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心理学的陷阱
QQ咨询:
有路璐璐:

心理学的陷阱

  • 作者:陈泰先
  • 出版社:中国物质出版社
  • ISBN:9787504734136
  •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01日
  • 页数:300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心理学的陷阱》一书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在帮助人们了解各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职场上、商场上、亲友圈中*有分量、*受欢迎、*能呼风唤雨的人。
    文章节选
    暗示效应和“盲目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知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这种心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溜。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施。
    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所以怀有这种消极心理的人在爱情上也很容易受别人操纵。人们都有“从众心理”,只要在人们观念上造成了既成事实,就是对方不同意也不行了。
    《围城》中的孙柔嘉并不是**追求方鸿渐的小姐,虽没有让方鸿渐动心,但却是**成功的小姐。
    与苏文纨“面如桃杏,冷若冰霜”相比较,孙小姐可是“满眼睛都是话”,她也不像天真无邪的唐小姐和爱卖弄“局部真理”的鲍小姐,孙小姐的工夫做在造舆论上,她知道如何先造成观念上的既成事实。
    书中有这么一节:赵辛楣因为汪太太一事离开三闾大学,委托方鸿渐照顾孙小姐,暑假回家,带了她回去交给她父亲。方鸿渐于是去传信,半路上正好碰上来找他的孙小姐。孙小姐便着意利用了这个机会。《围城》中这一段写得颇为有趣:
    孙小姐走了一段路,柔弱地说:“赵叔叔走了!只剩我们两个人了。”
    鸿渐口吃道:“他临走对我说,假如我回家,而你也要回家,咱们可以同走。不过我是饭桶,你知道的,照顾不了你。”
    孙小姐低头低声说:“谢谢方先生。我只怕带累了先生。”
    方鸿渐客气道:“哪里的话!”
    “人家更要说闲话了。”孙小姐依然低头低声。
    鸿渐不安,假装坦然道:“随他们去说,只要你不在乎,我是不怕的。”
    “不知道什么浑蛋——我疑心就是陆子潇——写匿名信给爸爸,造你跟我的谣言,爸爸写信来问。”
    鸿渐听了,像天塌下半边,同时听背后有人叫:“方先生,方先生!”转身看是李梅亭、陆子潇赶来。孙小姐俨然像医院救护汽车的汽笛声缩小了几千倍,伸手拉鸿渐的右臂,仿佛求保护。鸿渐知道李陆两人的眼光全射在自己的右臂上,想:“完了,完了。反正谣言造到孙家都知道了,随它去罢。”
    陆子潇目不转睛地看孙小姐,呼吸短促,李梅亭阴险地笑,说:“你们谈话真密切,我叫了声,你全没有听见。我要问你,辛楣什么时候走的……孙小姐,对不住,打断你们的情话。”
    鸿渐不顾一切道:“你知道是情话,就不应该打断。”
    李梅亭道:“哈,你们真是得风之先,白天走路还要勾了手,给学生好榜样。”
    鸿渐道:“训导长寻花问柳的榜样,我们学不来。”
    李梅亭脸色白了一白,看风便转道:“你*喜欢说笑话。别扯淡,讲正经话,你们什么时候请我们吃喜酒啦。”
    鸿渐道:“到时候不会漏掉你。”
    孙小姐迟疑地说:“那么咱们告诉李先生——”李梅亭大声叫,陆子潇尖声叫:“告诉什么?订婚了?是不是?”孙小姐把鸿渐勾得更紧,不回答。那两人直嚷:“恭喜,恭喜!孙小姐恭喜!是不是今天求婚的?请客!”强逼握手,还讲了许多打趣的话。
    鸿渐如在云里,失掉自主,尽他们拉手拍肩,随口答应了请客,两人才肯走。孙小姐等他们去远了,道歉说:“我看见他们两个人,心里就慌了,不知怎样才好。请方先生原谅刚才说的话,不当真的。”
    鸿渐忽觉身心疲倦,没有精神对付,挽着她手说:“我可句句当真。也许正是我所求的。”
    这里可以看出孙小姐同时亮出两手高招:**,故意制造了匿名信事件,将原先子虚乌有的事描绘成满天风雨,这自然会在方鸿渐的良心上引起不安。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孙小姐不失时机“伸手拉鸿渐的右臂”,在李梅亭等人面前“暴露”了亲密恋爱的“真情”。从而,让方鸿渐彻底死了心,干脆将假戏唱成了真曲。
    在婚姻大事上一定要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P3-5
    目录
    **章 婚恋中的心理学陷阱
    1.暗示效应:造成心理上的既成事实
    2.利用“思维定式”偷梁换柱
    3.陷入不健康的嫉妒心理
    4.审美错觉:情人眼里出西施
    5.控制心理:婚姻不快的源泉
    6.男人的眼泪对女人是一种陷阱吗
