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自由的言说--徐友渔文选
QQ咨询:
有路璐璐:

自由的言说--徐友渔文选

  • 作者:徐友渔
  •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 ISBN:9787806049372
  • 出版日期:1999年12月01日
  • 页数:414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6049372
    • 作者
    • 页数
      414
    • 出版时间
      1999年12月01日
    • 定价
      ¥2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的第三部自选文集,收录的全是1997年以来的文字,其中大部分发表于1999年。这是一个关心中国历史走向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末的言说,也可以说是世纪之交的思考。
    文章节选
    Untitled Document 在中国士大夫传统中,做学问,当学者,意义不证自明,不证自大。有抱负的士人追求“立功、立德、立言”,立言成了人生追求的上乘之选。可不是么,“文以载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一介学人,果真能如此顶天立地。气势如虹么?还有,除了被动地遵奉“庙堂、江湖”传统,难道找不到更切近的理由阐发学术生涯的意义?
    思想的力度在于彻底,意义的根本在于使问题发自生命本身。当我开始对生命有所思索和领悟时,我发现*严峻而无可回避的事实是:个体生命是有终结的,但是精神上的延续却有可能。如果你看重生命中精神的一面,你就有福了,赐福于人的是文字。1971年时,我是下乡知青,曾以自学英语3个月的功力翻译了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后几句是这样的:

    每位佳丽总要减容失色,
    不是意外事故,就是光阴流转,夺人姿颜。
    但是,你的青春不会消逝,
    你的美色水不衰退;
    死神无从夸口,说你在他的阴影里徘徊,
    我那不朽的诗笔赋予你永恒的生命。
    只要人能呼吸,只要有眼识字,
    这首诗就万世流传,你也将获得永生。

    莎翁的诗句提示,我的精神生命来自他,来自柏拉图、康德,来自屈原、司马迁等等,来自他们那美妙神奇的文字,如果我也能奉献上一些传世文字,我的生命将随之传续,汇人人类的永恒。
    我承认,这种人生观说俗了不过是“雁过留声,人过留���”。但比起“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军人,比起用千万人的血肉构建金字塔。皇陵的法老和帝王,文宇是洁净的,墨水决不带血腥味。
    如果说,文字是精神生命新陈代谢的载体,那么文字表达的思想,支撑思想华美穹顶的椽柱与地基的学理,则是精神生命的本质和内涵。生命随思想而升华,存在的地平线随知识的扩张而远退,意义籍追寻智慧的活动而丰富。我视生命的特征为超越,它可以凭借自身而超越自身,它颖悟自己越深,所知宇宙越多,它的变易就越大。我不知这种探索将把自己带向何处,也许,其终点就是佛法中“成正果”的境界,也许,并没有终点,只有无穷无尽的探索,无止境的思与求知,但探索的过程本身就令人心满意足、心旷神怡。
    必须承认,我认同西方近代传统中浮士德精神的价值,拒斥中国古代传统中“内圣外王”之说。我理解的浮士德精神,就是不停息地追求智慧和知识,为了解悟人生和世界的奥秘,追求者不惜与魔鬼打交道,做到**时,甚至可以把灵魂作为赌注或代价。但说到底,追求的目的是自我的满足和完成,与圣人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矣”相类似。而“外王”之说,似乎脱不掉功利的含义。当然,如果用黑格尔的异化概念——即精神超出自身,与世界相遭遇之后又返回自身来说明,或以佛学中“普度众生”之说来阐释,那么外化不但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我愿意说明,作为文化和价值的多元论者,我既不认为以上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对于学术道路的选择是*好的,也不鼓励别人认同我的理解与选择。我只想说,我已经找到了安身立命之道,它使我不至于在世俗生活的波折面前凄凄然、惶惶然,它使我内心宁静和光明,虚无的黑暗无法吞噬和侵蚀我的心灵。
    重温自由主义

