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古代史(第5版)(下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古代史(第5版)(下册)

  • 作者:朱绍侯 齐涛 王育济
  •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61631
  •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01日
  • 页数:386
  • 定价:¥31.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由**教育部组织十院校编写的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从1979年作为**教材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作为正式教材出版以来,到现在已有2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内,这部教材先后重印16次,总发行量达一百多万册,至今尚有近百所高等院校在使用。使用范围之广和时间之长,实为始料所不及。应该说,这是广大高校师生对我们的极大信任、鼓励和支持,也是鞭策我们继续改进的动力。
    文章节选
    为主的汉人、渤海人和以畜牧为主的契丹人、奚人等。为了适应这些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耶律德光取得幽云十六州后,在**设置南面官(其南枢密院的官署设在皇帝牙帐之南)和北面官(其北枢密院的官署设在皇帝牙帐之北)的双轨统治机构。南面官依“汉制”(唐朝的制度)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士大夫和契丹**;北面官以“国制”(契丹旧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机构比较简单,是根据契丹部落的传统建立起来的,一律任用契丹**。故《辽史.百官志》一说:“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这当是契丹统治和官制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地方行政组织中,在契丹和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草原部族制;在原渤海和幽云地区则实行州县制。另外,还有一种称“头(或作投)下军州”,这种州,都是由辽的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的人,以其所分得的或所俘获的人口设置的。”大的州都修城郭,所俘掠的汉人和渤海人,大部分被安置在适宜于农耕的地区,有技艺的则使其从事手工业。这些从事农耕的人,一方面要向头下军州的**交纳实物地租,另外还须向辽政府交纳课税。城市里的商税,除酒税交给辽政府外,其他均归头下军州的**所有。头下军州的官吏,除节度使以外,都由各州的**委派。头下军州的户口(头下户),一面依附本主,一面受政府统治。随着封建因素的增长,头下户又演变为“二税户”,与农奴身份接近。契丹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经济基础,没有统一的语言,也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它是一个军事行政的联合组织。
    从10世纪末期(辽圣宗时)起,在辽的行政组织上,**集权的趋势已日益加强,以前所建立的一些头下军州,或因其领主后嗣断绝,或因其领主犯罪,已逐渐收归**直接管理。而且法制也更多地采取汉制。统和十二年(994年)七月,“诏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②。至此,封建制度在契丹全面确立。
    目录
    第十二章 五代宋辽夏金时期各族联系的加强和经济文化**的南移(907-1279年)
    **节 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兴起
    一 五代十国的分立和割据
    二 契丹的兴起和南侵
    三 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事业
    四 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北宋建立和社会矛盾的发展
    一 北宋建立和**集权的加强
    二 北宋前期的社会矛盾
    第三节 辽、西夏及其他边疆各族与北宋的关系
    一 契丹(辽)
    二 西夏
    三 大理
    四 壮族
    第四节 王安石变法和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
    一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二 王安石变法及其失败
    三 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和农民起义
    第五节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佃户身份的某些变化
    二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工匠身份的某些变化
    三 商业的发达
    第六节 金朝的建立与辽,北宋的灭亡
    一 金朝的建立与辽朝的灭亡
    二 北宋的灭亡
    第七节 南宋的建立与宋金和战
    一 南宋的建立与南北军民的抗金斗争
    二 钟相、杨么起义和南宋平定游寇的斗争
    三 南宋与金的和战
    第八节 宋金对峙时期南北方的社会经济
    一 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
    二 南宋中后期的社会矛盾
    三 金朝的社会经济
    第九节 南宋的灭亡
    一 南宋后期统治危机的加深
    二 南宋的灭亡
    第十节 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宗教
    二 哲学
    三 史学
    四 文学艺术
    五 科学技术
    六 社会生活及习俗
    第十一节 五代两宋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一 海外贸易的发展
    二 中国和高丽经济文化的交流
    三 中国和日本经济文化的交流
    四 中国和南亚诸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五 中国和阿拉伯、非洲诸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第十三章 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
    **节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一 蒙古族的发展和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二 蒙古灭西夏与灭金
    三 蒙古四大汗国的建立
    四 元朝的建立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
    一 治国方策的新变化
    二 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和对各族上层的笼络
    三 平定叛乱
    四 对边疆的治理
    第三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
    一 农业生产和土地占有关系
    二 手工业的发展
    三 商业的繁荣
    四 海运和大运河的整治
    第四节 元朝的衰落和灭亡
    一 元朝社会矛盾的逐渐激化
    二 刘福通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
    三 朱元璋建立明朝和元朝的灭亡
    第五节 元朝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哲学
    二 宗教
    三 史学
    四 语言、文学、艺术
    五 科学技术
    六 社会生活
    第十四章 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644年)
    **节 明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一 明初的政治
    二 明初的经济
    三 明代前期流民现象的普遍化和流民暴动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一 明代中期宦官对政治的干预
    二 明代中期经济秩序的变动
    三 明代中后期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四 封建社会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萌芽
    五 明代中后期的内阁倾轧
    六 明代中后期财政危机的加深和张居正改革
    七 万历年间各地市民反抗矿监、税使的斗争
    第三节 明代边疆地区各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蒙古族
    二 畏兀儿族
    三 藏族
    四 苗、瑶、壮、彝等族
    五 高山族
    六 满族
    第四节 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明末农民战争
    一 明后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二 明后期的各类民众暴动
    三 明末农民战争
    第五节 明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
    二 哲学
    三 文学和艺术
    四 科学技术
    五 明代的礼制和生活习俗
    第六节 明代中外关系和中西文化交流
    一 郑和下西洋
    二 华侨对南洋地区的开发
    三 中日友好往来和东南沿海人民的抗倭斗争
    四 万历时期的援朝之役
    五 西方早期殖民者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扰
    六 明代后期西方传教士的东来与中西文化的碰撞
    第十五章 清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发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