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诉说的时候,父母不要随意打断孩子说话,只要简单地附和一下就可以,同时,父母应适当地增加一些体态语言。比如:
你可以紧挨着孩子坐着,同时侧身搂着孩子的肩膀,微笑地注视着孩子,说:“哦,是吗?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做个夸张的表情,说:“真的吗?”当孩子讲的事情出乎你的意料之外时,你可以用“大惊小怪”的神情来表达自己的兴趣,孩子会认为自己很有本事。
你可以坐在孩子的对面,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孩子,若有所思地回答:“那倒是。”“我想那时你肯定很伤心(高兴)吧?”你可以抓着孩子的手,温和地注视着孩子,说:“我理解你的感受。”
“嗯,我理解你的心情。”
这些附和性的语言往往会增加孩子诉说的兴趣,而且,由于这些语言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说的事情,孩子往往会感觉到父母的尊重,进而更加敞开心扉地与父母沟通。
在倾听孩子诉说的时候,父母可以适当地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来表述他的想法,把问题说清楚。比如:“哦,是吗?你认为这件事情他们做得对吗?”
“我知道这件事情让你很伤心,但是,你觉得自己有错误吗?”
“告诉我你的想法,也许我可以帮你。”
这种互动性的语言往往可以拉近孩子与你的距离,让孩子更加乐意表露自己的思想。父母说话时的语调应该柔和,同时不断地给孩子一些鼓励。
如果孩子说得不完整,父母可以适当地补充完整;如果孩子说得有偏差,父母可以友善地纠正孩子的说法。
比如:“妈妈的意见和你不一样,我觉得……更好,你觉得呢?”“妈妈的意见是这样的……你再仔细考虑考虑。总结一下再下结论。”
不管孩子说的是否有失偏颇,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的不成熟想法泼冷水或是讽刺和嘲笑,这样会使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因此父母要用理解的心去接纳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