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各自的朝圣路:散文精粹本(周国平)
QQ咨询:
有路璐璐:

各自的朝圣路:散文精粹本(周国平)

  • 作者:周国平 主編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5446169
  •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01日
  • 页数:247
  • 定价:¥17.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二本散文集。
    本书收集了作者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书中作者由读书而发感想,在读书中仿佛结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朝圣者,他们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在写作时,作者心中悬着的对象也常是隐藏在人群里的**的朝圣者,不管世风如何浮躁,朝圣者依然存在。每个人正是靠自己孤独的追求加入人类精神传统的,只要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本书是作者周国平于1995年4月至1998年间,所做散文的结集。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他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书中倡导在淡漠中追求,于绚烂中归于平淡,让经过省察的人生充满价值。
    文章节选
    **辑 朝圣的心路
    苦难的精神价值
    维克多•弗兰克是意义**法的创立者,他的理论已成为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后维也纳精神**法的第三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受尽非人的折磨,九死一生,只是侥幸地活了下来。在《活出意义来》这本小书中,他回顾了当时的经历。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他并非像一般受难者那样流于控诉纳粹的暴行,而是尤能细致地捕捉和分析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及其他受难者的心理现象,许多章节读来饶有趣味,为研究受难心理学提供了极为生动的材料。不过,我在这里想着重谈的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精彩之处,便是对苦难的哲学思考。
    对意义的寻求是人的*基本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空虚”。这种情形普遍地存在于当今西方的“富裕社会”。当这种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却不可能实现时,人就会有受挫之感,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挫折”。这种情形发生在人生的各种逆境或困境之中。
    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通常认为,归结���来无非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二是体验,藉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好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那么,倘若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去了积极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他的生命是否还有一种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即相信或至少说服自己相信厄运终将过去,然后又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然而,**,人生中会有一种可以称作绝境的境遇,所遭遇的苦难是致命的,或者是**性的,人不复有未来,不复有希望。这正是弗兰克曾经陷入的境遇,因为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战俘来说,煤气室和焚尸炉几乎是不可逃脱的结局。我们还可以举出绝症患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相关例子。如果苦难本身毫无价值,则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第二,不论苦难是否暂时的,如果把眼前的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就会如弗兰克所说忽略了苦难本身所提供的机会。他以狱中亲历指出,这种态度是使大多数俘虏丧失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他们正因此而放弃了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
    所以,在创造和体验之外,有必要为生命意义的寻求指出第三种途径,即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一切宗教都很重视苦难的价值,但认为这种价值仅在于引人出世,通过受苦,人得以救赎原罪,进入天国(基督教),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佛教)。与它们不同,弗兰克的思路属于古希腊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他是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来发现苦难的意义的。他指出,即使处在*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出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赞同弗兰克的见解,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
    目录
    初版序
    **辑 朝圣的心路
    苦难的精神价值
    与世界建立精神关系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精神生活的哲学
    孤独的价值
    勇气证明信仰
    第二辑 守望者语
    守望的角度
    被废黜的国王
    在沉默中面对
    有所敬畏
    哲学与孩子与通俗化
    哲学的命运
    名人和明星
    读书的癖好
    哲学与精神生活
    都市里的外乡人
    记住回家的路
    愉快是基本标准
    第三辑 文学的安静
    私人写作
    小说的智慧
    读《务虚笔记》的笔记
    第四辑 不时髦的读书
    人不只属于历史
    给成人读的童话
    也重读安徒生
    临终的苏格拉底
    《李白与杜甫》内外
    回到世界名著
    简洁的力量
    世上本无奇迹
    第五辑 爱者的反思
    爱:从痴迷到依恋
    婚姻反思录
    嫉妒的权利
    点与面
    男子汉形象
    生命中的无奈
    婚姻中的爱情
    人人都是孤儿
    爱的反义词
    情人节
    第六辑 科学与人文
    “****”与生态学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
    人是地球的客人
    医学的人文品格
    第七辑 闲文或时文
    侯家路
    小散文模式
    报应
    “己所欲,勿施于人”
    不敢善良
    生病与觉悟
    老同学相聚
    另一个韩愈
    树下的老人
    论自卑
    杞人是一位哲学家
    议论家
    第八辑 序评无类
    纯真的心性
    自由的灵魂
    不寻常的《遗弃》
    作为读者的批评家
    散文这一种作物
    第九辑 精神的故乡
    开场白
    灵魂是一个游子
    人的**在于灵魂
    梦并不虚幻
    精神栖身于茅屋
    生命树上的果子
    人所能及的神圣
    信仰之光
    谁是*智慧的人
    智慧和童心
    成为你自己
    独处的充实
    自己的园地
    幸福是灵魂的事
    有爱心的人有福了
    **重要的是做人
    面对苦难
    真·善·美
    怀念土地
    读永恒的书
    度一个创造的人生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