向对象,而出现了仰头和抬下巴的动作,则在傲慢心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轻蔑的意义(都不愿正眼看你),这种姿态往往和挑衅的表情结合在一起,刺激的力度会非常大。如图6-5。
    御下 所谓御下,就是对下属发布指示或命令。这次不是自认为高人一等了,而是客观上真的高于对方(地位或权力)。
    上级在对下级发布指示或命令的时候,鲜有出现前面讲过的傲慢反应(因为不是自以为是),而更多的是平和与无声的威严。因为不需要动用个人的能量来努力推进或者催促下属去执行(一切顺畅的运转全部依靠体制或者个人崇拜来促成),因此脸上也很平静,没有什么表情,就连眼睛,也通常不是完全睁开,上眼睑往往会遮住一部分眼球(不是仰头造成的),因为不需要用力看什么。
    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代,就是因为这?举重若轻的气质,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如图6-6。

    读罢此段,各位可以多去寻一些佛像来看,研究一下这些被推崇为高人的偶像们,是不是大多面无表情,眼睛半睁(或者说半闭)。如图6-7。这才是**的高高在上应有的样子。
    骄傲 除了傲慢和不屑外,在没有明显敌对意识或者统治意识的情况下,还有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境也可能出现抬头的微反应,这就是自我满足,俗称骄傲(不是贬义词)。
    骄傲来自对自己的满意认知,即便是为自己的团队感到骄傲,也*终可以回归到对自己的骄傲——我是这个**团队的一员!
    每个人心里都会对自己有一个评价,而且对自己的评价都倾向于好的方向,就算是十恶不赦的恶棍或者百无一是的无赖,也会设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地方来保持心理健康。如果一个人真的从内心中否定了自己,那么他(她)的情绪只有一个——绝望,后面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
    以自己的自我评价为基线,如果来自外界的评价等于或者高于这条基线,就会直接引发满意或骄傲的情绪,而这种情绪的表现,就是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更高大一些,包括抬头、挺胸和眉毛上扬(眉毛的上扬属于微表情)。
    允许你靠近我——距离的控制 什么是爱情 这个问题多少年来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过美国耶鲁大学的罗伯特?J.斯腾伯格教授总结出了关于爱的三要素理论,还是比较靠谱的。
    这三要素是:心理亲近、生理热情和持久意愿。三者缺一不可,是为完整的爱情。如果只有心理亲近,叫做喜欢;只有生理热情,叫做冲动;只有持久意愿,叫做空爱。三个要素中,如果缺乏持久意愿,那么可以把这种状态叫做浪漫爱;如果缺乏生理热情,则叫做柏拉图式的爱情;如果缺乏心理亲近,则叫做愚蠢的爱。三者皆全,是为真爱。
    按照这个定义,爱与不爱就不是我们此刻主要讨论的问题了,因为持久意愿不是应激瞬间反应研究的对象。那么,我们来从喜欢开始。 四种心理距离 心理上的彼此亲近,会通过距离上的靠近来体现。
    这种意识,与野生动物的领地意识非常相似。对于自己能接受的人,就会允许他(她)靠近,而对于厌恶的人,则似乎会感受到潜在的伤害,尽可能将其身体控制在**线以外。
    按照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博士的研究,人和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会代表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公众距离(public distance)。这个距离是彼此互不熟识的人之间的距离,霍尔博士定义的是3.6 ~ 7.5 米。美国人的研究风格就是以大量统计数据作支撑,以显示其科学性和严谨性。但这个数据的定义已经不可能适合人口爆满的地球了。在街头的陌生人很有可能就和你擦肩而过,并不是因为你在意识中认可他们闯入你的公众距离,只是这种情境你不会在意而已。
    (2)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这个距离是常规社会活动时,如办公、开会等,比较适宜的距离,霍尔博士定义的是1.2 ~ 3.5 米。
    (3)私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这个距离是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时常见的距离,霍尔博士定义的是45 厘米到1.2 米之间。
