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页:
插图: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为会计假设,它是会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和制约条件,也是制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会计工作的角度看,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如不加以合乎逻辑的规定,会计工作的准则和核算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就无法制定和使用。为此,人们在长期会计实践过程中,在逐步认识并掌握了经济活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各种不确定因素作出了合乎客观规律的科学判断和假设,从而解决了不确定因素对会计工作的影响的问题,使会计核算建立在一个科学的基础上。会计的基本前提有四条: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问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叫会计实体或会计单位,它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明确会计主体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首要前提,它为会计工作的进行划分了一个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根据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只能反映其会计主体本身的各项经济活动,而不能反映其他会计主体和企业所有者本人的经济活动。会计主体为会计活动所规定的这个空间范围有很大的弹性,它可以上下延伸,上可扩大到由几个企业组成的集团公司,把集团公司作为一个会计主体,下可缩小到一个企业中独立核算盈亏的各个分部或分厂,把每个独立核算盈亏的分部或分厂作为一个会计主体。
只有有了会计主体这一假设,会计才有一个明确的工作范围,从而使会计工作能正确反映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为与企业有关的各方人士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假设企业将长期地以现实的形式、以现有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并将按原定的用途去使用它的资产以及按既定的承诺去偿还所欠的债务。换言之,持续经营假设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发生破产清算,行政事业单位不会撤销。它为正常的会计核算方法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为会计工作的进行划定了一个时间范围。只有有了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核算所运用的程序和方法以及提供的信息资料,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