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旅游地理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旅游地理学

  • 作者:朱创业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78241
  •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01日
  • 页数:200
  • 定价:¥3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基于旅游地域系统的相互作用,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为主线,系统阐述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新成果。全书分为四大部分。**部分旅游资源地理,包括旅游资源的内涵、形成机理、地域分异规律、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以及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第二部分旅游环境地理,包括旅游和环境的辩证关系、旅游环境容量、环境保护、主体功能区与保护性开发、低碳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旅游经济地理,包括旅游经济活动与旅游产业分析、旅游经济区与旅游产业集聚、区域旅游合作。第四部分旅游社会地理,包括旅游与扩大内需、旅游与游客满意度、旅游与社区发展、旅游与城乡统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科学、旅游管理、旅游规划、风景园林设计等本科专业教材,也适合于旅游研究机构、高等职业教育、自学考试的人员作为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者、教学者、管理者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1.1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1.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1.3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1.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旅游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3.1 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1.3.2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1.3.3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资源篇
    第2章 旅游资源概述
    2.1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类型
    2.1.1 旅游资源的概念
    2.1.2 旅游资源的分类
    2.2 非传统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类型
    2.2.1 非传统旅游资源的概念
    2.2.2 非传统旅游资源的类型
    2.2.3 基于非传统旅游资源的专项旅游产品
    第3章 旅游资源的形成及地域空间分异
    3.1 旅游资源的形成机理
    3.1.1 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
    3.1.2 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
    3.2 旅游资源的地域空间分异
    3.2.1 自然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异
    3.2.2 人文旅游资源的地域差异
    第4章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4.1 旅游资源调查
    4.1.1 旅游资源调查概述
    4.1.2 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4.1.3 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
    4.1.4 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
    4.2 旅游资源评价
    4.2.1 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4.2.2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4.2.3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4.2.4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第5章 旅游资源区划
    5.1 旅游资源区划概述
    5.1.1 旅游区划的内涵
    5.1.2 旅游区划的目的和意义
    5.2 旅游资源区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2.1 旅游资源区划原则
    5.2.2 旅游资源区划方法
    5.3 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5.3.1 中国旅游资源区划研究现状
    5.3.2 中国旅游资源区划方案举例
    5.4 世界旅游资源区划
    5.4.1 世界旅游资源区划研究现状
    5.4.2 世界旅游资源区划方案举例
    第6章 旅游资源开发
    6.1 旅游资源开发概述
    6.1.1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6.1.2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6.1.3 旅游资源开发的类型
    6.1.4 旅游资源开发的形式
    6.2 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6.3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6.3.1 旅游资源开发��划的概念
    6.3.2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基本理论
    6.3.3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内容
    环境篇
    第7章 旅游与环境
    7.1 旅游环境概述
    7.1.1 环境
    7.1.2 旅游环境的定义
    7.1.3 旅游环境的特征
    7.2 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7.2.1 自然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7.2.2 人文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7.3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7.3.1 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7.3.2 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第8章 旅游环境容量与环境保护
    8.1 旅游环境保护
    8.1.1 相关概念
    8.1.2 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8.1.3 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
    8.2 旅游环境容量
    8.2.1 旅游环境容量概述
    8.2.2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
    8.2.3 旅游环境容量的应用
    第9章 主体功能区划与保护性旅游开发
    9.1 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内涵
    9.1.1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
    9.1.2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