    (4)亲密接触(intimate distance)。这个距离则是非常近的亲密关系体现,从没有距离(0 厘米)到45 厘米。人可以允许关系密切的人身处自己的这个范围之内,比如说夫妻或恋人之间。
    如果一个人允许甚至乐于其他人靠近自己(伪装的不算),说明他(她)在心理上与其他人的距离也比较近。恋人之间的拥抱、依偎和缠绵,就是这种心理状态的**表现(此处“**”为中性词,无贬义)。反之,如果发现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始终无法靠近,要么是双方都刻意保持,要么是一方作出积极努力,但另一方却总是有意远离(可能看似无?),那么就可以判断疏远者的心理状态为排斥或厌恶。
    举一个很好玩的例子。
    夫妻之间吵架是经常的事情,普通的吵架不会伤害到彼此的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比较积极的一方经常想要在适当的时候表示友好,以促进关系的正常化。*大的难点是,如何尽早对这个“适当的时候”作出准确判断。如果时机判断不准,太早可能会“热脸贴了冷屁股”,太晚了则可能耽误*佳时机而加深矛盾。
    距离,就是一个很好的分析线索。比如,吃饭的时候,如果对方允许你用筷子同时在同一盘菜中夹菜,甚至可以接受你看似无意的筷子的触碰,那么这个线索就足够清晰了。因为如果对方还处在生气的状态下(不满、厌恶),是会很介意这个亲密的距离的(筷子接触的是嘴)。
    这种有用的小线索不胜枚举。当然,你还可以结合表情、语义和肢体语言等多方面线索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你觉得这么说听着有点可怕,那就对了!我要在这里郑重提醒所有试图用微反应进行分析的人,*好不要故意分析自己身边的人。坦诚相待是*好的办法,偷鸡(机)不成可能损失的不只是米。 爱情距离坐标轴 我们在通过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分析心理距离时,可以将男女之间与爱相关的亲密程度和厌恶程度作为两种**的参照(因为这是原始需求和基础需求)。热恋中的情人之间彼此的感情接受程度*大,因此他们之间的距离控制可以作为积极反应的*大值。
    恋人之间的关系升级,一般从拉手开始,而且对于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而言,**次拉手那种紧张激动兴奋的感觉久久不能忘记。进而,腿和脚的接触是比手的接触更加**的亲密表现。如果恋人之间用腿脚进行轻微的接触和摩擦,一般可以认为这已经升级到性欲萌动的表现了。如图7-2。亲密关系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男女,是不可能在心理上接受这种行为的。

    反之,厌恶是这一类情绪的负面极值。比如,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间比较亲密(不一定是恋人关系,可以是很好的朋友),那么肢体的接触则会很自然,并不被当事人所特别注意到。但是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间比较生疏,那么肢体的接触会让一方当事人明显感觉到别扭。
    因此,我们在社会交往场合中,可以观察到两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如果你不确定一男一女之间的关系是否亲密,可以注意观察他们之间是否有近距离的接触。如果双方都没有对距离的靠近甚至身体接触作出明显反应,则说明二者之间是可以彼此接受的。当然,除非是接触了敏感部位(包括前文提到的腿和?),否则不能判定两人之间存在情爱关系。
    另一种情况是,你已经确定男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亲密,那么如果出现了一方主动地触碰另外一方(男性主动的情况比较多),有可能是很轻微地接触不敏感部位(如扶一下手臂或者后背),而被动方会出现敏感的负面反应,多数情况是轻微的逃离,也有可能是僵在那里不知所措,则说明施动方对被动方有非分之想。如图7-3。程度严重的,我们可以称为性骚扰。

    当一个人讨厌一个异性的时候(多数情况是女人厌恶男人),别说不允许靠近或拉手,为了逃避对方,跑到异国他乡都是有可能?。
    图7-4 显示的是爱情距离坐标轴。利用这个坐标轴,不光可以判断男女之间的心理接受程度,也可以推广为同性之间的判断标准,大家可以比较清晰地通过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判断心理状态。身体之间的距离远近与心理之间的接受程度成正比。
    领地里的掌控感 通过手和脚的动作建立领地范围,其实是源于心理上出现的防御意识或进攻意识,是感受到威胁或者需要展现权威的时候所采取的措施。而通过制度确立领地范围的人,是不需要使用这些扩张性的动作来向他人展示领地范围的。尽管我?不研究如何通过制度确立权威地位,但我们对一个具有**掌控权的人在自己领地中的反应和表现很感兴趣。