    7.“迷汤”能够灌死人
    8.择偶的心理误区
    9.错误的结婚心理
    10.再婚的不良心理
    11.巧女人8招识破花心男人
    第二章 消费中的心理学陷阱
    1.旁观者效应:制造蛊惑人心的氛围
    2.鸟笼逻辑:巧用数字赢人心
    3.留面子效应:制造“不买很对不起人”的心理负担
    4.放大镜效应:一叶蔽目
    5.利用从众心理,故布疑阵
    6.用“移花接木”的手法给人提供想象空间
    7.猎奇心理:调动顾客的好奇心
    8.熟人效应:警惕购物陷阱
    9.身份意识:越贵越好卖
    10.登记效应:票价为何如此低
    11.印刻效应:要做就做市场**
    12.心理账户:感性和理性的博弈
    第三章 求职中的心理学陷阱
    1.薪酬里面藏猫腻
    2.低门槛高职位
    3.攀比心理:陷人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4.巧打“**期”的幌子
    5.破窗效应:因小失大的合同陷阱
    6.自卑心理:找不到决胜职场的“杀手锏”
    7.提防被传销分子“拉下水”
    8.防范心理弱,误人黑企
    9.网络招聘的陷阱
    10.迷信心理:选择工作凭“算命”
    第四章 办公室的心理学陷阱
    1.“为老板打工”的负面心理
    2.利用道德效应,逼君就范
    3.取悦他人的马屁精
    4.信任效应:为他人做嫁衣
    5.豪猪效应:保持和同事之间的距离
    6.“高帽”背后的阴谋
    7.当心别人藏在背后的刀子
    8.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9.热炉效应:千万不要触犯公司的制度
    10.容易断送你职业生涯的心理陷阱
    11.趋合心理:坚持愚蠢的坚持
    12.职场陷阱要警惕
    第五章 交际中的心理学陷阱
    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
    2.安慰剂效应:不要一味祈求别人的认可
    3.晕轮效应:成全你的好胜心
    4.用激将法赶鸭子上架
    5.敬酒不吃,来点“罚酒”
    6.交友中的过敏陷阱和黑箱陷阱
    7.距离效应:以“巧拉家常”为幌子
    8.危言耸听,玩你于股掌之间
    9.不要让不良心理恶化你的人际关系
    第六章 商战中的心理学陷阱
    1.暗示效应:“伪造”心理上的幻觉
    2.以小充大,让你迷失方向
    3.寻找兴趣点,过了这村没这个店
    4.绵里藏针,不答应会有损自尊心
    5.笑脸效应:以笑脸蛊惑人心
    6.制造“天上掉馅饼”的幻局
    7.热情效应:嘴上缺少把门的
    8.危难之中急不得
    9.定式思维:老眼光看新问题
    10.画饼充饥,远景利诱
    11.利用你“心急想吃热豆腐”的心理
    第七章 投资中的心理学陷阱
    1.恐慌心理:失衡的博弈
    2.趋向性心理:心理会计与投资
    3.博傻心理与羊群效应
    4.跟风心理与投资泡沫
    5.禀赋效应对投资的影响
    6.彩票与投机心理
    7.代表性思维误区
    8.将“陷阱”伪装成“机会”
    9.投资与风险的心理博弈战
    10.“大钞博傻”的心理误区
    11.影响投资的几大心理学效应
    第八章 谈判中的心理学陷阱
    1.利用疑心效应,顺势使其产生错误判断
    2.冷热水效应:谈判制胜的策略
    3.登门槛效应: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4.虚张声势,以利益相威胁
    5.先发制人,给人心理上的恐慌
    6.将对手陷入自相矛盾中
    7.挖好小小陷阱,杀人于无形之中
    8.请将不如激将,设个圈套让人钻
    9.谈判中的“认知错误”
    10.购房谈判中营销人员的“高招”
    11.跨文化谈判中的陷阱
    12.谈判中常见的心理学陷阱
    第九章 打好心理战,赢得心理较量
    1.防备突然的热情
    2.小心背后,竖起耳朵
    3.别有用心的闲话不要听
    4.送到嘴边的肥肉不能吃
    5.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6.熟人也可能成为骗子
    7.小心“一见如故”,以防友情背后的圈套
    8.做人不能太单纯
    9.摈弃“逆反心理”
    10.改变浮躁心理
    11.不要寻求虚拟的“光环”
    12.由表及里的透视内心,以防操之过急看错人
    13.看透骗子的心,以防被骗子所迷惑
    编辑推荐语
    看穿心理诡计,避开心理陷阱,走出心理误区,发挥心理优势,使自己避免遭受挫折和损失。,效地发挥自身的影响力,顺利地落实自己的计划,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幸福。
    《心理学的陷阱》一书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