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过错是你犯错了,还不改正。这样顽固的态度才可以称得上是犯错。这是孔子关于过错的看法。它打破了我们传统的观念,我们经常认为一个人犯错了就不可饶恕。但是一个犯错的人到了孔子这里就不会受那么大的“歧视”,因为每个人都难免要犯错,而你不能因为一个人偶然的过错就不肯原谅他。但是倘若你明知自己错了还不思悔改,那么那样的错误哪怕再小也不可饶恕。
其实,孔子在这里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真正的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如果有过错而��肯改,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所以当我们犯下错误时,本能的反应就是掩饰或是辩解,而这往往只能起到欲盖弥彰的作用。错误一旦犯下,就像射出去的箭,不可能回头,理性的选择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与其*后被别人揭下面具,不如自己揭去,后者失去的是面具,前者失去的则是人格。
约翰是一家商贸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他在任职期间,曾犯了一个错误:他没经过仔细调查研究,就批复了一个职员为纽约某公司生产5万部**相机的报告。等产品生产出来准备报关时,公司才知道那个职员早已被“猎头”公司挖走了,那批货一旦到了纽约,就会无影无踪,货款自然也会打水漂。
约翰一时想不出补救对策,一个人在办公室焦虑不安。这时老板走了进来,脸色非常难看,就想质问约翰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板开口,约翰先坦诚地向他讲述了一切,并主动认错: “这是我的失误,我一定会尽*大努力挽回损失。”
老板被约翰的坦诚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打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拨出一笔款让他到纽约去考察一番。经过努力,约翰联系好了另一家客户。一个月后,这批照相机以高于那个职员在报告上所写的价格转让了出去。约翰的努力深得老板的嘉奖。
仔细想想,如果约翰当时选择推卸责任,或者为自己的错误辩解,后果会如何呢?相信他早就会为找下一份工作而发愁了。确实,掩饰辩白的好处在于不用承担错误的后果,就算要承担,也因为把其他人也拖下水而分散了责任,因此,有人明明证据摆在眼前,还死不认错。此外,如果躲得过,也可避免别人怀疑你的形象及能力。可是,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仔细想想,如果你犯的是大错,必然尽人皆知,你的狡辩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让人对你心生嫌恶罢了。如果证据确凿,你即使狡辩功夫**,但责任还是逃不掉,那又何苦去狡辩呢?如果你犯的只?小错,用狡辩去换取别人对你的嫌恶,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做错了事情并不可怕,只要你敢作敢当。企业*需要勇于担当的员工,勇于担当的员工*有魄力。
布鲁诺是美国某公司的财务人员。**他在做工资表的时候,给一个请病假的员工定了全薪,忘了扣除请假那几天的工资。后来布鲁诺找到了这名员工,告诉他下个月要把多给他的钱扣除。但这名员工说自己的手头太紧,看病花去了他大部分积蓄,请求分期扣除。但这样做的话,布鲁诺就一定要向老板请示。
布鲁诺知道,老板知道这件事一定会非常不高兴;但布鲁诺认为这混乱的局面是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的,因此他必须负起这个责任,向老板承认错误。
当布鲁诺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告诉他自己犯的错后,出乎意料的是,老板竟然大发脾气说这是人事部门的错误,不关他的事。但是布鲁诺坚持说这是他的错误。老板又大声地指责这是会计部门的疏忽,布鲁诺再度强调这是因他的失误所致,与别人无关。这次,老板笑了,说: “好样的,我这样说,就是看你承认错误的决心有多大,会不会就此找理由?脱自己的责任。”*后,老板心平气和地说: “好了,现在你去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吧!”事情终于平息了。从那以后,老板更加赏识布鲁诺了。
每个人都不希望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但是人又不可能不犯错误。如果错误发生了,而且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因自己而起,就应该像布鲁诺那样,勇于承担并弥补错误。因为,面对这样的人,没有几个有头脑的老板不会从心里原谅他,并尊重他、重用他。
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敬业精神和道德品行。出现差错,是绝不推脱?勇敢地承担起责任,还是拼命找一些客观原因去掩盖错误,或为错误辩解,这正是**员工与平庸员工的显著区别。P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