    在自身具有**掌控权的领地范围中(广义的领地,可以是一个**、一个单位,也可以是一间房子,甚至就是几个人聊天时那一小块空间),按照人的性格类别不同,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反应:炫耀(没有贬义)和松弛。 炫耀 炫耀不是通常所说的那种肤浅表现,恨不得别人不认识自己,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本事(其实通常不是什么本事)。这里讲的炫耀,是指某种积极风格的自然散发,可能是运筹帷幄的儒雅,也可能是攻无不克的霸气,能带给下属很强的**感和权威感。也有人用“有气场”来形容这种状态。
    走路时晃动身体,就是炫耀反应的**案例。这种晃动不是那种标榜自己很厉害的低级的街头混混的大摇大摆,而是你能够注意到的一种特殊风格,但动作幅度本身并不大。俄罗斯的普京是这方面的**模特。
    普京所代表的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实力并没有像它的军事实力那样名列前茅,但由于其军事实力的强大和可怕,俄罗斯还是世界上具备重大影响力的大国之一。军事力量和动物的尖牙利爪性质相同,因此俄罗斯总理普京也具备某些野兽的气质,爱柔道、爱开飞机都是很好的体现。走路时腰部以上到肩部的轻微晃动,也体现了这种充满原始力量的风格,在世界各国领导人中是颇具特色的。相反,美国总统因为**的强大经济实力和选举制度的浸淫(说话办事必须绕圈子、搞平衡),则很少出现这种“野兽风格”,更多的是一副貌似普通人的幕后高人的范儿。 松弛 与炫耀这种原始的威风八面不同,另外一种在自己领地中的反应是自由自在、不拘小节,这源于掌控者完全放松的心态。
    但是每个人的放松状态都不尽相同,我们没有办法总结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形态来加以描述,因此只列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大家参考,抛砖引玉。
    在中国古代,**对储君有严格的训练体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君王在走路的时候要呈现出“龙骧虎步”的姿态和气势。其实这种要求同时具备了两种效果:一是可以使帝王看起来非常自信,高高在上,体现出其掌控一切的心理状态,使观者产生敬畏;二是使帝王培养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不论遇到什么事情,在公众面前,总是保持这种冷静和有把握的反应,用以平静臣子之心。试想,如果在某种很好或者不好的情况下,皇帝蹦蹦跳跳,或者急刷刷地来回踱步,恐怕手下人的心跳就会陡然升高了。
    在我们早期进?测试的过程中,有一位被测试人是心理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他在答应接受测试的时候,对我们的研究持怀疑态度,试图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破解”我们的测试。所以,在我们见面的时候,他虽然口中表达着客气的语言,但下巴自始至终轻微抬起,握手也只是点到为止,坐下的那一瞬间,采取了敞开双腿的挑衅姿态,上身傲慢地靠在椅子上,呈非常经典的掌控状态。
    测试开始后,首先进行了基线测试,我们针对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设计了几道测试题。由于题目所讨论到的内容非常专业,所引用前辈学者的观点丰富而准确,被测试人不由自主地把双腿收回?正常坐姿状态,并挺直了上身,开始认真对待测试人员。随后的测试比较顺利。
    测试结束后,在看过全部测试分析报告之后,他表示了对这项研究的认可,并成为我们研究团队的一位客座研究员。 炫耀和松弛的反应,可以体现出行为人的掌控心态,证明他( 她) 对当前的情境比较有**感。这是一个接受心理测试的人应有的正常状态,可以作为基线反应在后期进行比对参考。
    一般人会在自己的私人空间中出现这样的反应,比如家里或者办公室中。如果在公众场合或者社交场合中出现这样的反应,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没有社交礼仪的相关教养,另一种是见惯了大场面,非常自信,不拘小节。
    拥有掌控心态的人,对于顺应和赞扬的评价,会呈现出比较平淡的反应,因为这是他们内心中本就有的预期,也就是说认为别人对自己的恭维和顺从是应该的。相反,这类人对于负面刺激的挑战,会比较容易出现剧烈的反应。因为负面刺激无异于对其领地和权威的侵犯,是超出他们心理预期的刺激,容易引发惊讶、愤怒等情绪。
