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卡姆剃刀定律
奥卡姆剃刀定律:这是一句格言,或者说是一个“原理”,叫做“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或者是“多并不意味着必要”,“能用较少的东西做到的事,如用较多的东西去做,就是徒劳”。
故事详解
公元14世纪前期,从法国的一所监狱中逃出一个囚犯。
那时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一个犯人越狱算不了什么大事,可是这个人非比寻常,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天主教教士,人称“驳不倒的博士”。
他叫威廉,出生于英国的奥卡姆,人们叫他“奥卡姆的威廉”。他曾在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知识渊博,能言善辩。由于他发表的言论有许多与当时的罗马教廷不合,因此被囚禁在法国的监狱。
在狱中过了四五年,他找到机会逃了出来,跑到巴伐利亚去找那里的王爷,他给王爷讲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你用剑保护我,我用笔保护你。”于是正在和教廷闹别扭的王爷立刻收容了他。
随后他著书立说,名声大振。他对当时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
这也就是他所谓的“思维经济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因为他是英国奥卡姆人,人们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
人们常常引用奥卡姆剃刀的一个强形式,叙述如下:
如果你有两个原理,它们都能解释观测到的事实,那么你应该使用简单的那个,直到发现更多的证据。
对于现象*简单的解释往往比复杂的解释更正确。
如果你有两个类似的解决方案,选择*简单的。
需要*少假设的解释*有可能是正确的。
或者以这种自我肯定的形式出现:让事情保持简单!
严格地说,它们应该被称为吝啬定律,或者称为朴素原则。
“奥卡姆剃刀”作为人们创新的一种思维武器,曾受到大哲学家罗素的高度评价,被认为在逻辑分析领域是一项*有成效的原则。后来爱因斯坦又将它引申为简单性原则。爱因斯坦是利用简单性原则的大师。其相对论的构造是如此简单,但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却是那么精深。
“奥卡姆剃刀”剃掉的是思维杂质,产生的是创新成果,留下的是简洁精美。与自然界简单性原则相适宜,标准化、规范化、简洁化的科学公式,假设前提简单性的科学体系,既简单又优美。
“奥卡姆剃刀”以结���为导向,始终追寻**简洁的方法。在过去,它影响过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帮助他们成就了辉煌的科学事业。现在,它又被比尔·盖茨、巴菲特等经济界精英所使用。这是一个改变全球精英命运的思维法则,也是左右企业与个人发展的永恒法则。
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它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具有了更广泛、丰富和深刻的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奥卡姆剃刀”是一种“反动的”哲学。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就是不断为这个世界增添新的内容,而“奥卡姆剃刀”却不断地向我们的文明成果发出挑战,指出许多东西实际上是有害无益的,而我们正在被这些自己制造的麻烦压垮。
有一则寓言讲述的是大雁和狐狸的故事。大雁和狐狸同时落入猎人设下的铁笼子里。狐狸对大雁说:“我有一千种方法逃脱。”大雁说:“我只有一种方法可以重获自由。”正说着,猎人来了。大雁便装死,猎人以为大雁被狐狸咬死了,便从铁笼子中把大雁取出扔在地上,大雁突然展开双翅,飞走了。但是,狐狸尚未决定使用哪一种办法逃命,却被猎人放入了一只口袋里,无法脱身。
这则寓言印证了奥卡姆剃刀定律一直强调的一点:简单的办法往往是*有效的办法,或者说是*好的办法。简单管理的奥秘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演变为若干简单的东西去做。要做好复杂的事情,应当善于化复杂为简单。
下面是一个哲学家与一个船夫之间进行的一场经典对话。
“你懂哲学吗?”“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你懂数学吗?”“不懂。”“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忽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不……会……”“那你就失去了****的生命。”我们的工作变得复杂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时候喜欢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为一个小问题寻求许多种解释。于是,解释的难度大大超过了需要的程度。
我们不需要像哲学家了解的那样多。事情发生时,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能派得上用场的东西,即使它相当简单。
不要试图去弄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你需要做的只是明白哪些能派上用场,然后为此多付出些。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