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乾隆是一代英明君主,大贪官和珅是一个奸佞小人。以乾隆之英明却宠幸劣迹斑斑的和珅长达二十余年,是君臣相得,还是别有隐情?是乾隆看错了和珅,还是和珅钻了乾隆的空子?
和珅幼时丧父,少年奋发,聪明绝顶,出口成章,处事机敏干练,而且*会理财、敛财,深得乾隆皇帝嘉许。《八旗通志》续集卷首六、天章六中即记有:乾隆曾称赞他“清文、汉文、西番、蒙古,颇通大意”。他的这种才能,对他任军机大臣等高位,经办一个多民族大国的军事政务大事,无疑是有用的。和珅曾参加过西北、西南的军事活动,还任过殿试读卷官和经延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兼任过《三通》、《四库全书》、清字经馆、石经的纂修总撰。可见乾隆皇帝宠信和珅,无疑也是同他的才能分不开的。
《和珅列传》中记载,乾隆四十五年正月(1780年),3l岁的和珅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一起远赴云南,查办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和珅一到云南,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下御旨处治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随后,和砷又向皇帝报告说,云南的行政管理混乱,许多州县都出现亏空,需要彻底清理整顿,这一报告立即得到乾隆的赞许。
当年五月和珅回京以后,又进一步向皇上表达了想整顿云南的盐务、钱法和边防事务的具体意见,都得到乾隆的肯定。
云南的案子和珅办得很出色,确实表现了他的才华,所以和珅在回京的途中,就被提升为户部尚书。
和珅为了迎合乾隆,在书法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乾隆的书法很见功力,和珅的字酷似乾隆,可能是他刻意模仿的,大学士英廉曾经称赞和珅的书法“浑厚饱满,雍容中又蕴挺拔”,乾隆后期的有些诗匾干脆交由和珅代笔。挂在北京故宫崇敬殿的御制诗匾,据考证就是由和珅代笔。因此和珅除了有贪官之名外还有书法家之名!
乾隆统治时期,整个社会经过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励精图治,表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乾隆也渐渐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多的*为好大喜功的皇帝之一,然而再大的家业,也架不住整日的挥霍。这样,到了乾隆中年的时候,大清帝国的国库已然有些不支了,而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富贵日子的乾隆,很��一下子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他迫切需要一个善于理财又能广开财路的人,和珅的出现恰逢其时,立即就成为乾隆的心腹,被乾隆视做国之栋梁。乾隆无疑将和珅看成了一个聚财有方的精明强干之人,只要有和珅在,他就不必担心钱财的问题,和珅凭借这一点,在乾隆心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牢牢站稳了脚跟。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