    所以,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到这样的人,*好的测试方案是使用关于其自信、自尊方面的负面刺激来打乱被测试人本来平静的心理状态,然后围绕关键问题多角度提问,以获得真实的微反应。 身体不同的松弛反应 1. 坐姿时腿的角度
    在坐姿状态下,双腿并拢是比较吃力的状态,更加自然的状态是双腿分开,呈80 度角左右。这个角度是大腿肌肉在坐姿状态下,没有倚靠物(比如沙发扶手)阻挡时的自然放松角度,没有刻意地向内约束,也没有夸张地敞开。向内约束代表着拘谨的心态,意在减少身体被目光审视和挑剔的面积;夸张地敞开则是一种自我安慰(心理变态的家伙可能意在炫耀和挑衅),试图通过这种肢体的舒张来强化自己的掌控感和**感。如图8-6。

    在放松的时候,经常可?看到人(尤其是女人)用脚尖勾起鞋子轻微晃动,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在表现。如图8-7。

    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时候老板要开除她,恐怕她是不会有心情做出这种动作的。
    但是,勾脚尖并不都是放松的表现。如果被测试人遇到了压力,需要放松自己的话,也会勾起脚尖,但这种勾起是紧绷绷的,随之而来的有可能是再反向绷直脚尖,随后放松。这应该属于一种通过肌肉运动来调节身体紧张程度的安慰方式。如图8-8。
    2. 关于抖腿
    双腿的抖动到底能不能代表一定的心理状态?关于这个问题,存在两种**的看法。有的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说谎的紧张表现,也有人认为那仅仅是个人习惯而已,不必在意。
    我们的研究发现,双腿的抖动意味着能量的消耗,哪怕很少,也是在消耗能量,这不是完全精神放松的表现,因为神经系统不会随意指挥骨骼肌消耗能量来做出运动。
    但是,抖腿就代表说谎的紧张这种观点太过多疑了,因为引起抖腿的神经紧张还可能是兴奋和生理舒适,比如听到很有共鸣的音乐。兴奋的时候,也会通过循环系统运送较多的能量给肌肉,肌肉运动消耗掉多余的能量,保持身体的平衡,人就会觉得比较舒服。因此,这种状态虽然不是完全放松,却是在放松的基础上产生了积极兴奋(喜悦、高兴或者期盼),不能武断地认为一定是说谎的痕迹。
    另一方面,认为抖腿是纯粹的个人习惯,没有丝毫价值的观点也过于粗线条。也许确实存在毫无意义的抖腿行为,但前提是除非这个人睡着了以后也会保留这个抖腿的习惯(基线)。如果睡眠状态(神经系统*松弛状态,做梦不算)时没有这种习惯动作,说明此人在清醒的时候抖腿,虽然不一定是有意识在做,但肯定是神经系统有命令传达出来(不一定经过大脑)。究其原因,可能仅仅是为了舒适,或者为了缓解无聊(学生上课的时候,或者开会的时候)。不论如何,只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还是能分析出来大致的原因的。
    所以,抖腿这个动作本身不太具备抓谎的价值,关键是要注意观察变化,观察在受到刺激之后的状态变化。如果被问到一个可能说谎的压力问题后,突然不抖了,或者突然开始抖了,那么这个迹象就具有了分析价值。 3. 躯干的表现
    同样在坐姿状态下,保持脊柱挺直也是比较费力的动作,即使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久坐(保持5 分钟以上)的状态下还是会需要刻意为之。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脊柱会略微弯曲,而且为了缓解腰部的压力,通常会将躯干向后靠在椅背上,略微向后仰起(因为躺着是*放松的姿势)。如图8-9。

    上面这些反应描述的是在自己地盘上完全不用操心的状态,表示正常情况下,既没有负面情绪,也没有什么值得高兴和兴奋的事。对不同的被测试人,按照上述框架来记录他们的行为习惯基线和神经系统松弛基线,对于后面观察变化和分析微反应而言非常重要。
    *难掩饰的愤怒情绪 愤怒是所有情绪中,需要能量*大的一个,对能量的需求超过了大哭和大笑。
    因此,愤怒情绪一旦被唤醒,全身上下都会协调统一,进入明显的战斗状态。能量的储备和运输,需要呼吸与血液循环的配合。因此,人一旦产生愤怒情绪,必然会增加呼吸的深度,试图吸入更多的氧气用于战斗。血液循环系统在愤怒情绪的指引下,会安排心脏加速用力收缩,提高血液循环的量和速度,同时血压升高,当事人自己会感受到有力的脉搏跳动。
    这说明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战斗反应很难作假(因为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全身协调消耗),假装愤怒反应的难度在所有伪装中是*难到位的;另一方面,真实的愤怒情绪一旦出现,又会表现得非常明显,很容易被捕捉到。 愤怒的面孔 战斗的欲望被愤怒情绪点燃,行为人会出现身体驱前的反应?头伸向前,下巴降低,双眼发亮,虹膜(黑眼球)向上翻看对手,配合着愤怒的表情(双眉紧皱、眉梢上扬、上下眼睑绷紧、鼻孔张大、咀嚼肌绷紧、嘴唇向下弯曲、可能露齿等等),向对方发出战斗的信息。如图9-1。

