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①垂缕: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这里代指蝉的细嘴。②饮清露:指蝉用细嘴吮吸清露,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③桐:梧桐。蝉居梧桐,暗示着诗人追求高洁的志趣。④藉:凭借,依靠。
译文:
蝉低着头,吸吮着清凉的露水,悦耳动听的叫声从稀疏的梧桐叶中传出来。蝉栖息在高处,呜叫声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因为借助了秋风。
品鉴:
诗歌托物寓意,是唐代*早的咏蝉诗。蝉在古人眼中生性高洁,诗人以蝉自况,表达了自己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含蕴深远。站得高,声音就传得远,并没有借助外在的权势和力量,*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赞美了人格力量的美。
【故事会馆】
虞世南志行高洁
虞世南是初唐名臣,生活在贞观盛世,他博学多才,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并说“有一于此,足为名臣”,“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唐太宗对虞世南评价极高,并赞叹他说:“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之理!”
名家特别解读
清远高洁、自尊自爱,不为外物所累,做事如此,做人亦应如此。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①咏:本是唱的意思,在这里是通过写诗进行描写和赞美。②曲项:弯曲的颈项。项,脖子。③拨:划动。④清波:清澈的水波。
译文:
弯曲着脖子的鹅,朝着天空欢叫。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中,红红的脚掌划起清澈的水波。
品鉴:
这首诗是诗人七岁时所写。全诗描写鹅在春天浮游的情景,生动刻画了戏水游玩的大白鹅,语言简单明快,形象鲜明,符合儿童观察事物时的心理特征,十分率真可爱。
【故事会馆】
“江南神童”小宾王
骆宾王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饱学之士,对骆宾王的教育非常用心。当小宾王咿呀学语时,他们就开始教他朗读简单的诗文了。小宾王天资聪慧,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才气而闻名乡里。
转眼到了七岁,**,祖父的一位朋友远道来访。客人似乎不太相信小宾王有如此才华,于是就想考考他。当他们走过一口池塘时,适逢一群白鹅正在塘中戏水。客人就把小宾王拉到身边,对他说:“你能把白鹅戏水的情景做成一首诗吗?”小宾王听了,略一思索,大声念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宾王仅用十八个字,就把白鹅戏水的神态表现出来。客人激动地说:“你真是一位神童!”小宾王由此博得了“江南神童”的美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