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乌苏里战歌
QQ咨询:
有路璐璐:

乌苏里战歌

  • 作者:赵靓
  •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 ISBN:9787507520675
  •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01日
  • 页数:317
  • 定价:¥24.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7520675
    • 作者
    • 页数
      317
    • 出版时间
      2006年01月01日
    • 定价
      ¥24.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段人们所不熟悉不了解的历史:60多年前抗日战争中的苏联红军中的中国军人的故事。作者虚构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当八路军被日军俘虏,先越狱后越境投奔苏联红军,同苏军打败了日本关东军,再打老蒋建立新中国。

    自从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保卫战三大战役之后,苏联红军与德国军队的战争就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于是,苏军一方面在欧洲战场,每取得一次胜利,除满足前线部队作战需求,就要把多余的战利品如坦克、大炮、飞机、舟船和枪械、弹药、帐篷、衣服、粮食等装上火车,一列一列地通过欧洲的丘陵地带、苏联的西伯利亚和蒙古大草原,向苏联称之为远东地区伊曼一带的乌苏里江沿岸运送;另一方面,苏联远东军区和边防部队也逐步加强了对中国境内日军占领的虎林、饶河、密山等地,特别是对虎头要塞的战前侦察任务。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随即出兵我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的*后一战》的声明。8月10日,朱德总司令命令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武装包围敌人,限期投降。8月15日,日本军国主义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19日,中共**发出指示,规定我党我军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
    文章节选
    书摘
    **次击毙日本鬼子,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此,我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就再也没有迟疑过,在面对死去的战友和烧焦的尸体,也再没有惶恐过。我成为了真正的战士,我也真正地融入到了这场战争。我懂得了什么叫做杀戮,什么叫做战争,什么叫做弱肉强食,什么叫做保家卫国。在战斗中,我渐渐的麻木,就像小的时候玩骑马打仗般的轻松自在。我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个和张东祥、张栾以及已死去的罗班长一样的人。我懂得了生命就在于竞争,也懂得了生命虽然宝贵,但在遇到战争时,却低贱了很多。在这场战争中,在与这些不知生命为何价的日本鬼子的战争中,如果想要保命,只能去尽力消灭他们。
    那次的正太铁路破袭战,其实就是“百团大战”的开端,之后的战事一发不可收拾,八路军将日本人围住后破坏交通,日本人又在外一层将八路军围住增援己方部队,而八路军又调来军队将日本人围住歼灭……就这样里里外外三大层,算来算去几乎所有的八路军部队都参与了这次战役,足有一百多个团参加。
    我所在的这个太行支队,主要担负起了破坏交通、防止日军增援和配合主战场的任务。在这次袭击火车站的战斗后,我的表现渐渐令人瞩目起来。这首先因为我脑瓜子活——当然是在不紧张的情况下。在我击毙了那个El本人后,对于战争的恐惧感已经消失,在后来的几次战斗中打死了不少敌人,缴回来不少武器。在一次战斗中,我的班长被一个敌人暗算,受了重伤,因为我勇敢机智,在战斗中表现不俗,因此被上级首长任命为班长。从此表现得更加勇敢。尤其是那次进攻榆社县城的战斗,的确为我赢得了不少荣誉。
    那是一个下午,为了乘敌不备,部队悄悄集结完毕,准备在夜里向榆社县城奔袭。
    部队赶得急,在夜幕刚刚降临的时候,便已经埋伏在了榆社县城外半里地的一个小河滩里,等待命令。
    张东祥去连长那里开完小会后,正式下达了时刻准备进攻敌方阵地的命令。按照他的命令,当他所率领的突袭班在前方一开火,整个排便要迅速增援,快速建立两个火力支援点,等着迫击炮轰过敌方阵地后,掩护全营战士进攻敌人阵地。
    我和张栾等十来个战士被张东祥选定至突袭班内,跟着张东祥轻装上阵。
    突袭班的战士们默不作声地悄悄弯腰快跑,穿过了,有着半腰高芦苇的河滩。在相互的掩护下,���速地渡过了河水。根据侦察,我们了解到日本鬼子的阵地就在这条河的堤岸上,但并不明白阵地离这个河沟有多远。张东祥亲自爬上了河岸,偷偷
    ……
    目录


    **章 战斗在太行山上
    第二章 逃离日寇战俘营
    第三章 投奔苏联红军去
    第四章 从东北军到红军
    ……
    编辑推荐语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段人们所不熟悉不了解的历史:60多年前抗日战争中的苏联红军中的中国军人的故事。作者虚构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当八路军被日军俘虏,先越狱后越境投奔苏联红军,同苏军打败了日本关东军,再打老蒋建立新中国。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