    因为能量准备充足,全身肌肉在神经系统的紧张指挥下,从松散的放松状态,逐渐转变为紧张状态,脖子、手等部位的变化便于观察到。 脖子变粗 由于颈部肌肉绷紧、呼吸力度加大,再加上颈部两侧粗大的血管里流动着比平常多出许多的血液,愤怒的时候,脖子会变粗。常言所说的“脸红脖子粗”,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需要注意的是,脸红的状态通常只出现在吵架的时候(没有动手),因为吵架是靠脑力的,一旦演变成肢体冲突,脸上就不会有那么明显的颜色变化了,有的人还会失去血色。 身体绷紧 双拳握紧(因为拳头是普通人攻击的主要武器),同时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双腿肌肉都会呈现紧张状态。如图9-2。打架经验不丰富的人,还可能会微微发抖(当事人的战斗经验丰富则不易出现),这种发抖不完全是因为害怕,更多是因为能量分配失调而导致。战斗开始后,发抖症状会逐渐消失。
    眼神犀利 能量充沛的?外一种表现是,行为人会出现较力反应。与其他人的较力,可以是任何一种身体接触的较力(基本上我们认为这是战斗已经开始的行为),还可以是非接触式的,*典型的反应就是通过眼睛的直接对视来较力。
    这种反应的心理状态是希望通过眼神的集中对视,在不方便动手的时候来代替身体较量。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时候的对视是在观察对方,试图寻找破绽。其实不然,冷静观察的行为不会出现在愤怒情绪之后,而且眼神的集中程度也不同,会出现虹膜的轻微移动。而愤怒的对视,具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通常所说的“死死地盯着”。如图9-3。
    语言少且单一 由于大部分血液被输送到搏斗用的四肢中去了,留给大脑灰质(负责**功能)的能量减少,因此处于愤怒状态的人比较容易失去理智,心中暂时只有一件事——打败对方,而对周围环境以及局势的判断水准会降低。同样的原因,还会造成除了思考之外的另一项**能力减弱,这就是语言。
    愤怒的人往往不会说话或者很少说话,通常嘴会很用力地闭起来。如果战斗开始,所说的话也会尽可能单一且无意义,或者爆些粗口(这就是打架时常听见骂人的原因),因为这些话是不需要思考的。
    如果是用语言来战斗的情?,比如辩论赛,那么语言本身具有快速、有力的普遍特征。 呼吸急促 由于血压升高,吸气量增大,体内的压力会陡然增加。在需要克制的情境中,不能过于明显地放任这些能量的释放(如挥动拳头或做出表情),很多时候被测试人会通过调整呼吸来舒缓由愤怒而引发的体压升高,*常见的表现是通过鼻孔向外喷气。无论是野牛还是被追问敏感问题的娱乐明星,都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出同样的反应。而且,我们研究所积累的测试实例表明,克制愤怒的时候,表情还可以是勉强的微笑,但鼻孔中的强烈气息却很少有人能控制得**无瑕。
    这个动作还有一种变形,就是特意用鼻孔快速向外喷气,发出短促的“哼”的声音,也可以是简单的气息声音,同时鼻翼扩张、上嘴唇向上提起,形成一个带有轻蔑的愤怒表情。如果气息过重,则可以推测出,愤怒情绪占的分量比较大。 愤怒的根源是威胁 愤怒情绪和性兴奋是同样级别的情绪反应,一旦真实发生,则很难被掩饰。在测谎过程中,有效的刺激引发了被测试人的愤怒反应,可能会出现上述的种种反应,但因规则或环境的具体情境差异,程度会略有不同。
    这些反应包括:鼻孔强烈呼气,身体肌肉紧张程度增加,整个人有驱前倾向,面部?情僵硬,肌肉的形态符合愤怒表情的构成,但可能幅度比较小(不会表现得像打架时那样),眼睛死死地盯着刺激源,语言减少、句子变短、语气加重等,同时配合以一些破坏性的动作,如拍桌子。如图9-4。

    那么引发愤怒情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是威胁。
    一提到愤怒,很多人就直接联想到了吵架,进而认为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别人不同,会引发愤怒的争吵。比如,对方不讲道理,处理事情不公平,或者对方试图否定事实、掩盖真相等等。
    但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不讲道理威胁到了讲道理的人的利益(不一?是物质利益);处理事情不公平,如果你强势的话,会引起你的轻蔑,如果你弱势的话,就会让你受损失,再次威胁到了你的利益;否定事实、掩盖真相、胡搅蛮缠等等,无论是哪种引起你愤怒的原因,都不是对方的做法本身,而是按照这样的做法,*终会威胁到你的利益。
    因此,一旦被测试人出现愤怒情绪,则说明他(她)感受到了刺激源带来的威胁(挑战)。在测试这种具体情境下,这个刺激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有可能就是大家共同关心、被测试人拼命掩盖的真相线索。
