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国富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国富论

  • 作者:(英)亚当·斯密 孙善春 李春长
  •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 ISBN:9787511305268
  •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01日
  • 页数:428
  • 定价:¥29.8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该书发表于1776年,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因此,该书被誉为“**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的百科全书”、“西方经济学圣经”。200多年以来,经济学家的任务就是在。《国富论》的架构上做一些修补工怍,完善、细化其分析,基本是沿用斯密的方法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国富论》还是一部将经济学、政治理论、哲学、历史和实践计划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著作,不同的人读《国富论》会有不同的收获,而且往往还会有意外收获。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另一部影响极为深远的伦理学著作,在这本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
    文章节选
    国富论
    **篇 论劳动生产力进步的原因,兼论劳动产品在不同**人民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
    **章 论劳动分工
    劳动生产力*大的进步,以及劳动在任何地方的运用中体现的大部分的技能、熟练度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通过研究劳动分工在某些具体制造业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它在社会一般产业中所产生的影响。人们一般认为,在某些微不足道的制造业中劳动分工实施得*细;可是这也许并不是因为小制造业真的比其他更大的制造业分工更细。在那些为少量需求作出供应的小制造业里的工人总数必定很少,不同工作部门的工人通常可以集中到同一个厂房中,同时受到观察者的注意。相反,大型制造业为大多数人供应巨大的需求,每一个工作部门都雇佣大量的工人,无法被集中在同一个工厂之内,我们在同一时间地点几乎只能看到在一个小部门中所雇佣的工人。因此,比起那些小制造业,这种制造业实际上分成了更多的部门,而分工却不是十分明显,因此较少被人注意。
    所以我们且举一个微不足道的制造业为例,其劳动分工常常被人注意:制扣针业。即便再努力,一个没有业务经验且不会熟练使用机器(该机器之发明可能也是劳动分工的结果)的工人,**可能1枚针也造不出来,更不要说20枚了。按照这种制造业的运行方式,不仅全部工作是一个专门的行业,而且其中大部分部门也都分成专门的行业。一人抽丝,另一人拉直,第三人切断,第四人削尖,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针头;做针头就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操作;装针头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把针刷白,甚至将针装进纸盒中也是一项专门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约分为18道工序。在一些工厂,这18道工序分由18个专门工人担任。当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二三种。我见过一个这样的小厂,那里只雇佣了10个人,有些人必须担任两三道不同的工序。他们虽然很穷,必要的机器不足,却能每天造针12英磅,每英磅有中等大小的针将近4000枚。因此,10个人每天能制针4.8万枚,就是说每人每天制针4800枚。如果他们全都独自分别工作,没有一个人受过��门训练,那他们每人每天肯定不能制造20枚针,或许连一枚也造不出来;这就是说,肯定不能完成他们现在由于适当分工和各种操作的结合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的1/240,甚至连1/4800也不能完成。
    在其他各种工艺和制造业中,劳动分工的效果也总是与这种小制造业一样,尽管它们之中的许多行业中的劳动不能如此细分,每项工序也不能简化到如此简单的程度。但是在每一种工艺中,只要劳动采用了分工,生产力就能取得相应的增长。各种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各自分立也是这一好处的结果。产业与生产力的增加程度很高的**,其各种行业的分立一般也极其细化。在野蛮社会中一人从事的工作,在进步社会中一般都由数人从事。在所有进步的社会,农民一般只是农民,制造业者也只是制造业者。而为生产任何一种完全的制造品所需要的劳动,却往往分由许多劳动者合作完成。以麻织业和毛织业为例,从生产亚麻和羊毛,到漂白和烫平麻布,*后到呢绒的染色和整理都由不同的人担任。当然,农业的性质与制造业不同,不容许做那么细致的劳动分工,也不容许将一种工作同另一种截然分开。不可能把畜牧人的工作同谷农的工作彻底划分,像把木匠同铁匠普遍分开那样。