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舍,善于募捐
“只要乐于行善,它必定会倒过来,这就是捐献的利润。”
《塔木德》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在某个地方有一家很大的农户,其户主被称为当地*慈善的农夫。每年拉比们都会到他家访问,而每次他都毫不吝啬地捐财献物。
这个农户有一块很大的农田。可是有一年,农田因为遭到了风暴和瘟疫的袭击,所有的农田和果园都被破坏,全部牲畜都死光了。债主蜂拥而至,把他所有的财产扣押了起来,*后只剩下一小块土地。可是,他却说:“既然神赋予的东西,神又夺回去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泰然处之,丝毫没有怨天尤人之意。
那一年,拉比像往年一样又到农夫的家,见他家道中落,拉比们都对他表示了同情,也无意再请他捐献。这位农夫的太太说:“我们时常为教师建造学校、维持会堂,为穷人和老人捐款,今年拿不出钱来,实在遗憾。”
后来,夫妇俩觉得让拉比们空跑一趟,于心不安。便决定把*后剩下的那块地卖掉一半,捐献给拉比。拉比非常惊讶,并且感激不尽。
有**,农夫在剩下的半块土地上犁地,耕牛突然滑倒了。他手忙脚乱地扶起耕牛时,却在牛蹄下发现了宝物。他把宝物卖掉后,又过上先前的富裕生活了。
次年,拉比们又来到这里,去了农夫原来的家,���为农夫还和原来一样贫穷。可附近的人告诉他们:“农夫已搬入新居了,前面那所高大房子,才是他的家。”
拉比们走进大房子,农夫高兴地向他们说明了近一年发生的事,并总结道:“只要乐于行善,它必定会倒过来,这就是捐献的利润。”
据一位拉比说,他常在募捐时向别人讲述这个故事,“每一次都获得成功”。
犹太民族确实是一个善于施舍的民族,他们并不把施舍当做一种“行善积德”,而认为是在履行一种“公共义务”。
犹太人不但乐于施舍,同时也善于募捐。
1973年的10月中东战争期间,美国犹太组织募集到1亿美元。这一年中,美国人捐献了47747亿美元,购买以色列债券超过5亿美元。
以色列建国头10年中,光从美国犹太人那里得到的捐款就达14亿美元之多。近年来数额更大,正常年份约为每年5亿美元。
犹太组织之所以能募集到那么多的捐款,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的一点是,犹太人把慈善捐献看做一种纽带,一个连接**,一个散居共同体的会聚点。募捐作为一种犹太传统教育,可以有效地加强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感,靠着这种认同感,散居的犹太人自己就可以使犹太民族延存下去。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犹太机构在募捐时采取的方式,就很有自己的特色。
美国犹太人联合募捐会的前任主席、以色列的犹太代办处的筹款机构负责人保罗‘朱克曼曾作过一番经验之谈,很能体现犹太人募捐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个人永远不应该单枪匹马地去募集一大笔捐款,这是一条公认的原则。要拒绝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朋友或邻居,那再容易不过了。如果两个或更多的人一起去,这就不是一个犹太人向另一个犹太人索取礼物——这是整个共同体,是犹太民族在这样做。”
因此,即使募捐时不能不谈到钱,但决不会光是谈钱。犹太组织的代表常常谈及如何改变人的本性,并将捐款者看做共同体的宝贵财富。
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犹太人特有的那种将事物赋予超越意义的智慧。借助于这种方法,犹太民族获得的不只是捐款,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的宝贵财富”,即使他原先不是“财富”,在捐出财富的同时,也成了“财富”,成了一个有民族认同感的犹太人。
犹太组织还常常采取一种更具共同体活动性质的募捐方法,按卡唱名法。这是一种规模较大的集中募捐方法。
按卡唱名法的一般形式是这样的:募捐机构专门组织一次表彰宴会或社区重要活动。在活动之前,有关组织已根据对可能捐款人的调查、以前的捐款情况和本次捐款的期望等等,预先准备好一系列捐款保证。应邀出席的来宾对此都是有所准备的。当宴会气氛正浓时或贵宾演讲结束之后,活动主持人便按照已准备好的名卡依次点名,当场要求捐款。
这种活动一般有100到500人出席,相互之间往往又彼此熟识,为了不显得自己小家子气,捐款人一般都会心甘情愿地慷慨捐赠,相互之间还会产生攀比效应。其结果,每次都能让募捐人“喜出望外”。
这种方法可以说是犹太募捐组织所用方法中*招人非议的,甚至被人称之为“一种愚钝而极不得体的展示”。此话不无道理,对一个为了不失面子而忍痛掏钱的人来说,确有强人所难的味道。而且攀比固然有助于提高捐款额,但无形中已成为一种比谁财大气粗的炫耀之举。
然而,考虑到炫耀本身也是人之常情,这儿不炫耀,那里也要炫耀,那么,一样在炫耀中花钱,与其花得不明不白让别人发财,还不如花得清清楚楚让犹太人自己的事业获益。
有意思的是,人们公认这种“愚钝”的方法只有犹太人才用得好,其他人即使用了,也难以取得如此成功。其中的根本原因当然不会是犹太人的生性“愚钝”,而恐怕仍在于:只有犹太人,包括募捐的犹太人和捐献的犹太人,才真正懂得、体会到了人类*“愚钝”的本性可以获得*为升华的形式。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