    克林顿的谎言 克林顿的这个说谎分析案例(否认?莱温斯基有染)曾经在很多关于测谎的书籍中出现过,一些心理学家分析,其否认与莱温斯基之间有不正当性行为时,眼睛和诉说的方向与食指指点的方向不同,就证明他在说谎。
    这种分析一时成为非常主流的说法,目前依然如此,得到无数人的信奉。随之而来的就是滥用,公众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原来这种方向上的细微差异能证明说谎!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人证明,这个结论的再深一层依据是什么。
    那么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分析开始:
    当时他的台词是:“I did not have sexual relations with that woman, Miss Lewinsky. I never told anybody to lie, not a single time. Never. These allegations are false.”中文的意思是:“我没有和那个女人,莱温斯基小姐发生过性关系。我从没有让别人去撒谎,一次都没有。从来没有。这些指控是假的。”语气平和,语速和顿句正常。
    他的动作是,用右手食指,快速、多次向前下方发力指点,但眼睛看着自己的左前方,仿佛在跟某一个具体对象说话。
    手指的动作表达了愤怒的内心。
    一边是以平和的语言坚决否定着被指控的内容,诉说对象是眼睛关注的那边(不一定具体针对某个人),一边却不由自主地用手指向讲话应当面对的方向,表达了轻蔑和愤怒。这两种表达方式中,手指的动作是不由自主的,可信度高于经过思维整理出的语言,面孔和眼睛的转向是有意为之(回避)的。所以愤怒的情绪才是他的真实心理。
    试想一下,如果因为指控属于污蔑而引发真的愤怒,自觉有理,底气充足,但鉴于总统的地位和应有的修养,语言和动作会整体趋于克制,因此会正面予以否定,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不敬和攻击意识(手指的动作)。即使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丢掉了总统先生应有的礼仪做派,也应该是被骂得急了眼的样子,全身上下一致对外,手眼协调。
    恰恰这位老兄在试图克制的表述过程中流露出了愤怒的情绪,而愤怒反应的可信度要远远高于语言,所以推导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结果——愤怒的情绪是真实的(恼羞成怒),头和眼睛的转向就变成了回避,回避代表心虚,结论已经很明显了。
    这就是通过攻击性动作判断出愤怒情绪,用于分析是否说谎的经典案例。
    如果说仅仅因为手指的方向和诉说的方向不同,就能认定说谎,那是对克林顿先生的不负责任。因为通过互联网搜索,你还可以找到大量克林顿本人以及其他**人士在演说时,面孔、眼睛和手指的方向不同的案例,无法仅通过这一条标准来判定都?在说谎。要靠情绪和语言之间的矛盾来判断。
    人人都逃不掉的重力 重力是所有生物能够在地球上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各种生物需要想方设法对抗的**阻力。对重力的对抗不仅仅反映在站立、跳跃、投掷等大动作上,也会存在于惊讶、笑容、愤怒等微小的肌肉运动中。对抗重力的两个必要条件是神经意识(不单单是思维性意识)和能量,缺一不可。
    在微反应研究体系中,由于主要研究对象是不依靠思维性意识(也就是“想”)而作出的本能反应或习惯反应,因此这两个条件可以合二为一。神经兴奋程度越高,所调配的能?就越大,对于重力的反抗也就越明显;神经兴奋程度越低,所调配的能量就越少,对重力的反抗能力就会不足;如果神经系统进入**状态,就会造成能量的停止补充和快速流失,无法继续抵抗重力的吸引,身体相关部位也就呈现无力下坠的状态。我们将这个规律命名为“重力原理”。
    重力原理的**个内容是:想要抵抗重力,需要神经系统有意识(不一定是用“想”的意识)的控制。举例而言,昏迷状态的人之所以会倒地不起,是因为控制平衡和骨骼肌的神经系统进入无意识状态,人体用于保持站立状态的骨骼肌失去命令,无法继续抵抗重力。
    ?力原理的另一个内容是:对抗重力,需要至少等同于身体所承受重力的能量。如果能量充沛,超出身体所承受的重量,就可以做出反重力运动,比如跳跃、高举双手的大肢体运动,以及抬头、挑眉毛、嘴角上翘等小肌肉运动。相反,能量不足的时候,就会导致身体向下“垮”掉,比如坐、蹲、摔倒、躺或者趴等大肢体运动,以及躯干弯曲、低头、眉毛和脸上的肌肉下垂等小肌肉运动(严格意义上讲,不是运动,是被重力吸下去的)。经常可见,比赛结束后的运动员因运动过量,就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所以人在得意的时候,往往神采飞扬,欢呼雀跃;人在?意的时候,则会垂头丧气,丧眉耷拉眼,蹲在街角哭泣。 胜利者的姿态 我们经常会看到,战争或者比赛的胜利者通常会习惯性地做出一些动作,比如高举双手、高声啸叫,这些消耗很多能量的动作,原始动力旨在获取更多的关注。