纺纱工同织布工几乎总是由不同的人分担,而犁地、耙地、播种和收获则常常由同一个人进行;每年随季节重复着这些劳动,一个人不可能只专门从事一种劳动。农业不能采用完全的分工制度,这就是它的生产力的提高总比不上制造业的主要原因。*富强的**在农业和制造业上当然都优于邻国,但制造业的优越程度必定远超过农业。富国的土地一般都管理得较好,在土地上投入的费用也比较多,农业产品也与土地面积、肥沃程度成正比。尽管生产量较大,但就比例而言,所得也不会大大超过所花费的较大劳动量和费用。在农业方面,富国生产力虽然都比贫国生产力高一些,但不像制造业那样悬殊。因此,如果品质相同,富国谷物在市场上的售价一般不比贫国低廉多少。论富裕和进步的程度,波兰远不及法国,但波兰谷物的价格与品质同优良的法国谷物相同。法国也许比不上英格兰,但法国出产的谷物其品质和价格却大致和英格兰相同。然而,英格兰的谷田比法国耕种得好,法国的谷田比波兰耕种得好。贫国的农业管理尽管不及富国,但在品质及售价方面,贫国生产的谷物却能在相当程度上与富国竞争。但是在制造业上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富国的土壤、气候、位置都适宜制造业的情况下,贫国就无法与之竞争。法国绸比英格兰绸又好又便宜,就是因为至少在现在原丝进口税很高的条件下,织绸业不十分适合于英格兰,而更适合于法国气候。但英格兰的五金和粗毛织物却远胜于法国。就相同品质的物品来说,英格兰货在价格上比法国低廉许多。而波兰除了**生存不可缺少的少数粗糙家庭制造业外,据说几乎没有什么制造业。
    劳动分工使得同样数量的人们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这要归因于三种情况:**,每一个工人的熟练程度提高;第二,节约了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损耗的时间;第三,发明了很多的机器,便利和简化了劳动,使一个人能干许多人的活。
    **,劳动者熟练程度的提高势必增加他能完成的工作量。分工的结果使每个人的工作简化成某种简单操作,并使这种操作成为劳动者终生从事的**职业,也必然大大提高他的熟练程度。一个普通铁匠习惯使用锤子,但对于制造钉子很陌生,如果有必要让他试着去做,我相信他**至多只能做出二三百枚钉子来,而且做出来的也是劣质品。即使惯于制钉的铁匠,如果不以制钉为主业,哪怕竭力工作,每人每天也制造不出800枚或1000枚钉子。我曾见过几个不满20岁的专业制钉工人,努力工作时每人每日能制造2300多枚。然而制钉决不是*简单的操作。如果只有一个人完成整个过程,他必须承担鼓炉、调火、烧铁、挥锤、打制,在打制钉头时还得调换工具。相比较而言,制扣针和制金属纽扣所需的操作要简单一些。而终生以此为职业的人熟练程度通常也高得多。因此,在这样的制造业中,有些操作迅速得简直难以置信,若非亲眼见过,谁也不会相信人手可以干得如此快速。
    第二,从节约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所丧失的时间中所得来的好处,比我们乍看之下所能想象的要大得多。工人不可能从一种工作很快地转到另一种在不同地点、使用不同工具的工作。一个农村织布匠如果同时耕种一小块土地,他必须从织布机转换到田野,又从田野转换到织布机,这必然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如果两种工作能在同一地点进行,损失的时间无疑要少得多。但即使在同一地点场合,效果也是很差的。一个人把他的手从一种工作转向另一种工作时一般都要闲上片刻,当他开始新的工作时也很少能全神贯注;犹如人们所说的,他心不在焉,注意力并不集中在工作上,情愿干些无用之事,也不去干正经工作。如果一个农村劳力每隔半个小时就得改变工作,每天几乎要干20种活计,他必然会养成闲荡和漫不经心的习惯,几乎总是懒懒散散,就算*紧迫的情况下也不会让他全神贯注。因此,除了熟练方面的欠缺,单是这个原因也必然大大减少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第三,即*后一点,我们肯定都知道,应用适当的机器能在多大程度上简化和方便劳动。这就不必举例了。使劳动得以如此便利和简化的发明*初似乎都是劳动分工所致。当一个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单一目标,而不是分散在许多事物上时,他们就有可能更容易、更迅捷地达到目的。由于劳动分工,每个人的全部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在某个非常简单的目的上。因此,我们自然可以预期,从事每一种具体劳动的劳动者中总会有某些人不久就会找出比较容易和迅速的方法去完成工作,只要工作的性质允许做出这种改进。在劳动分工*细的制造业,大部分使用的机器*初都是普通工人发明的,他们每个人都从事非常简单的操作,自然要用心去找出完成工作的*迅捷方法。参观这些制造业的人常常会看到一些非常精巧的机器,它们是工人们发明出来便利和简化工作的。*初使用蒸汽机时,工厂常常雇佣一个男孩,他在活塞上升或下降时负责打开或关闭汽锅与汽缸之间的通道。一个贪玩的孩子注意到如果用绳子把开闭通道活门的柄系在机器的另一部分上,活门就能自动开闭而不需要他的看管,他就可以和伙伴自由玩耍。自从这种机器发明以来,*大的改进之一就这样由一个想节约自己劳动的孩子发现了。
    然而,机器改良决不是全由那些有机会使用机器的人发明的。当制造机器成为一个专门行业的时候,许多改进都来自机器制造者的聪明才智,也有些改进是出于所谓哲学家或思想家的才智,他们的职业不是做某一件事情,而是观察每一件事情——他们常常能把相距极远和极不相同之物的力量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哲学家或思想家也像每一种其他职业那样,变成了某一类公民主要的或**的行业和职业。像每一种其他的行业或职业一样,哲学也能细分成很多不同的分支,兴趣不同的哲学家可以在其中找到不同的职业。而哲学行业的细分也像每一种其他行业一样提高了熟练程度,节约了时间。每一个人都变得对他自己那个特殊部分的工作更加在行,就整体而言也就完成了更多的工作,而用科学手法作统计的工作量也由此大大增加。