    九十年代中国民间思想文化舞台热闹非凡,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等纷纷登台亮相,这些不同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于启蒙精神、现代化导向和全球化趋势表示质疑和不认同。这种倾向令人忧虑,惟一能援引的、理智而现实的思想资源是自由主义,对中国人而言,重温自洛克一路下来的古典自由主义,很有必要。从正面和建设的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其*终和主要目标应该是达致宪政体制——也需要参考借鉴自由主义的思想和学理。
    提起自由主义,我们只能说是“久违”了。“五四”的先驱和主将大多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甚至有坚定的自由主义信念,自由主义之花在三四十年代一度开得相当繁盛,但在本世纪下半叶却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从外部讲,这种理性、温和、改良的思潮在人民群众武装革命的疾风暴雨中不合时宜,被冲得七零八落;从内部讲,中国近代的革命气氛和环境禀承的是法国的激进主义和浪漫主义,德国的整体主义和神秘主义,以及俄罗斯的带宗教情绪的**主义和自省偏爱。对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而言,认识到重提自由主义的必要,需要有一种善于审时度势的能力,以及从上述精神气质中实现蜕变的勇气。总的说来,就是要在“可爱而不可信”和“可信而不可爱”(王国维语)二者中,把**从前者转移到后者。
    对我来说,实现这种转换在精神气质上的障碍要小一些,因为我对英国经验主义传统有兴趣和研究,不论是对古典的休漠哲学,还是对现代的罗素的思想。早在70年代,我就以极大的兴趣读过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他对经验主义的推崇和对浪漫主义的批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亦促动我的思考。罗素在书中说:“从卢梭时代以来,自认为是改革家的人向来分成两派,即追随他的人和追随洛克的人。有时候两派是合作的,许多人便看不出其中有任何不相容的地方。但是逐渐他们的不相容日益明显起来了。在现时,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罗斯福和邱吉尔是洛克的结果。”
    当然,生活经验,尤其是对于个文革”教训的反思与总结,是对各种主义作取舍的重要因素。也许有人会说:囿于这种经验是否会造成思想的单一性和局限?我当然十分重视其他经验,比如从阅读中得到的间接经验。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革”是以IO亿人的身家性命为代价,以**的命运前途为赌注进行的政治和社会实验。“文革’冲,人性的善恶,生命脆弱和坚韧,社会的弹性和支承力,文化、意识形态、语言的威力和虚妄,都被推到了**而暴露无遗。人类和社会本来不应该像自然和物质一样被用作实验的,但一旦不幸作了实验,从****的浩劫中,就应当尽可能获得****的观察与经验。事实上,对于“文革”的经验,我们是总结和利用得太少,少得与其苦难和代价不成比例。
    顾准的思想从理想主义转变为经验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到自由主义,也是以“文革’为契机,他的切人点是直接民主的问题。而对像我这样曾经带着理想主义投人运动的人来说,转变的原因则是对“彻底砸烂旧世界,建设崭新世界,塑造一代新人”的动机和后果感到痛心疾首。“文革”的*大魅力是,其发动者宣称要铲除一切不正义和不道德,建设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别的,与任何旧时代、旧制度彻底决裂的崭新社会。为此目的,需要彻底改造人,塑造一代无私无欲,随时准备为革命理想而献身的人。这种理想产生的魅力吸引过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文革”破产之后,西方一些左派知识分子仍感失落和恋恋不舍。对我而言,“文革”犹如一场恶梦。我终于明白,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其发展变革主要依赖自生自发秩序的作用与扩展,它不是积木,可以凭一时忽发奇想推倒而重新堆砌,社会的生机在于其中不少领域的自治,不能粉碎一切中介结构,让**的意志从上至下贯穿到底。经过痛苦的思索,我*终承认,人是有意志、有尊严的主体,不是可以任意雕刻、塑造的材料。人固然生活在社会中,但有一些领域,诸如思想、言论、财产,是**属于个人神圣不可侵犯的,不论以社会正义的名义,还是以道德的名义,都无权剥夺人的基本权利。人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人性中确实有缺陷和晦暗之处,但不应该,也不可能强迫人“脱胎换骨、重新作人”。人性的恶只能以制度来约束,合理制度的基本要素是承认并保障人的某些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认识到掌权的人和普通人一样也有缺陷,因此权力不可无限制地扩张,而应当相互制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类只能寻求一种*不坏的制度。以达致*好制度为目标或口实而不惜社会动荡和流血,其结果往往是暴政。人类永远要警惕那些自称掌握了历史进程规律,手握**真理的人,这种人以历史和人类为名义搞大破大立,实则草菅人命。
    去年底去世的当代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伯林极其看重思想观念的力量,他引证德国诗人海涅的话说:一位教授在他宁静的书房中孕育出来的哲学观念,可能毁灭一个文明。我以为这话有些过甚其词,尤其是在**电子传媒和大众文化时代。自由主义思想家面对一个悖论:他努力促成这个时代的来临,同时也使自己的话语失去召唤力。平庸的时代会使思想者感到寂寞,但如果只能在它和神权政治之间作选择,答案还是一目了然。其实,当今中国离流行文化的一元化和霸权地位还相距甚远,虽然在某些地方和领域已初露端倪。中国目前还需要思想,不甘平庸的人任重而道远。
    目录
    Untitled Document 上篇 我的造反生涯
    精神档案片段
    学术与生命的意义
    我的造反生涯
    我亲历过的武斗
    上山下乡闹革命
    “新三届”经历(访谈录)
    中篇 反思和研究
    “文革”的起因
    造反之理
    遇罗克的《出身论》
    个体经验与集体意识的对话
    “文革”、“五四”与激进主义
    下篇 自由主义的言说
    90年代的社会思潮
    当前中国思想争论(访谈录)
    新世纪对自由主义的重新诠释
    重提自由主义
    另一类开国元勋
    自由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他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根源——柯亨《自我所有、自由与平等》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
    保守与错位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