    胜利是值得喜悦的事情(用更严谨的话讲,胜利是积极结果,但不一定会引发喜悦情绪),所以胜利者接受到积极刺激之后,会产生积极情绪,情绪会调动能量储备。因为赢了,意味着很多后续的收益,这些积极的刺激会让胜利者的神经高度兴奋。战斗的时候,身体会储备大量的能量用于脑力或者体力的较量。在战斗结束之后,需要将多余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体恢复到平常的正常状态(长期兴奋会导致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负担过重)。
    当然,如果战斗的过程非常艰难,消耗掉了全部能量,也就不会有什么庆祝��作。但只要还没晕过去,嘴角的微微翘起,还是经常可见的。
    很多庆祝动作,都是反重力动作。
    神经兴奋和充足的能量,会支持身体做出一些大幅度的反重力动作。将双手高高举起是常见的表达胜利的动作,也是比较经典的反重力动作之一。
    球场上,如果运动员打入关键一球,观众经常可以看到进球后的各种庆祝动作,其中一个就是高举双手,跃起后撞胸。
    两个人一起庆祝的时候,还会互相高高举起一只手,做出击掌相庆的动作。
    跳起来欢呼基本上是胜利后一套固定的组合动作,成语谓之“欢呼雀跃”。跳起来是经典的反重力动作,而欢呼则是获取更多关注的一种炫耀方式,同时还能起到调整呼吸、消耗能量的作用。
    有的运动员在获得胜利之后,还会来一个复杂的跳跃——后空翻,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与跳起来相同的反应是取得胜利之后的登高。常见有比赛获胜的运动员兴奋之余攀至高处或者绕场跑动,高高举起一只手向观众致意?其实是炫耀)。海拔高度的增加和跑动引起的被关注面积增加,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看到并赞美。
    比较隐晦的“登高”反应是舒展身体。其实每个人都可能做过这样的动作,在完成一个比较有价值的工作之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情况也算胜利),会面对着窗外的朝阳(夕阳,或者可能是深夜的城市灯光)长长地舒展身体,伸个懒腰。一方面可以活动颈椎和腰椎,松弛神经;另一方面,也会有成就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也许是更大的挑战)油然而生。
    其实,在高举双手表达胜利喜悦的同时,躯干和腿就会自然挺直,让整个人达到自然身高的极值。?能想象驼背腿弯曲的时候,怎么会把双手高举来展示自己(先天残疾除外)。如图10-8。

    当然,在心理测试这么谨慎的情境中,被测试人很少会做出大幅度的复杂动作,经常使用的是一些精致的细微复杂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兴奋,同时这些动作也颇具表演特征。
    女孩子在得意的时候,经常会满脸笑意地将头轻微地晃动几下(不是摇头的转动,是左右倾斜的晃动),但幅度很小,频率很高,整个动作全部在一秒之内完成。这个动作貌似微小且快速,但其实需要比较多的能量才能故意表演出来,只有在情绪使然的时候,才会油然而生,当事人自己都不一定会注意到。
    戏剧把这种经典的得意与炫耀动作放大、放慢,经过艺术加工后,在舞台上用来表示花旦的窃喜(注意,是“窃”喜)。因此,如果被测试人出现了类似的反应,则可以判断其内心的胜利喜悦是真实的。
    根据对上述胜利后反应的规律进行总结,可以得出结论:动作越大或者越复杂,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对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要求也越高。因此,如果在测谎过程中,被测试人表现出这类反应,就可以判断出其内心中积极情绪的真实性,因为靠伪装和表演,很难瞬间作出这么大的反应。 失败者的表现 战败的一方,失去的不仅是利益,还有能量。
    战斗失败会造成神经兴奋度大幅降低,甚至因为害怕遭受随后的种种负面刺激,而使神经系统进入压抑状态,循环系统随即停止补充能量到原本用于战斗的身体器官,整个人看起来就是俗话说的“蔫了”。
    能量的失去会在几个地方产生明显的变化:眼睛失去光彩,变得无神;由于没有能量,身体受重力作用影响,整体呈下坠趋势,不会再出现反抗重力的动作和反应,连面部肌肉也会呈现出一致的松弛、下垂状态;躯干无法保持继续挺直,头也会向下低;如果是站姿,还会出现身体**降低趋势,腿也?因为失去力量而自然弯曲,或蹲或坐在地上,整个身体呈收缩趋势;呼吸变得微弱,反应变得迟钝。