    在治理良好的社会,分工使得各种行业的产量倍增,普遍的富裕可以惠及*底层的劳苦大众。除满足自身需要以外,一种产品的制造者还有大量产品可以销售;另外一种产品的制造者的境况也基本相同。如果需要,每个劳动者都能以自身生产的大量产物换得其他劳动者生产的大量产物,或换得与产品等值的货币。他能充分供给别人所需的物品;他自身所需的也能得到别人的充分供给。于是,社会各**也就普遍富裕起来。
    在一个文明发达的**中,如果看一下*普通的工匠使用的生活用品,你会知道,为了使他们能享用它,必须贡献自己工作的一小部分(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的人多得不可胜数。例如,尽管看起来很粗糙,工人穿的毛织品上衣也是大量工人一起劳动的结果。牧羊人、选毛人、梳毛人、染工、梳理工、纺工、织工、蒸洗工、缝纫工和许许多多其他的人,必须结合他们不同的手艺才能完成这种很常见的产品。此外,把材料运输到*遥远的地方需要有多少运输从业者啊!需要多少商业和航运,需要多少造船人、航海人、制帆人、制绳人,以便把染匠所使用的不同染料带到一起——这些染料常常来自世界各个*遥远的角落!可见,为生产*普通劳动者所使用的工具需要经过多少种类繁多的劳动!且不谈如航海人的船舶、磨坊工的磨坊,或是织布匠的织机那些复杂的机器,我们只来看看牧羊人用来剪羊毛的剪刀这一非常简单的机械,它的产生就需要各种不同的劳动。采矿工、熔炉制造工、伐木工、烧炭工、造砖人、泥水匠、炉工、铁铺的设计与建筑者、锻工、铁匠……必须把他们的不同手艺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剪刀。假如我们用同样的方式来考察剪羊毛工人的衣着和家用器具,他贴身穿的粗麻衬衫、他脚上穿的鞋、睡的床以及床的所有不同部件;他准备膳食的厨房和炉灶,烧饭用的煤炭(这或许是通过遥远的海路或者陆路运来的),他厨房中所有的器皿,餐桌上所有的用具比如刀叉,用来盛饭菜的陶瓷和锡盘,他吃的面包喝的啤酒,抵御风雨、保持屋内温暖、照明房屋的玻璃窗户、发明玻璃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艺(没有玻璃,在世界北方地区生活的人们就不可能拥有非常舒适的住所),连同生产这些便利品中所使用的所有工具;哎呀,假如我们考察一下所有这些物品,看看每一种物品要使用多少不同的劳动,我们就会明白,没有成千上万人的互助和合作,一个文明社会中*普通的工人也不可能得到他*简易的生活用品,即使根据我们的虚假想像他们是可以得到的。同富有人家的极度**相比,他的生活用品无疑极其简单而平常;然而以下说法也许是真的,即一个欧洲君主的生活用品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一个勤劳节俭的农民的生活用品,但是其超过程度却也比不上这农民的生活用品超过许多非洲君主的程度——这些君主可是数以万计生命与自由的**主宰。
    ……
    目录
    国富论
    **篇 论劳动生产力进步的原因,兼论劳动产品在不同**人民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
    **章 论劳动分工
    第二章 论造成分工的原由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和作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即用劳动表示的商品价格与用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节 起因于用途本身的性质的不平等
    第二节 起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 论地租
    **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二节 论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三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与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二者价值比例的变动
    本章 结论
    第二篇 论资财的性质、积累和用途
    **章 论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财一个特殊部门的货币,或论维持国民资本的支出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或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财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财富的不同发展
    **章 论财富的自然发展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所受的阻碍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城市的兴起及其进步
    第四章 论城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章 论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进口国内能生产的商品
    第三章 论对来自贸易差额被认为于我不利的**的各种商品进口实施特殊限制
