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善于忍耐,懂得坚持
宠辱不惊,做人稳住心气
成功时不要居功自傲,要学会宠辱不惊。功成名就时更要稳住心气,能够适当地将荣耀分给其他人一些,甚至为了明哲保身,功成身退也不失为良策。
人生就是受苦受难的过程,这个观点不知道有多少人认同,但要谋求发展,必须“稳步前进、谦虚谨慎,宠辱不惊”是每个人都毋庸置疑的。因为成大事者**的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着。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智慧超群,谋略过人的谋士——苟攸,他辅佐曹操二十余年。期间讨袁绍、擒吕布、定乌桓,他从容不迫地谋划战争策略,处理军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直到辅佐曹操统一北方,他始终在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处于稳定地位,原因就在于他能够稳住心气,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他都不会乱了方向。
曹操曾对苟攸这种低调做人的心态用一段话作出了精辟地总结: “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由此可见,荀攸的智慧过人,他对内对外,表现的迥然不同。对内,他用过人智慧连出妙策;对外,他用坚强的意志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却从不邀功,不争权位,表现的谦虚谨慎,宠辱不惊,甚至还掩盖他的功绩。
在曹操谋取袁绍冀州时,苟攸前后谋划了十二种策略,使得曹操顺利地打败袁绍。但当有人问起他当时的情况时,他的回答极其出人意料,他说他什么都没做。即使史家称赞他是“张良、陈平第二”时,他仍然闭口不提自己的**功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