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诗赋取士背景下的诗国风貌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诗赋取士背景下的诗国风貌

  • 作者:杨春俏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03731
  •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01日
  • 页数:177
  • 定价:¥27.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诗歌是*具魅力与影响力的文学形式,但是,中国诗歌史却并非始终充满诗意。诗在唐代被列为科考项目,官方力量以诗赋取士的形式介入艺术创作,干扰了诗歌艺术自身的发展轨迹,改变了诗歌创作者的思维方式。诗意随着原创性的衰退而淡化消失,诗艺则因科场的程式化要求而过分凸显。
    传统诗歌研究把**放在熠熠生辉的**作家、芬芳美丽的经典作品上,《诗赋取士背景下的诗国风貌》则关注名家名作脱颖而出的平庸环境,揭示“言志”的诗歌如何蜕变为应试、应制、应酬的工具,探讨具有强烈官方意志与功利色彩的考试“指挥棒”如何影响文学创作与文人心态。*终决定诗歌发展方向乃至社会整体发展前景的,不是个别的天才奇才,而是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心态。
    目录
    绪论 “诗艺”重于“诗意”的泱泱诗国
    上编 诗赋取士制度考
    **章 诗赋取士制度的历史沿革
    **节 隋唐时期:从“以诗逞才”到“以诗选才”
    一、隋代“选官试赋”:诗赋取士制度之滥觞
    二、刘思立建言“进士试杂文”考辨
    三、对诗赋在唐代科场中地位日益尊崇过程的分析
    第二节 北宋和南宋:诗赋取士制度的激变与因循
    一、熙宁变法前诗赋取士制度的沿革
    二、北宋中晚期的诗赋、经义之争
    第三节 清代:试帖诗*后的辉煌
    一、乾隆二十二年:试律诗的回归
    二、乾隆帝个人素质对诗歌成为考试内容的影响
    三、乾隆二十二年之前各类考试中诗赋的踪影
    四、加试唐律制度的逐步推行与完善
    第二章 应试诗:诗为“过桥术”
    **节 应试诗辨名
    一、省试诗与省题诗
    二、程式诗
    三、试律(诗)
    四、试帖(诗)
    第二节 应试诗的命题
    一、应试诗命题的基本要求
    二、清代会试所用试帖诗命题分析
    第三节 应试诗的限韵
    一、唐代应试诗用韵分析
    二、清代应试诗限韵分析
    三、应试诗限韵的操作及影响
    下编 古典诗歌创作论
    **章 官方化的诗韵系韵书
    **节 从永明文学传统看《切韵》编纂目的
    一、关于“欲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
    二、关于“颜外史、萧国子多所决定”
    第二节 《礼部韵略》:宋代科举的考试大纲
    一、《雍熙广韵》与《雍熙韵略》
    二、《大宋重修广韵》与《景德韵略》
    三、《集韵》与《景祜韵略》
    四、北宋官修韵书造成的韵书职能分化
    第三节 神秘的“平水韵”:金代官韵
    一、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二、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
    第四节 《佩文韵府》:*后一部官韵
    一、《佩文韵府》的成书与编撰体例
    二、《佩文韵府》所体现的韵书职能的转变
    第二章 针对科场的诗艺训练
    **节 试帖诗辨体:惟在颂扬,宜占身分
    一、有褒无贬,有颂无刺
    二、占身分之法
    第二节 试帖诗审题:其义主于诂题,其体主于用法
    一、审题贵精
    二、作诗必此诗:字字打碎点出
    三、试帖诗诠题的若干技法
    四、颜色、数目、方向等字需运巧思
    第三章 和韵的盛行
    **节 和韵的发展历史及概念演变
    第二节 和韵原因及心理分析
    一、外部原因:创作环境一诗歌功能
    二、内部原因:思维方式一诗歌传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汇集高校哲学社会学科**原创学术成果
    搭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平台
    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著出版的新模式
    扩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高校社科文库》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旨在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出版学术著作创造条件。
    《高校社科文库》将坚持“广泛动员、集中征集、严格评审、精心编校”的工作原则,致力于通过资助**学术专著出版、推动学术成果交流推广等形式,让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和**工作者走进交流空间,进入公众视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