    **节 论即便根据重商主义原则,这种限制也不合理
    第二节 论即便根据其他原则,这种特殊限制也不合理
    第四章 论退税
    第五章 论奖金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论殖民地
    **节 论建立新殖民地的动机
    第二节 论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 论发现美洲和发现经由好望角到东印度的航道给欧洲带来的利益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或论把土地产物看做是各国收入或财富的**来源或主要来源的各种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五篇 论君主或**的收入
    **章 论君主或**的开支
    **节 论国防开支
    第二节 论司法开支
    第三节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的开支
    第四节 论维护君主尊严的开支
    本章 结论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来源
    **节 专属于君主或**的资金或收入来源
    第二节 论赋税
    第三章 论公债
    道德情操论
    告读者
    卷一 行为的合宜性
    论合宜感
    人性中的同情
    相互同情的愉悦
    同情与行为的适宜性
    社会关系影响同情与适宜性的判断
    和蔼与尊贵的美德
    达到合宜性的各类激情的程度
    引言
    源于身体的激情
    源自想象的激情
    令人生厌的激情
    友好的激情
    自私的激情
    顺境和逆境对行为和同情心的影响
    同情者的感受远逊于当事人的感受
    对名利的追逐,大人物和平民百姓的差别
    趋炎附势风气对道德情操的败坏
    卷二 优点和缺点,或奖赏与惩罚的对象
    认识优点与缺点
    引言
    **节 投桃报李与以恶报恶
    第二节 合乎情理的感激或怨恨的对象
    第三节 小结
    第四节 对优点、缺点的判断
    正义与仁慈
    **节 正义与仁慈的区别
    第二节 正义、懊悔与欣慰
    第三节 正义的作用
    命运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引言
    **节 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 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情感不规律性的根本原因
    卷三 自我评价的基础,兼论责任感
    自我认同和不认同的原则
    赞扬及值得赞扬的品质,谴责及理应谴责的品质
    良心的影响和权威
    自我欺骗的天性及一般原则的起源和作用
    道德普遍原则的影响和权威
    责任感是不是我们行为的**原则
    卷四 效用性对赞同感的作用
    美感来源于效用性的表现
    效用的表现赋予品质和行为以美感并使之成为一种赞同原则
    卷五 道德赞许评价标准中风尚和习惯的作用
    习惯和风尚对美与丑看法的影响
    道德情感受习惯和风尚的影响
    卷六 与美德有关的品质
    个人品质对自身幸福的影响,或论谨慎
    个人品质对他人幸福的影响
    引言
    **节 有关天性致使我们关心和注意他人的依据
    第二节 天性致使社群成为我们慈善对象的次序
    第三节 普施众生及兼济天下的善行
    自我克制
    结论
    卷七 道德的学说
    **章 与美善品性相关联的深刻问题
    第二章 有关美德品性的各类学说
    引言
    **节 美善品性与合宜性相一致的那些体系
    第二节 美善品性与审慎相一致的那些体系
    第三节 美善品性与仁慈相一致的那些体系
    第四节 卓然超越的那些学说
    第三章 探讨赞许原理的学说
    引言
    **节 由自我保护与本能的赞许推论出来的那些体系
    第二节 理性情感与本能的赞许推论出的那些体系
    第三节 由合宜情感与本能的赞许推论出的那些体系
    第四章 不同学者以道德品性论述践行方式的原则
    编辑推荐语
    《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初版于1776年,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该书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综合在一起,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该书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一经发表马上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时至**,许多**制定政策时仍以该书的基本观点作为依据。无论是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专家学者,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启发和阅读的快感。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另一部影响极为深远的伦理学著作,在书中,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