    9.1.3 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9.1.4 主体功能区划的意义
    9.2 保护性旅游开发
    9.2.1 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9.2.2 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内涵
    9.2.3 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特征
    9.2.4 主体功能区划促进保护性旅游开发
    9.2.5 各主体功能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要点
    第10章 低碳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10.1 低碳经济概述
    10.1.1 低碳经济的提出
    10.1.2 低碳经济的概念
    10.1.3 低碳经济的发展
    10.2 低碳旅游的理论内涵
    10.2.1 低碳旅游的定义
    10.2.2 低碳旅游的内涵
    10.2.3 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10.3 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新方式
    10.3.1 可持续旅游发展
    10.3.2 低碳旅游的发展措施
    经济篇
    第1l章 旅游经济活动与旅游产业
    11.1 旅游经济活动概述
    11.1.1 旅游经济的概念
    11.1.2 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
    11.2 旅游经济活动的空间影响力
    11.2.1 旅游经济活动的地区影响力
    11.2.2 旅游经济活动的**影响力
    11.3 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1.3.1 旅游产业的含义
    11.3.2 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3.3 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第12章 旅游经济区与旅游产业集群
    12.1 旅游经济区
    12.1.1 旅游经济区概念
    12.1.2 旅游经济区特征
    12.2 旅游产业集群
    12.2.1 相关概念辨析
    12.2.2 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
    12.2.3 旅游产业集群空间特征
    12.2.4 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及发展
    12.3 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经济区的关系
    12.3.1 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互动发展
    12.3.2 推动旅游产业集群的完善升级
    第13章 区域旅游合作
    13.1 区域旅游合作概述
    13.1.1 区域旅游合作的内涵
    13.1.2 区域旅游合作的地理学背景
    13.2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13.2.1 区域旅游合作主体
    13.2.2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13.3 区域旅游合作基本模式
    13.3.1 点-轴形态模式
    13.3.2 单核辐射形态模式
    13.3.3 双核联动模式
    13.3.4 核心-边缘模式
    13.3.5 网络型模式
    社会篇
    第14章 旅游与扩大内需
    14.1 扩大内需概述
    14.1.1 扩大内需的提出
    14.1.2 扩大内需的举措
    14.2 旅游在扩大内需中的优势和贡献
    14.2.1 旅游业是扩大内需战略的消费热点
    14.2.2 旅游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优势
    14.2.3 旅游业对扩大内需的贡献
    14.3 旅游业对扩大内需的对策
    14.3.1 政府及相关部门发挥主导作用
    14.3.2 旅游企业的积极努力
    第15章 旅游与游客满意度
    15.1 游客满意度的含义
    15.1.1 游客满意度概念
    15.1.2 游客满意度模型
    15.2 游客满意度的度量
    15.2.1 游客满意度级度
    15.2.2 游客满意率
    15.2.3 游客满意度指标体系
    15.3 游客满意度的实践意义
    15.3.1 有助于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
    15.3.2 有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
    15.3.3 有助于建立游客忠诚度
    第16章 旅游与社区发展
    16.1 社区发展概述
    16.1.1 社区的内涵
    16.1.2 社区发展的内涵
    16.1.3 旅游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16.2 旅游社区与社区旅游
    16.2.1 旅游社区
    16.2.2 社区旅游
    16.3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16.3.1 相关概念界定
    16.3.2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容
    16.3.3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阶段
    16.3.4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
    第17章 旅游与城乡统筹
    17.1 城乡统筹概述
    17.1.1 城乡统筹的提出
    17.1.2 城乡统筹的内涵
    17.1.3 现代田园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新理念
    17.2 旅游发展与城乡统筹
    17.2.1 旅游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
    17.2.2 城乡统筹背景下旅游发展的**区域
    17.3 城乡统筹与旅游发展的热点问题
    17.3.1 土地流转与乡村旅游
    17.3.2 现代观光农业
    17.3.3 城郊旅游地产
    17.3.4 城乡旅游互动与农民旅游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语
    本书是在国内外以往出版的旅游地理学同类教材的基础上,吸取许多专家、学者的*新研究成果,结合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进行编写的。正确处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旅游发展的共同战略,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因此本书打破传统教材以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为主的结构体系,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为研究主线,强调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旅游环境的综合管理、旅游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一套具有新意的结构体系,将全书内容分为旅游资源地理、旅游环境地理、旅游经济地理和旅游社会地理。为了开阔视野,丰富和充实理论体系,拓展理论深度,本书介绍了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比如,在旅游环境地理篇中,本书从**“十一五”规划强调的划分主体功能区人手分析旅游的保护性开发,分析了全球旅游发展新趋势低碳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在旅游经济地理篇,本书从研究旅游业微观主体空间活动规律角度出发,阐述了旅游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和区域旅游合作等内容。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