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迷
茅以升是我国**的桥梁专家、科学家,他一生为**主持建造了很多
座大桥。茅以升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少年。他天性活泼,喜欢
观察大自然,神秘莫测的世界使他的头脑里充满了无数个问号。也许你会问
:茅以升是怎样走上造桥这条道路的呢?这就得追溯到茅以升小的时候。
原来是一件意外的事件,促使他确立了长大要造桥的志向。
那是1907年端午节,即茅以升11岁的时候。他的家乡举行了热闹非凡的
龙船比赛,秦淮河两岸和文德桥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幸的是,河上
的文德桥由于人多拥挤,年久失修的栏杆断了,桥面横板多处下塌,致使不
少人掉进河里,还淹死了好多人。这一重大的塌桥事故,给茅以升留下了极
为深刻的印象,并使他从中懂得了桥梁的重要性。他暗下决心:“我长大了
一定要学会造桥,为大家造*结实的桥!”
从此,茅以升对桥着了迷。只要一遇到桥,便会恋恋不舍地在桥上走来
走去,抚摸它的栏杆,久久不愿离去。他是个有心人,凡是看到的桥,总要
把桥面、桥墩的大体轮廓画下来;平时读到有关桥的句子或段落,都一一采
摘、记载;凡是看到桥的图画,也要细心剪贴下来。就这样,他寻觅着,搜
集着,积累起一本本资料,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茅以升求学的态度是严谨认真的,而且非常的勤奋,在学习期间,他扎
扎实实地打好每门功课的基础。此外,还抓紧时间学习外语,阅读外文书籍
。五年里,他整理的笔记多达二百多本,近九百万字,堆起来足有两人多高
!
凭着小桥迷对桥梁的迷恋与追求和不懈的努力,他成了闻名中外的桥梁
专家。
条件反射的发现
1849年,巴甫洛夫出生在俄国一个神父家庭,他是苏联**的生理学家
、心理学家、**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
巴甫洛夫从小学习就非常认真努力,并迷恋上了生物。他处的年代正好
是生物神经系统研究飞速发展的时期。在上大学时,他就立下了把一生献给
生物研究的志向。大学毕业后他又体会到,自己虽然从小就在牢固掌握基础
知识上下了很大工夫,但现在要从事生物学研究,掌握的基础知识还是远远
不够的。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充实自己关于人体生理和病理学的知识,巴
甫洛夫又到外科医学研究院学习了一年,接着又到国外留学两年。
在大学学习期间,巴甫洛夫实际上就已经开始了对循环生理学、消化生
理学和大脑生理学的研究。从国外留学归国之后,他的研究热情更高了。但
由于当时的沙皇政府极不关心科学事业,所以巴甫洛夫的研究无人支持,连
家庭生活也陷于极度的贫困之中。但是,对事业的热爱使他忘记了贫困,忘
记了家庭。有一次,他的朋友看到他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就凑了一点钱,嘱
咐他给自己和孩子们添置几件过冬的棉衣,可他却把钱拿去买了几只狗。在
巴甫洛夫看来,狗更重要,因为狗是他进行实验所不可缺少的。
原来巴甫洛夫在进行一项重要的实验。因为他脑子里冒出一个小问题:
唾液是怎样流出来的?于是他决定通过做实验来解决这一问题。朋友们都觉
得他的想法很荒谬,劝他不要做这种荒唐的事,但巴甫洛夫并没有退缩,说
干就干,他和助手们成立了一个实验室。他捉来一条狗,将狗的六条唾腺中
的一条引到外面来,用一个专门的仪器来计算唾液的滴数。当食物在嘴里嚼
动时,它就分泌唾液,只不过其中有六分之一没有流到胃肠,而是流到管子
里。
这一切布置好后,巴甫洛夫把助手们召集来说:“我们今天不只观察狗
吃东西时怎样分泌唾液,还要观察它不吃时能不能分泌,在怎样的条件下分
泌。就是说,我们是通过狗的唾液来研究一下它的脑子,看看它的神经是怎
样活动的。”原来,巴甫洛夫是想举一反三,通过几滴唾液来探测神经活动
的奥秘。
他们先是一摇响铃铛,就开始给狗喂食物,这样配合了几十次后,只要
铃铛一响,即使不喂食物,狗也分泌唾液。后来他们又改成电灯一亮就喂食
物,接着又换了其他多种信号,但无论哪一种信号,只要重复配合几十次,
就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这证明,动物的每一个微小的器官都是由大脑和神经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的,外部世界对动物有什么刺激,神经和大脑就会作出反应,再重复刺激,
以后动物一遇到相同的条件,就立即有相同的反应。巴甫洛夫将这称为“条
件反射”。如果没有这种条件反射能力,动物和人将不能生存。不过人和动
物又有不同,动物只会根据具体的条件反射,而人还可以根据语言来反射,
这叫“**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巴甫洛夫公布他的研究成果时,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了,人们没想到,小
小的唾液也可以有如此重大的发现。这一发现把生物生理学*重要的神经系
统研究分支推进到了**神经活动研究的新阶段。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