    总而言之一句话,失败之人身体反应符合重力原理,无力抵抗重力的牵引。这些反应以及类似的反应变形,都能充分说明战败者的心理状态:放弃。
    因此,如果在测试过程中,能够观察到被测试人经过连续刺激之后,出现能量和精神流失的变化,则说明被测试人的心理防线已经濒临崩塌,即将讲出实情。
    战败的放弃是一种心理崩溃,是没有其他期望的心理状态。这种精神状态的外在反应与悲伤情绪的外在反应相类似。失去自己所关注和爱护?人或物而又无计可施,是引发悲伤情绪的根本刺激源,一定程度上也是心理上的放弃,如失去挚爱亲人,或者付出大量心血而没有实现愿望,这些无奈的失去都会让人感到悲伤。因此上述反应还可以用于推导悲伤情绪,具体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境和刺激源的不同性质来进行分析。
    但是,悲伤的情绪和悲痛的情绪是由完全不同的心态造成的。悲伤是源自无奈的失去,悲痛则是源自对负面结果(如失去自己所关注或爱护的人或物)的不认可、不相信、不接受的心理状态,还会感到后悔、不平,还想努力改变现状,还有能量表达这些不满和期望,因此悲痛的经典表?是号啕大哭,而悲伤则多是黯然神伤的幽幽状态。
    目录
    第1章 人人都逃不掉的微反应
    什么是微反应
    微反应源于人类本能
    微反应能准确映射心理状态
    破绽
    自我控制能力
    人具有的8 种微反应
    第2章 几个重要而细微的理论点
    关于说谎
    什么是说谎/说谎的类型/说谎的目的
    需要判断的两件事
    脑功能和优先级
    刺激与情绪
    情绪与能量
    几个概念
    基线反应
    微反应分析方程式
    第3章 注意!千万别动(冻结反应)
    冻结反应的原理

    明显的冻结反应
    *古老的冻结——跪叩/标准的冻结——整个身体僵住
    隐晦的冻结反应
    呼吸控制/手的约束/脚的拘束/面容僵化
    与心理测试相关的应用
    实用速查
    第4章 不怕,不怕(安慰反应)
    视觉安慰
    神奇的瞳孔/视线转移/两个荒谬的传说
    听觉安慰
    口唇安慰
    嘴唇的动作/咀嚼和吞咽的动作/味道的安慰
    肌肤安慰
    头、脸、颈部皮肤安慰/衍生皮肤安慰/手部的安慰/胸腹部的安慰
    对他人的安慰行为
    实用速查
    第5章 走为上策(逃离反应)
    准备逃跑的那一刹那
    循环和能量储备/姿态调整
    明显的逃离
    逃跑的变形/一个**案例:女车模与女主持的争锋
    隐晦的逃离
    视觉逃离/角度的扭转
    实用速查
    ?6章 服从与合作(仰视反应)
    高高在上
    傲慢/御下/骄傲
    服从的诚意
    低头/藏脸/高低定位的变形——酒文化/腿脚的反应
    尊重与互惠
    点头/四种不同握手/真假拥抱/拍照站位
    实用速查
    第7章 喜爱——以爱情的名义说事(爱恨反应)
    羞涩
    羞与涩/脸红什么/公众人物也不例外
    允许你靠近我——距离的控制
    什么是爱情/四种心理距离/爱情距离坐标轴
    因爱而恨
    愤怒/嫉妒
    实用速查
    第8章 这是我的地盘(领地反应)
    自尊
    自我认同/对外防御
    领地的确认
    领地的建立:手和臂/领地的建立:脚和腿
    领地里的掌控感
    炫耀/松弛/身体不同的松弛反应
    我的地盘听我的
    谁是领导/位置的讲究
    实用速查
    第9章 进攻与防守(战斗反应)
    愤怒情绪
    愤怒的面孔/脖子变粗/身体绷紧/眼神犀利/语言少且单一/呼吸急促/愤怒的根源是威胁
    战斗预备
    挑衅/迎接挑战
    犀利进攻
    牙齿反应/手指姿态/手指敲击/手的动作/脚的动作/如何辨别愤?情绪的真伪/案例分析:克林顿的谎言
    谨慎防御
    建立屏障/阻断反应
    专业人士的例外
    实用速查
    第10章 胜败并非常事(胜败反应)
    重力原理
    胜利者的姿态
    反重力动作/高声欢呼/摇头晃脑/欺骗的得意
    失败者的表现
    长期的压抑
    实用速查
    编辑推荐语
    ★ 中国版《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 比《LIE TO ME》更全面、更系统、更易懂
    ★ 中国心理应激微反应测试研究**人
    ★ 5年研究积累,8家司法科研机构?作,10000条测试数据,熬制出本能谎言识别术,读懂身体小动作,让他人内心想法赤裸呈现。
    ★ 基于人类本能的谎言识别术——微反应识谎术,从人的本能潜意识出发,深入挖掘,根部着手,让谎言装不成,藏不住,反而是越装越明显,越藏越暴露。
    ★ 这是一本为想看透他人以及不想被他人看透的人准备的指导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