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河北
**节 原始群时期古人类在河北的活动
一、河北境内*早的人类活动
原始社会分为两个时期,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这时人类使用的主要劳动工具是石器,因此也叫做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两个阶段: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的阶段叫做旧石器时代,这包括了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的初期;使用磨制石器的阶段叫做新石器时代,这包括了氏族公社的发展、繁荣时期,直到青铜器时代开始之时。
原始群是人类*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社会的低级阶段。它的社会组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但比较松散。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很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弱,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获得一些生活资料,抵御猛兽或其他自然灾害的侵袭。原始群的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以采集植物的果实、根、茎和猎取鸟兽为生活资料;主要居住在山洞之中。
原始群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原始群前期和原始群后期。人类学家根据原始人类的体质形态进化程度,把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分为猿人、古人和新人三个阶段。原始群前期的社会主人是猿人,原始群后期的主人是古人,新人属于现代人类型。原始群时期的人类已不再属于猿类,其体质形态正处于进化之中,娄人猿的体质形态诸特征趋于减少,现代人的体质形态诸特征正在形成。
我国迄今为止所知*早的古人类是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不包括有争议的“东方人”、“蝴蝶人”),他同后来的蓝田人、北京人同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在社会形态上处于原始群前期。在河北范围内,这一时期除了北京猿人之外,尚未发现猿人化石,但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屡有发现。这些遗址都集中在冀西北的阳原盆地,有东谷坨、小长梁、半山、岑家湾、马梁等遗址,代表性地点是小长梁、东谷坨文化。这是目前所知河北境内*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时间约在100万年前。因此,考察河北境内人类活动的起源,就不能不首先介绍阳原盆地。
阳原盆地的自然环境阳原盆地地处冀西北,包括阳原、宣化、涿鹿、怀来、蔚县一带,为北东向狭长的构造断陷盆地。北为熊耳山,主峰黄花梁,海拔2036米,南系恒山余脉,中部为广阔的湖积平原。桑干河自西南而东北流经整个盆地,至盆地东缘,穿越石匣口,经宣化、涿鹿,注入今怀来官厅水库。其支流壶流河经蔚县后在盆地东部小渡口村附近汇入桑于河。在盆地东部边缘区可见到元古代变质火山碎屑岩系,中生代侏罗系紫红色角砾岩和新生代上新统“三趾马红土”堆积,其他部位多为发育良好的第四纪堆积,即红土层之上黄土层之下相间的河湖堆积,名为泥河湾地层。泥河湾层常被晚更新世形成的黄土或全新世以来形成的松散砂砾层覆盖。在盆地边缘山前地带,存在着宽阔的洪积扇。盆地��部略平坦,东部地势差异较大,剥蚀严重,乃至裸露出基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