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唯物论
1.哲学基本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性:即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性,可简称为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成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此即“哲学的党性”。
①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于精神,主张意识**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A.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加以夸大、**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加以夸大、**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C.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历史根源、**根源、认识论根源。
②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三种形态。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是旧唯物主义,其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无科学的实践观。
(2)同一性:即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成为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物质
(1)物质的定义(列宁):不依赖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特性:客观实在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3)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
①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运动观。
②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静止相对,它们相互包含。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使事物呈多样性,是区分事物基础,衡量事物运动尺度。
③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空,既是**的,又是相对的。时空的**性是指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的具体形态、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
(4)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①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物质性认为,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因此是物质性的;人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生产方式集中体现着社会的物质性。
……