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政治学教程
QQ咨询:
有路璐璐:

政治学教程

  • 作者:舒放 段晖
  •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76426
  • 出版日期:2010年04月01日
  • 页数:386
  • 定价:¥3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本书在国内外出版的多种政治学教材韵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充分吸收
    和借鉴西方政治学理论和国内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努力构建更为合理的政治学基本知识体
    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目录
    第1章 政治与政治学
    1.1 政治的含义
    1.2 政治学
    1.2.1 政治学的含义
    1.2.2 政治学中的基本概念:权力、权威、合法性
    1.2.3 政治学的研究路径
    1.3 政治学研究的意义

    第2章 政治与人
    2.1 政治中的“人”
    2.1.1 政治学中“人”的含义
    2.1.2 政治人
    2.2 人与政治的关系
    2.2.1 政治对于人的意义
    2.2.2 人类生活的政治化
    2.3 人权
    2.3.1 人权的含义
    2.3.2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第3章 **
    3.1 **概述
    3.1.1 **的定义
    3.1.2 **学说
    3.1.3 民族与**的构成要素
    3.1.4 **自主性
    3.1.5 **建构的危机
    3.2 **结构形式
    3.2.1 单一制**
    3.2.2 联邦制**
    3.2.3 邦联制**

    第4章 **机构
    4.1 **元首
    4.1.1 **元首概述
    4.1.2 **元首的分类
    4.2 立法机关
    4.2.1 立法机关概述
    4.2.2 立法机关的组织形式
    4.2.3 立法机关的职权
    4.3 行政机关
    4.3.1 行政机关概述
    4.3.2 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
    4.4 司法机关

    第5章 政党与政党制度
    5.1 政党的概念
    5.1.1 政党的含义
    5.1.2 政党的类型
    5.1.3 政党的功能
    5.2 政党制度
    5.2.1 政党制度的概述
    5.2.2 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5.2.3 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
    5.2.4 政党制度与政府的关系

    第6章 利益集团
    6.1 利益集团的界定
    6.1.1 利益集团的含义
    6.1.2 利益集团的兴起与发展
    6.1.3 政治学关于利益集团的理论
    6.2 利益集团的类型和作用
    6.2.1 利益集团的类型
    6.2.2 利益集团的作用
    6.3 利益集团的策略
    6.3.1 利益集团策略的分类
    6.3.2 直接院外活动
    6.3.3 间接院外活动

    第7章 政治家
    7.1 政治家的概述
    7.1.1 政治家的内涵
    7.1.2 政治家与政治精英、政客、官僚
    7.2 政治家的类型与影响因素
    7.2.1 政治家的类型
    7.2.2 成为政治家的条件
    7.3 政治家的产生与作用
    7.3.1 政治家的产生
    7.3.2 政治家的作用

    第8章 政治意识形态
    8.1 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
    8.1.1 意识形态的含义
    8.1.2 意识形态的特征
    8.2 意识形态的功能
    8.3 主要的政治意识形态
    8.3.1 主要的政治意识形态概观
    8.3.2 自由主义(Liberalism)
    8.3.3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
    8.3.4 社会主义(Socialism)
    8.3.5 民族主义(Nationalism)
    8.3.6 其他政治意识形态

    第9章 民主政治
    9.1 民主政治的内涵
    9.1.1 民主的概念
    9.1.2 民主理论
    9.1.3 民主政治
    9.2 民主政治发展的要素与作用
    9.2.1 民主政治发展的要素
    9.2.2 民主政治的作用
    9.3 民主政治的模式
    9.3.1 西方民主政治的模式
    9.3.2 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10章 政治参与
    10.1 政治参与的内涵
    10.1.1 政治参与��含义
    10.1.2 政治参与的形式
    10.1.3 政治参与的意义
    10.2 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10.2.1 **层面的宏观影响因素
    10.2.2 公民层面的微观影响因素
    10.3 选举与选举制度
    10.3.1 选举与政治参与
    10.3.2 选举概述
    10.3.3 选举制度

    第11章 政治沟通
    11.1 政治沟通的界定
    11.1.1 政治沟通的概念
    11.1.2 政治沟通理论诞生的背景
    11.1.3 政治沟通的基本特征
    11.1.4 政治沟通的作用
    11.2 政治沟通的过程
    11.2.1 政治沟通过程的模式
    11.2.2 影响政治沟通的因素
    11.3 政治沟通的媒介
    11.3.1 大众传媒与大众传媒工具(MassMedia)
    11.3.2 人际传播
    11.4 民意测验
    11.4.1 民意
    11.4.2 民意测验

    第12章 政治文化
    12.1 政治文化研究
    12.1.1 “文化”与“政治文化”
    12.1.2 政治文化研究的缘起
    12.1.3 政治文化研究的发展
    12.1.4 政治文化研究的学术贡献及其遭受的批评
    12.2 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12.2.1 政治文化的含义
    12.2.2 政治文化的特征
    12.3 政治文化的成分和类型
    12.3.1 政治文化的成分
    12.3.2 政治文化的类型
    12.4 政治文化的功能
    12.4.1 政治文化的功能
    12.4.2 作为新型政治文化的社会资本

    第13章 政治社会化
    13.1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与特征
    13.1.1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13.1.2 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13.2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与类型
    13.2.1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13.2.2 政治社会化的类型
    13.3 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第14章 政治变迁
    14.1 政治变迁的内涵
    14.1.1 政治变迁的界定
    14.1.2 政治变迁的类型
    14.1.3 政治变迁的一般过程
    14.1.4 政治变迁的社会原因
    14.2 政治变迁的途径
    14.2.1 政治革命
    14.2.2 政治改革
    14.3 政治变迁与政治稳定
    14.3.1 政治稳定的界定
    14.3.2 政治变迁与政治稳定的关系研究
    14.3.3 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
    14.3.4 政治稳定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