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学概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学概论

  • 作者:刘甫田 徐景熙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084504
  •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01日
  • 页数:250
  • 定价:¥19.1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文学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的一种,由河北承德民族师专刘甫田教授、江苏南通师院徐景熙教授主编,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童庆炳教授主审,由全国各地富有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中青年教师编写。《文学概论》编写者考虑到师范学院文学概论课的实际,全书共分11章,章前有“学习提示”,章后有“小结”和“思考与练习”,突出体现了师范性、先进性、实用性,对师院的文学概论课教学,《文学概论》比较适合。
    《文学概论》还可作为文学理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文章节选
    “文学概论”,通常又称“文学理论基础”、“文学基本原理”等。顾名思义,这门课程,就是要阐明文学的基本原理,介绍文学的基础知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入门课”。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是什么?文学理论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本教材结构框架如何?这些问题都是首先要明确的。 一、文学理论的对象和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以���类的文学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其本质属性,是人们对文学性质、特征、规律的系统把握。
    文学理论属“文学学”(一般称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以各种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统称为“文学学”,它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通常由三个分支学科组成: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发展史按历史顺序,研究历代文学发展的状况、经验和规律。文学批评,则侧重分析、研究、评价具体作家、作品,兼及其他文学现象。而文学理论,要从理论高度和宏阔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者之间,各有各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功能,但是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文学理论,既有赖于文学发展史提供的丰富材料,又要借助于文学批评的成果,否则,它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就会成为失去依据的“空中楼阁”。反之,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为指导,离开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的指导,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总之,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研究人类文学活动的系统科学。 二、文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文学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文学理论家所杜撰的。它是建立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以及文学运动实践的基础上的。随着人类文学实践活动的产生,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关于文学现象的品评和议论。虽然这种品评和议论*初只是只言片语,却是文学理论的萌芽。随着文学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化,*终发展为文学理论体系。 我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说过,中国的文艺理论工作者是全世界*多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高等学校中文系都开设文学理论课程或艺术概论课程,形成了庞大的文艺理论教师队伍。这样一来,供各个高校选择使用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撰就成为很大的问题。因此,不断地推出新的文学理论教材是十分有意义的。
    由刘甫田教授和徐景熙教授主编的这部《文学概论》教材,集合了各地高等师范院校的老师,集体“攻坚”,团结协作,反复修改,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不是凭空这样说的。1998秋天,我参加了他们在舟山浙江海洋学院召开的审稿会,他们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都让我感动。我对教材初稿所提的一些意见,他们也虚心听取,加以研究和吸收。1999年暑假期间,他们又在北京召开*后的定稿会。这次会议我也参加了。
    这部《文学概论》教材是有鲜明特色的。首先是体系的完整。对文学理论的基本的概念和范畴,在有序的联系中都作了合理的安排。这一点对教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部教材是好还是不好,可以有许多标准。但其中*为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是不是把本学科*基本的概念和范畴形成一个体系展现给教师和学生。其次,在文学观念的确立上面,作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从教材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把“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艺学的**原理,这个原理既考虑到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又考虑到文学自身的特点。这样来确立文学观念既稳妥又有新意,是能够长久使用的。第三,在吸收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成果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作者学术的立场是,不一味求新,但新的而又有定评的研究成果则需要吸收,以使教材具有某种前瞻性,使学生接触到新鲜的知识,获得新的视野。例如,在教材中,既讲传统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关系问题,同时又讲作品层次论这种较新的问题,而且能联系得比较好,这是作者苦心经营的结果。在艺术形象问题上,作者也一改只从讲西方搬进来的“典型”,而把典型、意境和意象并列起来论述,形成了完整的艺术形象理论系统,这也表现出作者在吸收中国当代文论研究的新成果方面的学术勇气,是值得称道的。第四,作为一部教材,概念都有明晰的界说,问题都有清楚的阐述,条分缕析,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
    我不认为这部教材没有缺点和不足。一部集体协作完成的成果,参差不齐总是难于避免。但我要强调的是,这是一部有较高学术质量的教材,由此书是可以窥文学理论之堂奥的。在此特向读者**。
    目录
    《文学概论》序
    绪论
    **章 文学的社会属性
    **节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节 文学的社会特性

    第二章 文学的审美特征
    **节 文学的审美内涵
    第二节 文学是语言艺术
    第三节 文学的综合审美功能

    第三章 文学作品的审美构成
    **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层次结构

    第四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
    **节 文学体裁的划分
    第二节 诗歌
    第三节 散文
    第四节 小说
    第五节 戏剧文学
    第六节 影视文学

    第五章 文学创作
    **节 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思维活动

    第六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与文学思潮
    **节 再现型文学及相关文学思潮
    第二节 表现型文学与浪漫主义
    第三节 表意型文学与现代主义

    第七章 文学形象的**形态
    **节 文学典型
    第二节 文学意境
    第三节 文学意象

    第八章 文学的风格和流派
    **节 文学风格
    第二节 文学流派

    第九章 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节 文学的起源
    第二节 文学的发展

    第十章 文学欣赏
    **节 文学欣赏的性质与意义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心理特点

    第十一章 文学批评
    **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 文学观念与批评的方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及其标准
    第四节 文学批评家的评价态度和修养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