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不要怕出汗——汗为心之液
军训的时候人们站在烈日之下,有些人出汗特别多,全身都被汗湿透了,而有些人却只是出一点汗,到底是哪种人身体好呢?我们在锻炼身体的时候应该出多少汗好呢?发烧的时候吃了药后出汗应该出多少合适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看看汗从哪里来,汗对身体有什么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汗是“阳加于阴”的产物。《素问·阴阳别论》里说:“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指的是阳气,阴指的是体内的津液,阳气推动津液外出就成为汗。另外,津液外出要通过汗孔,也就是《黄帝内经》说的“玄府”、“鬼门”、“腠理”之类。所以出汗有三个因素:物质基础——津液;动力——阳气;通道——腠理。
一、阳气是出汗的关键
汗的来源是饮食经过加工生成的津液。但津液仅仅是一个物质基础,正如一个原材料可以加工成多种产品,人体内的津液也有多种去处,除了汗还有眼泪、鼻涕、唾液等。决定津液转化为汗液而不转化为其他物质的,是蒸腾津液外出的阳气。
腠理是出汗的通道,它的开合也是依赖阳气的。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如果保暖不够好,就会冻得直哆嗦,这时我们会发现身上容易起鸡皮疙瘩,这就是腠理关闭的样子。如果到屋里坐着喝点热水,鸡皮疙瘩一会儿就消失了,可能还要微微出点汗,这是关闭的腠理打开的征象。
津液之所以能转化为汗,关键在于阳气,出汗的通道的开合与阳气有关,所以三个因素里面*重要的是阳气。《黄帝内经》认为汗为心之液,把汗和心联系起来,更说明了阳气对于汗形成过程的重要性,因为心在五脏中是“阳中之太阳”,是阳气*足的一个脏了。
二、心和汗的更多关系
心和汗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阳气对汗的作用上。正常的出汗可以分为两种,散热性出汗和精神性出汗。它们都和心有关。
前面说了,心是“阳中之太阳”,阳气旺盛。天气炎热,或者衣服被子太厚,或者运动过后,体内阳气愈发旺盛,蒸腾津液外出的能力增强,汗出会比较多,体内的热随汗液外泄而散发,以维持恒定体温。这些出汗的目的都是为了散热。
心又主管人的精神情绪。有人会在精神紧张的时候频频擦汗,有人面对突发事件吓得直冒冷汗,有人心情激动的时候就容易出汗,这些都是精神性出汗,和心有关。
三、汗是病情的明镜、病机的钥匙
汗出得不正常了,无非是津液、阳气、腠理三方面出了问题,而外来病邪的侵袭和人体内部脏腑、气血失常都可能导致津液不足或凝滞、阳气受损或过旺、腠理不开或不合或该开不开该合不合。汗出异常也是反映病情的镜子,寻找治病关键的钥匙。
例如,汗出量多,淋漓不尽,表示阴津枯脱,病情深重。又例如,湿邪和暑热之邪一起侵袭人体,患者常常感觉热但又不舒服,既不会多出汗,病也不会因为出了汗就好了,这种情况被形容为“如面入油”,黏黏腻腻很不清爽的感觉。还有一种痹证,汗多而皮肤湿润,是感受湿邪太重引起的。那么医生看到关节炎患者如果汗出不清爽,用一些除湿的**,效果可能就比较好。
四、适当出汗让你身体健康
在有外邪侵犯的情况下,出汗一方面可以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另一方面可以祛除外邪。这可以是身体自身调节出的汗,也可以是在**过程中让他出汗来起散热和祛邪作用。
在发热的时候,发汗散热是**原则之一,但也不是**的原则,更不是所有的发热发汗就能治好。比如烧了几天之后,还可以用针灸里的泻热法或者开清热泻火的**,它们和发汗是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发汗也不是只能散热。我们还可以通过发汗,使邪气有出路,疾病转愈。例如**水肿,有一个方法是“开鬼门”。打开汗孔,也就是发汗。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更明确地说了,水肿要是在腰以上肿,可以发汗来**。
那么,应该出多少汗呢?
出汗是要随着病情发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一般的着凉感冒,微微发汗就可以了,而且有一些人是忌讳发汗的。为什么?汗从津液中来,如果遍身大汗不止可能会导致津液枯竭。那些阴虚的人、慢性出血的人本来津液就不足,当然忌讳发汗了。从汗的作用来说,主要是用于散热、祛邪。如果邪气不强,热度不高,微微发汗就可以解决问题,再过头就会出现津液枯竭的副作用了。当然,也有需要发汗比较多的情况,那就说明这个邪气需要发这么多汗才能祛除,而且患者的津液也不亏虚,有时水湿还比较多。这就回答了开篇的*后一个问题。
现在我们回答开篇的另外两个问题,一个人身体的好坏在于能否根据环境的变化有效调节自身。在暑热的环境下,需要出汗来散热和祛除暑热邪气,所以不出汗未必身体好。但是出汗也会耗费身体的津液和身体的阳气,如果出汗太多会伤及心阳而带来心悸等症状。所以出汗太多了对身体也不好。汗出的过多过少都反映在出汗的某个环节上有可能有问题,只有有效维持身体稳态的出汗才是*合适的。所以在锻炼身体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感觉决定锻炼强度,不必勉强自己非要出多少汗,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P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