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
QQ咨询:
有路璐璐:

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

  • 作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89501
  •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01日
  • 页数:616
  • 定价:¥8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2009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之《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政治法律与社会》,书中具体收录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60年创新发展及其意义》、《执政党党内民主与党际合作民主的关系》、《60年来上海法学专业教育和理论研究观察》、《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等文章。
    目录
    前言
    **论文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实现形式的历史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成就的三个方面
    “中国模式”的实质、普适性及未来挑战
    浅析我国民主政治中协商能力的构建:结构、规范与价值
    中国政党制度的成长——新中国政党制度60年发展脉络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60年创新发展及其意义
    新中国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政党类型学和功能主义路径的分析
    新中国反腐倡廉机制的回顾与展望
    论新中国60年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历史演进
    制度、文化与政党权威:理论上的关联
    执政党党内民主与党际合作民主的关系
    解读:上海市民对于重大政治会议信息的获取渠道和认知——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6次舆情调查数据综合分析
    试论突发事件中的政府与媒体关系——行政传播学视角
    从实体法治到程序法治:我国依法治国的新进程
    论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若干问题
    新中国60年:罪刑法定原则的演进与内涵精神
    新中国60年健康保险法制建设述评
    60年来上海法学专业教育和理论研究观察
    论上海国际金融**法治建设——新中国60周年之际的回顾与展望
    上海社会**结构现状和认识——2008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抽样调查
    30年中国社会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概念、理论、模式:当前社区治理研究问题与前瞻
    福利和保障制度60年:理想模式、现实抉择和发展趋势
    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现代性解释框架的验证
    基于性别统计数据的上海社会性别公平性研究
    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南为例
    我国残疾人福利绩效评估及经济适应性实证研究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民间手工技艺的建构——对一个乡村60年来手工业变迁的考察
    流亡者的“想象共同体”——改革开放30年流亡电影的中产**意识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可持续消费的社会学视角
    入选论文摘要
    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创新
    中国式民主的基本理念
    现代**建设及中国政治——经济转型的逻辑:自1978年以来
    市场、政府、道德: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三个维度
    民主政治视角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的历程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60年军队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巨大贡献
    民主政治的中国表达形式探索(1949—2009):以人民政协制度成长变迁为例
    论邓小平改革开放思维创新特征及其当代启示
    试论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
    行政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新趋向与新要求
    路径依赖理论与信访制度变迁
    中国公务员培训模式探新
    领导干部申报家庭财产等信息的制度设计
    试论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警惕**俘获——对一种新型腐败的分析
    我国信访制度功能的合理定位及制度创新
    突发公共事件和传媒的应对
    维权过程中工人的自我组织与守法策略——对上海SNS企业的个案研究
    推进浦东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对策思考
    民族区域自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论当代中国制宪理念的演进
    论我国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和发展
    新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历程与经验回顾——以权利与权力良性互动为视角
    中国人权发展60年的轨迹与趋势——以30年为研究单位的整体分析
    同时遇难的死亡时间推定问题研究
    民法典的命运——新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一个侧面
    当代中国法律权利意识的解读——从法文化学入手的思考
    未来十年,要增强法律的有效性
    我国刑事司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冲突与协调
    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发展与思考
    论高风险金融交易的法律规制
    晚清时期世博会法律规章历史研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解决“三农”问题——新中国60年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
    略论时代性与社会学——中国社会学60年
    考察当代中国城乡结构转型的一个分析框架
    党在基层有效执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于布迪厄“参与性对象化”的分析
    心理疏导在社会稳定工作中的运用及思考
    防御机制、社会替代性补偿与压力应对:来自旅游的证据
    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的问题探究
    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
    农村进城老年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研究
    网络公共论坛:虚拟空间中的协商民主实践
    “网络民声”本体研究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
    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之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过去与未来:政策效应、改革取向与步骤选择
    社会整合视野下上海社会60年的发展与变迁
    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展望
    上海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实况及反思
    社会流动:新上海人中的两性差异与群体分化
    转型时期:上海郊区和谐社会建设
    基层政府和志愿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五里桥街道爱心志愿者协会为个案
    社会转型期城市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S区为例
    上海新闽商的群体构成与社会生活
    中国国民文化特性的分析模式
    家庭结构、代际关系与老年人赡养——以皖北薛村为个案的考察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社会学解读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