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希便是营造这种浓于生活的戏剧工程师。
他说:戏剧是他筑梦的方式,影视是他圆梦的途径。《三国》,是他梦里的梦。在他的理念里,没有**的真实,也没有**的虚构,他拥有了一个艺术家、一个导演*为难得的状态,那就是在史实和艺术中自由闲适地徘徊。他是和苏东坡一样豪放的艺术家,他可以在一个亦幻亦真的人工赤壁外景中,畅想昔日赤壁之战的惨烈,就如同苏东坡说“三国周郎赤壁”时,已经是一个四十七岁的中年人了一样,在黄州的赤壁,让这位豪放派的文人想起了赤壁之战那个同名的赤壁。原来这样的情怀是无所谓**的此时此地的,只要情怀还在,梦还在,不论时空如何变幻,都是一样的英雄情怀。
一个真正的英雄通常被限定为男人。这不是对女人的不公,而是一个真正的英雄都有两种情怀,一是驰骋沙场,一是钟情美人。于是苏东坡写“小乔出嫁了”,与年少的周郎是多么的契合!而实际上,赤壁之战之际,周瑜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迎娶小乔也有十个年头了。这一切,不是苏东坡不通晓古迹,也不是苏东坡不清楚历史,只是他把这些都暂且忽略,他只要他的英雄情怀。他是一千多年前宋朝的一位伟大词人,他行走于历史与艺术之间,行走于真实与虚幻之间,他那么潇洒自如,那么游刃有余。于是,《赤壁怀古》可以千年流传,可以一次次激发后世同他一样的艺术家们去挖掘三国那段永不尘封的历史烙印。高希希带着这样的使命走进了《三国》剧组,他是一个驰骋在三国梦里的电视诗人。
高希希是一个善于筑梦的导演,他的梦境色彩斑斓,多姿而绚丽。他创作的大量**影视作品中,题材广泛是其*大的特色。悬疑、情感、历史、战争、女性,几乎无一遗漏,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为观众津津乐道。华表、百花这些荣誉成为对他创作艺术成果的肯定,“收视保障”这一称号是大众给予他作品*好的回馈。
从小受到家庭环境影响的高希希,在学习绘画之余,就对运动的影像有着丰富的兴趣。1990年,他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攻读研究生,由此展开了他的影像生涯。尽管涉足作品类型和数量众多,但是他依然党得在他人生的影像之路中,还缺少一抹浓重的色彩。它必须是厚重的,也必须是绚烂的;它需要历史的沉积,更需要今人展开无限遐想的诠释。这一系列元素*终集中到了那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三国年代。于是,高希希看到了朱苏进新版《三国》的剧本,他知道,这将成为他影像生涯中*为华彩的片段。
“新版电视剧《三国》,表现的将是中国大一统时代��,各种势力、指挥之间善意的碰撞与融合。”这是高希希对《三国》整体理念构想的精辟概括和总结。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高希希的创作精神,那便是“以人为本”,用人物勾勒历史,用人物还原历史。于是,那段历史将不再是热兵器时代的按部就班的呈现,而是一个鲜活生动的舞台。高希希则是这个舞台的导演,在他的带领下,曹操不再执着地奸诈;诸葛亮不再一如既往地**般地预测世间变幻;刘备会感伤和无奈;孙权会在亲情和事业的夹缝中挣扎。原来历史中的人也是人,他们不是传说,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身处战乱、权力更迭的漩涡之中,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艰难地留下自己的印记。这便是高希希赋予历史的“人性”,赋予《三国》的“人性”。
从拍摄上部电视剧《狙击手》即将进入尾声之时,导演高希希就开始着手进入新版电视剧《三国》的筹备工作之中。在此后的日子里,高希希与美术部门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沟通,做着事无巨细的案头工作,为《三国》两百多个人物寻觅合适的演员,并对各种经典场面进行了精密的布局与设计,反复地论证和推翻重建。剧组的无数个筹备会议彻夜地进行着,这一切的一切,注定新版电视剧《三国》的拍摄将会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挑战,并富有无限乐趣的工作。
高希希:拍摄新版电视剧《三国》是一个千秋万代的事业,有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考验,既要忠实地再现历史,也要艺术地表现历史。历史的检阅是*严酷也是*无情的,因此我不止一次地反复敦促自己和身边的上作人员。电视剧《三国》剧组的***牌就是在这样紧张的状态下,**天滚动着。
直到2008年9月29日,新版电视剧《三国》剧组终于在位于涿州的影视基地正式开机了。为了有条不紊地完成各个场景的拍摄计划,《三国》剧组分成两路,分别进行不同的外景基地的拍摄。
其中,A组的拍摄计划**阶段由2008年9月29日在河北涿州影视基地开始,到2008年12月20日,经历了河北涿州影视基地、三渡拍摄基地、大兴垃圾场、坦克训练场四个地点。这位于河北涿州影视基地的四个地点,距离北京南部有60多公里,搭建了21公里长的汉代城池,魏、蜀、吴三国的街景应有尽有,几个重要城市的城楼,如许昌城楼、徐州城楼、荆州城楼、建邺城楼和成都城楼,并进行了精细的历史还原。除此之外,汉代的王宫、太子宫、宰相府、知府院等也按照史书上的记载进行了设计和布局。经过《三国》美术组和导演的共同努力,一个具有当时历史氛围的外景基地搭建完成了。在这里,将拍摄许昌长乐宫的众多戏份,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曹植的《七步诗》以及吕布戏貂蝉等**三国史书片段。
关于曹植的七步诗和吕布戏貂蝉的两个主要片段,高希希导演在尊重《三国志》史实、参照《三国演义》小说艺术加工记录的同时,也加入了个人对曹植、曹丕、吕布、貂蝉等历史人物的人性化摹写。
高导在讲述起“七步诗”的历史背景时,自己则完全沉浸在当时紧张的幕后权力争夺的氛围中……P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