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老家在上海南汇
黄浦江穿越上海,依然在静静流淌。
黄浦江西岸,外滩那些建造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式大楼,仍旧保持“万国建筑博览会”的风貌。然而,黄浦江东岸——浦东,却已经从一片农田,变成了高楼林立的“东方曼哈顿”。
1997年10月27日,我陪同傅雷次子傅敏前往傅雷老家——浦东南汇。轿车从浦西越过南浦大桥,沿着高速公路,才十几分钟,便进人南汇县境。同车的傅敏表姐朱佛容颇为感叹。她是傅雷夫人朱梅馥哥哥的女儿。朱家原本住南汇县城惠南镇。她小时候从南汇到上海,要坐脚划小船,吱唔吱唔划**!至于傅敏则没有这种今昔“对比感”,因为他当年从上海去南汇的时候,出生才三个月,毫无印象。此后五十多年,他没有去过南汇老家……
1908年4月7日(阴历三月初七),傅雷出生于上海市南汇县周浦镇渔潭乡(今下沙乡王楼村五组)。傅雷从小在浦东长大,一开口,就是一口浓重的浦东口音的上海话——傅雷不像他的两个儿子那样能够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周浦镇是南汇县的大镇,十分繁华,往日有着“小上海”之称。
如今,在周浦镇老城厢,依旧有着窄窄长长的老街。从三米来宽的东大街六十号拐进一条一米宽的胡同,便见到傅雷故居。那房子大体上还是当年面目。走过一座带着飞檐的大门,。里面是一个大院。堂屋和厢房的木门、木窗、板壁,都已经呈深褐色,表明这老屋上了年纪。傅雷和他的寡母,当年就住在厢房里。房子是租的。据说,这房子当时经常闹鬼,别人不敢住,傅雷的母亲不信这一套,租了下来。
傅雷长在周浦,生在下沙。下沙镇离周浦不远。在下沙镇的王楼村有个西傅家宅,大部分居民都姓傅。我们一行走过一大片黄橙橙的稻田,来到一条小河旁。一座有着三十六间房子的大院,坐落在河边。那就是傅雷的祖屋,傅雷的出生地。
傅雷的祖父傅炳清,有四、五百亩土地,在傅家宅算是“大户”了。傅炳清生二子,长子傅胜,次子傅鹏。
傅鹏,又名傅鹏飞,即傅雷之父,任教于周浦镇扬洁小学。
1912年,傅雷四岁时,傅鹏飞因受土豪劣绅诬害人狱。经夫人李欲振多方奔走,终于在三个月后出狱,却在极度的郁闷中去世,终年仅二十四岁!
当时,李欲振也只有二十四岁,不仅从此守寡一辈子,而且带着四个孩子——傅雷为长子,除了他之外,还有两弟一妹。在蒙受丧夫的重大打击之下,李欲振没有精力照料这群年幼的孩子,竟然在短短一年内,连死三个孩子,只剩长子傅雷!
傅雷一生不忘奶妈,家里人都叫她“婆婆”。傅雷生前,几乎年年接“婆婆”来住一段,这时全家一片欢笑。在傅聪傅敏的印象中,“婆婆”是一位勤劳、和蔼、善良的老人,是他们的保护神。七十年代中期傅敏曾在上海多方寻找,“婆婆”这时已年过八十。她见到傅敏,老泪纵横地说:“你跟你爸爸真像啊,可惜大囝(傅雷的小名)不在了!”说着泣不成声。
傅雷曾经用“只见愁容,不闻笑声”八个字来形容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痛苦深深烙在傅雷的心中。大约是童年愁容太多,所以傅雷成年之后变成不苟言笑。在傅雷所有的照片中,他总是一脸严肃,脸带笑容的照片,不过一、二帧而已。
傅雷的母亲个��瘦小,平常穿短褂黑裙。她为人刚强,又乐于助人,所以她虽然在傅家的大家族中算是小辈,但是很有威信,傅家人都听她的话。接连失去丈夫和三个儿女,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的儿子傅雷身上。为了使傅雷受到良好的教育,她迁居“小上海”周浦。
起初,傅雷的母亲请账房陆先生教傅雷认字。
1915年,傅雷七岁,她便请来私塾先生斗南公教傅雷四书五经,自己在旁边一面做针线活,一面听着。她虽是文盲,但是晚上她要傅雷背课文,居然能够听出傅雷什么地方背错了!
P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